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关于朱镕基的一点基本面,续前贴 -- 小楼

共:💬279 🌺1981 🌵5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税不是问题,农产品价格才是问题

      税不是问题,农产品价格才是问题

      我东北的同事说,东北农民大约在87,88年日子最好过。那时候玉米价格达到顶峰((据说直到2005年玉米收购价都没有回到过这个顶峰。而通货膨胀。。。)),而黑土地那时候不怎么需要化肥(后来地力就不行了)。而那时候钱还很直钱。那时候万元户只在农村有,城里的工人干部是想也不敢想。我的印象中过去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是农产品价格。

      我印象中那时候一面收农业税,一面给农资补贴或农资限价。地膜农药种子化肥柴油都有限价或补贴。

      在此后,90年代曾经农产品价格极低,低到农民毫无收入可言,只能出去打工。曾经一度农业税收无可收,因为把地里的粮食全卖了也没多少钱。而且当时全国资金紧张,无人收粮食。农民只能打白条,大约有好几年。

      (我猜可能是那时候城市人口的消费力也紧缩,而对副食品的消费锐减,粮食足够吃而剩余,无法转化成肉蛋奶。你想玉米如果不做饲料,而让城里人啃玉米棒子消费,其消费量会非常少的。我后来猜测这可能是当时农产品价格低的原因。我过去怀疑是当时进口了一批低价粮食,可能是乱猜的)

      而那时候出去打工却非常合适。我记得说深圳,蛇口农民工可以打工每月几百上千块钱。而北方可怜的工厂工人只有400块钱,还幸运没下岗。

      农民工人问题太复杂。

      首先是过去农产品粮食定价过低,国家还强买。这是事实。但又说,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可能也没那么高,国家没有进口低价农产品也是事实。

      我们假设完全市场经济,粮食价格一直放开自由,但也同时自由进口粮食。那么中国的粮食价格过去会比实际的高,但也未必高到农民期望的那么高,有国际市场进口价在那里呢。

      农民过去日子不好过,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包括亩产低,也包括人均产量低。人均产量低也包括人均淡水,人均耕地少。人均淡水,亩均淡水少,比人均耕少还要命。

      这就如同工厂,一个工厂里就1台老旧机床,200个工人,轮流上岗,每个工人能轮上每天干30分钟。你说工人的工资也上不去。

      农民过去收入低,也造成几亿人口没有消费力,彩电冰箱没去处。

      而农产品也同样要变成肉蛋奶,农产品销量和价格才能上去。

      **********************************************

      作为大下岗时期的国营工厂职工,我对朱没有特别坏的印象。我感觉他接手的时候就已经一塌糊涂了,他手里就一把烂牌。而且当时在探索阶段,摸石头过河,就算有错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的基本看法和你一样的,朱镕基之前不是天堂,之后也不是地狱。他是一个医生,割除了肿瘤,同时也伤害了正常细胞。

      但是我对朱之后的胡温非常不满。因为他们的历史任务是为朱伤害的细胞修养生息的。结果却又循环了一遍朱上台前的大通账大三角债。朱以非常高的代价完成了历史任务。

      不过我感觉农民问题比你说的要复杂,你要重新回顾一下过去发生的事情。

    • 家园 你为什么不把农业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比例列一下呢?
    • 家园 你该列一下历年农业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比例吧?

      50多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税所占比例已大幅下降。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财政收入的39%,可以说是财政的重要支柱。1979年,这一比例降至5.5%。2004年,农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进一步降至1%。

      还有你支持朱镕基,支持打倒公有制,我也没什么意见。那既然是私有制了,工会呢?怎么保障工人的利益,朱做了什么吗?

      • 家园 我说的不好

        我迅速浏览一遍,又犯了老错误,出言不逊,请您谅解,很对不起。

        农业税在封闭的国民经济循环中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再谈别的税收都是在封闭循环中自己身上农业税衍生的排泄物。

        道理很简单,至少您所说的到1980,对外交换(修正主义的说法是“贸易”)的根本还是农产品。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品除开我所说的纺织品和轻工产品外,对外交换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除了农业税和外贸弄进来的钱之外,任何形式的体内循环税收都是左边口袋放进右边口袋,没有意义的。

        2004?这个概念?

        • 家园 你这不就是重农学派的理论?

          哦,还有重商主义

          可是重农学派和重商主义这俩对立的理论是怎么在你这嫁接的?

          • 家园 任何学派都有局限性,否则学术就没有任何发展的空间

            任何涉及具体历史背景的人文学说放在长期平稳的社会环境中确实有其说服力,但是环境是会变化的,环境变化之后,该学说就丧失了其建立的基础,何况于1980到今天的剧烈环境变化。

            例如农业补贴工业,或者工业补贴农业,或者商业补贴工农业,这在目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环境都有存在,农业补贴工业,也就是重农,在本朝的意义似乎不用再说;而70年代之后,台湾和日本就是典型的工业补贴农业,也就是重工;至于商业补贴工农业,这类重商的做法在大批以服务业为主要来源的国家都是如此,例如:埃及。

            我认为,讨论一个问题,必须顾及具体的背景,只不过当前中国的经济背景变化的太快了一点,可以参阅迟福林的《第二次改革》,说实在的,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篇文章已经过时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