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27 🌺3400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蒙古人手再狠也不以神棍为目标

        杀的只是文明,留的只是愚昧。

      • 家园 蒙古的屠杀,有有意的一面,也有无奈的一面

        首先,蒙古征服不像许多人说的那样,是无后方的狂飙突进,打到哪算哪。除了哲别、速不台的里海大回环之外,其他几次大规模西征,包括成吉思汗、旭烈兀、绰儿马罕的西征,进展都并不快,甚至有意放慢节奏,将敌人的坚固城市逐一拿下。除了劫掠城市,搜刮战利品之外,也是蒙古人的军事思想和生活方式决定的。

        玩过全面战争系列游戏的朋友,都会发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出征,每占领一个城市都留下驻军,必然导致军队越走越少,直到彻底丧失进攻能力,不留驻军又怕刚刚占领的敌人城市暴乱或被敌人夺回。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蒙古人的办法是屠城,不在后方留下不稳定因素,或者只留下一个文人监制官(达鲁花赤)监控居民,负责民政和收税。这里举个例子,成吉思汗派拖雷单独领兵攻略呼罗珊,自己留在河中坐镇。拖雷所过之处杀人无算,只在一个城市稍微手软,人杀的少一点,拖雷刚走不久,这里传言蒙古人打了败仗,杀死蒙古留下的达鲁花赤造反了,拖雷只能回来镇压,屠城。成吉思汗听说此事,对拖雷说,这就是你屠杀不尽的结果。

        蒙古人屠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蒙古的征服,不仅仅是出征打仗,还是移民的过程,否则无法解释远征军将领和部下能留在当地建国。蒙古大军冲杀在前,他们的妇孺、辎重、畜群跟在大军的后面,他们叫做【奥鲁】,意译为【老小营】。奥鲁的工作是随军生产、管理战利品、收容败兵、拦截逃兵。奥鲁缺乏自卫能力,蒙古军只能靠屠城,才能让奥鲁从容跟进。

        屠杀也能给敌人的军民带来强烈的恐惧感,或曰培养奴性,有利于征服。《草原帝国》引伊本艾希尔的《全史》记载了一些恐惧的例子【有一个鞑靼骑兵,独入一个人烟密集的村子,陆续杀其村民,竟无一人敢反抗。又听人说,有一个鞑靼人,手无兵器,而欲杀所虏之人,便命其卧地后去寻找刀,归来杀此人,此人竟不敢逃。又有人告诉我:“我曾与十七人同行。见一鞑靼骑兵至。他命令我们互相反绑两手于背后,同伴们皆服从之,我对他们说,他仅一人,应杀之而逃,同伴们答道,‘我们十分害怕’、我又鼓动他们说他将会杀死你们,让我们先把他杀死,可能安拉会拯救我们。但是,竟无一人敢杀他。于是我用小刀把他杀死,我们才安全逃脱。】

        至于靠屠杀掠夺战利品,保持士气,是征服者的常态。但只有蒙古,将屠杀提高到战略高度,成为征服和保持征服成果的必要手段。

        通宝推:年青是福,flux,
        • 家园 所谓“无奈”,无非是对其自身最有利而已

          对其族群自身而言,斩草除根消除隐患,无疑是最有利的。

          然而,放在人类文明的范畴里观察,蒙古人的残暴文明基本上只起到破坏的作用,而即便有建设性的作用,那也多为间接的(比如逼迫其他族群自强)。

          窃以为,破坏性的文明,终归是走不长远的。假如狼群把活动范围里的草食动物都咬死,那它们自身也就离消亡不远了。

          再打个比方,对于一个“勇武有为”的江洋大盗而言,杀死所有被他劫掠的人以绝后患,应该是最“安全”的。但这有个前提,就是人群的规模足够大。假如这个大盗生活在一个仅有几百上千人的世界里,他很快就会完蛋,因为无论如何他的“成功模式”都无法持久。一个民族同样如此。

          蒙古人的无奈,终归是劣等文明的无奈。

        • 家园 看到此处泪流满面

          有一个鞑靼骑兵,独入一个人烟密集的村子,陆续杀其村民,竟无一人敢反抗。又听人说,有一个鞑靼人,手无兵器,而欲杀所虏之人,便命其卧地后去寻找刀,归来杀此人,此人竟不敢逃。又有人告诉我:“我曾与十七人同行。见一鞑靼骑兵至。他命令我们互相反绑两手于背后,同伴们皆服从之,我对他们说,他仅一人,应杀之而逃,同伴们答道,‘我们十分害怕’、我又鼓动他们说他将会杀死你们,让我们先把他杀死,可能安拉会拯救我们。但是,竟无一人敢杀他。于是我用小刀把他杀死,我们才安全逃脱。

          又想起才看没多久的ISIS杀伊拉克军俘虏。我终于可以挺起腰板的说:“两脚羊不是中国特产”了

        • 家园 同感,蒙古人的活动扩大了游牧的范围

          在很多地方,确实有清除定居居民,空其地放牧的结果

          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人眼中,定居居民狡诈、傲慢、不守信用,而且没有经济价值,死了活该

          到他的后裔时代,就知道人口至少可以卖钱了从金帐汗国到克里米亚汗国,乌克兰一代活动的蒙古人,经常把斯拉夫和高加索人卖作奴隶来赚钱,乌克兰现在的烂样,和蒙古人的统治不无关系(当然核心是他们自己做死)

          至于靠屠杀掠夺战利品,保持士气,既是征服者的常态,也成了成吉思汗家族的报应之一——察哈尔汗的后裔布尔尼趁三藩之乱在辽西起兵,京师当时空虚,人心惶惶,康熙帝派图海率军平叛,图海“奏请选八旗家奴之健勇者”,立“得数万人”,迅速组成了一支大军,准备携带红衣大炮,迎战布尔尼......图海下令所过州县村堡任众军“略掠之”,因而“所获金帛无算”。四月二十一日,大军到达岐尔哈泰,在即将与布尔尼军交战之际,图海又进行战前鼓动:“前此所掠皆士庶家,不足为宝。今察哈尔承元之后,数百年之基业,珠玉宝货不可胜计,汝等如能获取之,可富贵终身也。”于是,“众踊跃从事”,“无不一当百”。

          可怜老铁一家几百年的威望,在一群暴徒眼里成了金银财宝的象征....结果老铁一家从此就没有族长了

          通宝推:SleepingBeauty,
        • 家园 中二全战玩速推,到了异教徒地区,屠城是必须的

          玩过全面战争系列游戏的朋友,都会发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出征,每占领一个城市都留下驻军,必然导致军队越走越少,直到彻底丧失进攻能力,不留驻军又怕刚刚占领的敌人城市暴乱或被敌人夺回。

      • 家园 蒙古帝国的嗜杀

        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

        1)极度不尊重(异族)生命。这已经极大超越了“不尊重其他民族的人权和尊严”这种现代底线了。蒙古人之间,战败者可以整个部落归入战胜方,融为一体(铁木真是从一个极小的部落,一次次小吃大膨胀起来的);但对于异族,就是极度蔑视。

        2)蒙古帝国西进时,中亚的地理特点与中国不同,那里千里荒原,靠节点城市支撑大军补给线,蒙古军虽然强悍,但实际的蒙族战士人数不多(蒙军攻坚,都是驱赶敌国战俘在前面挡枪,甚至把战俘列阵于敌城之外,令守敌误以为蒙军人多势众),所以占领一处城市后,害怕在自己身后唯一的补给中转站残留大批战败国的国民,一旦反叛会抄自己的唯一退路,因此往往杀光再前进。这种打法后来带到了对中国地区(金,宋)的屠杀,共计屠杀南宋人口3500万,是人类历史上第二大灾难。

        当时在蒙古人眼里,金所辖的女真和北方汉人,是“汉人”;南宋的汉人,是“南蛮子”“蛮人”。

        蒙古西征,是成吉思汗长期受一批穆斯林商人蛊惑的结果。他们一再强调残酷屠杀是确保蒙古帝国威严的唯一途径,其目的是通过杀戮建立起安全的丝绸之路,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嗜杀的高压政权,这些穆斯林商人必须雇佣护卫队才能走丝绸之路,费用高昂。这些商人发现残酷的蒙古力量兴起,立刻带着奇异未见的珍玩来接近成吉思汗,随后不断灌输以杀立威的思想。成吉思汗发现,蒙古人虽然不开化,但控制丝路能带给自己很大的财富,又被蛊惑后决定以杀戮来打通商路,就派出400人的使节团出使花剌子模,在使节团里不知为何,安置了一些行为悖乱之徒,比如其中有个印度人,到了花剌子模的边关后,会抓着总督的衣襟直呼其名,胡言乱语,结果就是该总督认为使节团里混有间谍,全体杀光,给了蒙古西征的理由。

        结果比较荒谬,那些劝大汗屠杀的穆斯林奸商,低估了蒙古军的进军速度,结果就是他们自己的家族,也在一次次屠城里被诛戮殆尽。当时蒙古军只肯留下工匠和女人,那些只会玩超跑的穆斯林富二代,全悲剧了。

        如果没有耶律楚材,我们很难想象汉族还会剩下几口人。今天习主席到蒙古,对某个雕像点点头,算是很隐忍了。

        但我仍然承认蒙古崛起对于人类历史的一些正面作用。我同儿子讨论过这个问题,人类最惨痛的两次灾难,就是欧洲的黑死病和蒙古大屠杀,但这两次灾难扫荡了此前数百年间在繁华社会(欧洲和中国腹地)积累的大量的,世代相传的社会对立和矛盾(包括大量邪教的各自兴起),从而使残存的,最强健又相对质朴简单的“幸存文化(种子)”此后焕发出第二春的生命力------当然被屠尽的邦国比如说花剌子模,就只好陪葬那个狂悖短命的帝国了。

        • 家园 如果没有耶律楚材,我们很难想象汉族还会剩下几口人。

          这个可能也是实力不济后的综合考虑吧!耶律楚材的话有用也要现实支撑才可行。

          就南方的朝廷的抵抗和合川钓鱼城的抵抗似乎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另外我怀疑蒙古军队哪有那么多的数量呢?,应该吸收了很多北方的汉族和外族。那时候丘处机都能接近铁木真,说明北方蒙汉还是混合的吧。

        • 家园 我也说几句

          1 蒙古对异族的态度。草原上的部族众多,大致可以分为蒙古、鞑靼、突厥三大系统。蒙古的核心是乞颜部,包括成吉思汗所在的孛儿只斤、成吉思汗的曾祖合不勒汗的长子(铁木真的伯祖父)的主儿勤部、合不勒汗的远房堂弟俺巴孩汗的泰赤乌部、世代给蒙古人做奴隶的札木合的扎答兰部等等,只有这些部落才算【蒙古人】,与铁木真同出一个祖先或世代给铁木真家族做奴隶。

          鞑靼人也是草原民族,但不属于铁木真所在的蒙古人,是蒙古人的世仇,最后在蒙古、克烈、金国的夹击下,几乎被屠灭干净。突厥系部落有三大部,都信景教:克烈、乃蛮、汪古。突厥三大部与蒙古人的血统关系更远,但蒙古人或铁木真对他们不错。再看铁木真与关系更远的畏兀儿高昌回鹘、葛逻禄(哈剌鲁)阿尔斯兰汗的关系,相当的密切和亲密,世代通婚,富贵等身。

          结论,铁木真对非蒙古人,谈不上歧视,而是征服早、臣服早,听话就信任,反之,即使血缘、生活方式相近,也不信用。

          2 成吉思汗对花剌子模的首次西征,除了常说的攻城战之外,还有许多野战。例如撒马尔罕的守军就出击过,军中还有战象,与蒙古人硬碰硬,结果战败。事实证明野战花军也不是对手,野战打不过才被迫死守,被蒙古人各个击破。花军的被动挨打,源于战斗力不如。蒙古人使用签军攻城,那是攻城手段而已,如果花军野战能打过蒙古军,自然早就主动出击,击破蒙古人了。

          扎兰丁是个勇士,但他与蒙古人正面作战,依然是败多胜少,或者是战术成功,战略失败。扎兰丁在八鲁湾战胜蒙军,很快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主力进攻,扎兰丁军上下解体,退到印度河畔,扎兰丁一人一马裸奔逃到印度。下次野战在伊朗中部的伊斯法罕城下,扎兰丁主场作战,依然战败,伊斯法罕城里传言扎兰丁死了,人心惶惶。好在成吉思汗的死讯传来,蒙古人主动撤退,扎兰丁才逃过一劫,从此完全丧失了面对蒙古人的勇气,直到最后听说蒙古人来了,不战逃入小亚深山,死于库尔德山民之手。

          结论,无论摩诃末还是扎兰丁,野战都不是蒙古人的对手,只能选择逃跑、守城,但蒙古军不仅仅是游牧匪帮,而是高度合成化的混成军队,守不住也逃不掉。蒙古人的军事优势是全面的,压倒性的。

          3 成吉思汗征服北中国在先,拿下了花花世界金中都,可以说啥都见过。中亚商人给老铁看的只是中亚的丝织品,绝非【奇异未见的珍玩】,老铁并不在意。只是为了压下这帮奸商的傲气,把他们带进国库,让他们看自己从中国抢来的丝织品,更多更好,教训了他们一下。当然说老铁被诱惑西征也说得通,毕竟中亚很繁荣富庶,征服中亚有利可图,但是,老铁绝非被中亚商人糊弄的乡巴佬。至于蒙古商团中有印度人胡说八道的说法,恕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说。

          4 从五代以来,中国南北分裂,形成宋辽、宋金对峙局面,辽、金与中亚人的互动更多,以至于中亚人以为中国 == 契丹(辽),西辽征服中亚,更让中亚人以为中国就是契丹,至今俄文中的中国还是契丹。至于中国南方的两宋,中亚人沿袭辽金的说法,称之为【蛮子】、【蛮子国】。这样,在成吉思汗之前的中亚人的语境中,有两个专有名词

          契丹 == 北中国 == 金国 --> 居民叫汉人

          蛮子 == 南中国 == 南宋 --> 居民叫南人

          蒙元的四等人,最后两等汉人、南人,对应金国、南宋,四等人的排名,就是蒙古征服的顺序。更高的色目人对应花剌子模、钦察、波斯等国家或地区。穆斯林、西藏人写的《史集》、《世界征服者史》、《汉藏史集》等书,都称南中国和南宋为【蛮子】。

          结论:蛮子是辽金对两宋的蔑称,中亚人、蒙古人借用,并非中亚、蒙古人对南宋人的蔑称。

          5 蒙古对南宋的屠杀,下面有人质疑了,我不重复了。

          通宝推:gb2312,衣笠山麓,遥仰凤华,
          • 家园 果然历史还是得专业的来解说,王子可以简要介绍一下

            哈萨克斯坦的1500年历史吗?

            最近普京和纳扎尔巴耶夫就这个问题大打嘴炮,我很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 家园 哈萨克人的历史分为血统、法统两条线

              先说法统线。成吉思汗的长子朮赤,封地在花剌子模首都玉龙杰赤及其以西以北,蒙古马蹄所至之地都归朮赤及其子孙。朮赤的子孙也分封,第五子昔班做了钦察金帐汗下面的白帐汗,封地在西伯利亚西部,现在哈萨克斯坦的最北部一带。随着钦察汗国的解体,尤其是帖木儿死后,昔班的后裔带领部众,南下花花世界征服中亚的帖木儿帝国。这帮昔班/白账蒙古人,又分为两大支,一支以祖孙俩:阿布海尔、穆罕默德昔班尼为首,征服了河中、呼罗珊这些中亚的精华地区,建立起希瓦、布哈拉两个汗国,这支人叫做乌兹别克人。帖木儿的绝大多数子孙被杀或从此湮没无闻,只有巴布尔继续南下到印度冒险,撞了狗屎运,做了印度斯坦皇帝(Padishah)。

              昔班/白账蒙古人的另一支从主流乌兹别克人中分离出去,被称为自由人、叛离者,即哈萨克人(Kazak),与哥萨克人(Cossack)是一个词,他们世代与乌兹别克人为敌。乌兹别克人占据了中亚两河流域的精华,成了定居者,哈萨克人只能在两河以北的干燥草原上放牧,还是游牧民,经常南下骚扰乌兹别克人。进入16世纪,乌兹别克人相当于中亚的汉人,哈萨克人相当于中亚的匈奴人。《拉失德史》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察合台的后裔赛德汗流亡到哈萨克人中,哈萨克哈斯木汗热情接待赛德汗,对赛德汗说:【我们都是沙漠中的人,这里既没有财富,也谈不到礼节。我们最值钱的财产就是马匹,最喜爱的食品就是马肉,最喜欢的饮料就是马奶,以及其他马奶产品。在我们国家里没有花园;也没有高楼大厦。赏心乐事主要就是看看自己的畜群。现在无以为乐,让我们去看看马群吧,这样可以在一起玩一玩】

              另一条线索是血统线,蒙古征服前,西西伯利亚和哈萨克地区,生活着众多突厥人和钦察人,两者不是一个族群。突厥人我不说了,说几句钦察人。钦察人分布很广,从南俄草原到西西伯利亚即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北部都有。关于钦察人,《元史 卷128 土土哈传》记载:

              【土土哈,其先本武平北折连川按答罕山部族,自曲出徙居西北玉里伯里山,因以为氏,号其国曰钦察。其地去中国三万余里,夏夜极短,日暂没即出。曲出生唆末纳,唆末纳生亦纳思,世为钦察国王。

              太祖征蔑里乞,其主火都奔钦察,亦纳思纳之。太祖遣使谕之曰:“汝奚匿吾负箭之麋?亟以相还,不然祸且及汝。”亦纳思答曰:“逃鹯之雀,丛薄犹能生之,吾顾不如草木耶?”太祖乃命将讨之。亦纳思已老,国中大乱,亦纳思之子忽鲁速蛮遣使自归于太宗。】

              上文提到的火都是末代蔑儿乞国王忽都,《世界征服者史》、《史集》蔑儿乞部被成吉思汗击灭,忽都辗转逃到阿尔泰山西北某地存身,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之前,派长子朮赤、大将速不台将忽都及其残部彻底消灭。结合东西史料来看,土土哈祖先所在的钦察部,在阿尔泰山西北,今哈萨克斯坦中北部。

              蒙古人征服钦察人,吐吐哈这支钦察人入元做了大官,吐吐哈生床兀儿生燕帖木儿,燕帖木儿则是元朝中期著名的权臣,皇帝只是他的傀儡。

              更多的钦察人留在原地,成了朮赤后代的钦察汗国的臣民,之后成了哈萨克人的来源之一。就是说,哈萨克人的王室是蒙古人,普通百姓是蒙古、钦察、突厥人融合的产物。

              无论是血统线还是法统线,哈萨克成为一个族群,最早出现也只能追溯到 15世纪,帖木儿去世前后。更早就没意义了,比如哈萨克人也把乌孙当做祖先,不能说不对,但实在牵强,乌孙的历史,只能算哈萨克斯坦地区史的一部分,而不是哈萨克民族史的一部分。

              通宝推:龙眼,田舍郎,独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