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美国海军2012、2017、2020年部署计划 -- 晨枫

共:💬133 🌺762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话不能这么说,上次看到说美国陆军仍有8000多辆坦克

                  还有几千架直升机,兔子哪年能达到这个规模?也许美国陆军吃了朝鲜战争的苦头是不想打了,但它实力犹在。

                • 家园 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是这个说法还是太绝对了

                  下面是两张美国空军公开的战术研讨图,看看他们正在琢磨哪儿?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家园 伊朗这种只能算二流敌人
                    • 家园 啥图,看不到

                      最好不要用ccthere,国内很难看到

                      • 家园 改了地址,您是否能看到?
                        • 家园 现在能看到了, 谢谢

                          不过这个图似乎有点误导嫌疑, 满伊朗追杀导弹发射车明显不现实嘛

                          • 家园 这个是典型的美国空军战术问题

                            这里的兴趣都在军事历史和战略,很少有战术的,既然您有问题,就多说两句。

                            与大家通常的认识不同,美国空军的主要任务不是夺取制空权,而是对地攻击。制空权是对地攻击的前提条件之一。兔子空军杜黑唱了几十年了,近几年进步也狠大,已经小有这个能力,看看j-20的大肚子就知道是图谋不轨,但是一个部队观念的彻底转变,往往需要战争的最后催化。

                            言归正传,假设以10分钟做为对手的反应时间,也就是说攻方在10分钟之内进入,打击,退出的话,99%(举例)的攻击力量都可能安全完成任务,高于这个时间,会带来不可持续的损失。那么使用前隐形时代的飞机的话(F-16),打击的目标只能在靠近边界的地方(第一图中的绿色圆圈)。由于飞机不具备隐身性,在进入时就会被发现,因此只能打击边缘毗邻地区,无法深入内陆攻击。

                            如果换成隐形飞机,由于飞机的隐身性能,飞机进入时,对方的雷达根本无法发现,打击的范围可以远远地深入内陆(第二图紫色和黑色的圆圈),只有在打击开始以后,对方才有反应,这是为什么有的圆圈达到了国境的另一边。

                            补充:请注意,紫色圆圈的半径比黑色大很多,这是因为F-22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可以快速逃逸。

                            除了这两幅图中表达的意思外,还可以看出两点:隐形对美国空军带来的根本变化在于对地攻击方面,空战还在其次。(纯空战的话,在研制F-22时,F-15已经有足够大的优势,发展隐形没有必要。)

                            F-22当年设计要求书上规定要满足在马赫1.5上超音速巡航600英里。从图中紫色圆圈的半径看,这个设计要求肯定是没有达到。

                            关键词(Tags): #noble
                            • 家园 先花再回

                              这个图是个象征性的示意

                              比如地面目标全用机动物体代替, 打打仓库碉堡还成, 打机动目标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 隐形飞机就抓瞎了

                              但话说回来,真炸纵深目标,也不是用F-22这种战术飞机去,能带的炸弹威力太小, 无法对坚固目标构成威胁.

                              F-22的隐身效果不如B-2, 对B-2来说,只要飞行路点上没有某些特别诡异的东西, 炸完之后脱离还是可能的, 10分钟逃逸圈问题不是很严重

                      • 家园 美国空军标注的几个伊朗核基地和F-22、F-35的作战半
                    • 家园 二流敌人是敌人,一流敌人是朋友

                      当前的全球化改变了传统的国际战略,这个对所有国家包括美中都是新课题,如何对待盟友和敌人不再象冷战结束时那样黑白分明。不管美国如何做,未来的大势都是中美的军事实力不断接近。从美国军事、政治和学术界美国势力后退的声音。随着中国的发展,这样的声音会越来越大。最终我们应该会看到美国的实质退让。但是这个结果美国是不会拱手送给你的,需要中国自己靠本事去拿。

                      从现在看,这个过程很有希望是一个和平的过程。如果真能和平完成,绝不仅仅是中美两国人民之福。这是一个双方都不情愿的互动,只要进的不太快,退的不太慢,和谐世界还是很有希望地。

                      保证和平,除了上述经贸因素,还有重要一点是冷战时就存在的。人类掌握了不该拥有的破坏力。兔子只要小心保持核武的平衡不被打破,战争风险就很小。唯一可能打破这个平衡的,目前看只能是反导体系的质变。反对反导是没有用的,自己也有了,大家就可以一起反对了。

                      从国内政治来说,越战以后的美国是真正的纸老虎。神经脆弱了:再没有一届政府可以发起那样伤亡规模的战争而不下台。911那样正当的理由,平均每年死600也不被选民待见。规模也不够:征兵变成精兵以后,工资上来了,也不能打大仗了。大国之间开战不打人口,可能吗?

                      关键词(Tags): #noble通宝推:punishment,晨枫,
                      • 家园 和平崛起是可能的

                        因为美国代替英国就是一条和平崛起的路

                        美国替代英国的关键是在二战后及瓦解殖民地的过程中.

                        二战中, 由于英国全部工业都卷入了对德作战的生产中, 经济商品严重不足, 只能通过从美国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然后美国货就跟着美军席卷了半个欧洲加一个太平洋. 后来的马歇尔计划虽然以复兴欧洲为目的, 但在当时全球只有美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前提下, 等于是替美国货占领欧洲市场.

                        而瓦解殖民地之后, 英国最后的经济自留地也没有了, 英国就无法再维持一只庞大的军力, 只能陷入螺旋下降通道中.

                        而中国商品尽管有各种毛病, 但毕竟在很多领域占领了市场, 假如中国能继续保持这个势头, 美国的出口继续下降的话, 美国维持不了那么大的军力, 就只能放弃某些地缘.

                        但现在美国正在研究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旦美国找到这个点, 那么美国的经济实力又会恢复, 美军又可以强大起来. 所以现在是一场时间赛跑, 要么在美国找到新经济增长点前完成海外市场的占领, 要么跟美国一起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目前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根本原因也是要维持未来自己的出口竞争力.

                        • 家园 没有用的

                          即使有革命性的新技术出来,也不会象冷战时代那样长期保持壁垒性的竞争优势了。举例,可再生能源技术本来是西方制造壁垒的一个努力,但一不小心,中国好几种产品山寨到前面去了,西方好几个厂商破产,搞得西方反而要搞贸易保护。再比如,现在炒得火热的3维打印技术,我现在就敢说,在该技术真正成熟、值得大面积推广的时候,中国一定不是落后的。

                          为什么这样说?最难攻克的技术壁垒是工程经验积累导致的壁垒。举例:内燃机原理大家都明白,但有些国家如德国搞得就格外好,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大,销量大价格好则带来充足的研发经费,并积累更多的工程经验值,正向巩固现有的壁垒。打破这样的壁垒,靠成本领先可以蚕食部分份额,但很难扭转市场地位。所以要么有新技术出现,彻底取代这块市场,就象数码相机取代胶卷相机。这个,经济学术语叫做“creative destruction”,要么不计代价地攻关,例如TG攻克大功率变速箱技术,如果不是军事压力,从经济角度肯定是亏本的,没人干的。

                          其次是市场结构扭曲导致的壁垒。例1:某些厂商把持了市场,就让自己的配套厂商全部随之鸡犬升天。竞争对手产品再好,不买。例2,美国对中国的电信及网络产品干脆不开放市场。例3,汽车维修的人工成本高昂,许多人选择成熟可靠但不那么fancy的现有厂商,急于扩大份额者须在保修和价格方面付出高昂代价。

                          最后才是新技术导致的壁垒。但善始者不必善终,美国N项技术革新(比如复印机、数码相机),最后结局是日本厂商获益。贝尔实验室(朗讯)在研制出光传输产品的时候,全球都须仰视才见--这是大名鼎鼎的信息革命的物质基础啊,世上还有几个更革命性的技术呐?但不出十几年就被两个中国小交换机代理商在全球踩于脚下,湮没于尘埃。

                          美国现在能维持强势的大公司,包括INTEL在内,无一是靠纯技术优势维持的。无数金钱打造的技术壁垒,往往回头一看,无非是为具备后发优势者做嫁衣裳而已。

                          通宝推:punishment,
                          • 家园 前面都很好,但最后一个例子不妥

                            看前面的话觉得是技术流+经济学者,都很有道理。但最后一个例子举错了,INTEL是自我进化的典型,有没有竞争对手它都会一路进化下去,无论是对于成本还是性能——这意味着他的对手很难赶上,更不用说超越。

                            它的竞争对手唯一的机会,就是以更便宜的价格,进行差异化竞争,不过也没多大用处。ARM受到大厂商的众星拱月才成就今天的地位,但是去年营收才刚刚超越5亿美元。而INTEL是468亿美元好像。

                            • 家园 AMD前几年有几个型号芯片是领先INTEL的

                              销量一度大增,但WINTEL的阻力,加上后续研发投入跟不上,歇菜了。

                              • 家园 主要是半导体工艺差距太大

                                吸收了DEC EV8的开发团队之后,AMD的架构一直是不错的。加上那几年Intel受错误的营销策略影响,盲目追求高主频,技术上走了弯路,AMD才能一度以落后一代的工艺在性能领先对手。后来因为主频上不去,P4的发热问题又无法解决,Intel转回P6架构,才夺回性能领先的地位。如今Intel在半导体工艺上的优势加大,AMD翻身应该是无望了。下一个有能力挑战Intel的,是ARM。不过我不看好ARM。计算全面转向多核体系的时代,Intel还能凭借强悍的单核性能苟延残喘一阵,ARM注定是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