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回国偶感(一) -- GPRS

共:💬41 🌺23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回国偶感(一)

    托公司的福,本来计划中的私人休假提前了一个礼拜,成为公私混合旅行。两年没回国了,这次回国好像乡巴佬进城,写点感受在这里。我本来绝不讨论政治的,但是回国了难免会涉及一点社会观感,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解读就好了。我只是普通人,接触面有限,很多话题都是老生常谈了。

    第一个感觉是天气。到北京是10月中下旬,气候感觉如何呢?Mild!真是温暖又湿润。比起美国从东海岸到内华达以西,从康萨斯的纬度到北国境线的广大地区,中国气候真算是温和的。中国主要人群聚居的华北、华东、西南、华南,其实气候比北美温和得多,冬季短得多。我在北京看见十一月初的暴雪警报,说是市区有2厘米降雪可能,2厘米?算什么?要是2厘米都发暴雪警报,美国好多地方不要活了。当然北美用大量能源支撑起舒适的室内环境,这个是国内正在努力的。我回长江边的故乡,冷了几天终于忍不住穿上秋裤了,不复当年之勇了。长江流域湿冷的冬天,确实是最难过的。

    第二个感觉是活力。一下飞机,北京机场的服务人员,全都是年轻的笑脸。比起回程在旧金山机场面对一堆各色苦着脸的老弱和凶神恶煞,中国的这些窗口单位真是热情周到。北京到处都是年轻人,在住酒店我大概没有看见一个40岁以上的员工。公司北京分部的平均年龄大概比美国这里小十五岁以上。年轻人做事快,有热情,中国发展速度怎么能不高?

    第三个感觉是拥挤。我第一天到北京,同学请我吃饭,让我5:30坐地铁去。进了安检门我就后悔了,在地铁上几乎三维挤成二维。下地铁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厕所释放膀胱。我记得当年在北京的时候,13号线过了龙泽就空荡荡了,不管什么时候。可是六七年过去,据说现在回龙观早班要挤好几趟车才能挤上去!北京人口增加真是惊人,整个公交系统的弦已经绷紧到极致了。稍微有点事故,就陷入瘫痪了。北京的廉价公交和车牌抽签制度似乎对于交通问题毫无帮助,反而刺激了私家车发展。

    土鳖扛铁牛

    • 家园 【原创】回国偶感(三)

      这次回国先办公务。感觉上是:国内硬件真好。北京办公室比美国办公室气派多了,还有专门迎来送往的车队。去地方某大学开会,比起十几年前我在某重点大学就读时候,校园环境、教学楼、办公条件都好得多。

      参见一个学术会议,按理说也不算等级低,前排一水的院士。但是会议内容很让人失望。组织很差,比较混乱。公司来人发表的演讲,都是以工程实例为主题,虽然没有什么学术性,但是比较实用。学校里面派去的大部分人的演讲,可就有点闭门造车的意思了:我这个行业还应当算科研和实践结合紧密的一个行业。感觉上,产、研严重脱节。学校做出来的东西,主题脱离实际,验证不严谨,光顾做花活。很多老师,做的东西感觉很“偏”。我听博士生的演讲,更是让我想起十年前在国内读研究生糊弄毕业的所谓“研究”。要知道这些学校的研究,可都是受了国家资助的。我有这种印象,也可能是我在工程界待久了,太过实际的缘故吧。

      办事还是没有规程。在家乡小城,无论办什么事,第一件想到的是“找人”!有了关系就有了一切,不像一到美国,感觉自己马上就disconnected了。

      物价吓了我一跳,好像距离我上次回国,饭店里面的菜价涨了不少。好一点的菜,很少有50元以下的,比美式中餐馆里面的垃圾中餐要贵多了。但是饭店里面还是熙熙攘攘,有点名气的饭店,没有不等座的。

      数字化生活这些年大大发展。随着物流的大发展,网购越来越常见。但是扯皮现象也有不少,特别是在和个人卖家打交道的时候。物流的速度真是快。我同学头天晚上5点刻录完的盗版盘,第二天九点就送到两百公里之外的我家了。那些骑着电动车的送货员,比起慢悠悠的UPS大叔,工作条件差多了,但是敏捷多了。地铁上、公交上,人人都在拿着个手机划来划去,乔布斯改变了中国...

      • 家园 菜的质量呢?

        物价吓了我一跳,好像距离我上次回国,饭店里面的菜价涨了不少。好一点的菜,很少有50元以下的

        你感觉菜的质量,同样档次的和以前如何?

        我的感觉是,菜价高了,质量不一定都能继续保持以前的水平。

    • 家园 【原创】回国偶感(二)

      这次回国去了北京、天津、西部某大城市,和家乡小城。城市大小不同,发展上相距几十年。但是共同的感觉是大兴土木,热气腾腾。每个城市的天际线上都有吊车的剪影。在北京住在三环,就是那么核心的地带,竟然也还在修新楼。工地的沙土管理较好,周围都还干净。我在美国住的中部城市,08年规划一条轻轨,还是旧线路改造,12年终于动工了,15年据说能建好...

      还有一个感觉是政府有钱了,市政上舍得花钱。我长江边上的家乡小城,借着艺术节的机会,修了大的广场、公园、博物馆,而且都还像那么回事,不是粗制滥造。全市的公园和博物馆一律免费:这一点比美国强。当年晨练的老头老太同公园门卫吵架的现象是一去不复返了。

      人民也有钱了。北京不用说了,连我们家乡小城,到处都是车子。豪车作为个例不说了,我起码看见三辆不同的mini copper,一辆Prius。这些车虽然算不上豪车,可是买这种小众车的人恐怕已经超越了代步的阶段了(我个人觉得中国应该推广混能车,目前节能的最实用方案)。停车是大问题,车主们见缝插针:人行道基本被占满,小区的消防通道和儿童游乐场也长期被车子占据。中国十年前的城市规划还没有考虑这么多的私家车。中国最近三十年总是比计划跑得快。交通秩序就不用说了,出了京城,基本就是化外之区,地面上的交通标志似乎不存在似的,特别对于无处不在的电动车来说。每辆车最先坏的肯定是喇叭:有事没事都要按三声!惊讶的是没有看见事故。看样子交通上无为而治也有好处:紊流比层流快!

      公德还是个问题。每家家里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可是一到楼道,就乱七八糟了(很多物业负责的新楼盘可能有改观)。我带着孩子。在北京几次给孩子的推车撑着门,然后别人就雄纠纠气昂昂地走过去了,有次还有个老外,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当我门童。在北京似乎要好些,地铁里面还有人帮我们撑门,家乡小城就差些了。陌生人之间好像很冷漠,我在地铁同一天看见两起斗殴:大概下班了气不顺。楼下各种商铺的大喇叭整天放不停,噪音实在严重。按媳妇说法:在中国每个人都在大声宣布自己的存在。

      本来回国吃是大诱惑。但是吃了几天,也就麻木了:主要是我开始消化不良+闹肚子了。好吃的东西,基本是油水大+调料多。舌尖上的中国,一半是麻辣...倒是中国饭店的服务,特别是海底捞这种,已经甩下美式中餐馆一个世纪。

      土鳖扛铁牛

      • 家园 最喜欢您的这一句西西河精典台词:

        土鳖扛铁牛!

        为久违的朋友颂福。

        圣诞节快乐!

      • 家园 国内的"美食“,想起来流口水

        回去头几次吃也还行,稍微在外面多吃几次感觉就不行了,主要是味太重,油腻,有的还有很多味精。尤其是在四川吃川菜,一开席舌头就麻得失去味觉,后面的全都味同嚼蜡,散席后比吃饭前更饿,好几次回家鸡蛋炒饭吃。

      • 家园 都有地铁了还是小城市啊
      • 家园 海底捞这种食物在其次,印象深刻的是服务。一顿饭下来不知不

        觉中换五六次热手巾把。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是如此。。

      • 家园 呵呵,有这个说法:

        地面上的交通标志似乎不存在似的,特别对于无处不在的电动车来说

        早上上路,跟公交车斗,跟出租车斗,跟女司机斗,最后都斗不过乱窜的电瓶(动)车。

      • 家园 中国交通可不是无为而治

        看样子交通上无为而治也有好处:紊流比层流快!

        中国设有全世界最多的电子眼。美国这方面是靠人力巡逻,中国可先进啦,全部电子化,下管超速闯红灯,上管持枪抢银行,电子眼无处不在......

        • 家园 美国电子眼同样无所不在

          Houston这边有的路口里面是死胡同,进去后不过十几户人家,也有个电子眼。芝加哥每个电子眼号称每年给芝加哥挣回60万美元,人家才不会在这上面吝啬。

        • 家园 我觉得中国的电子眼还是不够多

          每天送女儿上幼儿园,都见到不少违章行驶的车,如果真有电子眼处罚的话,不应该有这么多的违章行为。

          就举今天的例子吧,有辆大奔,一看车子不动,立马从我后面开到对面的行车线去,企图从我前面绕过去转右,问题是我前面也有车堵着,该司机企图从缝里钻过去,我看他那是豪车,刮了也是他吃亏,于是一寸的空间都不让,结果这大奔又把对面的线给堵死了。

          我在深圳,希望多一点电子眼,多罚一下这样的司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