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我对《道听途说的原子弹轰炸的故事》的反思 -- 夕曦

共:💬62 🌺663 🌵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我对《道听途说的原子弹轰炸的故事》的反思

    夕曦:【原创】道听途说的原子弹轰炸的故事

    我写这篇随感已经是七年以前的事儿了,没想到会引起那么多的批评,也没用想到现在还能被挖出来引起热烈的讨论。所以这里首先要感谢唵啊吽,没有他的辛苦,也就没有这里的讨论了。唵啊吽:和中东人肉炸弹憧憬上天的新娘有什么两样?

    从各种回复看,我在不少网友眼中是个不辨大是大非的人,需要当头棒喝;有人看我是热衷于到处散播“大爱”的一类公知,应该教训教训;也有人可能认为我当时“脑袋进水了”或是“让驴踢了”,不值一提;更狠的是让我觉得我就是个“汉奸坯子”,该找块豆腐磕死。

    所有这些反响,都是基于一篇不到千字的感想。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自己也不能够很好地解释,当时听了新闻会产生那样的感想。事隔七年再回头看看,还是有不少新的认识和感想,借这个机会谈谈,请大家继续蔑视、教训、棒喝。。。或者,讨论?

    我生长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从小接受的就是爱憎分明的教育,对敌人要冷酷无情,这我懂,照死了招呼就行了。相对的就是对自己人无私的爱,印象中就是不管对方受的了受不了、你这里倾家荡产一股脑儿堆过去就行。千万要牢记的是敌我界线要划得清,立场不能站错。只不过敌我界线是否划得清,立场是否站对了,自己说了不算,得由别人替你来判断。所以这里还是请大伙帮个人场,帮我判断判断我到底是不是个东西,是个什么东西。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我觉得自己是个没有多少感情的人。出国后才走入社会,虽然有几次略微觉得尴尬,也还都过得去。只不过原子弹轰炸的故事这件事儿,没守住,动感情了。可我觉得是非原则我还是守得住的,当然这得由大伙说了算,所谓思想教育或批斗不就是这么会事儿嘛。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越来越关心教育,胡思乱想一通就钻到情绪心理这个岔道上去了,顺带找到了当时动感情的解释,当然这还是得由大伙说了算。

    原来动感情,或者说是同情,在心理学上可以分成几种,之间有些细微的差别。比如英文中有sympathy和empathy两个词,对应中文如果不去认真抠字眼,就都翻译成同情了。当我还在查字典努力理解其中差异的时候,10岁的女儿不加思索地将两个词的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了,汗。。。

    被孩子教训,还反了你了,干脆直接在google上查“Difference Between Sympathy and Empathy”,多少平衡一下。

    sympathy和empathy都是指人的情感,差别在投注的对象。通俗地解释,sympathy是从己到他人,由自己的经历、遭遇、情感,设想他人处于同样或类似的情况。从我们接受的爱憎分明的教育,可以很容易理解我们通常认知的同情属于sympathy。empathy相反是从他人到己的过程,由他人的经历、遭遇、情感,引起自己情感上的共鸣,所以翻译成情感共鸣可能更准确些。

    我在《道听途说的原子弹轰炸的故事》中描述的情绪变化应该属于情感共鸣,当时确实让我重温初恋时的感觉,这是很少有的时刻,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让我写下那篇随感。我可怜那个日本老人,并不是说我要否定原子弹攻击的正确性,只是由他的经历引起我重温自己美好的时刻。但我当时不知道情感共鸣和同情之间的差别,更不可能写清楚。让读者以为我同情那个日本人,敌我不分,站错队了。现在看看,只能怨自己,活该。

    不过我还是非常庆幸,还拥有正常的情感共鸣。如果留意一下,会发现对美国康州校园枪击案,很多家长的反应是从情感共鸣开始,然后是同情。

    同情和情感共鸣是人际间沟通和社交的基础。现在已经明确知道那些制造大屠杀的冷血杀手很多是自闭症类的精神病患者或精神变态者,与人沟通和社交能力很差,心理上都是病态地极度缺乏情感共鸣。在正常人群中,也有很多人是处于亚临床状态的,具有自闭症的特征。比如与人沟通和社交能力低下,导致将他人的同情或情感共鸣当作对自己的同意与支持,并据此而行动的,这当然很不招人待见。而日本人利用原子弹受害者博取同情来否认战争罪行就不是不招人待见,是可恨了。从这两个回复中可以看到他们卑劣的心态衣笠山麓:曾经在日本的电视上看到的一个很有意味的场面

    花开糜荼:【文摘】广岛原子弹设计者60年后的广岛行另外,缺乏情感共鸣常常表现出来的就是残忍,与人交往就是冷漠。在过去战争中和现在的日本人身上还能看到这些影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楼主你共鸣出来的情感不是温情,而是怕死!

      对很多人来说,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天才是最美好的一天。

      原子弹爆炸的那天日本还没投降呢,想想那些中国士兵和他们的恋人,苏军士兵和他们的恋人,美军士兵和他们的恋人的感受吧。一个日本恋人死了,千千万万个中美苏恋人将幸福的活下去,残忍的说,这几乎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楼主完全没有想到,楼主的情感完全止步于一个日本人的死。为什么?

      因为楼主的潜意识里关注的根本不是什么别人的情感,而是自己的死活,这个故事震撼了楼主的不是初恋,而是死亡。楼主由此想到的不是什么世界和平而是像我这样一个感情细腻,出类拔萃的人如果战争来了居然也会死!我不要死,我不要死,所以我不要战争,我不要战争!我不要为了复仇而战争,我不要为了正义而战争,我不要为了尊严而战争,就算恋人死在我的面前我也不要战争,只要我可以不死,我不要战争!

      在中国历史上最积弱的时代都没能征服中国,战争早已不是日本的选项。回头是岸。

      楼主醒醒吧,别活在自己温情的迷梦里了。你同情日本人不代表日本人就一定同情你,你只能控制自己的幻想,阻止不了战争的爆发。

      回头是岸。

    • 家园 强奸是种略少温情的春意勃发,被奸是种不大浪漫的偶然邂逅?

      楼主难道是爱写艳情小说的老处女?

    • 家园 自己情商低 不要怪社会

      出国的你就学会了人的感情了, 就有人性了是吧。你这字里行间不就这么个意思吗。

      我就应你的要求, 捧给人场。

      你太是个东西了,连日本人你都能动得了感情, 那得多强的心理能力啊。

      你太逻辑了, 把中日亡国灭种的战争能和国内文革期间的内斗能联系在一起作比较。

      我们大陆的都没有正常的感情共鸣, 赶哪天你归国的时候给我们上上课呗 教教我, 好不好。300美元两小时,车接车送,您看中不。

      • 家园 再多好言相劝也没用,人家有视耳光为等闲的“才子风度”,哈

        见了骆驼以为是马囊驮,自己脸被打肿了,还能自诩“吃个肚圆”的高人,别人的意见,不过是耳旁风。

        我总觉得,有人给了阎崇年耳光,有点欺人年老的味道。

        但又想,老而不死是为贼,虽然老人大多是德高的,但有些败类也难免。

        假如生活中“年不老、德不高”的败类多挨几次耳光,估计社会就和谐了,有些老贼在喷之前,会想一想,没准再咽回去。

        大同世界为之不远了。

        只要小小几个耳光。

    • 家园 建议把那些对仇人温情脉脉的,鼓吹不要耕地的,鼓吹废除死刑

      的,统统送到欧美日韩去,台湾也行。从此耳根清净。

      大部分普通中国人嫉恶如仇,忘不了几十年前和日本人的血海深仇,忘不了九一八、七七、南京。大部分普通中国人希望吃饱饭,不要饥荒;大部分普通中国人希望杀人偿命,恶性犯罪的罪犯死有余辜。

      不知道在美国鼓吹忘记珍珠港,在以色列鼓吹忘记奥斯维辛,在英国鼓吹忘记伦敦大轰炸,会是什么结果。

    • 家园 讨论下那篇文章的摄魂术

      类似《道听途说的原子弹轰炸的故事》里面的这类故事,读起来软软的酸酸的,其作用就是要让读者产生带入感,在不知不觉中把屁股挪到故事给出的那一方去,然后屁股决定脑袋,接下来会怎么想就不必多说了。这便是兄台提到的所谓移情作用,先移的是感情,后移的是屁股,接下来移动脑袋。这是一种非常典型和有效的摄魂术,如果不醒悟的话,最后被移动可能是钱包,可能是土地,甚至是性命--自己的或别人的。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摄魂术。

      原来也很喜欢《读者文摘》,那时候还是没改名《读者》,里面的文章都是这种调调,特别是第一篇,一般都是讲一个小人物如何被轻看被无视被误解,直到故去或不经意间,才被发掘初曾经的好人好事。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的,“我的一个朋友(同事、邻居、同学、亲戚)......”,然后是铺垫部分,着重描述主人翁的普通和卑微,一般是“他的衣服从来不换新的......”,高潮部分通常是“他去世后,家人收拾遗物时,无意中翻开他的日记本,看到......”,结尾的格式是“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复杂,原以为......,却发现......”。

      这些文章初读之下给人一种酸软而甜蜜的感觉,仿佛灵魂深处的某个地方被轻风温柔地拂过,心中有一种说不清到不明的升华感,再看身边的事物,仿佛连眼光也变得有些不同了,一切都是那么温馨和满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是不是因为情商下降了,现在再看到这些,有种胳肢窝被狠狠咯吱的感觉。

      借用公知们喜欢的一个句式:读了这种文章,如果在第一时间没有产生感情,那是没有良知;如果第一时间过后没有产生反思,那是没有头脑。思考可以破解摄魂术。

      那篇采访日本老人的文章是一篇标准的摄魂文,读者范儿。试着分析下摄魂原理,其通常范式是:代入-铺垫-转折-煽情-洗脑,下面一一说明。

      那个记者正准备写一本关于原子弹轰炸的书,在日本采访原子弹轰炸的幸存者。他谈到了一个刚刚挖掘出的故事。

      首先,开头要让读者产生代入感觉,所以这种文章大多用第一人称,故事的主人公作为“我的...”出现,这里是采访对象,于是读者顺着往下读,就不自觉地把自己带入为作者,跟着作者去听主人公讲故事,读者的感觉是“我在听你说...”,不知不觉就听进去了。如果主人公作为第一人称出现,比如“我是一个日本老兵,我过去......”,很明显,这不会产生带入感,读者的感觉是“你在对我说...”,效果大打折扣。可见,作者(记者)作为第一人称出现,显然比讲述者更具有公信力,摄魂效果更好。

      被采访的是个78岁的日本老人,原子弹轰炸时是广岛市的居民,家离爆炸中心点有一定距离,所以幸存下来。老人年年这时候都会被世界各地来的记者采访,参加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对美国记者的采访也是轻车熟路,应对自如。

      其次是铺垫阶段,平淡描述老人习惯采访,这部分越平常越好,一方面需要让读者慢慢带入,起到预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用完全正常可信的事实建立信用;最重要的作用是增强前后对比,以充分调动读者情绪,感情是逻辑的抑止器。

      记者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可不知怎地,他脑袋一热,随口多问了句:“你轰炸前一天晚上是怎么过的?”。

      这一问不打紧,老人嚎啕大哭,半天才泣不成声地说:“我六十年来从没向人说过轰炸前一天晚上的事… …那是我这辈子最美好的一晚… …”

      然后是转折部分,类似于相声的甩包袱,重点来了,要干脆,要突兀,要抓人。和同类文章一样,这里甩包袱的手段都是“偶然翻开一本日记”“无意中捡到...”之类,“随口多问了句”也不例外。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意外,是一种写作手段,作者早打定主意下面要写些什么了,这么做的目的是隐藏其故意性,是给摄魂术打掩护的一枚烟雾弹。

      慢慢平静后,老人道出了往事。

      原子弹轰炸前几天,他刚满十八岁,就接到征兵的通知书,需在原子弹轰炸那天报到。他的两个哥哥已经战死,入伍对他和他父母意味着他必死无疑。因为这,父母和未婚妻的家庭商定,让他和未婚妻见面。

      …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第一次拉手。他们就这样手拉手在广岛的公园里一直坐到半夜,终于不得不分手各自回家。第二天… …

      六十年来老人一直在寻找他的未婚妻… …

      接下来当然是正题,也就是给读者洗脑之前的准备工作,怎么煽情怎么写,这属于文学问题,就不多讨论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所谓事实是经过裁剪加工,并以特定视角提供出来的,比如这位老人对两位哥哥用一句战死带过,绝口不提杀了多少中国人美国人,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大量的篇幅被用来谈感情谈未婚妻,这些都是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也是摄魂术咒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知道他们是日本人。听了这个悲惨的故事,心情很复杂。以前听到、看到或谈到原子弹轰炸日本,总有解气、痛快、活该的感觉。但这次没有一丝这样的感觉。

      最后是洗脑的观点部分,摄魂术的重中之重。摄魂术的核心目的是传播观点,尽管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宣称忠于事实,但事实不是重点,对事实的解读--观点才是重点。以本篇为例,姑且认为记者和老人说的句句是实,但那又怎么样呢?这篇文章是想告诉读者“一个日本老人有个未婚妻失踪了“的故事吗?完全不是。文章想传达的意思,或者说,想灌输到读者脑海里的观点是“日本人是二战的受害者,日本人是有感情的普通人”。前者是事实(fact),后者是观点(opinion)。表述事实和对事实的裁剪是为观点服务的,拼命打感情牌是为了把读者带入预设的思维轨道,刺激感情的作用是令人陷入盲目、弱化逻辑判断能力,从而轻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打感情牌,还有道德牌,除了混淆思维,更重要的作用是拉大旗做虎皮,让支持者沉浸到同情和道德的高尚感中,把反对者归之为冷血和不道德,给自己增加一层伪装和保护。

      总而言之,洗脑文的“代入-铺垫-转折-煽情-洗脑”这一套是很厉害的,尤其是在西方,早就被炼得炉火纯青了。实际上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可谓经典,摄魂力十足,大可用做公知教材,说实话,现在很多公知的文章远远达不到这篇的水平。所以楼主大可不必自责,无非是不小心着了他们的道,绝非任何思想问题,想通了看开了就好了。

      要破解这种摄魂术,最好的办法是跳出来思考,也就是公知精英们嘴上最为推崇的独立思考:分清哪些是事实,那些是观点;不但要看文章说了什么,还要看没说什么;不仅要看文章推出了什么结论,还要自己去再推一遍,用逻辑,用事实,全部事实,特别是文章里没说的。摄魂术不过是个气球,无论多么五彩缤纷,无论如何眼花缭乱,一根针就戳破了,只要你想。

      通宝推:长少年,柏林墙,大圆,三笑,发了胖的罗密欧,simasima,冰冻三尺,梦萦奇景,唵啊吽,云中飞,梦想的秋天,踢细胞,bigwolf,wsmtn,加东,物格修齐,shuzhu,东方射日,马哥,黄世仁,大井故事,猪头大将,酒剑狂徒,阴霾信仰,Ruadong,大胖子,df31,蜜饯,strain2,滴滴涕,天涯行者,老调重弹,卢比扬卡,西瓜子,franky9,星星星,赫然,我不是海洋,岳阳,李根,小飕风风,桃子甜,
      • 家园 写的非常好啊,补充一句,代入部分用第三人称叙述

        ,营造了有一个人在说,至少有两个人在听的场景( “记者”和读者),而且有人相信了并转述出来(记者),读者的戒心就会小很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