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游泳的和尚之思凡歌 -- 南方有嘉木

共:💬52 🌺1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游泳的和尚之思凡歌

    周末一直在看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本想读完写个笔记的。结果家里空调坏了,报修,周末,老没人来。我妈在家待不住(其实我自己还好,喝茶读书,也没觉得热得没法子忍),我就只好带她去有空调的地方转悠。结果书就没读完。

    又因为热,晚上就领我妈去游泳消暑。我在水底下,看着月光和灯光在水下各种斑驳,于是就写了个小打油,GB兄说我回来得交差,那就先发上来凑数吧。

    我在水底

    坐禅

    等待人鱼

    将我吻醒

    --------

    月光跃入水中

    为纠缠

    不慎迷路的

    那一缕灯光

    -------------

    我静默

    摊开手

    让掌纹妖娆

    如藤蔓

    ------------

    我在水底

    坐禅

    幻境中 她的歌声

    将虚空填满

    -----------

    黑发漂浮在海上

    黑甜之乡

    哪个年轻的水手

    正微笑

    溺死在她的柔软

    --------------

    我在水底

    坐禅

    等待 属于我的

    那尾人鱼

    化为我掌心的

    一朵幽兰

    关键词(Tags): #木叶集通宝推:agenda21,李根,
    • 家园 GB兄是何人 长得极好是吧

      工科生看到GB就想到了国家标准

    • 家园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华严世界,也就如此吧。

      • 家园 更与何人说意思是不需要说了是吧。
      • 家园 我最难,是对生命深处的孤独和悲凉太过敏感

        而理性又太明白,对性情予以极强的克制。

        情绪和思维都太细密,损耗就大。

        试图以慈悲调和,到达智慧境,但还不能够,其实不自由。

        • 家园 谁能自由?
        • 家园 那是好事啊!有两种人容易入道。

          那是好事啊!有两种人容易入道。

          一种人是驽钝之人,按照老师指出的道路一路行去,没有任何变通,也无任何希冀,因此容易入道。

          另一种就是“情绪和思维都太细密”的人,有解脱的需求就有觉悟的动力。

          思维力强的人,也许理性上树立起一个定解“情绪思维和自我以及世间万物都是名言假立”会有帮助。这句话其实相当于“心是花园不是花”。

          • 家园 其他都容易,唯有一个“情”字比较难。
            • 家园 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

                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

                这是一个禅宗公案:《五灯会元·洞山价禅师法嗣·曹山本寂禅师》

                僧问香严。如何是道。香严曰。枯木里龙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香严曰。髑髅里眼睛。僧不领。乃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曰。犹带喜在。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石霜曰。犹带识在。又不领。乃举似师。师曰。石霜老声闻作这里见解。因示颂曰。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僧遂又问师。如何是枯木里龙吟。师曰。血脉不断。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师曰。干不尽。

                “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是超越死活的状态。石霜站在小乘的立场,认为情感(喜)和理智(识)应该完全否定掉,还有残留的话就不好。曹山本寂禅师站在正统禅宗立场,破斥石霜的见解,指出如果情感和理智都没有了就没有办法普度众生,没有办法在佛与众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喜识尽时消息尽)。其中包含着这样一个质问:如果你认为佛是处于完全寂灭的状态,那么你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是佛告诉你的吗?如果佛无法告诉你,那么你就是在臆想佛的状态;如果是佛告诉你的,那么佛的情识就没有完全寂灭,他还是可以跟你传递信息,并且有那个愿望跟你传递信息。

                其实正统禅宗的见地,应该是血脉不断慈悲之心不尽,是超越死活而不是死寂,是超越感情理智而不是不要感情理智,也就是“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

                以诗乐抒发情感,其实也是调节情感的一种方式,可以看做是儒家修行的方式之一。等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庶几功成。

              通宝推:柴门夜归,
          • 家园 南木写的不明但觉厉。

            就是看着觉得有点累。简单一点会不会过的轻松一些?

            我应该是驽钝之人,但是驽钝不意味不能明察别人的情绪和思维波动,只不过是透过表面的复杂,直指人心。

            另一种“情绪和思维都太细密”的人,树立“情绪思维和自我以及世间万物都是名言假立”这样的思维我觉得其实并没有好处,倒是“大道至简”可能会让他们寻求到解脱。佛教的空灵对他们并没有好处,只会让本已过于细密的情绪和思维更加不可收拾。反其道而行之,总结归纳寻找个性形成的根源,更容易得到解脱。

            • 家园 “大道至简”不那么容易。

              就是看着觉得有点累。简单一点会不会过的轻松一些?

              我应该是驽钝之人,但是驽钝不意味不能明察别人的情绪和思维波动,只不过是透过表面的复杂,直指人心。

              另一种“情绪和思维都太细密”的人,树立“情绪思维和自我以及世间万物都是名言假立”这样的思维我觉得其实并没有好处,倒是“大道至简”可能会让他们寻求到解脱。佛教的空灵对他们并没有好处,只会让本已过于细密的情绪和思维更加不可收拾。反其道而行之,总结归纳寻找个性形成的根源,更容易得到解脱。

              “大道至简”的念头常常容易变成纵容自己的借口。

              如果真是大道至简的话,不太会产生“看着累”之类的念头,因为他会以简单的心态看待这一切。别人写几句感叹怎么就能累着自己。

              “明察别人的情绪和思维波动”其实并不重要,跟驽钝也没多大关系。重要的是明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波动。烦恼有没有逐渐减轻,面对各种状况时是不是容易陷入烦恼,自心自知,这个标准还是比较容易对照的。

              这么说吧,“万物都是名言假立”或者其他类似表述,是彻底解脱时必然经历的见地,如果没有,那么他的解脱是有疑问的。驽钝之人入道时也许说不出来,但肯定不会反对这一见地,而是会欣慰别人说出了自己经历过的感受。

              • 家园 这个吧

                “大道至简”的念头常常容易变成纵容自己的借口。

                我不这样认为,如果人是明事理了,自然会减少很多无谓的烦恼和情绪上的波动,人也会简单很多,这样她回头一看,原来是过去很多的复杂是自己刻意制造出来的,本来就没有必要的,所以大道至简,只是自己还没有认识到;

                “看着累”的意思是我看着南方有嘉木觉得她活的可能有点累,不是说我自己看着她的文字累,我不感兴趣的话不看就是了,又何来累不累?

                “万物都是名言假立”是什么意思我还不肯定,驽钝之人当然是欣慰别人说出了自己经历过的感受,要不然我也不会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感受。

                我其实还是希望南木跳出自己的感受,寻求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不过我肯定是还没有办法清楚的表达出来。

    • 家园 不是文青,也不懂诗,只是觉得这段描述形象又迷人

      月光跃入水中

      为纠缠

      不慎迷路的

      那一缕灯光

    • 家园 是租的房子?给屯子city hall打电话

      3-1-1,报告下房东不给修,工作人员记录下基本信息,很快就追着房东修了。

      我们家全家也被热了三周多,老邻居告诉我房东只负责收钱。实在受不了了,就用这个方法,终于家里清凉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