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教育与独立人格,领军人物的缺失,兼评饶毅 -- 思想的行者

共:💬21 🌺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教育与独立人格,领军人物的缺失,兼评饶毅

    最近在科学网回复了三个帖子,考虑到科学网上的回复不容易检索到,而且三个回复可以说具有着逻辑关系,因而我把这三个帖子合并在一起发出来

    1,关于独立人格和价值观回复中国科学报官方微博

    外链出处

    博主所言的独立人格培养,或许是一个很准确的表述,应该说中国教育一开始就在致力于培养听话的而不是独立思考的孩子,从教育一开始就在扼杀孩子的独立人格。

    反过来说以笔者在2011年法网期间看到的某品牌做的哲理性广告词,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在父母的关注下学习和游戏--- I learn to lean ,I learn respect,I learn to be myself ,这三句广告词相当精要的概括了西方的教育观)首先,从小开始,就要让孩子去摸索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learn to learn死记硬背不是正确的学习),要让孩子学习尊重他人(特别是尊重他人的不同的观点---这是中国非常需要,你只有尊重包容了他人的错误,同样的你在犯错的时候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包容),学会做自己(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就算想错了,也是自己跌倒的,人只有多自己跌倒几次,才能真正学会走路,人只有多想错几次,才能真正学会自己思考)。

    中国教育从幼儿开始就是完全偏离了以上三点

    首先,从一开始,家长和老师就迫切的把他们认为重要的知识,识字和算术硬塞给孩子,从一开始就是对孩子进行灌输性的教育。

    而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应该是让孩子自主性的学习,自主性的犯错,自主性的纠错。

    中国教育对犯错的孩子进行严厉的斥责,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形成巨大的心理阴影,从而导致他在以后的可能的创新过程中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的创新,这不仅体现在科学界,也体现在艺术界,体育界,最近李娜的成绩越来越好,与她的外籍教练的指导下找到自己在年少时期常常被教练责罚导致的心魔有关,因为年少时期的责罚,导致她非常容易产生自责心理,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最终放不开,特别是失误以后常常在自责心理的笼罩下恶性循环的越打越差,而今天的李娜则又变成一个自信的李娜。

    由于灌输以及责罚,实际上使得孩子要独立思考而不可得,并且导致中国人喜欢就对方的错误进行攻击,这样每个中国人都面临着环境要求的你一点都不可以犯错的压力,战战兢兢之下,独立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可以说中国人的独立思考的下意识的习惯的形成需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实施教育方针的转变,从灌输和责骂变成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支持。

    博主提到的价值观,如果说价值观是指人要做怎么样的人,这一点中国人应该普遍的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价值观是指对一门学科的哲学观---即在没有具体接触学科的时候,就能够凭借自己长期以来进行的相关的思考而产生对该学科的战略性的思考,有一种大方向的把握性,这个应该是中国教育环境下长期缺乏独立思考所导致的必然的结果。

    大局观,大方向或者说直觉是长期独立思考而产生的质变,而这个直觉的缺乏常常导致中国学人抓不住重点,总是在细枝末节上钻牛角尖,当然这也与几十年来在斥责和被斥责的环境中养成的谨小慎微有关。

    2 关于中国科学界需要怎么样的领军人物回复张鹏举先生

    外链出处

    所谓领军人物,最重要的是能够给对方以一个大方向的指引,而这个大方向往往意味着他对这个方向有着自己的哲学,然后有相对长时间的探索中锤炼出来的洞察能力(直觉),能够洞察出什么才是一个方向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具有多少的战略性意义等等。

    总之就是拥有着足够的前瞻力。或者说对科研方向的战略规划。

    有了科研方向的战略规划,就不会在某些无足轻重的课题上钻牛角尖,所谓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大开大合。

    这应该是中国科学界最需要的。

    3,饶毅是中国科学界所需要的帅才吗?回复戴德昌先生(节选)

    外链出处

    难道饶毅先生是钱学森所呼唤的帅才吗?至少从他的一些"追求”和他的博文来看,此君热衷名利,态度傲慢,常常做跨领域的不靠谱发言,缺乏基本的严谨精神,此人绝对不是中国科学界所需要的帅才,至少现在的他不是。

    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是热衷于做精神领袖,而非行政高官,不是什么院士的虚名,例如华罗庚先生对于当时的中国数学,可以说是一个帅才,他不过初中学历罢了。

    而饶毅呢,一回来就要做院长,就要当院士,难道院长院士对他就有那么重要吗?

    一个热衷于追求虚名的人能够有多少心思真正投入到科学思考中去?

    再说他的治学作风,虽然没有看他的赖以成名的几篇论文,但是从他的几篇博文来看,他的博文极其空洞,根本不从专业领域出发拿出些论文一样的严密的逻辑来详细论证他的观点,而是借用权威机构,以及自己的身份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表现出他在辩论中缺乏基本的对对方的尊重,缺乏对逻辑的尊重,而是对权威机构的顶礼膜拜,表现出的不是科学精神,而是一种迷信。

    他对中国媒体的质量妄加断言,声称只有鼓吹转基因安全的媒体才是好媒体,饶毅先生研究过传播学了吗?你是不是以为自己懂得一点点的生物学然后在传播学领域中也成了不可置疑的权威了呢?

    实际上,饶毅对中国媒体人的指责,恰好体现了中国媒体最需要规避的弊病--一言堂,中国媒体的进步,最需要摒弃的就是饶毅们这样的傲慢的一言堂,中国媒体需要的是论辩双方在互相尊重对手的基础上,依托逻辑和事实进行的充分的辩论。有了这样的充分的辩论,中国媒体的进步将指日可待,而中国的科学的氛围也将随着媒体的进步而逐渐的形成。

    再以饶毅对郎咸平的指责而言,如果你认为郎咸平哪些观点不对,你具体的指出来进行批评就行了,如果他这么做,那么这是一个正当的学术批评,但是饶毅先生不做具体问题的解析,一个大帽子---不学无术向郎咸平扣过来?

    就算你懂得一点点的生物学,你也是经济学界的权威吗?人家郎咸平好歹也发了不少的经济学论文,你都通读过,并且认定其论文一窍不通吗?

    因此饶毅此人仅仅根据他发的几篇博文来看,就是一个傲慢的不把他人给放在眼里,以为自己可以不研究其他领域的学问就可以做权威的一个贪图虚名的家伙,这种人来到中国,很难说他带来的是所谓的正能量。

    通宝推:伊通河畔,hullo,
    • 家园 你忘记了主席的教育方针!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他老人家说得很清楚, 教育是培养有觉悟的劳动者。

      我知道你文中侧重于领军人物的培养。 然而,我认为,产生大小头领/教主/师爷,不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教育要解决和能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很俗气:给社会这个机器生产标准件。

      产生教主和教育有些关系,但是,关系不大。一来,天才主要是天生的。 二来,这些有天分的人, 社会和文化环境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也就是说,教主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社会和文化环境。

      资源严重缺乏和伴随而来的腐败往往会导致逆向淘汰。这样一来,混到顶层的有可能是伪精英。 真正的转世灵童就得去捡垃圾去了。

      显而易见,毛如果出生在今日, 也混不成大位。 为啥?这是个装逼的时代,装得像的赢,不用真正懂得点啥!

      所以, 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这种白话实际是很牛鼻的宣言。 那些海龟和休养不服不行啊,为啥?赌注是包括自己的身家性命。 装逼要死人的啊!

      你说哪个人搞得那些东西实际上搭不上认真二字。。。。。

      主席还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所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普通劳动者, 这有错吗? 没错。 那斯如果有觉悟,就让开他的位置了, 让有能力的人在那里布道了。。。。。。

      通宝推:老老狐狸,鸥盟,
    • 家园 题目就是自己扇自己的脸!都独立人格了,领军人物还怎么领?

      还"军"呢,军队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把你置于死地也得服从也得去,然后拼命而后生,那叫"置于死地而后生,置于亡地而后存"

    • 家园 老中不用背处女生子已经不错了。你尊重包容饶毅的错误吧
    • 家园 教育本来就是背诵基础上的理解创新

      背诵本来就是理解创新的基础,没有对前人知识的背诵,不进行灌输,什么独立思考都是扯淡,只会搞出一批民科。

      教育不仅仅只是培养领军人物,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要的是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和全家,而人是有惰性的,绝对部分人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自制能力,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有几个人能真培养出一技之长。

      至于背几篇文章,考几次试就被埋没掉的人才,也算不上什么人才吧。

      • 家园 爱因斯坦就拒绝被灌输

        他在读书的时候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就是不去上,他说逼迫一个人学习他不爱学习的内容,就是一头猛兽,被强迫吃它不爱吃的食物,最后也会丧失食欲。

        看西方人写的科普书,对于一些细节性的介绍,他不是强迫你接受,反而告诉你,这些你最好不要去看。

        强扭的瓜不甜,一个人自主性的认为某些内容对自己重要,自然而然的会去记忆相关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

        好奇心“这棵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外,更重要的是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对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相反,我认为,即使是一只健康的猛兽,如果在它不饿的时候还继续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就算吞得进,也会使它丧失贪吃的天性的,尤其是如果强迫喂给它的食物是经过一定的选择的”

        外链出处

        • 家园 事实上爱因斯坦中学功课很好

          他没拿到毕业证书是因为他在德国高中没毕业就转学到瑞士,这除了家庭原因还很很可能是为了逃避兵役

          而且这个你嘴里反面的腐朽的小爱无视的教育体制培养的人材让德国上世纪初从一个土得掉渣的国家变成为世界科技第一强国

          • 家园 大学时期爱因斯坦就是逃课大王

            四年大学时光,从1896年到1900年,爱因斯坦邋遢自在地待在苏黎世。他偏科严重,老是翘实验物理课和数学课,觉得数学对他的物理学理想没什么作用;他偏爱理论物理,又觉得老师讲得太旧,痴迷于找Hertz、Boltzmann、Lorentz等新潮物理学家的文章来读;他基本处在逃课自学状态,反倒是历史教授AlfredStern家里的常客;他也常被格罗斯曼邀去“都会”咖啡厅聊哲学和力学,或玩帆船。一到期末考试,他就需要借格罗斯曼一丝不苟的笔记抄来救急

            外链出处

        • 家园 其实n多人都是这么想滴
        • 家园 爱因斯坦也是培养的?先看看人家犹太教怎么教育孩子的

          你说的那只是爱因斯坦的教育的一部分,他的全部教育还有犹太教等等,其中就包括背圣经

          宗教社会的教育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独立思考,老美有几个谁敢思考思考处女生儿子?

          甚至老美有几个知道处女生儿子是可以思考的?

      • 家园 灌输和案例分析

        貌似中式教育以灌输为主,西式教育以案例分析为主。朋友圈里经常有人转发文章被美式给震惊了——幼儿园就搞案例分析。

        学而时习之,学习知识然后使用知识,做题就相当于案例分析,不知西方不灌输一开始就案例分析是咋个道理?

        难道西方认为“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这个倒是跟我想到一起去了,哇哈哈哈哈。

        • 家园 案例分析就是瞎子摸象以点代面的思维
          • 家园 每个人都需要从以点到面开始学习分析

            开始确实会犯错,但是你如果不这么做,你就学不会独立思考。

            没有人可以一开始就进行非常全面的宏观分析的。

            • 家园 学会独立思考又怎样?重新发明轮子?重新发明民主?

              重新发明资本主义民主?

              问题是要老实,知道自己分析的是具体例子,有代表性也有限,没有普遍性,因此不要下普遍性结论。

              没有人可以进行非常全面的宏观分析的,除非这个人掌握非常全面的宏观信息。

      • 家园 这也要看背的是什么

        大家一起背侯总那些玩意儿或者安利纽崔莱的文案………

        绝大多数人是看不上的,被人洗脑还自鸣得意的多了,颠倒黑白,给傻子和别有用心的人好处的制度,聪明而又节操的人,就是地狱了。

        那句话,你愿意倾家荡产吃安利是你的事,别逼别人就行。

        自个儿美去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