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上古文明的遗珠——中医(兼常见病中医理论普及) -- 正炁

共:💬812 🌺3097 🌵4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要思考现在中医院为啥大半变西医

      中医是有一套体系,与科学体系相比,中医还处于艺的阶段。现代科技体系,在理论/技术/应用方面都比较发达,简单表现在有更多的人从业,有更多的发展,有更多有效的成果。最直观的差距去中医院去看看就知道了,现在中医院里正宗的中医还有多少?

      仅从理论体系上看,楼主可能对传统理论有深入研究,可惜对科学理论仅有粗浅的看法。不知道科学,不深入比较,就很难知道传统的问题所在。

      具体说一点,科学的理论的基础有概念/理论/实验。概念要求你把你说的东西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楚,传统就做不到,导致这个人说的,那个人说的,古人说的,现代人理解的同样一个词都有区别,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就很难形成一个庞大的研究团体,持续发展。两者间的差距,可以用现代工业与传统手工业相比,仅从从业人员看,工业有庞大的基础,不同水平的人分工精细,有不可比拟的效率优势;手工业不是一无是处,但现实是只能处于补充的地位。手工业的传承多是口耳相传,没有专门的培训体系,要相当长的实践才能有点水平。现代工业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流水生产线,手机是一件很复杂的产品,但坐在线上的多是仅需短时间培训的小姑娘。

      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看,传统跟现代差距也很明显。简单地讲,在归纳思维上,两者差距不大,传统在演绎上是个明显的短板。归纳,即从现象的观察中提出理论;演绎则是从理论推出结论。要有效演绎,理论必须要扎实的基础。传统的理论检验判据远没有科学严格。简单得说,科学理论的检验是从提出一个明确的理论开始,从理论出发还会有不少推论,只要在实验中找到一个反例,理论就被推翻。比如牛顿的力学理论,可以用来计算天体的运行,如果其结果有一例证明与实际观察不符,理论就要失效。像中医这样,言必称内经,从科学的角度看是不可思议的。

      • 家园 两个主要的原因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西医实际上是生意,而且是以病人的健康为“质”的生意。因为专业知识的不对称性,绝大多数患者对医生言听计从,医生让买啥就买啥。高科技包装下的西药和服务(如手术等)自然能卖个好价钱。而树皮草根为主的中药材,如果不是非常稀少的话,卖不上价。整个医疗体系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当然倾向于西医。

        从病人的角度来说,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譬如见烧退烧,见咳止咳。西医从理论上追求这样的效果,实践上也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所以受病人的欢迎。而中医讲究治病去根,通过并不会立即解决症状,恢复的时间也较长。譬如人肺内有痰而开始咳嗽,西医通过化学药物麻痹人的气管让肺失去急剧收缩的能力而止咳,中医则可能开方强化人咳嗽的能力以便肺能早日排清内部的痰。西医的方案最终会导致痰留肺中无力排出而发展为哮喘(现很多小儿哮喘就是这么来的),而中医的方法才能给病人真正的健康(若中医亦以止咳为目标而不能真正化痰将痰导向别的途径排出,效果将等同于西医)。很多人以为西医速效,而不会想到哮喘是这么来的。

        通宝推:海纳百川,
        • 家园 要有工业化的思维

          西医肯定有弊端,但从整体上必须顺应工业化的效率,才能发展壮大,这点是很值得注意的。即使中医号称可以治未病之类的,如果要求很多,一般人无法配合去做,那这种做法就会被边缘化。西医的背后是科学技术的支撑,比如病毒/细菌等的发现脱离了科技的发展是没有可能的,这说明了其背后理论的力量。理论之间也存在生存竞争,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力量。搞中医的人只有看到人家的力量,发展出自己的力量,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

          • 家园 中医并非不能应对群体性的健康要求

            中国历史上遇到群体性的疫病的时候中医都是开出药方来,由政府组织大锅熬汤,百姓统一服用。少数没有见效的再由中医进行个体治疗。

            近期的例子:怎么会一提验证效果就顾左右而言他?

            现在的问题是,病人都追求立竿见影,而西医投其所好。治病务求其本的中医就渐渐不被世人看好。病人不来求医,医疗资源都转向西医了,中医自然渐渐没落。

            (中医也不是真的慢。譬如高血压糖尿病,西医几分钟就能降其指标,却要求病人终生服药。真的快么?而中医是可以治愈这些的,但耗时需几个月,比西医究竟是慢了还是快了?)

    • 家园 五、易的“精髓”是什么?

      张延生:易经,中国文化的源头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壮丽的历史画卷,同时亦给我们构筑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神秘殿堂。提到中国文化,使人自然想起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皇帝内经》的代表的中医体系。而《四书》,《五经》首经《周易》,《道德经》有88句来源于《周易》,《皇帝内经》里讲的很多都是阴阳、五行、八卦。由此可见它们都来源于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

      为什么讲《易经》是门科学?仅就《四库全书》而言,这是中国古代各方面科学技术的总记录,是本大百科全书,此书的首经就是《周易》﹔另外,《古今图书集成》,也是收集了古时候的所有能搜集到的各种图书,其编排的首经仍是《周易》。其次,《十三经注疏》《四书》《五经》的首经都是《易经》,“不研易,不可为良医”,“不研易,不足以言太医”,就是讲不懂得《易经》,就不能成为好的中医大夫,也就不能进太医院为皇家治病。如果说《易经》仅仅是简单算卦的话,那么它如何能够居于各种学科的首位?因此,它是指导古代一切科学技术的一种规律,是指导一切行动的准则,是一种基本理论。这一理论指导着所有科学技术和一切实际行动。这种理论仅存在于我国,国外暂时还没有这种统一的基础理论,而是每一科学领域中有其自己的基本理论。如自然科学有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数学有数学的理论,体育有体育的理论,医学有医学的理论,社会科学有社会科学的理论,社会管理有社会管理的理论,等等。因而到处是理论到处是“真理”。这是因为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是经不起长期考验的。结果形成的仅是特性,不是共性的真理。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不可能那么多。如果世界到处是真理的话,那就不存在真理了,真理只能有一个。

      所谓真理那就是事物的本质,本质只能是一个,而且是不会变的。不存在量变到质变的问题。量与质的转变是指两个事物的竞争取代的过程,不是指的一个事物本身的过程,在一种事物中不存在量与质的转变问题。如﹕玉米一粒是玉米,一斤、一吨、一万吨都是玉米,它永远不会变成了菠菜。其本质是不会变的。如果这里的一万吨玉米运走了,而运来一万吨菠菜,这只是一个更替过程,不能说玉米就变成了菠菜了。所以事物的本质是不变的。这是中国古代自古以来抓住的主要思想之一﹕搞了一个最最基础的理论,一切行动都要根据它来进行指导。既然一切都要根据这个理论进行指导,那么它就包括了各个系统的本质,说明了这个系统是非常严格。并不象有人想象的,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朴素的唯物主义”,“封建迷信”等等。全世界中许多高度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是不会在封建迷信中浪费时间的。事实上,不能不承认,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严格性超过了我们,那么人家为什么要钻研《易经》,钻研老庄哲学?当他们发现他们研究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以前,已经研究得非常系统,非常清楚。这时才“妙不可言”,“玄极了”。他们认为越是不可能的,往往我们中国的哲学越认为可能。他们认为“一加一等于二”,我们则说“一加一可以等于二,也可以不等于二”。最近二百多年,他们才认识到一加一等于一零(即二进制)。

      所以中国古代从来没有要求,告诉你一个事情就必须是如此这样的道理﹔就必须是非常具体、非常细致的理论,要求某件事必须如此这般等等。而是告诉大家一个哲理,从来不给大家画框框。老子《道德经》、《内经》、《伤寒》、《易经》、《河图》、《洛书》等都是如此,告诉你大自然的规律性,并不讲非常具体的东西,因此,当你读道家书时,感到莫名其妙,很玄。其实并非如此,它只是讲一个道理,大家只要在这个道理指导下,怎么用都是。所以说,它没有什么框框,充满了生命力。例如﹕西医中的青霉素,是什么病,多少体重、什么具体情况下要用多大量、定得非常死,离开这个范畴就不允许了。而中国医学就综合了各方面的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药可多、可少、可用、也可不用,这样就灵活多了,境界开放多了,把事物都联系在一起,本质就抓住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如此充满生命力的原因。

       

      易现在市面上大多当成算卦、占卜之类的书来看待,可以想想以周公孔子的智慧,会对这种书花费大量精力?秦始皇为了书同文,焚书坑儒,儒家很多竹简都烧掉,为啥独存《周易》?周易是一本什么书?你会发现他不但是群经之首,而且是古时候各行业的教科书,就相当于今天“数学”的地位,而且高于数学。

      易以天地准,因为他是普世价值,所以不同层次,不同层面都能感受到他的博大精深和好处。有人说,这是修道进入他维空间的门户,有人说这是看风水卜卦面相的规矩。也有人说这是创造发明的源泉,帝王依此来治国安邦,医家以此为辩证治病。说白了,易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他是了解宇宙万事万物的源头的捷径。是利用宇宙能源为大众服务的一把“钥匙”。

      易学“精髓”是研究什么的?

      易学的“精髓”是研究令世人向往的宇宙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即“嫦娥”盗走的长生药),占宇宙73%的暗能量即是其中之一。

      太极图所揭示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及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已经生动详细地描写出宇宙的由来和形态。

      “易”是炎黄先祖留下的无字天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六十四卦上的卦辞,是在周代以后才撰写的)。“易经”在中国夏代称为“连山”;至商代称为“归藏”;至周代称为“周易”。

      易学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古代科学思想基础的基础,要宏扬中华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倡兴易学。易经学说,包括先天自然之易(河图、洛书)、先天易、连山易、归藏易、后天易、孔子之易、现代易等。

      先天八卦,又名伏羲八卦,依序为:干兑离震巽坎艮坤。后天八卦,又名文王八卦,依序为:干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包含庞大的信息象征:自然,属性,身体,动物,人物,五行,季节,方位,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

      九宫八卦是将洛书和后天八卦重合而成,以五为中央,横竖斜线相加均为十五,即成九宫数(中医比易好学多了,只要把1-5搞清楚就是一个好大夫,不需学完九宫数)。后天八卦数序分布规律在分析具体事物时应用得比较多一些。如在《奇门遁甲》的推导方法中,想“遁”出那个“甲”来,《九宫飞星》中,想知道现在或某时的场的分布情况等,后天八卦方位的序数传递规律及传递方法如果掌握的话,很多事情都很容易分析解释;要是搞不清楚的话,好多事情的规律就无法找到合理的解释。

      通俗地形容,可以想象八卦炉是以宇宙能为燃料,即八卦是使用宇宙能的方式,或八卦的运用就是宇宙能的运用。在八卦炉面前,核能的使用如核电站或核动力推进等全部成了小儿科,起码八卦炉没危险、没幅射,安全可靠,是属于另一个层次的。如果阁下对八卦的运用得心应手,那么,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中国古代的历法、气象、风水(现在西方称之为“环境生物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生理学”)、建筑、城市布局、水利建设、社会治安等等,就是用“易经”来指导的。

      相反,现代科学家/天文学家们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研究宇宙,更谈不上研究宇宙的构成,宇宙能,以及宇宙能的使用。他们使用的方法很有限──包括测量微粒的运动速度和多普勒效应强度(离我们远去的天体发出的光波长变长,谱线向红端移动,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问题是黑洞看不见,所以只能依靠它发出的辐射和对相邻恒星的万有引力作用来判定它的存在。

      被称为 Q0906+6930的巨型黑洞,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00多亿倍,是到目前为止堪称最庞大的黑洞。能够在自己的引力场中吸纳上千个太阳系,其质量也相当于银河系内所有恒星的质量之和。位于遥远的大熊座星系中央,与地球的距离约为127亿光年。年龄约为127亿岁,也就是说,它在“大爆炸”之后10亿年内就已经形成了〔注:黑洞,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等恒星的半径缩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到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宇宙中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黑洞,从紧紧只包含有一些像小山一样的物质的“迷你型”黑洞,到躺在银河系中间的“超级巨大型”黑洞〕。

      太阳中微子是现代天体物理和高能物理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它比原子还要小许多,所以地表的水槽或云雾室很容易因宇宙射线干扰而无法探测到,必须借助上千公尺厚的岩层将不相干的射线挡住,让无物可阻的中微子在水槽中留下踪迹。所以现代的科学家们计划在阿尔卑斯山之下建筑一座大型物理实验室,专门捕捉和研究来自太阳核心的粒子。该地下实验室的核心设备是一个巨大的水槽,运作时里面将充满极度纯净的水,水槽内壁布满探测器,其灵敏度足以将小于原子的粒子在穿过纯净水时发出的闪光记录下来。同时观察目前只是理论推测的质子衰变,如果质子衰变确实存在,希望找到证据,以帮助物理学界在某些基本自然力的描述方面达成一致。这就是此「百万吨实验室」之目的。

      现代科学家/天文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充其量也就是这么多。请留意,他们的数字也是概数,即大概大概的大约数,误差最起码可用亿光年为单位。他们仍然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或茫茫然的启蒙阶段,不了解不清楚神秘宇宙的内里乾坤,只能依靠发射一些携带照相机和挖掘器的电动机车到别的星球上去,拍些照片,挖掘些岩石样品回来,这已经是让众人雀跃的了(他们及其他们的追随者们)。

      中华传统文化,其价值并不仅限于我们对她们已有的认识,更在于那些我们还未认识到的层次和领域,即这些遗存比我们认识到的重要还要重要。尼罗河上的阳光,每年都有两天透过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峭壁上60米长的甬道,照在拉美西斯雕像的脸上,这两天恰恰好是这位3000年前的法老的生日和忌日。这种不可思议之迷,比比皆是,随手可拾,但却隐藏着远古人们跨越时空传递给后人的信息,是巨大的时间囊,等待着我们学习和破译,当然还需要继承。同样的是,有多少如此宝贵的信息和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没有能力解析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四、浅谈太极

      宇宙之初,唯有一炁,无时无空,无形无象,此谓太易。两神相博,气机交感,此谓太初。精卵结合,开始有形了,此谓太始。神形相合,开始运化,形中就有了质,谓之太素。质形已具,胎儿出生谓之太极。

      从数的角度就是0而1,0为无极,1为太极。无极就是无,无者非一无所有,而是空中妙有。极者,至大至中也,宇宙的中心,无极就是无中心,道之为物,都是一样的,周流不虚的。因为有物,物物相同,没有中心,无心即无空间。炁如如不动,无人返察,故无运动,所以没有时间。在我们这个空间,极也可以称为阴阳事物的临界点,或者叫边界,比如两人拥抱,接触在一起的那称为边界,此边界不属于两人中的任何一个,即不是阴也不阳,为1,故为太极,两人没有接触前,有物,但彼此没有相博,不存在边界,也不存在比较,此时为“无极”。无极也可以说是无我,人人无我这个名相。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磨擦,没有隔阂,没有你我。如果用在人性上来说,就如毛主席的“大公无私”。道家所说的“道”,物理学的绝对静止时空。是所有万事万物的发展源头。

      0者,如一绳箍住宇宙,一动不动。就像组装电脑前的源件,什么都是齐全的,但是没有组装。所以非一无所有,而是万物静寂。等待爆发。

      0的特点: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0X1=0,0X2=0,0X3=0……,从这可以看出,不管你有多大的罪过,多复杂的心绪,多大的痛苦,只要忘掉自我,静下来,归于空灵。与大众融合在一体,存大我,舍小我,就可以回归如来。任何事物都是从零衍生出来的,但都可以回归零。也同时说明我们任何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五行之四围和合融溶,不偏不倚谓之善,此善为天性,「大学」所谓的止于至善。

      0加任何数都得本数。0+1=1,0+2=2,0+3=3……从这可以看出,静止是相对的,只要有一念即会出现相应的境。

      0除以任何数都得0,但任何数又不能除于0,说明入静,入定,空灵可以解除一切念想。而0为什么不能做为分母被除呢?当你入定入静,没有杂念的时候,任何事都不能影响你。一个事不管得失,你都能顺其自然,得之安然,失之泰然,无所欲求的时候,任何数,也就是任何外在的影响都不能左右你。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0为万物的本体,1为万物的发源。如绳子,套在什么身上就不能动了,是静止的状态。这个绳子解开(打开)。就变成了一根绳子了,这就是“一”(1)的由来。

      太极——太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极者至大至中也。无极之时,唯有一炁,此炁有物混成,无形无状,无时无空,寂寥一片,周行不殆,无人返察。无极一动即太极之现时,无极之炁无空间,故太极无边无际,无极之炁无时间,故太极无始无终。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太极也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边界,比如象层次之间的边界,阴阳的边界,阳能量和暗能量的边界。可视物与不可视物的边界。就像写字,下笔与不下笔之间那刹那,练武的人不出招与出招的那个临界点也可称为太极。

      太极就是宇宙最初有形之物,阴阳和合不分,融为一体。全民和谐自然,如大同社会,共产主义。

      太极1的特点:任何数乘以1都得本数。比如:0X1=0,1X1=1,2X1=2,3X1=3……这里是指出任何数都含有1最初的性质,就像母亲生五子,五子再生五子。虽然他们和母亲各方面习性啥的都不同了。年龄也差一大截,但身上都有母亲遗传下的基因。从这可以看出,万物皆含1,1是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包容性。所以万物皆有1的本性。也就是任何物质都含有宇宙最初无极之“精”相博出来的“神”。故万物皆有灵性。所以每一个人都是天才,都是宇宙的宠儿,都是平等的,所以世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上帝。上帝就是那个你身上的本我,那个1。

      而你要恢复1的发源,就要忘掉自我,达到无我境界,大公无私,归0。也就是任何数的0次方结果都是1。0是无为,1是无不为。因为1是太极,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边无界,是一切的发源点。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东可西。就好比,一个人为啥有特异功能,是因为在特定的修炼下,思想杂念少,能聚精全神,很容易就能达到放松,清静,无为的状态,这样就更能聚集能量。然后静极生动,他最初的能量源就产生了。而这个能量源是和宇宙浑为一体的。所以就能展现很多宇宙的特质,而产生我们所说的特异功能。从这可以得出,有特异功能不希奇,主要的是你能放下烦恼杂念,聚精全神。也可以说,宇宙最先是由若干的基本粒子组合,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粒子的组合产生万物。也就是一种集合形式。而归于0就是恢复最早的粒子状态,再重新组合成所需要的1。

      从上看出。归0、忘我、无为、沉默、放松、静止都不是无所作为、懦弱、退缩。而是为了静极生动,而达到无不为,装更多的东西,成大我以全小我,静寂是为了更大的爆发,放松是为了更有力量的攻击。所以说,当什么事都没有的时候,冷静的可怕的时候,是最可怕的。因为0静极而生产生1,1为浑浑浊浊,蒙蒙胧胧,不知道其方向,不知道其结果,不知道其发展,防不胜防。

      任何数+1都会增加1,2+1=3,3+1=4,4+1=5……只要人有一个杂念,一个想法,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事情都会向前推动一步,都是一个新太极的开始,所以我们要时时活在当下,因为你时时刻刻太极体都在改变,相应的时空也在改变。

      1的大致特性如下:

      一、具有普遍性。任何数乘以1都是本数。 任何一个成形的象(物体)都可以用一个,一只,一把,一瓶来表示。太极动生阳,静生阴,阴阳相互依存对立,所有的太极体都是这样,比如天地这个大的太极体,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人身这个太极体也是一样,坎水上升,离火下降。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他是天地这个大太极体的缩影。其他飞禽鸟兽,花草树木都是一样,物物皆太极。

      二、具有全息性。任何数都含有1(除0),都是1累加衍生出来的。全息,意思是一个事物的某一部分,包含了整体的所有信息。比如我们用的针灸、面诊、手诊、耳诊、看脉象就是利用太极全息性。

      三、具有相似性。任何数的0次方都得1,所以任何数都有归于1的本性。两个不同的太极体之间有相似性。人,看做一个太极,人生天地之间,天地阴阳二气流行而为五行六气。人禀天地之五运六气而生五脏六腑。天人相参,人体小太极与天地大太极有相似处。人得天气之全,草本得天地阴阳之偏,所以,就因为人与天地两太极之间有相似性,故可以用药物偏性来纠正人体患病之偏。

      四、具有稳定性。1是浑元一体,阴阳和合融溶,平衡执中。所以不偏不倚。我们都知道一物一太极,物物含阴阳,太极体中阴阳都是相互对立作用,所以能使其稳定。比如桂枝是枝条,嫩枝,本来就具有生发的性质(大泛枝条都有此性),桂皮是向内收敛的--肉桂--引火归元。

      五、具有周期性。任何一个事物的都有发展结束的过程。冬过了就是春,亥时过了就是子时。0到9,到了9又复归于零。

      把中华文化“易”的“太极”漏一点出来,只是告诉大家,我们自己的文化对宇宙的研究是成熟的,系统的,全面的,是实用的,整个人类,唯有中华文明有系统全面的理论。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珍惜,被西方人偷去了,那我们才是真正的要沦为低等贱民了。西方的科技很发达,但是他们没有系统的理论。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一方面给我们灌输垃圾,一方面在不断的偷学我们祖先的文化。其实他们比我们大多人更清楚,我们文化的价值。

      通宝推:jboyin,有道理,海纳百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第一第二段能不更直白一些

        第一第二段能不更直白一些。看了比较吃力。到底啥叫无极,啥叫道之为物啊。空中妙有是啥意思啊。谢谢。

        • 家园 道之为物,道德经有专门的禅述。

          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至于具体是什么,用语言难以描述,只有达到这个层次才能明白。在下没达到老子说的这个层次,不能乱解释。

          不过,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让你明白。你在野外烤火的时候,火苗升腾起来,透过火苗看物体,是不是有点飘飘惚惚,呈波动性的,这种状态就是了。这个透明,带点光亮,又飘忽不定的就是“炁”,也就是道之为物。个人理解,请大家指正。

          无极,是一种状态。比如手机,在成为“手机”这个“太极体”之前,组成“手机”的“元件”都是有的。只是缺少组装成“手机”。“手机”这个时候是“无”,也就是组成“手机”的这些“元件”,处于“无极”状态。而“无极”状态不是什么都没有,元件这些都有的,此谓“空中妙有”。

          再打一个比方:“陶瓷”是泥土烧成的,这个“太极体”是由众多的泥土“组合”而成,在没有成为“陶瓷”之前,没有这个“太极体”就是“无极”,而“无极”状态下的“泥土”是存在的。也就是世上的万物其构成的“基本元素”是存在的,只是“因缘聚会”然后组合而成。这也是物质不灭定律,其“物质”是指宇宙最基本的元素,中华文化称之为“炁”。

          精卵结合后成胎儿,这个胎儿就是“太极”,结合之前就是“无极”,但是无极中组成“胎儿”的精卵元素是存在的。这就是“空中妙有”。

          希望能解你的惑,有更好解答的朋友,可以补充。

    • 家园 楼主 你既然这么厉害

      清代自顺治定鼎北京到宣统帝灭亡,共经历了10位君主。除同治、光绪、宣统3帝没有子嗣外,其他7个皇帝总计生有子女146人,平均每人生育21人。其中15岁以前即夭折的竟有74人,占到了50%以上。

      皇帝、妃嫔及其子女的生活和医疗条件在当时应该是最好的,可是他们的子女为什么会夭折过半呢?经过统计细化后,使我们方才得知此方缘由:

      一来,皇帝的头几胎子女多是短命鬼。顺治帝的长子、长女就是如此。康熙帝的头6个子女都在4岁以前夭折。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头三个儿子也是早夭。乾隆帝的长子活了2岁、次女活了1岁、次子也不过活到9岁;嘉庆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均于4岁以前离开他们的父皇,道光帝的头六个子女和康熙帝的—样,没有一个人活到成年,咸丰帝的长子亦是幼殇的。上面提到的就有25人,占夭折总数的34%。  

      顺治帝15岁就生下一个女儿;康熙帝14岁做了父亲,所夭亡的头六个孩子全是他在18岁以前生养的;雍正帝所殁的长子、长女是他17岁那年出生的;乾隆帝18岁生的长女也没能够养活下来……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说皇帝的生育年龄都是按农历计算的虚龄,如果按实足年龄计算还要减去1岁。生育要10月怀胎,又要减去1岁。也就是说死的这些婴幼儿出生时他们的父亲年纪都很小,还都恰在少年时期。如康熙帝的第一个儿子是他12岁时精子的结晶,自身发育还不完全。而早夭者的生母也是和皇帝一般大小的少女,发育也不成熟,可以想见,他们结合生育的子女当然会先天不足,缺陷甚多,再精心护养也不能久留于人世。

      那我上面这段不知从什么野鸡网站摘录来的看起来可靠性很低的文字, 就麻烦你反驳一下, 批评一下.

      • 家园 说了,不用急。

        早就知道你们要搬这个出来,没有金钢钻敢揽瓷器活?后面到了聊这个部份的时候,在下会专门的讲述。

        同时文章怎么没有说明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早夭的呢?是因为风寒疫症还是什么?

        • 家园 重要的不是什么病因

          而是中医面对疾病时的无奈,现在普通家庭都不会出现这么高的死亡率了,在现代科技面前,上古的明珠就放在博物馆让人们瞻仰吧

          • 家园 错,等我把真相告诉你。你就明白了。
          • 家园 那种时候西医只怕比中医更无奈

            请问同样时期欧洲人在西医救治下的生存条件如何?

          • 家园 你这是欲加之罪嘛!

            那么高的夭亡率,首先不一定是医学上的原因,就算假定是医学上的原因,也不一定就是医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就算在现代医学的呵护下,那一家人未必就过得更好。

            中医黑们总是拿皇帝的状况来说事,那是因为他们假定皇帝就一定能得到当时最好的医疗服务,其实这个假定是经不起推敲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