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乱弹-语言的不严肃历史 -- 林之洋

共:💬43 🌺25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乱弹-语言的不严肃历史

    1-法老的财产

    英文中,“莎草纸”被写作papyrus,是“纸(paper)”的词源。据说,古埃及人将莎草纸称为pa-per-aa,意为“法老的财产”,它是古埃及北方王国的标志,彰显着法老拥有对莎草纸生产的垄断权。

    世界上最古老的莎草纸画—早在第三王朝的美杜姆金字塔里出土的纸莎草纸画《美杜姆的鹅》,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

    paper真的是“法老的财产”吗?没有人考证过。

    paper是什么呢?其实是“棑-迫”。

    棑是指剥皮剖成多份的植物茎杆并泡在水中。想一想竹排是不是很形像。

    有两个单词pare:剥皮,pair:剖成两半,是paper中pa的来源,pa原意是剖。

    迫是指用强力压制,无可逃脱。想想两块大石头压身上感觉。

    有三个单词press:逼迫,oppress:压迫,repress:抑制,是paper中per的来源,per原意是迫。

    paper本意就是莎草纸的加工方法。

    纸画 描绘三千年时光

    埃及纸莎草纸画与中国

    造纸术的传播:阿拉伯人俘虏中国造纸匠

    通宝推:联储主席,上古神兵,桥上,莫彷徨,SleepingBeauty,
    • 家园 我的一个疑问

      如果说这些有相似读音的字和远古的共同记忆有关的话,那么为什么象水火这些更常见的字反而读音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 家园 tone是很有意思的

        tone色调,音调

        ton吨

        似乎毫不相干,但观察汉语敦:厚重,墩:大石头或大树桩。敦厚可以形容男高音的音色或绘画色调。

        tone敦ton墩,这两个字就联系上了。

      • 家园 从语言观察,

        石stone

        砍cut/axe

        壮strong

        妆/装change

        石器时代遗存

        stone由s表音加tone重量表义

        tone吨

      • 家园 有的

        澅,哗,water

        水流,shed

        焚,燔,fire

        火热,hot

    • 家园 3-宛在水中央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萋萋 一作:凄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通常是这样译的:

      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高地.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弯曲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块陆地.

      看上去是一首描写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的诗。

      一直以来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最近我有个新发现,我认为这是一个毛头小伙子向心上人求婚的诗。

      这个理由么,要从我的新办公室说起,一个高大尚的海景房,一眼看去就是大海(黄色的东海,有一个美女和我说,她就是被人用"一眼看去就是大海"从内地拐过来。),离海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鱼塘,冬天那些香蒲和野茭白都已经枯黄了,许久没有打理的鱼塘边变成草甸子了,南来北往的鸟儿总是来这歇个脚。没有打鸟镜,真是遗憾,只能借用网上的照片。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有一对鸟留下了,过了好些天,突然有一天有只大鸟从窗前掠过。

      点看全图

      顺着鸟儿飞过路线看见湖中央忽隐忽浮现出几根小水草样的东西,仔细一看是几只雏鸟,大鸟大概是在天上放哨,警告别的鸟不要光临。

      点看全图

      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宛在水中央。

      难道宛是只鸟,有叫宛鸟的鸟么?对了鹅是央嘎央嘎叫,于是百度了下天鹅,Swan。

      点看全图

      小天鹅在水中央

      原来这就是宛在水中央。

      • 家园 3-宛在水中央(续)

        点看全图

        天鹅在水中游,身体两侧的水波仿佛是流水受到石头阻碍一般。

        宛在水中坻

        点看全图

        成群的天鹅在水中嬉戏,仿佛是一座小岛。

        宛在水中沚。

        大家一定觉得我在胡扯,我还有充足的理由。

        《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就是说是秦人的祖先写的,那秦人的祖先是做什么的?

        非子牧马成大器 始有后来的始皇帝

        秦非子,是帝颛顼后裔,祖先大骆,系世祖大费(即伯翳、伯益)之后。大费佐禹平水土,佐舜训鸟兽。舜赐姓嬴,号曰秦嬴。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qiang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仍为朕息马,朕封其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非子得封地时,势力相当弱小,经常受到西戎的侵扰。到西周第九代国君周厉王时,因厉王贪财好利,昏庸残暴,激起“国人暴动”,西戎乘机“灭犬丘大骆之族”,秦人新老地盘,全被西戎占有。周宣王即位后,封非子的重孙秦仲为大夫,命讨伐西戎,秦仲反而被西戎杀死。周宣王又召集秦仲之子庄公兄弟五人,助兵七千,再次讨伐西戎,才勉强取胜,收复了失地。宣王即封庄公为西垂大夫。庄公移住西犬丘,遂改西犬丘为西垂。其后,襄公、文公都长期定居在西。

        据《秦州志》记载:秦州东南一百里,四道岭有嬴非子繁息战马故址。”牧马滩多沟壑滩地,峰耸林森,沃土草丰,山花烂漫,碧水淙淙,是牧马养息的理想场所。

        原来就是牧马人,西游记中孙悟空是牧马人杰出代表。

        悟空曾在天宫任过“弼马温”一职,在取经途中,悟空因此曾被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过。《西游记》 虽是神话小说,但涉及人物的官职,都是采用明朝的官制,并非虚构。但明朝管御马的机构,始设于吴元年九月(1366年)九月,名称御马司,正五品,掌御厩马匹。为什么叫“弼马温”?别说是明朝,其它任何一个王朝的官制里,都没有“弼马温”这个职位。

        台湾历史学家、掌故家苏同炳先生《“弼马温”释义》中说:“明人赵南星所撰文集中,曾有这么一段话,说:‘《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西游记》之所本。’”原来母猴每月来的月经,流到马的草料上,马吃了,就可以辟马瘟!

        显然,“弼马温”不过是辟马瘟的谐音而已。《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给雄性的孙猴子安上这么一个怪头衔,无疑是幽一默。在他的笔下,“弼马温”居然是出自玉皇大帝的玉旨。这对天上的皇帝和人间的皇帝,都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点看全图

        通宝推:SleepingBeauty,
        • 家园 3-宛在水中央(再续)

          今天在我国还有一个著名的牧马部落-图瓦人

          点看全图

          在国内的图瓦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图瓦人炊烟袅袅、奶酒飘香。古朴的小村景致,象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

          点看全图

          喀纳斯湖风景

          维基说图瓦人先世是铁勒的都波(生活在东萨彦岭)。

          东萨彦岭在那,萨彦岭(Саяны),分东西两支,是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南部的山脉,蒙古高原的北沿,历史上曾为中国及俄罗斯的国界。

          点看全图

          无论是喀纳斯还是萨彦岭,每年10月开始降雪,直到来年4-5月才消融。

          天鹅的生殖习性: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北迁,5至6月进行繁殖,巢多置于干燥地面上或浅滩上的芦苇丛间,每窝产卵4-7枚。

          • 家园 3-宛在水中央(再再续)

            现在回到宛字上,古代书籍中有不少提到宛字的文章,如《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译为小小斑鸠不住鸣,展翅高飞破苍旻。忧伤充满我内心,怀念祖先倍感亲。直到天明没入睡,想着父母在世情。

            宛作小解释,可是1、题目上就有小了,宛怎么又作小译呢?2、斑鸠展翅高飞破苍旻完全不合情理,斑鸠根本飞不高,鸿鹄才高飞。

            而雁亚科禽类起飞时先由哨鸟鸣叫起飞,众鸟相和,依次跟飞并排飞一字或人字形,逐渐高飞。雁亚科禽类为候鸟,离开冬季宿营地是要回到生养他们的夏季繁殖地。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应该译为大雁彼此呼唤回家了,展开他们巨大的翅膀飞向苍茫天空。这样和下文怀念父母才能照应上。

            《管子》然则天为粤宛,草木养长,五谷蕃实秀大。这段话每个译文和句读都弄得和前后几段不一,译文完全不能照应前后文,不过我现在认为应译为上天为了越冬的天鹅,草木五谷养大。表示上天的恩賜。

            字典里对宛的解释是,形声。从宀( mián),夗( yuàn)声。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本义:弯曲。我认为弯曲的字义是不错的,但不是本义,是引申的,论弯曲,天鹅的颈最弯曲了,我的理解本义指天鹅,引申为弯曲。

            点看全图

            看上去像只在水中游的天鹅。

            在英文中swa为前缀的很多单词与天鹅有关,如swag摇摆,swagger昂首阔步,都是天鹅的走路的样子,swam游泳等等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很有意思的联想。古诗中的“宛”,可能是“鹓”的同音假借。鹓就是大雁天鹅之类的候鸟。“宛彼鸣鸠,翰飞戾天”中的“戾”是大雁叫声的专有名词,或称“嘹唳”。

              通宝推:SleepingBeauty,林之洋,
            • 家园 3-宛在水中央(完)

              说了宛再说一下央,央的本义是“萌芽”。

              点看全图

              看上去就是一根刚长出来的禾苗。

              鸿雁和天鹅均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鸿雁和天鹅叫声接近“央”,尤其是亚成体。

              疣鼻天鹅的鸟叫声鸿雁的鸟叫声

              植物的幼苗秧作为叫声为“央”的宛鸟幼体食物,所以称植物的幼苗为央。

              央是秧的本字,秧英文young,表示幼体youth,如秧苗、鱼秧、鸡秧、小秧爿(小孩)

              中国家鹅是从野生鸿雁训养而成的,据说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秦人祖先除了做弼马温,还一个工作就是替舜训养家禽(前面介绍秦非子的地方有说过)。鸿雁也必然是秦人祖先训养的,鸿雁是秋天结束和春天开始的季节指示性动物,礼记·月令中以雁飞作为季节的标志。

              秦人祖先利用雁形目动物的雏鸟的印记行为人工繁育鸿雁,并跟随鸿雁迁徙,往来西伯利亚和华北平原,牧养繁息马、羊等动物。

              我对蒹葭的解读是:

              西伯利亚的4月,一对年轻的男女小伙伴来到河边

              蒲苇苍茫,白雪初融,告诉你亲爱的,你看,在河的对岸,逆水而上,旅途险阻漫长,顺水而下,天鹅在水中养育小天鹅。

              西伯利亚的6月,一对年轻的男女小伙伴又来到河边

              蒲苇参差,残雪偶留,告诉你亲爱的,你看,在河的对岸,逆水而上,旅途高山层叠,顺水而下,天鹅在水中如同砥石。

              西伯利亚的8月,一对年轻的男女小伙伴又来到河边

              蒲苇青翠,大雪未至,告诉你亲爱的,你看,在河的对岸,逆水而上,旅途曲折迂回,顺水而下,鹅群在水中如同小岛。

              男孩反复带姑娘看天鹅的目的是向她求婚,9月新成熟的雌雄天鹅要组成家庭向南越过高山险阻迁徙,而他们也要组成家庭跟随天鹅迁徙路线向南方走。

    • 家园 2-黄蓉的烧鸡

      小睡片刻,天边渐白,江边农家小屋中一只公鸡振吭长鸣。黄蓉打了个呵欠醒来,说道:“好饿!”发足往小屋奔去,不一刻腋下已夹了一只肥大公鸡回来,笑道:“咱们走远些,别让主人瞧见。”两人向东行了里许,小红马乖乖的自后跟来。黄蓉用峨嵋钢刺剖了公鸡肚子,将内脏洗剥干净,却不拔毛,用水和了一团泥裹住鸡外,生火烤了起来。烤得一会,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湿泥干透,剥去干泥,鸡毛随泥而落,鸡肉白嫩,浓香扑鼻。

      点看全图

      一位网友制作的叫化鸡

      点看全图

      1985年拍摄的叫化鸡

      叫化鸡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名菜,用同样方法烹制的猪肉和羊肉被列为周礼八珍。

      用烧烤来加工食物,在世界很多古人类遗址上都发现。在山顶洞遗址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说明山顶洞人会烧烤食物。

      远古时期,人类捕获鸟类,放在火上烤,从而变成美食,于是产生了一个词cook:烤,这是人类在石器时代在发现火之后的一个重要成就。

      为什么烤叫cook呢?我们观察两个单词cock:公鸡和coo:鸽子叫,其实这两个单词都是鸟类的叫声。由于多数鸟类被古人击伤后落在沼泽中裹上泥巴,古人在清理内脏后直接烧烤,用鸟类的叫声来命名烧烤cook。

      点看全图

      用火遗址

      点看全图

      古人用火

      来源:1、金庸《射雕英雄传》

      2、德国人Wolf Reinhart于1985年出版的《China’s Food – A Photographic Journey by Reinhart Wolf》

      通宝推:陈王奋起,
      • 家园 2-黄蓉的烧鸡(再续)

        前面说到周礼八珍,和叫花鸡做法一样的烤猪肉、烤羊肉就是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牂(煨烤炸炖羔羊)。说到商周时期的炮,大家一定会想到纣王的炮烙之刑。

        关于炮烙之刑,古史传说和史籍上都说是殷纣王所为,也就是说,是发生在纪元前十一世纪的商朝末年的事。《荀子·议兵》记云:“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韩非子·喻老》记云:“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都说炮烙之刑是殷纣王干的事,而并非是发生在纪元前十八世纪的夏朝的事。其中《韩非子》所说的“设炮烙”之“设”字,更有点明炮烙之刑乃殷纣王所发明之意。炮烙之刑起源于纣王时期,由妲己发明。

        故事要从一场阵雨后说起。纣王和妲己在森林里郊游,恰逢阵雨过后,有一棵树被雷劈倒且燃着火焰,但奇怪的是,却有很多蚂蚁从树的一头通往另一头,受不了烫的蚂蚁便从树上掉了下去跌进火里,纣王只觉得蚂蚁笨,没什么好看的,但妲己却从这一现象里想出了惨绝人寰的炮烙之刑。

        于是纣王就让人用铜制成方格,下面煨上炭火,把铜格子烧得通红,让有罪的囚犯赤着双脚在上面行走,囚犯痛得惨叫不已,有的人就从格子上掉下来,落入火中被烧死。

        北宋末年靖康之难时,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也受过类似于炮烙的酷刑。据小说《说岳全传》描写,金人把徽钦二帝俘虏后,老狼主传令把银安殿的地面烧热,将二帝换了衣帽,给他们头上戴上狗皮帽子,身上穿了青衣,身后挂一条狗尾巴,腰间挂着铜鼓,衣带上挂了六个大响铃,手上绑着两根细柳枝,然后把他们的鞋袜脱去,让他们赤着脚站到被烧热的光地上。徽钦二帝脚底板挨烫,忍不住双脚乱跳,这样,身上的铜鼓和铃铛一齐响起来,手上的柳枝乱晃,好像在跳舞似的。金邦的老狼主及其臣僚们在旁边饮酒,观赏作乐。

        陈穉常先生写的《中国上古史演义》也详细地描写了殷纣王和他的宠妃妲己发明炮烙之刑的经过。

        对于炮烙的说法有很多种,作为一种刑罚炮烙已经不可考了。烙作为原始人的一种烹调方法依然传承下来。原始烙分为石板烙和散石烙。

        石板烙:古籍《古史考》也有类似记载:“神农氏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 释米,是脱壳、洗净的米,放在烧热的石板上咯或焙熟供食。石上燔谷,后来演化成以石板烹制米面食品,此法至今仍在沿用,如:云南恕族的“石片烤饼”, 以小麦粉或荞麦制成饼坯,放在烧热的石板上烙成;独龙族的“石板粑粑”, 则是用桄榔(又称“砂糖椰子”、“ 糖树”) 髓心提取的淀粉“桄榔粉”, 以鸟蛋拌成糊状,在烧热的石板上烙成。

        石板也可以烹制动物性原料“捭豚” 就是将猪肉撕成小块,在烧热的石板上烙熟供食。此法至今也在沿用,如: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名菜“西夏石烤羊”, 就是取祁连山的石板,烧热后,将调好的羊肉片铺在石板上,用盆覆盖,烤至成熟后食用,风味甚佳。

        石板,后来发展成为石鳌。唐代《资暇集》中所记“石鳌饼”, 又称“彦(注:此字前面应加口字偏旁)饼”, 就是以石鳌制成。今天人们使用的平底锅、饼铛(用于烙饼)、炮铛(用于炮肚)、鳌子、锅贴锅、铁板烧等,都是从石板烹演化而来。这些远古烹调技木制成的烙饼、炮肚,至今仍是北方常用的食品。

        林芝石板烙饼

        点看全图

        独龙族的石板粑粑

        点看全图

        散石烙: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平铺的烧热砂石上使原料烙热或焙熟。如《调鼎集西人面食》所载:“石子炙:油和面,内包椒盐或包糖。将石子烧红,上下炙之。”所述“西人” 即中国西部居民;这种方法至今仍见于陕西、山西的“石子馍” 和“山东的“武城暄饼”, 都是通过烧热的小石子将面饼制熟。前者用水面、酵面两掺。加碱、熟猪油和鲜花椒叶揉匀,擀成饼,干烙;后者以水面团擀成三角形面皮,裹进用猪肉丁、葱、韭菜、花椒盐、麻油和成的馅料,三面向中央拧起擀薄成饼,再用石子烘烤而成。这两种饼表面都留有大小不一的石子凹坑印痕,吃起来味道可咸可甜,外形可大可小,风味独特,有石烹时代烹制方法的遗风。如今人们常见的以砂石炒“糖炒板栗” 和以砂“炒花生”、“ 炒蚕豆” 笃,都属“散石烙” 的遗风。

        石子馍

        点看全图

        作为一种烹饪方法,烙的主要特点是将食物摞在已经加热好的导热器上,并进行反复翻面,以达到食物均匀受热。

        烙对应的英文是roast,烙原指反复多次烤,在英语表示累或反复的单词如rope和repeated,尤其是表示反复、重复的前缀re-。

        中国历史故事网

        石烹史话

        • 家园 2-黄蓉的烧鸡(再再续)

          同样炮作为一种原始烹调方法也得以传承下来,叫化鸡就是一个典型的炮炙食物。

          古人用火直接加工食物、药物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名称。最原始的方法是炙,即把肉放在火上,利用火焰的辐射和上炎的热气来烤,所用的肉一般是鲜肉、生肉。这样做,在将肉做熟的同时,又可以烤出肉里面的油脂和水分。

          但是,如果碰到水分不足的肉,直接用火烤炙就容易丧失食物原味,甚至会变得干涩焦黑,难以下咽。同时为了防止原料被火烧焦和灰砂污染,于是将原料包起来烧,或包起来煨。

          1. 叶包,最初的包烹,仅是利用大型的植物叶子,如芭蕉、荷叶、芋叶等。这种方法可能用了一段时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防灰砂污染和焦糊的作用,可是,火力稍大或时间稍长,叶子仍然会被烧焦,招致新的污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用叶子包好后瑚上稀泥再烧的办法。这种技法,可以完全防止污染,而且成熟透彻,风味更好。这种叶包、泥糊的技法延续到新人后期,约在距今二万年左右时,己经运用得十分熟练,并且包留下来使用至今。

          点看全图

          2. 叶子包,即原料直接涂裹稀泥糊来烹制。如将鱼或鸟类裹泥烧制后食用。在没有任何炊具时,这是一种十分方便的制熟食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使用时如果没有叶子时,可采集一些禾本科植物的长叶子编成大的叶子代替。古代文献《礼记内则》曾作记载。

          点看全图

          还有用在制作中药的炮炙术,例如龟龄集升炼方法:用大铁锅一口,先在锅内铺泥约5寸,风干后上面放置预制锡锅一个(锡锅内径约6寸,高约12寸,比装药粉的银锅直径和高度约加大一寸,银锅厚度8分),在银锅外围抹成陡坡状泥壁,泥壁底沿厚约3寸,上口厚约1寸。抹成后晾晒干透即成。升炼时木炭在此泥锡锅底下燃烧,火力透过铁、泥、锡各层,导至银锅内部。

          点看全图

          同样茶叶也可以用

          点看全图

          “炮”是会意字,指把食物包裹起来放到火里隔火做熟,这种方法能保持食物的本味、水分不散失。在这里,“炮”发音同“刨”。炮在英文就是burn,在距今二万年左右的时候,人类就已经会使用炮这个烹饪技能了。

          炮炙被广泛应用,隔火的介质也由泥巴逐渐变成陶罐、石锅、铁板等等。现在的荷叶牛柳、锡箔纸包鲈鱼等,都是从“炮”演化而来的。

          点看全图

          石烹史话

          中医文化

          通宝推:陈王奋起,
          • 家园 再加工一下,吃货论史就可以出书了

            怎么少了盐焗肉,盐焗鸡呢?

            先民肯定发现过用某地的含盐量高的湿泥裹鸡,裹肉烧烤,肉更香,味道更好。香料的作用基本也会同时发现。某些草籽,树皮加热,点着后会有特殊香味,于是熏法烹调树也点开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