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柴静视频观后感 -- 方恨少

共:💬180 🌺1911 🌵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她就是一个出境记者

            她的水平有人分析过,她不能驾驭气场比她大水平比她高的人,适合进行人文关怀,采访过得比她苦或者有感人事迹的普通人。这期节目是组织任务,柴静不情愿的,后来她的好基友土摩托还写了篇酸溜溜的《精英科学和民族科学》,可惜后来IPCC丑闻打了他们的脸。

            丁老完全是我想象中智者的样子,开始还普通憨厚,谈笑间锋芒毕露,眼神都像出鞘的剑。

            前段时间,央视面对面栏目做过一期关于气候变化的节目(文字稿在这里),我就认为很有问题。这期节目采访了两个专家,一个是北大的钱维宏教授,一个是中科院的丁仲礼教授。两人都是气候专家,在学术上我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我只想从科学规律的角度对这两位的发言做一点探讨。

            先说钱维宏。钱教授提出了一个很高科技的观点,明显和IPCC唱反调。但钱教授的这个观点并没有被任何一本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杂志所接受,这就不得不让我怀疑这是他的一家之言,而且很可能是有问题的。所谓“同行评议”,是科学界施行了很多年的一个行规,它并不要求所有参加评议的专家都同意你的观点,它的主要目的是让第三方监督你的分析方法是否正确、实验设计是否存在漏洞,以及逻辑推理过程是否存在偏差,等等。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就像是一次审稿。未经同行评议的观点可以报道,但是必须注明这一点,让读者明白你报道的是一个未经审查的新观点,很可能有错误。

            未经同行评议的观点是否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可能性很低而已。科学界确实存在拉帮结派的现象,但像气候变化这样参与人数众多的领域,要想被所有专家所歧视,其可能性并不高。另外,越是有名的杂志(比如《Nature》和《Science》),就越不会拉帮结派。作为一个记者,尤其是缺乏专业背景的记者,最可靠的办法就是遵循这个同行评议原则,只去报道有名的主流科学杂志上的新发现,而不要轻易相信一家之言,否则犯错误的可能性要远比正确的可能性大。

            钱教授不会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一家之言,那他为什么还要到处演讲呢?我能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他自认为是个精英,而且不是一般的精英。一般的精英歧视的只是大众的智商,但不一般的精英歧视的是同行的智商,这得精英到多大的份上才行啊?!

            其实这种精英气质在某些记者身上也有所体现,这样的记者总是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来和专家对话。恕我直言,这在科学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以前说过很多次,如今的自然科学,已经发展到一般人根本无法理解的程度了。一个没有经过科学训练的记者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自学成才。记者所能做的,就是遵循科学研究的普世规律,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请专家解释问题。记者所要鉴别的,就是这位专家是否尊重科学界的普世价值。这样做当然也有可能犯错,但可能性就低多了。至于说到具体的科学问题,记者是很难问到核心点的,肯定会被专家牵着鼻子走。

            再来说说丁仲礼。丁教授主要对“排放空间”这个概念不满,提出了一个技惊四座的观点:发达国家自愿减排也是不行的!恕我直言,这句话实在是超出了一般人的逻辑。下次如果我生病住院了,能不能用这个逻辑拒绝父母前来探视呢?“爸你别来了,你一来,就等于说下次你生病的时候我也得去探视你,这太不公平了!”—如果我说了这话,我爸早就大耳刮子扇过来了。

            当然丁教授的逻辑不至于这么差,说白了他不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件坏事,所以才会得出这么一个可笑的结论。但是从他说话的语气里,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科学家的身影。以前我们总说民族舞蹈家,民族音乐家……其实科学家也分民族的,这位丁教授就是典型,因为他时刻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他研究科学的目的是为了中国的崛起。如果你看清这一点,他的那些逻辑就都一清二楚了。

            民族科学家好不好?我就不说了,你自己去判断。说到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部好片,就是BBC刚刚播出的一个系列纪录片,叫做《How Earth Made Us》。我看这部片子,最大的感触就是结尾出现的那个顾问名单。这样的片子难的不是拍摄技术或者拍摄经费,难的是大视野。BBC为什么牛?牛就牛在英国有一大批具有国际大视野的科学家做顾问。央视的科教频道为什么办不好?正是因为中国的科学家大都是丁教授这样的民族科学家。

            还有一个原因:如果我告诉你这期面对面节目是应上级要求而做出来的,你会是什么心情?

            通宝推:梓童,二锅头上品风度,坐言起行,白玉老虎,山药糕,
            • 家园 感谢您的帖子让我认识了土摩托的不靠谱。
            • 家园 对于豺母知我无语了。

              整篇狡辩文的中心思想就是"两个凡是":凡是白皮放得屁都是香喷喷的,凡是中国科学家讲的话都是民族的,狭隘的"。

            • 家园 把西方国家比作自己的爹.....

              这个,她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

            • 家园 靠谱
            • 家园 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位柴母蛛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什么叫没有下限。

            • 家园 怪不得她的片子后一长串子名单

              我要是丁,如果不看她是一姑娘,当时都想抽她了。

              有这么配合的吗?面子上说不过人家,恼羞成怒,底下找人写小文,诋毁人家。人品真成问题。

              我看过一篇文章是调侃美国的女记者,和柴静一个路数——这可能是普世价值,女人确实感性。

              引述如下:

              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的,包括媒体人在内。即便恪守专业精神,都难免因为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而影响报道的质量,例如在题材上,在采访问题上,在长度控制上,在编辑上。而如果连专业精神都不顾,就更加麻烦了。

              身处世界的焦点,身处聚光灯下,难免会感觉自己与世界的脉搏同步,甚至会感觉自己在影响世界的脉搏。谁不曾幻想过去影响世界的脉搏呢?这恐怕是人类的一个荒唐之处,真实准确客观的报道,非常需要放淡自己,而处在风口浪尖,却在刺激人的自我膨胀的要求。

              新闻界还有不少无奈。准确的观察人和世界需要经验,而不少记者并不是有太多人生阅历。这行当有它的辛苦,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刚好可以对付这个辛苦。准确的观察人和世界需要比较强的理性,但你偏偏见到一大堆女性记者,而女性通常来说比男性感性一点。

              • 家园 有事说事,别扯性别

                公蜘中男的少吗?

                • 家园 报告,就事论事,柴嬷嬷性别女

                  她要不是以病儿母亲形象出现,怎么有这么大欺骗性和隐蔽性?她那套煽情大法,换一男的早被人笑惨了

                  现在很多邪性东西,不是派女人孩子打头阵?黑寡妇,女记者,……。

                  这件事,起码要尊重人家性别嘛。你要换孙长老上,我怀疑有人听他忽悠。

                  安南和宗主国打仗时,男人打不过,就换女兵上,在阵地上脱衣服;对PLA讲,如果对手是男兵好办,直接一梭子,女人就傻眼了,心里一想“还是男兵多!”,弄不好这一傻,反而被隐藏其后的男兵撂倒了。

                  我同事,丢了手机,抓住对方,扭送派出所,结果人家掏出一张怀孕证明,啥事没有。别看人数少,少而精啊!

                  • 家园 柴静的风格就是河殇的风格

                    河殇的解说词是苏晓康、王鲁湘、张钢、谢选俊、远志明等人写的,都是男的,不知道这么“感性”的解说词能不能代表男性风格?

                    拿性别说事走了下乘,还是这句话。

                    • 家园 时代的进步呗。我不是说了嘛,现在男兵不管用了,女人孩子上

                      另外,你不是说就事论事嘛,怎么又跑20年前了。公知还在与时俱进,你怎么还停留在公知属于单性繁殖的年代?

                      我一说年轻的女记者容易感性,就是走下三路啊。我说女记者感性,就是否认男公知少吗?头一次得到这这样的引申,您也够感性的?时时刻刻把男女不公平放在心上。

                      公知就是公知,男女都有危害,这下平等了吧。另外,利用公知的人才可恨,什么时候用男的,什么时候用女的,他们比谁都精明。

                      女人确实吃亏,但是高层次的男人都是吃女人亏的,这样的女人是精品嘛。

                      男人善于改造,女人长于改进。我加一句,女人比男人执着,年轻的女记者,是天生的反对者,尤其是柴静这样的文青。我觉得这嬷嬷勇气贼大啊,河殇那帮都没敢在一个小时里就推出答案,他们的主笔曾经说,这只是个开头,将来还会展开说……。

                      别生气。

                      我也不惹您生气了哈。

      • 家园 丁仲礼在访谈里所提出的问题是对中国至关重要的命题,

        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的办法和标准来制定碳排放法,那将会是“慢性自杀”的开始。

        而柴静在《穹顶之下》提出的:

        英国是用更清洁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尤其是天然气替代了煤炭,他们才取得了蓝天和白云。很有趣的是,这次我们在伦敦想要找到那些关于伦敦当年煤炭污染的资料的时候,......

        是一个伪命题。她对伦敦治理“伦敦雾”的办法,片面地只提“减少煤燃”,有了这个结论,去找支持这个结论的资料,这种调查分析是反科学的。

        我在洛杉矶和伦敦的雾霾治理,有柴静提到的DPF、减少煤燃;一贴里小小地反驳了柴静一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