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民工身边的鬼子(5) -- 关中农民

共:💬411 🌺3369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写得真好!
      • 家园 话说前几天开会还在说粮食的事情

        这几年国家粮食连年丰收主要靠的都是玉米,实际主力小麦和稻米并没有太大的增长,毕竟咱们种了几千年的主食,容易提升的潜力都差不多了,再想增产就得靠李老、袁老这些真正的科学家了。

        • 家园 种玉米是不是东北的国家粮食基地在大力推广?

          玉米做饲料比稻麦的营养好,黍秸秆也可以直接粉碎肥田。

        • 家园 可能植物对光能的转换是有极限的,所以现在

          产量提高不容易了。我觉得应该把大西北治理沙漠作为重点,开辟新绿洲。把钱投在这儿,能增加国家的人口容量,也使西北边陲跟中原更紧密。很多地方治理后也能成为产粮区。

          • 家园 给农民兄弟说一说沙漠水稻

            一个月前,无聊看电视,央视2套类似创业案例,就是沙漠种水稻。

            一个来自大庆五常的建材厂商被几个伙伴忽悠投了几百万来宁夏种沙漠水稻,底下用塑料薄膜垫底,用推土机把沙漠推平,第一期好像做了5000亩(地方政府似乎有奖励),本来想免费送给当地农牧民种,以固定价格收购,但农民干活发工资行,自己种不干。这位小兄弟只好自己当工头兼农技员兼农民,把一个白白胖胖的商人干成精瘦的黑汉,老婆既心疼钱可能白扔,又心疼老公可能累趴下。

            沙漠里其实不缺水,可能如何改良土质和其它一些情况,譬如,有个阶段进水口周围水稻几乎不长,后来发现地下水温太低,影响水稻生长,还有薄膜透水差造成绿藻封根等等一系列问题。

            说最后结果吧,由于坚持不施化肥,加上沙漠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水稻虽然产量不高,但品质特好,比他们老家五常大米还好,卖到了36元/公斤。总的来说是成功了,他们准备往20万亩规模发展。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关中农民,
            • 家园 沙漠里不缺水?水从何来,地下水会有抽空那一天的。不施化肥

              不施化肥种水稻成本高,不卖36元/公斤他要亏。

            • 家园 这个就是一个坑吧

              沙漠无疑是缺水的。在沙漠种水稻,肯定用的是地下水。地下水用完了就很难补给上。

              • 家园 宁夏应该用的是黄河水
              • 家园 估计是个炒作

                看文中的描述,基本上是水稻无土栽培了。

                和沙漠已经木有啥关系了。

                对于恢复沙漠生态弊多利少。

                国家现在有大把的项目给沙漠治理。上个月还碰到一个,每亩地补贴1000.补三年,还有其他各种优惠。。。

                根本不敢接。

                • 家园 一个是地下水,一个是衬膜,这事儿大规模推广要再看看

                  通辽市库伦旗:沙漠里种植水稻

                  “沙坨子地干旱、渗水也快,本来没条件种水稻。是旗里引进了沙地衬膜种水稻技术,才让昔日这人见人厌沙坨子变成了高产水田,水稻亩产平均能达到600公斤呢。”在当地搞衬膜水稻种植已经十几年的茫汗苏木毛敦塔拉嘎查农牧民额尔敦毕力格介绍。所谓沙地衬膜水稻,就是平整沙丘后,在地面挖50厘米左右深、1亩到几亩大的平底坑,在坑底及四壁衬垫塑料膜防止水、肥渗漏,然后回填沙土修成略高于地面的畦田,再在田旁打塑管井浇灌畦田种水稻。因为沙地绿色无污染,再加上当地农牧民种水稻都只用农家肥,所以产出的大米口感和质量都特别好,每年不等水稻收获就被人定购了。

                  人均种植1亩衬膜水稻吃粮问题就解决啦!在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库伦旗立足有一半土地处在沙区、沙地种庄稼旱了涝了粮食产量都上不去的实际寻找发展突破口,明确依托沙区地下水层浅的地理特点壮大衬膜水稻产业、打造特色和绿色有机品牌富裕当地农牧民的发展定位,力争到2015年实现沙区农牧民人均种植1亩地衬膜水稻的目标。

                  “建一亩衬膜水稻田,一次性投入约3000元左右,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库伦旗政府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充分调动沙区群众发展衬膜水稻的积极性,该旗整合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等项目资金,无偿为农户打配塑管井、提供衬膜用塑料,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种植户提供贷款支持。今年,该旗衬膜水稻种植面积已扩展到1.2万亩。

                  他们在沙漠种出了水稻,沙米用水量只需玉米一半

                  从0到1,沙漠变成良田的过程

                  在一片荒漠上开始调研,看看哪儿适合变成良田。沙漠风大,所以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像下图的那么漂亮。

                  调研好之后,需要对不平整的沙漠进行平整。李绍华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然后就是衬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信大家在看到沙漠为什么能种出水稻的时候就一定有这样疑问,沙漠为什么能种出水稻呢?一浇水就,水很快就下渗了。为此,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节省用水。

                  然后就是插秧。因为在沙漠种植水稻,肯定都是大规模的,还好归功于现代化农业,都可以在农业上应用自动化的器械,减少人力成本消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可种植沙漠至少有3亿多亩。所谓可种植沙漠,应当具备两个条件——沙漠自身的有机质和地下水资源都比较丰富。

                  新中农一直在研究沙漠种植水稻的技术。其中沙地育秧技术、井水增温技术、激光沙地精平机、衬膜节水就是他们研究的技术。此外,新中农还与通辽市农科院共同成立了沙漠农业研究所,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4人。基于对沙漠水稻不断的研发和创新,目前为止,新中农拥有3项发明和11项专利。

                  拿用水来说,新中农使用衬膜技术,把沙子挖出一层,覆上塑料膜再把沙子盖上,这样能够防止水渗漏。衬膜技术原本就有,但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以前是在沙子下面覆15公分深,但他们覆了80公分深,这就保证了农作物的根系生长。这种节水技术使得沙漠中的水稻用水量只需要当地旱田玉米的一半。

                  此外,他们还研发了一种新型塑料膜的配方,可以降低膜的氧化,减少破损率,使用时长高达50年以上。土地耗水量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低不平。为此,他们也发明了激光全自动精细平地机,可以将地面差控制在3公分以内。

                  • 家园 其实我已经说客气了

                    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忽悠。

                    沙漠项目,以重建土壤生态系统为要。

                    涸泽而种,肯定是不靠谱的。

                  • 家园 疑点分析

                    (1)衬膜用10年,很难想像不会发脆而裂缝。用五年就烧高香了,这下年均成本600元,就算亩产600公斤,成本也5毛了。

                    (2)就是这亩产600公斤,还是绿色有机生产,凭我有限的农业知识,不用化肥要过800斤,极难,当然沙漠光照好,但没有肥料做支撑也不行。

                    (3)粮价,在我看到的例子里,粮价达36元/公斤,看电视里水稻成熟时样子与我小时记忆中水稻成熟比较,最多也就600斤/亩。你种5K亩,能卖这么高,5万亩呢?50万亩呢?...类似宁夏的富硒西瓜,第一年在北京卖得挺高,这几年我看一年不如一年,与本地瓜也相差不大了。当粮价跌下来时,利润能保证否?

                    (4)抗风险能力,沙漠风暴等自然灾害出现时能不能熬过去。

                    确实,沙漠水稻还面临各种挑战。

                    • 家园 以蒸发量和降雨量划线,这些地方搞农业,尤其是耗水农业,

                      推广要慎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