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只知有功臣,不知有朋党 -- 林风清逸

共:💬199 🌺1601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继承人问题涉及到每一个人

            国家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关。国家权力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权力。国家运作的主要目的是协调处理社会公共事务。

            社会,在这里一般是说人类社会,是指人类依据相互影响关联的关系,组织起来的群体。目前常见的定义说:“社会就是由许多个体汇集而成的有组织有规则或纪律的相互合作的生存关系的群体。没有分工与合作关系的个体所聚集成的群体不成为社会。”“社会是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长久形成的彼此相依的一种存在状态。”“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这些说法牵扯了太多东西,其实简单地说,社会本质上就是人们密切交互、组成群体的大集合。

            社会权力不单单只有国家权力,因此权力也不仅仅因为国家而存在。

            协调是权力的本质。国家根据不同的政治层级会拥有不同大小的权力,自发组织的小团体根据政治地位的高低也会有不同的权力。协调关系、协调处理社会事务,是权力的本质。

            继承人问题,在社会各个层面都有继承人问题。

            之前看你的帖子我看到继承人问题了,然而我忙着照顾自己的继承人,后来又为了这家伙的好日子出去拼命干活没顾着上网,所以到今天才回复,还希望谅解。

            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有继承人问题。君主领袖有继承人问题,普通人也有继承人问题。

            你说我有贵族意识,而且言犹未尽。我考虑了一下这个问题。确实,我有一些特别的想法,说贵族意识,算是很接近了。

            贵族垄断一些社会权力,乃至垄断一些社会制度,已经很久了。有些事情,如今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其实已经很隔膜了,觉得那不是我们的东西,而是贵族的东西。

            对此,有两个比较古老的例子。

            第一个,晋无公室与三家分晋。这是两件事,是一个例子。

            大约是晋襄公的时候,晋国出现了同时为军事和行政首脑的正卿,实际上取代了君主的地位。从此,晋国卿士的势力开始超越公室。用成语说,就是喧宾夺主。用我们讨论的问题来说,就是功臣压制了帝王。由于晋国公室子弟稀少,大约是晋襄公死后,晋国最大的六家卿士,将自己的子弟送进了专门为公族子弟建立的学校学习。

            卿士子弟取代公族子弟进入公族学校学习,这件事,奠定了后来三家分晋的历史基础。只不过一般人往往只看到其中的政治意义,而且往往忽略掉这件事,却不知道这件事,直指我们现在所谈的继承人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晋国六卿逐渐架空了晋国国君,并最终建立了三个大国。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罕见的一件事。这一次,不是一个权臣篡位,而是几个大家族共同决定瓜分自己所在的大国。一个国家内部,出现了同时出现几个建立了国家形式的社会组织——卿家——的现象。三家分晋,他们的家主固然首先控制了晋国的大权,但是随后他们的重要举措就是直接借用了现成的继承人培养体制。

            这个继承人培养体制,至迟是西周时代就正规化制度化的。而且,这个制度还是等级森严的,一般贵族所学习的内容与君族不同。晋国六卿原先还享受不到公族的教育。

            西周关于继承人培养有正规化的制度。这个制度是贵族专有的,内部等级分明的。

            对于普通平民来说,继承人培养,至少是西周时代就贵族化了。

            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陈胜吴广。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同一柄犀利的长剑,刺穿了西周时代所开始形成的贵族垄断的社会结构。然而,很显然,很多事情还是贵族化的,平民没有资源可以充分掌握。比如继承人培养制度。不是因为贵族知道培养继承人、平民都不知道培养继承人,而是术业有专攻,他们的培养方向各自不同。

            我们常说,社会有阶级,有阶层。刚才我也说,西周的继承人培养体系,等级分明。事实上,这些阶级、阶层、等级,都与他们在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职能有关。

            君主总揽一切政治权力,所以他们要针对性培养君主继承人。公卿分领专项政治权力,所以针对专项开展教育。平民分担社会生产职能,因而主要针对生产职能开展教育。

            这是等级森严的时代所形成的、世代传承的社会教育形式。四个字概括:

            世守其职。

            这样的社会,各个阶级都比较固定。西周王朝就是企图建立这样一个社会。

            汉朝初期几代人,看到社会破坏严重,也采取了这样的政策。说起来是休养生息,其实各处都是保守稳定,据说因为世守其职,有些家族干脆以官职或者职业为姓氏。那么,成效如何呢?西周的事情大家是众说纷纭,汉初的事情则大多是赞不绝口。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几乎成为典范治理。

            世守其职是有合理性的。

            社会竞争激烈以后,生存压力巨大。为此,需要在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同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保证合适的人才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世守其职不能彻底固化,察举、征辟成为重要补充。

            西周时代的继承人培养制度,到了西汉,已经推广、改造为全民的继承人培养制度。

            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家都是这样做不假,能做到什么样,就是另一回事了。更不要说很多人囿于见识和能力,无法良好的培养继承人。

            自己没有见识,就不知道如何培养继承人。所以,知道培养继承人,有这个见识是第一步。见识是制约继承人培养问题的第一个因素。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受制于这个因素。当然,先秦时代的贵族一般有这个见识,而平民应该有很多人也有这个见识,单纯从数量上,不一定谁多谁少。

            有了这个见识,那就要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培养继承人。有能力就自己培养,没有就要请老师。这是第二步。老师要吃人间烟火,你就要出钱。于是经济实力成为制约继承人培养问题的第二个因素。显然,大部分平民玩不过贵族。不过,也有一部分平民比贵族还阔。

            有钱不一定能请到好老师。

            老师也要看你值得不值得教。这就是你自己的声望了。声望是自己刷出来的,先辈的指点也很重要。因此,这又涉及到之前自己所经历的继承人培养。

            这有点蛇咬尾巴,这个因素可以先不讲。

            请老师也需要好眼光,老师也需要好平台。这是双向选择。贵族的平台一般来说要比平民的平台富贵一些。因此在教育资源上,平民要吃一些亏。

            这还是经济因素。

            平民至此已经有两个因素吃亏了,而且影响了至少四个方面。是否知道培养继承人,是否有能力培养继承人,是否请得到人帮忙培养继承人,是否可以请到高明的人帮忙培养继承人。这四个方面。

            此外还有一点,刚才粗略谈了,分工。平民的分工一般是生产职业,贵族的分工一般是政治职业。政治职业本身就涉及到较为复杂的继承人问题,而生产职业的继承人问题相对简单一些,比如手艺保密,传儿不传女……

            这样,让一个平民和贵族同时居于国家政治领袖的地位,去培养继承人,去调整集团关系为子女铺路,哪一个会好更加有办法一些呢?

            一个学了立体几何的人和一个只学过平面几何的人去做高考几何题,谁更有概率获胜?

            世家大族的主要专业就是政治管理,其中就深刻涉及到了继承人问题。相当多的世家大族在这方面都拥有比较专业的知识。平民在这个事情上,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足够的资源去传承、掌握、学习这些知识,而且,很多平民也没有足够的紧迫感去学习这些知识。

            平民也有继承问题,贵族也有继承问题。但是人的精力有限,贵族可以用财力去弥补精力的不足,贵族也可以用自己的工作平台来弥补自己见识的不足进而弥补精力的不足,但是平民却要辛苦很多。

            所以平民先天就处于弱势地位。

            平民出身的领袖,要处理的很多事情,在贵族出身的领袖看来,有很多都是不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都是有先例可循的。比如刘邦就面临着太上皇的问题,过去的贵族就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接班的时候老子基本上都死了。比如朱元璋就面临着自己的皇太孙控制不了功臣集团的问题,因为他的皇太孙似乎太弱了。那么朱允炆为什么太弱了?他不是很好学么?怎么没长进呢?因为他所学的东西,放到春秋战国,可能连公卿都不如。孔子一门所传下来的学问,学了以后,人们往往只能做秘书,可恨的是这种秘书还往往野心很大(所以我觉得孔学很不好)。朱元璋的继承人问题,是朱元璋的见识、能力造成的。也是朱元璋所请的那些老师所造成的。那些老师不高明,甚至可以追溯到孔夫子。但是这种追溯,首先就局限于平民范围内,不涉及那些世家大族或者贵族。那些世家、贵族,所掌握的很多东西还是不同于平民的。

            想想看,当汉魏时代的刘劭已经写下《人物志》这样的书,对社会人物的鉴别方法进行全面系统地理论分析的时候,21世纪的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还在社会里摸爬滚打学习了解别人,我们和刘劭之间是存在差距的。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只是说约略说一下存在差距,真实差距也许不是如此之大。

            刚才出于简单,直接用贵族和平民,用比较典型化的方式,简化地说了一下认识差异的问题对继承人问题造成的不同影响。平民在继承人问题上也可以做得很好。很早以前我有个观点就是,双方对阵,无论敌人有多强,只要我最强的攻击可以致敌以死命,那么我就有胜的机会。何况,现代社会越来越公平,中国社会更加从陈胜吴广就直接了当地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平民与贵族的差距只是存在,而不是截然不可逾越地鸿沟。

            平民出身的领导,普通社会上的领导,不一定是国家元首,在继承人培养问题上,确实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只是,在国家元首这个级别例子太少,单独讨论缺乏印证,所以对国家首脑这个级别的情况,只能讨论讨论作为参考意见。况且,我们也很少有人见识到这个级别的内部情况,有些内部信息,比如他们的一些可以说但不可以写的看法,我们不掌握,所以这种讨论也比较受局限。只不过,国家领导也不过是社会领导的一个特殊类型,一些共同的特点我们还是可以谈一谈的,我们大家对这个问题有的谈,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你说继承人是挨炮弹的。这个说法有个小问题。在政治斗争中,不光继承人是挨炮弹的,所有的领导都是挨炮弹的。很多继承人被炮弹炸得外焦里嫩,本质上是因为他们不具有足够的能力呆在那个位置上。而且这个很多,恐怕不能包括汉明帝刘庄,魏明帝曹睿。第二代皇帝即位前就是太子的开国王朝,西汉东汉曹魏蜀汉孙吴西晋东晋隋唐明,都是。至于说第二代皇帝被赶下马,那个时候他们谈不上什么继承人了。

            开国皇帝杀功臣这个事,如果只谈开国皇帝和他们的关系,那就主要是大领导和小领导的关系协调问题,涉及到其他次要问题,比如继承人培养。如果只谈继承人和开国功臣集团的关系,那就主要是继承人培养制度的问题,涉及到前代关系协调问题。

            至于说我有没有贵族意识,这个事不重要,虽然我个人很想知道你欲言又止的是什么。而且,贵族可以培养继承人,平民一样可以培养嘛。只不过贵族们培养的是君王公卿,我只需要培养个能凭本事吃饱饭的就可以了。

            其实,平民的继承人所需要的才能比君王公卿还要多一些。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自己干活从事生产,自己交朋友建立关系,自己通过朋友获取信息情报,自己规避社会和自然风险,自己制定计划指导生活,自己寻找对象建立家庭……最重要的是,还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遇到问题也很难当时就知道属于什么事情。

            平民的辅助体系很弱小,于是要自己多考虑。备多力分,容易出问题,就更加需要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毛主席的家庭是平民出身而又在当地形成较大势力的家庭,他们家是有基础的,所以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要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要说贵族意识,可能老毛给我们带来的就是贵族意识吧。将贵族垄断了的东西重新带给平民,让人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完善,知识就是力量,使人民更加有力量,这就是革命最有力的成果吧。

            贵族老爷的教育与平民的教育统合成社会新人的教育,从而实现社会的平等、进步、繁荣,这是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一直在实现当中。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花!

              记得晋国卿族子弟取代公室子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不畜群公子”。

            • 家园 你为阐述贵族子弟杰出直接杜撰可不好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翻翻《左转》就知道所谓贵族教育出来的领头羊啥能力还有德行

              大约是晋襄公的时候,晋国出现了同时为军事和行政首脑的正卿,实际上取代了君主的地位。从此,晋国卿士的势力开始超越公室。用成语说,就是喧宾夺主。用我们讨论的问题来说,就是功臣压制了帝王。由于晋国公室子弟稀少,大约是晋襄公死后,晋国最大的六家卿士,将自己的子弟送进了专门为公族子弟建立的学校学习。

              1、西周完蛋因为有正卿?强大了才设置

              2、重耳孩子少孙子也少?

              3、重耳和赵衰哪个文化更高?用得着“将自己的子弟送进了专门为公族子弟建立的学校学习”才有出息?恰恰是荒野长大的赵盾更有出息

              4、即使按《礼记》要求,难道之前贵族子弟不进序或庠或校?

              你为阐述贵族子弟杰出直接杜撰可不好

              如果有这样那样的起步优势还被平民子弟撵上,除了相对无能没有其他合理解释

              • 家园 咱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你说的是兴衰变化,平民崛起为贵族,贵族衰落为平民,是纵向的动态过程。

                我说的是治事资源,平民具有什么性质,贵族拥有什么条件,是横向的静态现象。

                晋文公是贵族,这是静态现象。晋文公家族会有兴衰,这是动态现象。

                动态分析是动态分析,不能因此就不做静态分析了。

                根据我的经验,越是大事越需要前人指点。一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前人不说,我们根本不知道错过了什么事。常常是等你失掉了,别人才会告诉你失去了什么,而且这也是觉得无足轻重了说漏了嘴,才让你知道的。小门小户容易因为见识不足无法提醒你,衰落之家容易因为阴沉内斗而不肯知会你,情况不同,效果一样。

                晋无公族这个事好像春秋时代就有人提了,不是我的发明。

                晋文公确实有很多子孙,然而没有什么用。晋襄公是晋文公重耳的儿子,他树立了正卿赵盾。其子晋灵公与卿士矛盾很深,被杀。赵盾对此出不逾境入不讨贼。晋文公之子晋成公接替晋灵公,就依赖赵盾等秉国,对于杀死晋灵公的赵穿以有旧功为名赦免。此事和司马昭杀曹髦何其相似。

                赵盾也不是长于荒野。赵盾是贵族子弟,晋文公重臣赵衰之子。晋文公流亡时整个集团周旋于齐楚秦等诸侯之间,算不得荒野。

                你可能想说赵武。赵武也不是长于荒野。他十岁复立,教育也很好。

                六卿崛起秉政是后来的事,晋文公时代还没有。

                • 家园 难道我指责你论据错误有误?

                  难道我指责你论据错误有误?

                  错了就是错了,何必顾左右言他

                  “你说的是兴衰变化,平民崛起为贵族,贵族衰落为平民,是纵向的动态过程。

                  我说的是治事资源,平民具有什么性质,贵族拥有什么条件,是横向的静态现象。”

                  如果资源更多和资源少的同一档次,除了说明纨绔子弟更无能还能说明什么?

                  至于——

                  根据我的经验,越是大事越需要前人指点。一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前人不说,我们根本不知道错过了什么事。常常是等你失掉了,别人才会告诉你失去了什么,而且这也是觉得无足轻重了说漏了嘴,才让你知道的。小门小户容易因为见识不足无法提醒你,衰落之家容易因为阴沉内斗而不肯知会你,情况不同,效果一样。

                  前人或老师对错还不知道呢

                  刘邦和朱元璋是干大事的,谁能指点好他们还不如自己打江山!

                  • 家园 对错是一回事,重要的是领域和方向

                    不论真话假话,还是对话错话,只要有话,都比没话强。因为有些方向可能你压根没注意到。所以,重要的是指点,而不是指挥。

                    至于说纨绔子弟,这是指不成才的富贵子弟。但是以成才率而言,富贵子弟就多得很了。比如说历代的开国君主……

                    资源多,当然比资源少要好。

                    对于成才来说,要保证较好的成才率,至少要保证一定水平的资源。

                    革命是一步一步走,首先我们要做的事,是让平民子弟也有足够的资源去成才。而不是不承认拥有不同的资源会影响成才率。

                    再好的草地也有瘦马,只盯着纨绔子弟有什么用呢。

                    首先必须是务实。

                    • 家园 人才总量是贵族子弟多还是中下层子弟多?

                      连对都保证不了还奢谈“领域和方向”?你是不是专门搞笑

                      “至于说纨绔子弟,这是指不成才的富贵子弟。但是以成才率而言,富贵子弟就多得很了。比如说历代的开国君主……”

                      成材率先不说,人才总量是贵族子弟多还是中下层子弟多?

    • 家园 草根出身的帝王本身就是痞子无赖,心黑手辣无所顾忌

      刘邦是痞子无赖早就板上钉钉,朱元璋的流氓无赖腔调也是浓烈的很。所以下三滥本身就是他们性格的一部分,做事情无底线,杀功臣对他们实在是洒洒水而已

      • 家园 说的好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大流氓刘邦有张良萧何韩信陈平,大痞子朱元璋有徐达刘基李善长。这些千古豪杰难道都傻了,跟了这样一个不讲道理随便撒泼使坏的皇帝?

        对了,其实你是想说还有一个草根流氓吧?为啥不痛痛快快说出口?藏着掖着,还对着刘季和重八打地图炮,累不累啊?

        通宝推:楚庄王,
    • 家园 草根出身的开国功臣还常有个胜利后居功骄奢不法的问题。

      没文化的草根功臣,经常会念叨:老子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拼了性命打天下,为了什么?不就是过几天好日子!享几天福!给儿孙挣下份家业!凭什么天下打下来了,他当皇帝坐金銮殿,老子就得当清官?这江山也有老子一份,他坐他的金銮殿,当他的皇帝老子,老子关起门来当老子的土皇帝,他管不着老子鸟事,逼急了老子,老子拉起班老弟兄掀翻他鸟的金銮殿,这龙椅换个人来坐。

      于是,夺人田地者有之,抢人妻女者有之,恃强草菅人命者有之……

      遇上强势的开国皇帝,正欲杀人立威,以申法纪的时候,这种功臣就不免成为祭旗的牺牲品。

      这种情况不仅现于朱元璋的明朝初期,也见于其他尽管未成大事,但短期称孤道寡的草根政权,譬如: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之前,打败新莽政权的绿林军政权,虽然公推刘玄为主,但各草根大将并不怎么尊重这个更始帝,这个更始帝刘玄想做真天子,就开始杀草根功臣了。绿林军诸将自相残杀得直到赤眉军来到,集体投降了事。号称“太平天国”的洪杨诸人也是如此,一进入天京就开始坐金銮殿,封诸王千岁,一群草根出身的齐头兄弟,忽然分出了君臣尊卑,大家都很不适应,不能接受。于是又自相残杀得血流成河。

      并不是说草根出身的人好自相残杀,而是草根出身的人打天下,彼此本是不分大小的齐头兄弟,建立政权后忽然要强分尊卑,心理上易生反感,因此容易产生“彼可取而代之”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君臣的心中都会出现,故极易引发血案。而贵族出身的人成大事,身边多为子弟、旧部、甚至奴仆等,外人如投效者和降臣等,尊卑早定,不说反侧自消,至少在可控的范围内。

      所以,汉初的英布、彭越等异姓诸王是必然无法长期存在的,韩信的命运在他拥兵齐地,请假齐王的时候就已经自绝于汉政权了,他未有反迹而被捉降爵为淮阴侯,不思已过,反倒起了反意,合该被诛。这都不能算做汉高祖杀功臣的例子,试看随刘邦起兵于丰沛的曹参、周勃、灌婴等,后来投效的张良、陈平、季布等都不但安享功臣爵赏,还能传之子孙。又哪里能看出来汉高祖大杀功臣?

      明初之世,大臣确多不法行为,甚至还有谋反之事。而明太祖大概也有为年幼的皇太孙清理掉一些骄悍的功臣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在遇上胡惟庸、蓝玉等的谋反案的时候便大行株连,若非年长的太子早殇,太孙年幼,也未必会如此滥杀。但当时四子朱棣虽然英明勇武,但又不能越过二子、三子立四子,只能立太孙,幼主不足以镇慑骄悍的功臣,只能清理掉一批,留下一些比较中庸的,再大封诸王子以做屏藩。当然不可能预先料到会有后来的靖难之役,但即便如此,天下仍然在朱家子孙手中。朱洪武虽然出身草根,但确有雄才大略。

      通宝推:陈王奋起,阴霾信仰,老老狐狸,
      • 家园 有个问题

        韩信拥兵齐地,意图自立为王,是符合当日的意识形态的,当日反秦起义,大家所扛大旗就是诛灭暴秦,暴秦之所以暴,跟秦政权残酷压榨平民没有关系,对于反秦领导者(除去陈胜)来说,就是因为它灭亡了六国。

        以李开元《复活的历史》中的观点来说,陈胜昙花一现之后,继起的反秦武装头头们就变成了清一色的六国旧贵族,它们的领袖楚怀王熊心为天下诸侯将士订立的盟约,就是复辟六国,先入咸阳灭秦者为秦王,其精神要义就在于“王政复古”,也就是回复战国末期旧观。此后的形势发展,也是沿着这个既定方案走的。

        后来楚汉相争,刘邦壮大自己力量的秘诀,就在于,以封地笼络同盟军,垓下一战,刘邦联络诸侯,可是没人理会他,后来他许诺战后利益,诸侯才合兵数十万,联合击败项羽,刘邦阵营后来自己总结说,项羽小事上表现妇人之仁,可是一旦分封诸人之时,他把印把子磨平了也不舍得给人。这就是奥秘。

        当日秦末战争直至楚汉战争,大家出死力,就是为了大者王,小者侯,手里但凡有一支武装力量的,都是朝着战后封王的目标去的,至于后来汉朝最终建立大一统政治架构,是经过了异诸侯王反叛,同姓诸侯王反叛两场大的战争之后,才最终确定下来的,那时,已经一百多年过去了,所以用一百多年后的意识形态去评论韩信争取齐王之位,理由说不过去。

        通宝推:林风清逸,
        • 家园 秦末楚汉相争时代非有明确决断不成,但是又需要技巧

          秦汉之际是分封向统一转变的时代,但是这个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当时的人,很多人看出了趋势,但是操作技巧有问题。

          秦统一的背景是,周的分封体系崩溃。周的分封是怎么回事呢?是以周为模版,在差异巨大的各地建立仿效于周的政治制度。一言以蔽之,就是:同质化。

          随着同质化的进行,周的疆域内形成了七个较大的政治实体,或者说,是七个根子近似但又有一点分化的葫芦。

          秦吃掉了其他六个。

          这个时候,秦始皇面临的问题其实是这样的:

          是一鼓作气,一步到位,立即彻底实现同质化呢;还是承认差异,二次展开同质化进程、在各地建立秦式国家,继续消除差异呢?

          秦始皇的选择我们都知道:一竿子捅到底,马上统一。

          但是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镇不住,崩了。

          新占之地必须长期重兵镇压,等人口换代才能消化。秦人只是诸侯之一,力量不够。所以,周的办法是有合理性的。只不过周面临的困难比秦要大,所以周很容易承认自己的不足,对现实妥协。历史上,周的掌舵人周公为此失去了很多东西。秦的形势比周要好,有成功的希望,所以敢于冒险。

          事实表明:现在谈大一统,早点。

          陈胜也是如此。比如他拒绝立六国后人为王。结果他很快就被卖了,部下分崩离析。他被迫承认新六国。主动和被动差大事了,最后他就失败了,被义帝所取代。最后接手的还是六国后续力量。

          陈胜的悲剧重新提醒大家: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立即统一是不现实的。

          之后的义帝(先项梁、后来是所谓楚国集团、最后被项羽挟制)、项羽、刘邦,都不得不维持分封的格局。

          但是分封应该怎么玩呢?周的路已经走死了,不成了,新路还要人趟。

          这中间,义帝在项梁死后项羽崛起之前还是很活跃的。然而楚国早在西周时期就一副周朝秩序维护者的样子,联周灭徐什么的,脏活没少干。现在又是要走老路,显然不成。何况义帝没有自己的军队,也就是不掌握力量。刘邦出征,项羽翻脸,义帝垮掉了。

          项羽被指妇人之仁。观察其所为,他应该是对于分封有顾虑。而这种游移不定,是政治的大忌。

          项羽最后设计的分封,基本上就是各地区自行平衡。比如三秦之类,原先的大国分成几块。这个设计,大体架构不错,但是有个致命弱点。与周相比,项羽体制有一个大问题:没有可以依仗的地区领袖。

          没有属于自己的地区领袖,那就只能自己亲自维持秩序。

          所以才有了后来所说的项羽以力征经营天下。

          以力征经营天下不是问题,问题是只有他一个人力征,缺少帮手。周朝安排了卫国齐国鲁国晋国做基干才控制了东土,项羽依靠谁呢?他自己!项羽因此被视为不能用人、奋其私智的独夫。

          其实,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缺少自己的基干。

          项羽太年轻了!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到死才三十岁!也就是说,从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项羽23岁开始算,大部分时间里项羽不过就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换位思考一下,项羽这就好像咱们大学刚毕业就做了大军区司令跻身中央军委然后没两年就掌握了整个国家……而且这还不是继承的!想一想就害怕……

          项羽的游移不定来源于他的青涩。项羽的独夫形象来源于他的根基极度浅薄。他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武力加强版的陈胜。

          项羽之后是刘邦。刘邦以忠厚闻名,那么他是怎么忠厚的呢?

          只看刘邦的个人行为,抛妻弃子之类,那就是一个流氓。可是为什么说他忠厚呢?

          垓下之战,诸侯不至。天真的刘邦十分愤怒。随后,刘邦在谋士的提醒下允诺分地,而后诸侯皆至。这就是忠厚:分给其他人利益。

          所谓忠厚,不过如此。

          汉朝有句话: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句话显然是有现实事例的。空穴来风,岂会无因。

          以前也有过一个事,不知道是真是假。据说某年要任命一个名字叫正的人做江南某大直辖市的市委书记。他当时已经代理了,任命基本上是板上钉钉发的事了。然而发表以后,人选不是他。他继续做他的副书记。据说理由是他是自己干上去的,不怎么得老同志欢心。因为不够忠厚,失去了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就留给后来的国家元首了……当然,实际不一定是这样,也许只是因为他的资历不够,没有足够的任职经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事情,了解到什么是忠厚。

          富在深山有远亲。及时雨宋公明也有忠厚老实的名声,难道这也是因为他奉公守法吗?

          刘邦最大的特点其实是遵从力量分配的原则。亲兄弟明算账,他的行为符合能量运行的基本规律。

          刘邦被迫搞分封,但是他借鉴了周秦两个经验。他的玩法有所不同。

          第一步,刘邦好像是在做项羽,以力征经营天下,但又不像。

          汉朝最初是分封异姓王的。因为不封不行!不过,刘邦又是幸运的,秦末的诸侯经过楚汉相争,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很快刘邦就对韩信下手:韩信没有什么根基,是刘邦给他机会才崛起的人。

          然后,刘邦征讨四方,一个一个下手,好像是被谋反逼迫地一样,但是实际如何就只有天知道了。总之,刘邦基本消灭了异姓王。

          这很像项羽,但是又不一样。

          这就是第二步,同姓王与犬牙相入。

          刘邦搞起了同姓王。同姓王比异姓王要更好推行汉家制度,这又是一次同质化进程。

          同时开始玩犬牙相入。汉朝安插了很多直辖郡县,分割了诸侯国的险要。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点相关的地图,一个郡县周围几乎全都是诸侯国,完全分割了诸侯国的地利。

          第三,封关。

          这一个我不确定是不是刘邦做的。我是间接从汉武帝广关知道的。汉朝以关中为本,这个关就是一系列分割关中与东方的关卡。大体在西河、函谷关、武关一线,进出需要获得批准。汉武帝后来企图将这一线推到太行山。

          这样就保证了汉朝有一块自己的根据地。

          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划出一块根据地!这真是一件很特别的事。然而看当时的形势,这一点也不特别。

          刘邦自己就做到这些,然后寿命到了。余下的事由他的子孙去做。

          第四步,文景搞定七国之乱,在刘邦力征、分封之后,第三次削弱了诸侯的力量。第五步,武帝玩推恩令,分化诸侯国。诸侯国几乎彻底沦为虚名。从而第四次,也是最致命的一次,削弱了诸侯国。利用各种借口,汉朝对诸侯可以任意予取予夺。

          分封在实现同质化的作用之后,就这样实际上取消了。

          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四代君王完成了统一这件大事。

          所以,每当有人吹哪个王朝有几代明君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汉朝。跟汉朝做的事比起来,很多王朝简直就什么都没做。

          刘邦真的是个流氓无赖,但是他又真的太智慧了。

          说项羽是妇人之仁,不如说他是凡人之仁(《论语》时代所谓的“小人之仁”),达不到所谓“君子”之仁的境界。刘邦大约算是“君子之仁”,虽然人品其实不好——抛妻弃子是私德,就国事来说,他分封的,他又夺走,这也算信义?然而就他做的大事来说,没信用的刘邦,却完成了秦始皇、陈胜、项羽都完不成的任务。这个世界真是残忍。

          或者说,儒家搅乱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将严格来说刘邦做的其实最符合信义要求的事,给变成了背信弃义。

          仁义,不是针对私人的,而是针对所有人的。一个诸侯王,一个功臣,相对于社会进步的要求,什么都不是。刘邦正是因为他的行为具有进步性、符合了社会发展要求才取得了成功。至于他自己是否懂得这一点,客观世界不管他的个人想法和私人心理。当然,这个人有私心,也造成了影响,那是后话了。在推进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真正统一这件事上,刘邦有大功。

          项羽做不到这些。他没有办法实现这些。他在政治上不够成熟,游移不定,办法不够多,于是只能输掉。项羽是个英雄,因为他尽力了。他太年轻了。作为年轻人的偶像,他很合适:

          我们年轻人可以做的很好,但是我们年轻人也有很大局限。

          这就是项羽的意义。这可以指导我们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特别是我们当中的聪明人。

          关键词(Tags): #秦汉之际#决断#项羽#刘邦#年轻通宝推:平淡是真,witten1,破鱼,东土如来,sasakio,老黑熊,积吉,薄荷糖家族,何求,大山猫,陈王奋起,strain2,决不倒戈,和平共处,天狼星,明心灵竹,西瓜子,
          • 家园 吾未见论史文混乱如斯者

            西周封建的这个所谓“同质化”,和战国七雄居然存在因果联系了。

            如此说来,拿破仑征服还能缔造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呢。

            挨得着吗?

            陈王从首义到完蛋,原来是得六国者生失六国者死,输给秦军是不算数的。

            项王之败,李斯早就说了,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从楚霸秩序到汉初秩序,到七国之乱,甚至到八王之乱。都在验证这个真理。

            项王打得多了疲于奔命,最后栽了跟头。

            要说刘邦懂得分成,项王复六国社稷,封反秦功臣,又何至于天下怨望?

            简直了,项羽打诸侯,是项羽扣,刘邦打诸侯,是刘邦聪明。

            通宝推:任爱杰,
            • 家园 有些值得商榷之处

              要说刘邦懂得分成,项王复六国社稷,封反秦功臣,又何至于天下怨望?

              项羽分封天下后,首先起来造反的,就是被他侵犯了利益的齐王田横,他自己就灭了齐地另外两家——原本田横奉侄子田市为齐王,独占齐地,项羽将这个改为三分齐国,迁田市为胶东王,并且缩小他的封地,割掉的土地封跟随自己灭秦立下大功的田都为齐王(临淄王)、田安为济北王。

              田横杀了侄子自己为王后,扫平了田都和田安,然后串通陈余和彭越造反——这两位都是没有跟随项羽灭秦,因此被项羽忽视没有分封为王的。彭越于是顶上了项羽,陈余辅佐被侵犯了利益的原来的赵王现在的代王武臣跟侵犯他利益的常山王张耳干上了架。于是山东大乱。

              北方的臧荼本是燕王韩广部将,因为跟随项羽灭秦,获封燕王,原来的倒霉蛋韩广被撵走边地,成了辽东王,于是两人大战是注定的,加上张耳陈余武臣大战,黄河以北这边全乱了。

              项羽为了维护自己安排的秩序,重兵进攻齐王田横,趁着这个时候,汉王刘邦击灭章邯,逼迫司马欣和董翳投降,独占了三秦关中之地,然后出击关东,首当其冲的就是项羽安排在这里的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魏王魏豹,这三家很快就败了投降刘邦。

              到彭城之战前的局面我简略介绍如上,咋看也不是天下怨望啊,顶多是有人怨望,有人维护项羽体系:

              张耳、臧荼、田安、田都、申阳、司马卬、魏豹、章邯、董翳、司马欣、共敖,加上项羽,共12个王都是项羽一边的,占项羽所封18王的三分之二,

              吴芮、英布打酱油,但是至少开始明面上是听从项羽命令的。算上他们,项羽这边就更多了。

              田横(以及跟田横联合的彭越)、韩广、武臣(以及依附武臣的陈余)、刘邦以及依附于刘邦的韩国相国张良才是反对项羽体制的,这几家只有四个王加一个韩国相国,算是五个王,占项羽分封的18王加一个义帝(楚怀王实际上是个光杆司令,可以去掉不算)的极少数。

              项羽的问题,是没有控制住局面,东面齐王、西面刘邦、背面陈余武臣韩广同时夹击项羽体系,导致项羽体系岌岌可危,后来彭城被汉军袭破,项羽反击却有不能彻底击灭刘邦,甚至最后接受了鸿沟为界,这就自己承认了项羽体制彻底失败,将自己的地位从诸侯仲裁者的霸王降格为普通诸侯,这个是政治上的极大败笔,此后就没人再买他的帐了——此人真是天生的政治白痴。

              通宝推:林风清逸,王小棉她妈,
              • 家园 天下怨望是一个假设的提法

                因为主贴的观点就是项王不舍权柄,但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成王败寇,古来如此。项王之败,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是项王的军事胜利无法提升楚军的直接实力。刘邦并三秦却是反过来的,韩信入齐地也是如此。

                所以楚军的战术胜利无法抹平汉军的补充,使得汉军破裤子缠腿的揪着项王打。

                非要讲地缘政治的话,诸侯混战而归一,是大势。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做法,都会违反地缘政治原则——那时候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