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记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军的伏 -- 忘情

共:💬69 🌺424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记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军的伏

    本文实名发表在《军事文摘》2015年第8期上,以下是正文:

    前后持续200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军取得最终胜利而告终。在这次战役最为残酷血腥的巷战阶段,虽然德军倾尽全力,数次将负责斯大林格勒市内防御的苏军第62、64集团军压至伏尔加河边,但却始终无法占领全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苏联军民的不懈努力下,宽阔的伏尔加河成了德军炸不垮、打不烂、切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增援部队、武器弹药、技术装备跨过伏尔加河,源源不断地运入斯大林格勒城内,维持着苏军第62、64集团军的战斗力。毫不夸张地说,鲜为人知的苏联伏尔加河运输力量,是确保斯大林格勒战役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8月底的大疏散

    在战役开始前,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河上运输,由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地区河运船队负责。船队拥有有机动船53艘、非机动船108艘。这些船只大小不一,航速各异,且都没有武装。1942年7月,当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后,鉴于德军迅速逼近伏尔加河沿岸地区,苏联国防委员会作出关于武装伏尔加河水区船舶的决定。根据这个决定,在1942年通航结束前,先后在105艘民用船只上加装了高射机枪等武器。战役进程表明,这个决定是正确而及时的。虽然这些临时加装的武器实际效能并不高,但却使得德军飞机颇为忌惮,不得不拉抬攻击高度,从而降低了德军飞机的攻击命中率,提高了这些苏联船舶的生存能力。

    1942年8月下旬,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内层围廓与步步进逼的德军展开殊死搏斗。蜂涌而至的德军飞机将斯大林格勒炸成了一片火海。8月24日,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员会决定把城里的妇女、儿童和伤员撤到伏尔加河左岸。承担这个繁重运输任务的,以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地区河运船队为主,以伏尔加河区舰队的船只为辅。

    撤退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伏尔加河所有的码头和大小桥梁都被德军飞机炸毁。居民们三五成群地撤向伏尔加河河岸,躲在离河岸100至200米处的战壕、掩蔽部和排水沟里等待过河。当德军的空袭稀疏下来时,常常是夜半时分了。这时,斯大林格勒河运队的工人们开始同时在四个地点,组织汽艇和驳船摆渡。从索利亚内地段到克拉斯纳亚斯洛博达,由13号和4号汽艇摆渡;从哈里祖诺夫纪念碑至克拉斯纳亚斯洛博达的摆渡,由“第二个五年计划号”和“兹德罗夫采夫中尉号”汽艇负责;从卡姆列索斯普拉夫码头至克拉斯纳亚斯洛博达,由“波扎尔斯基号”驳船和“灭火器号”消防船摆渡;从哈里祖诺夫纪念碑至博具利,由2号和“帕维尔莫罗佐夫号”汽艇负责轮渡。

    8月24日晚, “灭火器号”消防船在抢运贵重物资时,遭到德机轰炸,船体多处被炸穿。机械师和司炉被炸死,4名船员负伤。船长П·B·沃罗比约夫不顾敌机的连续轰炸,边行船边组织人们堵漏洞,硬是把整船贵重物资送到了指定地点。尽管有人建议消防船进船坞修理,但沃罗比约夫船长和全体船员仍继续冒着敌机的轰炸和追击炮的轰击,担负起救火和救人的任务,随后又执行运送部队和弹药的任务。

    撤退工作一直持续到8月27日。期间由于德军的疯狂轰炸,不仅整个伏尔加河河岸成一片火海,码头、仓库、轮船、驳船和船坞都在燃烧,不少民用船只在摆渡过程中被击沉、击伤,撤退中的妇女、儿童和伤员伤亡惨重。

    到8月底,德军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德军炮兵观察员已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斯大林格勒附近的伏尔加河面及其毗连的地区,可以指挥各种火炮进行射击。为切断守城部队同后方的联系,德军飞机不仅追逐着河上每一条驳船、汽艇和甚至个别木船,而且还向河里投布水雷。在工程兵部队、民用船只和伏尔加河区舰队的努力下,渡河航线、斯大林格勒同河东岸的通信联系始终没有中断过。

    血与火的9月

    鉴于保持伏尔加河水运畅通,对于整个战役胜负具有决定性意义,东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在1942年8月30日作出了《关于组织斯大林格勒地区伏尔加河的河运工作》的决议。责成伏尔加河区舰队司令员Д·Д·罗加乔夫海军少将准备好从河运人民委员部接收客运汽艇。该决议要求B·Ф·舍斯塔科夫少将,Д·Д·罗加乔夫海军少将和河运人民委员部特派员Ф·Г·卡切宁,在一昼夜之内研究制订出运输工具分配的详细计划并向东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报告。为了保证从斯大林格勒把人员运往伏尔加河左岸,执行决议时还制订了“红十月”区和红军城地区的渡河计划。伏尔加河下游河运局抽调11只船参加这些渡口的运输工作。从9月1日到9月14日,“红十月”区和红军城各渡口的河运工作由伏尔加河下游河运局、伏尔加河区舰队和方面军司令部工程处三方实施领导。在这段期间,从斯大林格勒向伏尔加河左岸疏散了20万居民。

    9月14日17时,德军在坦克的支援下,突破了斯大林格勒一号车站地域。此时,第62集团军各部已无力反击。稳定局势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隐蔽集结在伏尔加河左岸红斯洛博达村的近卫步兵第13师身上。9月14日入夜以后,伏尔加河区舰队和舟桥营动用了一切运输工具——汽艇、拖船、驳船,甚至渔船,将6000名近卫步兵第13师的官兵运过了伏尔加河。这些部队一上岸,就在行进间向德军发起了反击。到9月15日晚,该师已全部运抵斯大林格勒,肃清了突入铁路以东市区内的德军,并前出到马马耶夫岗。斯大林格勒再一次转危为安。

    9月14日,东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作出了《关于加强斯大林格勒地区渡口》的决议。决议指出,为切实加强对渡口和在渡口上航行的船队的统一领导,建议伏尔加河下游河运局局长将原来在局领导下担负把居民从河右岸运往左岸的船只,交给斯大林格勒地域的渡河主任B·0722·舍斯塔科夫少将指挥。这些船包括:快艇2号、快艇3号、快艇5号、快艇“第二个五年计划号”、快艇“共青团号”、大型舢舨“布加乔夫号”、“燃气输船99号”、燃气输船109号和6艘驳船。不足的船只从阿斯特拉罕抽调。船队的补充和修理,燃料、润滑油,食品和工资都由伏尔加河下游河运局负责解决。

    9月下旬,负责防守斯大林格勒北部和中部的62集团军承受了德军的主要攻势,形势一度十分危急。为加强河上运输的组织,保证战斗的需要,根据东南方面军司令员的命令,第62集团军于9月27日日终前,接收了包括“红十月”和“克拉斯纳亚斯洛博达”(中心渡口)在内的各渡口,以及这些渡口上的所有工作人员和渡河工具。在这些渡口工作的摩托化舟桥第44和106营,也接受第62集团军工程兵主任指挥。为有计划地组织弹药、粮食和燃料的供应,以及伤员的疏散,每个渡口都成立了由第62集团军炮弹供给处、粮食处和卫生处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规定首先应将弹药和粮食运往伏尔加河右岸,然后再将伤病员运出。

    负责防守斯大林格勒南部的第64集团军也采取了类似的集中领导措施。该集团军主管工程兵的副司令员Ю·B·博尔特泽洛夫斯基上校,被任命为集团军作战地域内所有渡口的总指挥。由他负责在在各渡口组织渡河指挥勤务及直接警戒,搞好渡河器材的技术管理。第64集团军的工程兵们,不仅维护着通往渡口的道路畅通,而且在各渡口挖掘掩蔽壕。

      由于苏军河上运输组织得力,德军始终无法占领全城。得到源源不断补充的苏军,将德军精锐部队牢牢盯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里,在反复拉锯中不断消耗德军的实力。

    战斗中的伏尔加河区舰队

    战斗在伏尔加河上,保持两岸交通畅通的,不仅有河运人民委员部的民用船舶,也有伏尔加河区舰队的舰艇。该区舰队由Д·Д·罗加乔夫海军少将指挥,编有C·M·沃罗比约夫海军少将指挥的江河第1舰艇支队、T·A·诺维科夫海军少将指挥的江河第2舰艇支队和E·B·霍罗什欣海军少将指挥的扫雷舰独立支队。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时,伏尔加河区拥有7艘炮艇、14艘装甲艇、33艘扫雷艇和两座浮动炮台。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后,区舰队的扫雷艇负责清除德军布放在河里的水雷,装甲艇负责为运输船护航,炮艇和浮动炮台主要负责用炮火支援陆军部队。

    从8月23日开始,伏尔加河区舰队不得不在接连不断的敌炮轰击下执行任务。区舰队的装甲艇和扫雷艇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得到了补充,艇上增设了高射炮。第1、第2舰艇支队在C·M·沃罗比约夫和Г·A·诺维科夫海军少将的指挥下,分别增援了第64和57集团军。北部舰群(“乌瑟斯金”号,“夏伯阳”号炮舰、装甲艇和扫雷舰分队)由C·П·雷先科海军少校指挥,渡过阿赫图巴河,配合并隶属于第62集团军作战。该舰群在阿赫土巴占领了发射阵位,以准确的炮火支援被围困在城市北部地段进行防御的C·Ф·戈罗霍夫上校的步兵第124旅。由海军大尉N·A·库兹涅佐夫指挥的“乌瑟斯金”号炮艇坚持战斗了68天。从11月10日起,“乌瑟斯金”炮艇又去支援被敌围困的步兵第138师。与此同时,“乌瑟斯金”号还确保了驻守在斯大林格勒市以北的第66集团军与62集团军的部分联络。

    时任第62集团军司令员的崔可夫在回忆录里写道:“至于区舰队水兵们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们的功勋,我可以简单地说,如果没有他们,第62集团军可能早就弹尽粮绝,全军覆没,也根本谈不上去完成肩负的任务。”

    据统计,在战役期间,伏尔加河区舰队先后将8万2千名苏军官兵,大量的火炮、坦克、汽车,近2500吨物资运到伏尔加河右岸,返航时将5万2千多名伤病员和居民运出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河区舰队的炮舰、装甲舰和浮动炮台积极压制和摧毁在阿卡托夫卡、文诺托夫卡、马马耶夫岗、城市中部、库波罗斯诺耶等地域德军的有生力量和战斗技术装备。从1942年8月23日到l1月10日,区舰队的舰只向德军发射了l万3千发炮弹,毙伤德军5千名,击毁德军坦克24辆,飞机10架及大量技术装备。

    黎明前的黑暗

    从10月至11月中旬,德军一次次发起猛攻,企图占领伏尔加河渡口,破坏第62集团军通往后方的交通线,切断伏尔加河水上交通。

    在伏尔加河左岸,第62集团军的渡口有两个码头——北码头和南码头。这两个码头以及通往码头的各条通道都在德军的视野和有效射程之内德军对码头及其通道采取了急袭射击和空中轰炸,致使渡口全体人员遭到了重大伤亡,码头被破坏,许多船舶被击毁。截至l0月7日,被烧毁、击沉的船只有“甜瓜”号、“国营农场女工”号、“伊万尼谢夫大尉”号、“波扎纪斯基”号、“阿布哈兹人”号、“顿巴斯”号、“路电车”号、“牵引汽艇”号、“北极—19”号以及七只驳船。H—2—0717型舟桥纵列的35节舟桥也被损坏。绝大多数船舶是停靠在码头装卸货物时被击沉的。

    当德军逼近伏尔加河沿岸后,在“红十月”和“街垒”厂区码头运输变得越来越困难。德军白天从空中猛烈轰炸扫射这些码头,夜间用大炮及迫击炮对码头及通往码头的各条要道进行直接瞄准射击。因此,从10月底起,‘“红十月”厂区的码头只用来运送重伤员,而接送补充人员、武器弹药及大部分伤员的后送都转移到班内沟以南的四个码头进行。由于秋天的洪水引起河水上涨,水涨船高,码头不能接纳船舷升高的船舶。加之这个时段,伏尔加河一些地段开始结冰,河面上的流冰使得船舶进港困难,于是从1942年11月13日起,“红十月”厂区内的码头被迫全部停止工作。

    德军逼近伏尔加河沿岸,苏军河运的损失急剧增加,而且河运的效率大为降低。最开始的时候,因为船只在两岸间按最短航线航行,一夜可往返3、4趟,最多的可达6趟。其后因为要尽力避开德军火炮封锁区,船只必须在伏尔加河以及斯大林格勒几条市内河流间绕个大圈,因此每晚只能在伏尔加河两岸间往返2趟。

      由于大船目标太大,机动灵活的小船在伏尔加河运输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10月26日,第62集团军工程兵司令部分别在伏尔加河两岸建立了小船渡口,25条小船)被编为5个小队。第119工程营小船班(61人)负责伏尔加河右岸的小船渡口,第326工程营小船班(29人)负责左岸小船渡口。

    白天,德军用迫击炮进行直瞄射击,同时还用设置在马马耶夫岗上的机关枪向左岸100米长河道和岸边扫射。因此,小船在白天的活动局限于执行紧急的、需要迅速完成的运输任务或将少量指挥员和他们的通信员从此岸送到彼岸。天一黑,小船队从隐蔽部驶出,执行各种运输任务。尽管伏尔加河及其两岸处于德军火力控制之下,但10月27日到11月11日这段期间,只有一条小船是在航行时被击沉。

    11月12日,伏尔加河上出现了流冰,河水上涨,许多地方通往渡口的道路被淹没,向右岸输送部队和物资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11月14日,N·N·柳德尼科夫上校指挥的步兵第138师的全部储备都已消耗殆尽,全师400多名伤员还滞留在斯大林格勒城内。由于该师控制的登陆场面积有限,飞机空投的弹药、食品大部分落入河中和德军手中。援助该师的唯一希望,就寄托在小船队身上。

    11月17日深夜,第327工兵营派往步兵第138师的2艘小船之一,带着6箱弹药和电台电池抵达了目的地,但在返航时遭到了德军炮击。小船班5人中有2人负伤,红军战士苏沃洛夫和扎哈罗夫牺牲。另一艘小船停泊在扎伊采夫斯基岛右岸时,被德军水雷击沉。

    从11月18日起,步兵第138师的渡口由第107独立舟桥营负责。步兵第327工程营则负责将步兵第138师所需的一切物品,从伏尔加河左岸调运到扎伊采夫斯基岛。而经该岛的小船和物资,以及小船的装卸任务由专门分队保障。11月19日,小船队终于将步兵第138师急需的弹药、食品运到指定地点,并将伤员悉数运回后方。

    就在同一天,苏军向德军战线发起了全面反攻,并迅速将德第6集团军合围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虽然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伏尔加河开始冰冻,苏军的河上运输被迫逐渐停止,但此时城内的苏联守军已经熬过了最为黑暗、最困难的阶段,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通宝推:Illustrarte,好文留观,陈王奋起,啊凡,daharry,小书童,平淡是真,大散人,侧翼,桥上,北纬42度,关中农民,领班军机,mezhan,唐家山,豹子头,
    • 家园 崔可夫事后评论

      要是德国人占领了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是守不住的。不仅是因为后勤运输,而且守城部队主要的水源就是伏尔加河。

      • 家园 一条河如何占领?

        伏尔加河并不宽,你用舰艇封锁,那就要承受河二边的炮火。

        你要完全占领河的二边,那战场就更扩大化了,在河另一边背水一战的德军能守住?

        • 家园 德军多次在攻击作战时,先锋部队背靠河岸。

          不仅可以控制河面,更为自己能够有更多的自由进行反冲击,用以瓦解敌方可能的攻势。本来不进入斯大林格勒,绕到对岸去,俄军不攻自破,可惜希特勒爱面子,非要强攻斯大林格勒,展开机械化部队所不擅长的巷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列宁格勒也一样,德军围的不死,结果好几年都攻克不了。。。由此可知,德国人要拿下莫斯科的话,兵力绝对优势是个大前提,1942年夏季攻势的失利,使德军失去拥有这个优势的机会。所以说,斯大林格勒的挫败是二战转折点,并无不妥。

        • 家园 炮火封锁渡河行动

          苏联的援军上不来的话,崔可夫就连救火的近卫13师都没有办法调动,而这个师战争结束时也只剩下几百人了,可见战事伤亡有多么惨烈,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联有五六个师的援军部队是渡河运过来的,斯大林格勒能守住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些部队的伤亡死撑挤出时间的,没有这些部队阻击德军的推进速度可以快很多。而且对于德军而言,封锁河岸最起码比在一片瓦砾的城市里打那种耗时耗力的老鼠战要强太多,敌人在哪里是看的到的,再怎么隐蔽,渡河的船只总不能隐身吧。

          • 家园 德军已经在这么做了

            但封锁的主力是空军。

            炮不能封锁的原因在于炮打预设阵地比较强,但河里的目标就呵呵了,要对方的船一直沿固定航线运动。要有观察哨随时修正炮弹落点。如果炮很多的话,有观察哨也没用了。

            炮打对方阵地即使杀不了人,也能起到破坏阵地的作用。打到河里有什么用?

    • 家园 最终是后勤打赢了

      就好像两个玉米棒子互搓,最后是玉米粒更多的那个搓光了少的那个

    • 家园 正在读德国历史学家Hellbeck的“斯大林格勒”一书

      此前读了英国历史学家Beevor写的“斯大林格勒”一书。读了两遍,其基调与美国电影“兵临城下”差不多。Beevor热衷于挖掘阴暗面,避而不谈苏军正面积极的一面,把苏军写得非常不堪。从他的描述中完全无法解释为什么这支糟糕透顶的军队可以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最后取得辉煌胜利。电影“兵临城下”中的扎伊采夫根本没有任何作战动力,只是一个会玩枪的人。

      德国教授Hellbeck的“斯大林格勒”一书德文版于2013年出版,英文翻译版2015年问世。尽管英文版翻译得不太流畅,但读起来仍然令人耳目一新。此书素材取自最近解密的前苏联档案。苏联在战役期间和结束后派专业人员采访了251位参战人员,从崔可夫到普通士兵都有。这些采访记录在苏联档案中沉睡了60多年。这批资料解密后,人们发现,当事人坦率的话语是还原当年战争原貌的极其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读者从中可以领略到苏军战斗力形成的机制。

      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军把曾经是平级的政委权限降至军事首长领导之下。西方籍此鼓吹政委无用论。但实际上,苏军政治工作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继续加强。政工人员对提高士兵的战斗力起到巨大作用。在他们的宣传鼓动下,士兵入党人数大幅度增加。经过教育的士兵心中爆发出对敌人无比仇恨,明白他们处在历史转折点重大节点和坚守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意义。苏军在战斗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他们的坚强战斗意志成为战胜德军的关键。他们的功绩令后人肃然起敬。

      该书对于苏军惩戒连的描述也与通常西方历史学家的想象完全不同。许多苏军士兵和军官由于恐惧,怯懦,放弃阵地等原因被送进惩戒连。在惩戒连里他们受到教育和激励。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士兵被认为改造好了就可以送回原部队参加战斗,甚至晋升为军官。

      在斯大林格勒200天极其残酷惨烈的战斗中,百万苏军中出现逃兵,投敌分子,误判误杀,自伤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毕竟不代表苏军的主流。

      为严肃纪律,崔可夫一进入斯大林格勒就当众处决了一个团长和他的政委。随后又当众处决了一个旅长和他的政委。因为他们未经批准自行撤到伏尔加河对岸,违反了227号命令(不许后退一步)。这两次当众处决对各级军官起到了很好的警告作用。崔可夫把集团军指挥所设在比下属各师指挥所更靠近前线的位置,在整个战役期间从未撤退到河对岸,从而为全军起到了巨大表率作用。此后各级军官都明白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斯大林格勒的必要性,坚定了绝不放弃阵地的决心。

      忘情的好文提到的伏尔加河上许多后勤工作细节,读起来非常过瘾。这些内容也是西方历史学家一向给予忽视的。

      收藏了。

      忘情加油。

      通宝推:wage,柏林墙,白玉老虎,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