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戈地图在1985 (转载) -- 无法不甜

共:💬184 🌺3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戈地图在1985 (转载)

    《戈地图在1985》又名《邪恶帝国》,是一本不错的架空讽刺小说,毒牙满满!

    发布在龙空 lkong.cn/thread/1199736/219

    经作者 chaojishumiqs 允许转载到河里。

    另,我和几个坛友都喜欢脑补——毛熊们看到这些会有什么反应,个别达瓦西里会不会顶帖? 戈地图本尊在世前看到,会是什么反应?!

    求推荐靠谱的 中俄语言和文化交流的论坛。

    关键词(Tags): #前苏联#戈尔巴乔夫#讽刺通宝推:大山猫,feebe,易水,盲人摸象,年青是福,辣椒,回旋镖,明心灵竹,
    • 家园 三个月了,更一下呗
    • 家园 第一百三十四章钓鱼行动

      是谁欢呼着愿意死在美国的原子弹下?

      又是谁宣称大清洗杀死了五千万人口?

      当然是苏联的大文豪,诺贝尔奖获得者,《古拉格群岛》的作者——索尔仁尼琴

      戈地图闲得没事的时候,也喜欢看看苏联的文豪们是怎么胡说八道的,或者说怎么发疯的。

      索尔仁尼琴的著作之一《在第一圈里》这本书,可以说是个人对于国家仇恨最极致的表现了。

      借助书中人物之口,表达出只要能够民主自由,他宁可用原子弹把苏联炸成灰,包括他自己和家人也一起去死。

      所谓纵做鬼,也幸福,简直就是他内心深处的写照啊。

      于是苏联政府就把他的书给禁了,顺便送他出国。

      就这样喜欢放屁,随口编造历史的人都能当俄罗斯的良心,群众的导师。

      可见,可见苏联人民是多么的淳朴啊。

      然后连这样的人都搞不定,苏联的宣传部门又是多么的无能啊。

      “最近,莫斯科有发生什么大事吗?”戈地图看完这种擦屁股都嫌硬的玩意,开始问自己的秘书之一阿尔列金。

      毕竟宣传口那都是猪一样的队友,一不小心就会给你整出事情来,哪怕利加乔夫在负责,戈地图也会经常关心关心。

      “总书记,最近关于稿费税率提高问题,有些骚动。” 阿尔列金颇为战战兢兢地说道。

      在党和国家面前,戈地图总是伪装出一副宽容的模样,精心打造自己的形象,但对于手下的秘书,他就没那么客气了,尤其是敢误导他的秘书。

      苏联国家那么大,机构那么多,情报失真程度是非常厉害的。

      戈地图没有时间,也不可能一一查证。

      所以必须保证秘书回报他的情报真实程度,至少在重大事情上都是真实的。

      斯大林为了保证情报的真实程度,就是谁敢在数据造假,就枪毙谁,即使无法避免被欺骗,也能大大增加造假的风险程度。

      戈地图不杀人,只是一撸到底。

      前几次证实在忽悠自己的几个秘书,现在统统取消一切待遇,提前退休,领最低级别的养老金过活。

      只要苏联还存在一天,他们就甭想翻身了,这比杀了他们还痛苦,已经有一个不堪屈辱,提前去见马克思了。

      至于这样处置会不会太残忍,戈地图可不想当袁世凯那样的冤大头,只好借他们的人头一用。

      这怎能不叫阿尔列金心怀警惕?

      总书记是不是准备试探自己说话的真实程度?

      “哦,怎么个骚动法。”戈地图倒不算太紧张,要是作家们真的游行示威,秘书们早就第一时间通知自己了。

      “他们在报纸上抗议,对即将提高的稿费征税力度表示反对。”阿尔列金斟酌地说到。

      “都有哪些人?”戈地图冷笑道,他大概明白阿尔列金为什么那么小心了。

      “法济利·伊斯坎德尔。” 《切格姆来的桑德拉》的作者君,自由派

      “杰德科夫。”著名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自由派。

      “阿纳托利·纳乌莫维奇·雷巴科夫。”《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的作者,自由派。

      “沙特罗夫。”《以革命的名义》的作者,改革派。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改革派。

      “维克托·谢尔盖耶维奇·罗佐夫。”《永生的人》(即电影《雁南飞》的剧本),改革派

      “瓦连京·拉斯普京。” 《活下去,并且要记住》的作者,保守派。

      “邦达列夫。”《热的雪》以及史诗级电影《解放》,保守派

      “亚历山大·安德列耶维奇·普罗哈诺夫。”《燃烧的花园》,强国论者,保守派

      “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索洛乌欣。”《生活在大地上》,反共分子。

      …………

      当阿尔列金把这些名字念一遍,戈地图就笑了。

      可以说非常爆笑了。

      这里面既有自由派也有改革派,还有保守派,甚至连反共分子都没有拉下。

      苏联文坛倾巢出动。

      本来这些人平日里报纸对喷,简直像是美分见了五毛一样,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就差上演拳打脚踢了。

      今天居然都联合起来了,肩并肩做起了战友,何止是晴天霹雳,根本就是乾坤倒转。

      但也可以理解嘛。

      消息灵通,跟政治局谈笑风生的文豪们,在“听说”了苏联的稿费征收力度,准备从13%,变成了25%,这还了得?

      瞬间三尸神暴跳!

      一下子整整翻了一倍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们爱国爱人民,可谁要让我们手上的钱变少了,那是万万不行的。

      要是让文豪们知道是谁提出这个一个毫无人性,惨绝人寰,没有天理的主意,一定会把他群殴致死,还不带喘气的。

      这些文豪粉丝众多,影响力极大,指不定哪个高官就是他们的粉丝,也难怪阿尔列金如此小心谨慎。

      换做穿越前的戈地图,面对这么一群文豪,怕不是憧憬得要死,顺便想找他们要签名,毕竟他们的文字也是影响过自己的。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

      现在屁股坐在苏联总书记的位子上,戈地图看着这些文豪,那是越看越讨厌。

      普罗哈诺夫这种还好,属于铁杆的五毛,办事绝不含糊,最近还在报纸上吹捧戈地图,说他是年轻有为,比肩伟大领袖的新一代领导人,听得戈地图心满意足。

      至于其他的自由派,改革派,除了在文学上深刻的造诣,其他方面,尤其是社会学的智力水平比普通人都不如。

      比如著名的民族主义爱国者拉斯普京,在历史上对加盟国代表大喊,你们不愿意留在苏联,那就走好了。

      还有写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瓦西里耶夫,历史上在改革时期那是上蹿下跳,积极得很,等到风向不对之后,立刻在读者面前装作,我不是,我没有,我没做过。

      当然就算是这样都算好的了,毕竟这些人在改革中并没有获得好处,很多都后悔了自己的行为,至于真正从中捞到好处的作家们,自然为苏联解体大唱赞歌。

      叶利钦是怎么对付这些文豪的?

      听话的,有用的,一起发财。

      不听话的,没用的,统统滚蛋,一些穷困潦倒的,最终选择了自杀。

      戈地图自然不能直接吸取这样的经验教训,但不代表不可以借用,打蛇要打七寸。

      跟文豪们争论是没有用的,要直接拿捏文豪的命脉!

      那就是钱,别看一个个装得清高的,一谈到钱立马给你换出新的模样。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戈地图不紧不慢地问道,这让阿尔列金更加紧张了。

      “杰德科夫认为西方的稿酬标准一直高于苏联,要像国际接轨,实行版税制度。”

      “瓦西里耶夫则认为现有的体制已经在压制文化的创造力,急需改革。”

      “拉斯普京认为国家应该关心中下层作家的收入,而不是将几个高收入的作家当做常态。”

      “索洛乌欣则气愤地大骂,这将会导致俄罗斯文化走向毁灭,是不可以接受的。”

      阿尔列金客观公正地转述了他们的观点,也实在没法不客观,到现在他也没弄清楚,总书记究竟喜欢哪一派。

      当然是一派也不喜欢,只喜欢那种安安静静当作家,为苏联人民提供精神食粮而不是借用自己影响力呼风唤雨的。

      戈地图心中冷笑,果然不出他所料,钓鱼行动大获成功,一个鱼竿下去把苏联文坛的鱼都给钓出来了。

      稿费征税力度提高这消息还能是谁放出来?

      当然是伟大,英明,正确的戈地图让克格勃私底下散发的消息。

      你说文豪们真的喜欢民主自由吗?

      专制侵犯到他们的利益自然是信的,有利于他们利益的时候自然是不信的。

      归根到底就是钱和权的问题。

      苏联解体末期,有作家大喊,我不要民主,也不要自由,我只想知道,我的剧本能不能按时上演,能不能按时拿到稿费。

      拿不到钱就一切白搭。

      你看不同派别,势同水火的文豪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就是绝对不能加税,哪怕我们挣再多钱,也是我们努力的结果,国家不能这么做。

      “很好嘛,让他们争论下去,理是越辩越明的,让苏联人民好好学习学习。”戈地图说出了令阿尔列金瞪大眼睛的话。

      尽管不知道文学上总书记的爱好,可是经过打交道他也明白,总书记是喜欢稳定压倒一切,最讨厌游行示威的领导。

      怎么今天转性了?

      看着秘书不解的眼神,戈地图心中油然升起一股优越感,毕竟还是太年轻啊。

      咱是谁,穿越者啊。

      在后世众多明星和作家的名誉是怎么破产的,还不是说太多话,暴露了智商。

      像什么为爱叛国,为钱下跪之类的行为。

      平日里苏联人民只通过他们认认真真,精心刻画的书来了解他们,自然觉得文豪身上都是带着神一般光环的,是如此的睿智。

      戈地图不要他们的钱,也不要他们的命,就是要捏碎他们身上最有价值的光环。

      让苏联人民好好看一看,为了争夺自己的利益,文豪们究竟会是怎样的嘴脸。

      在这样的设计下,还有比提高稿费征税力度更有用的消息吗?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一听要被动了奶酪,管你是自由派、改革派还是保守派,他们都能站在一起。

      戈地图正好浑水摸鱼。

      第1,可以让真理报等报纸煽风点火,普及税收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的福利支出,吸引非作家的人支持征税。

      第2,可以提高低收入作家的免税额度,加大高收入作家的征税力度,分化瓦解作家群体,让低收入作家和高收入作家产生内斗。

      第3,对于提高征收部分,可以设立退税制度,作家可以对此申请退税,至于如何退税,当然党和国家说了算,你要是反共倾向,不好意思,一分钱都不会退给你,这样保守派自然就站到戈地图这边来了。

      不是瞧不起文豪们,坐拥整个苏联的宣传机器,报纸,广播,电视等等,打不过一群文豪,那是因为宣传部里面全都是猪,一个有用的都没有。

      换戈地图亲自上马,不是瞧不起你们,一块上吧。

      老子一次性团灭你们,让你们长长见识!

      通宝推:木木3,
    • 家园 第一百三十三章 资本运营与总督制度

      “安东卡,我们是好朋友对吗?”

      “当然喽,加尔沙,要不然我怎么会把你从外贸部门要到这里来,你知道我需要帮手的。”安东卡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好吧,我听你的,因为你一向是对的,所以我放弃了能去欧洲的外贸职位,跟你来一个这么一个,嗯,新成立的部门。”加尔沙挠了挠头,能够混进外贸部门,那是苏联干部子弟的终极追求,所以好不容易混上了,又跑出来,如果不是好朋友,或者说两家关系特别好,他怎么可能这么做。

      “是苏维埃国际金融部。”

      “好吧,金融部,那不是国家银行在干的事情吗?怎么需要我们外贸部的人来参与。”可怜的加尔沙,他更感兴趣的是,怎么把商品卖出更高的价格,或者跟腐朽的资本主义公关一起乐一乐,实在不能理解这个金融部,有什么鬼用?

      “哦,见鬼,加尔沙,你忘记了我们的任务了吗?”安东卡显得有些抓狂,加尔沙品性不错,就是在资本主义腐朽下,一般也就是吃饭喝酒而已,所以他才放心地拉他过来,反正现在金融部也没什么人才可言,正是占位子当元老的时候。

      但是这么呆头呆脑,怎么用啊。

      “你是说那些债务?”加尔沙语调变得有些高,显得不可置信。

      “对,债务。”安东卡用力地点了点头。

      “见鬼,列宁在上,我要回外贸部去,我以为是你是开玩笑的,有其他的好处,希望我的关系还好用,可以回去,对,回去,我还要参加今年列宁格勒的国际皮革贸易。”

      “给我回来,你刚走,位置就被人顶替了,外贸部有的是人,最不缺就是你这种共产主义接班人,去年总书记扩大了两倍编制,半个月就满编了,或者你想去拓展安哥拉的市场?”安东卡直接拉住了对方,恶狠狠地说道。

      “不!!你知道的,为了进去我花了多少工夫吗?上司喜欢仙人掌,我整整收集一百种仙人掌,结果他家院子早就摆满了仙人掌!送都送不出去。”

      “闭嘴,脑子给我清醒一点,”安东卡冷冷地说道。

      显然加尔沙是有些敬畏这个朋友的,毕竟当初能进外贸部,也是他帮了大忙才进去的。

      “好吧,到底有什么好处,我已经冷静下来了,安东卡,以你的智慧,为什么突然想来这个什么国际金融部。”

      “哼,所以你是愚蠢的人民群众,需要我这种先锋队来领导你。”安东卡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好吧好吧,我是人民群众,快点说吧。”

      “金融部目前的任务,就是将苏维埃贷款给各国的债务进行资本运营,让苏维埃获得更多的资本,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不就是向那些国家要债吗,怎么可能要得到,要是要得到,哪里还需要我们去要,让红军去要估计才行。”身为外贸部的加尔沙,其他方面可能迷糊,钱方面是绝对精明的。

      要是要得到,这些债务还用得着处理?

      外贸部门的人,有时候会染上一个毛病,那就是硬通货才是钱,其他都不算钱。

      毕竟国际贸易就看这个。

      “比如埃及的债务?”安东卡举例说到。

      “是的,前段时间埃及外交部长就延长债务归还时间来到了莫斯科,但是他没有取得任何成绩。”加尔沙颇为幸灾乐祸地说到。

      “你的意思是埃及还不了当年我们支援他们十月战争胜利的军事债务?”安东卡继续问道。

      “当然,你应该比我更清楚的安东卡,去年乌兹别克的棉花是个好年景,我们再次减少了埃及的进口,为了完成出口指标,拓展埃及市场反而加大了纺织品等其他商品的出口,所以苏维埃和埃及的贸易变成了顺差,如果考虑到我们在国际市场引起了粮食价格上涨,埃及的财政应该更为窘迫了。”

      “如果不是有值得夸耀的成绩,总书记也不会在外贸部发表讲说,并鼓励我们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为了经济上的考量,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从美国获得了十亿美元的援助,也就是说,他们在政治上更加倾向资本主义了。”

      加尔沙虽然有点呆,可也不是吃干饭的,在外贸部混了那么久,这点基本状况还是了解的。

      (注:这里已经跟原历史发生了许些变动,原本1985年戈地图的改革造成经济动荡,反而使苏联在埃及贸易上变成了逆差,欠钱不还,从而使得埃及对苏联更加不满,但书中的历史,经济方面的变动已经开始发生了,换句话说埃及欠苏联的债务进一步扩大了。)

      “为此埃及加大了市场化改革,私有化政策,得到了里根总统的赞扬,对吗。”

      “是的,没有十亿美元的粮食价格补贴,埃及将会发生动荡。但是这进一步说明,他不可能还钱,只会赖账。”加尔沙见到安东卡似乎有些装傻,于是生气了。

      “而我们这个国际金融部没有办法要到钱来,也就是工作失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无法取得成绩,也无法从中获得好处,也不会有人来请我们吃饭,因为我们没有权力减免债务。”

      “你说得对极了,加尔沙,我的好朋友。”安东卡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对你妹,我要回外贸部去!

      加尔沙简直恨不得砸烂对方的狗头,假设有人把你从烟草局的国家编制骗出来,然后让你去卖安利,估计你杀他的心都有了。

      哦,说错了,你会直接杀了他。

      “那么你知道乞乞科夫吗?”安东卡耐心一向很好,哪怕面对要吃人一般的好朋友,他也没有半点着急。

      “知道,说这个干嘛,在阿富汗的英雄大学生,《真理报》《共产党人》等全国影响性的报纸都对他进行过报道,现在他已经是阿富汗的重要人物,象征着大学生支援外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标杆人物。我们能够扩大纺织品对埃及的出口还有他的一份功劳。”

      “现在想当官想疯了的大学生,都在申请去阿富汗,一群蠢货,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怕不是被恐怖分子炸成灰了。”

      说到乞乞科夫,加尔沙是又羡慕又嫉妒,长这么大,家里也算有关系,要不然也进不了外贸部,可是别说真理报了,小型报纸他都没有上过。

      为了把战争进行到底,现在苏联的媒体在戈地图的指挥下,不断报道一个又一个标杆人物,重点强调升官发财。

      把一群脑子被前途冲昏头脑的人一个个地送去帝国最前线。

      “没错,现在想要快速升官,在戈地图总书记的政策下,有四个方向,其中升官最快的,就是去阿富汗,这个太危险,别看一个乞乞科夫成功了,死掉的大学生真理报只会当做没看见,或者用他的死去宣传恐怖分子是多么的恶劣,我们要把战争进行到底,消除恐怖主义的源头。”

      “你不想去阿富汗吧。”安东卡冷笑地问道,他也不想的。

      “绝对不去。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加尔沙猛烈地摇头,开玩笑呢,这种功劳是羡慕不来的,爬再快,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很好,第二个是去处理完不成指标的落后企业,下军令状,成功了,升官发财,失败了,呵呵,你会管理企业吗?”安东卡明白,局势再一次回到他的掌控之中了。

      “不会。”加尔沙的脸色更苦了,当初家里也怂恿他去试一试。

      他吃喝玩乐是好手,管理企业,还是免了吧,要不然怎么是安东卡管他,而不是他管安东卡。

      “很好,第三个你是优秀的农庄管理员,今年的农庄被兼并了不少,生产力落后,管理不善的农庄,被周围评为先进的农庄吞并,谁能够提供给城市更多更好的农产品,谁就能够升官发财。”

      “你会管理农庄吗,保证新鲜蔬菜供给莫斯科?”

      “不会。”加尔沙大汗淋漓,痛苦万分,陷入了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的自责当中。

      农庄的兼并引起苏联学术界一轮轮的讨论,连富农重新出现的口号都喊出来的,但是土地所有制并没有变动,仅仅是国有农庄调整了利益分配,让种田专家能够通过农庄致富,并且多出劳动力,供应紧缺的建筑行业。

      不可否认的是,有了利益驱动,加上卢卡申科的铁血整顿,农贸市场的供应对比前几年有了一定的起色,这也被当做值得夸耀的成绩附在了戈地图的工作报告里面。

      不能升官发财不可怕,可怕的是,看着别人升官发财,而自己却不能。

      “第四条呢?”带着最后的希望,加尔沙问道。

      “第四条就是在这里,这个成立不久的苏维埃国际金融部。”

      “问题是,我们根本没办法收回钱的。”加尔沙绝望了。

      彻底绝望了。

      “哼哼,你觉得我看上去很傻吗?”安东卡冷笑以对。

      对啊,这货总不至于连自己都坑,一定是有什么妙计。

      加尔沙果断抱大腿,都是在体制混的,有大腿在前,还要什么节操啊。

      “给我起来,正经点。”

      “花旗银行在南美做的事情,你难道不知道吗?”

      鬼才知道。

      加尔沙再次摇了摇头。

      “很简单,还不起债务几乎是第三世界共同的问题,要是还得起,他们还叫第三世界吗。”

      “然后呢?”

      “然后花旗银行发明了一种新的办法,外债转内债。”提到这里,安东卡也不由得钦佩的神色。

      “什么意思?”

      “假设埃及偿还不了外债,那么我们可以用埃镑作为支付手段。”安东卡慢条斯理地说道

      “你疯了吗,我们只要硬通货,埃镑有什么用?瑞士法郎,德国马克,法郎,英镑,美元都可以,谁要埃镑,当做废纸吗?”加尔沙瞪大了眼睛,觉得自己的老大是不是脑袋坏掉了。

      “所以说你蠢,不如人家聪明,换成埃镑可以,但是必须允许我们用来购买或者投资埃及的产业,明白了吗?”

      “南美已经开始了这场改革,因为他们别无选择,里根一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造成了美元进一步贬值,而外债是具有保值条款的,也就是他们外债一年的年利率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百分之二十?”习惯了苏联国内住房贷款百分之0.5的加尔沙差点把眼珠子给蹦出来。

      “对,如果埃及不能偿还外债,我们就可以用这笔钱,跟他们谈判,购买他们的资产,将他们的外债转换为内债,并且同意进一步贷款。”

      “按照花旗银行的经验,这套改革的诱惑力在于,减免他们的债务,转换为投资,哪怕变成了外国企业,对了,不是有句话嘛,国有企业是搞不好的,要注入一点外国人的血才能活。”

      “到时候这些产业谁来管理呢,还不是我们国际金融部的事情。”安东卡毫无压力地说道

      “这能行吗?”

      “为什么不能行,在国内你可以为所欲为吗,你以为乞乞科夫是什么高尚的家伙,放屁,他在阿富汗过着资本家的生活,什么狗屁英雄大学生,共产主义标杆,他在阿富汗的别墅都有两三套,别墅里面还有一堆的女奴。”安东卡愤愤不平,凭什么不是我过着资本家的生活的样子。

      “真的吗?”加尔沙感觉自己的人生和世界观收到了冲击。

      “你忘了我的叔叔在克格勃里工作吗,他跟我讲的,由于乞乞科夫在阿富汗干得好,所以根本没人会去查他。”安东卡再次夸张了一下乞乞科夫的现状,吹牛谁不会,可怜乞乞科夫也就一栋别墅,有几个女秘书而已,到了这里就全变了样。

      “懂了吗,只有在国外才可以为所欲为,只要我们在国际金融部干得好,为苏维埃获得更多的海外资产,谁会计较你干了什么,我们是在国家拓展海外,明白了没有。”

      “在国内,大家的生活水平差不了太多,就是外国人给你贿赂,让你谈判的时候让步,你敢要吗,要了你能把钱花出去?怕不是被党纪国法处置了,外国才能为所欲为,因为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

      “再告诉你一点,总书记关于国际经济的讲话,内部讲话。”

      你连这个也知道,真是关系通天,加尔沙再一次惊讶于自己朋友的消息灵通,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85年开始的石油价格暴跌,现在维持在21美元一桶,但比起81年的巅峰期是大大下降了,尽管真理报近乎诅咒的方式谩骂美国的阴谋,但是归根到底,还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第三世界的国家为了利润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石油生产过程,导致石油产能远高于世界需求,一旦欧佩克或者说沙特决定打击石油价格,那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油价下跌。”

      “油价下跌更可怕的连锁反应,引起了全球原材料价格的下滑。”

      “这就是第三世界的悲哀,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本,在原材料价格高涨的年代,认为有利可图,获得了西方国家的贷款,投入到原材料生产当中。”

      “而他们这样做,就是让原材料产能大大增加了,如果需求端没有跟上,就会严重过剩,然后原材料价格暴跌。”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如此,然后他们还不起贷款,不得已将自己建设的原材料基地对西方敞开大门。”安东卡显得有些兴奋,他喜欢这样具有美感操作,这样的资本操作让他感到快乐。

      仅仅依靠资本的力量,就让一个国家毁灭。

      “可是这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现在原材料价格暴跌,你知道外贸部的压力有多大吗,总书记扩大两倍编制,不是让我们吃吃喝喝的,有不少人被派去第三世界扩展市场的。”加尔沙反驳道。

      “没错,这就是关键点,是我们扛得住,还是第三世界国家扛得住呢?过多的产能总是要被消灭的,这是资本主义不可解的死循环,而我们则要利用苏维埃的军事援助等债务,获得他们的产能,或者摧毁他们的产能,与其让资本主义国家来控制,不如我们来控制,为下一次原材料价格的高涨,做好准备。”

      面对安东卡的疯狂,加尔沙被说服了,他心动了,如果真的能行,还是很有前途的样子。

      “可是,西方能够允许我们这么做吗?”加尔沙最后一次提出了问题。

      问得好,安东卡笑了。

      “他们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如果能够跟我们合作,撬开第三世界的大门,他们为什么不乐意呢?”

      “不要忘记我们第一笔债务,是跟大通银行合作的,据说他们已经赚了很多钱了。”

      “好,听你的。”加尔沙果断选择了站队。

      要是戈地图知道自己成立的国际金融部里钻入了这么一个人才,他一定大感安慰,是因为他能够为苏联带来利益吗?

      当然不是了。

      而是像安东卡这种人,太危险了。

      是的,一旦局势发生变化,那就是潜在的寡头人物,造反的主力军啊。

      苏联社会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安逸,如果国家不崩溃,你的人生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用发愁医疗,住房,教育等问题,虽然你可能需要排队等待,或者走后门获得一些特权,但你的生活依然是非常安逸的,质量另外算。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比较友好,可对于某些人来说,苏联就像是一个大监狱一样,囚禁了他们的活力。

      安东卡无疑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快速成功,不喜欢按部就班,不喜欢勤勤恳恳,为了成功和荣华富贵,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道德和法律。

      无论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是苏联的解体,都能够看到大量这样的人才,或者说枭雄。

      这可以说是刻在基因里面的躁动,天生就不甘于稳定。

      所以一定要想办法给他们找点事做,给他们机会。

      “让他们滚到海外去祸害外国人吧,省得给我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跟国家作对。”戈地图咬牙切齿地说道。

      要维持政权的稳定,仅仅依靠体制吸收是不够的,尤其是现在比较稳定接班的升迁制度,是不能够满足所有人的,而苏联又不能像中国一样实行市场化,给他们下海闯荡的机会。

      所以采取各种手段,让他们去拓展海外吧。

      是选择在国家的支持下,拓展海外市场,还是憋在国内等待民主自由呢?

      相信真正的枭雄都会选择第一条,尤其是戈地图没有主动瓦解体制的前提下,造反是没有出路的。

      而国内的枭雄被稀释掉之后,体制就会变得更加稳定,也更容易镇压。

      就像是科举制度对于政权维护最大意义难道是选拔人才吗,当然不是了,而是尽可能地让人才不去造反。

      越是科举制成熟的时代,造反集团的知识分子数量便随之下降,这就是对政权最大的好处。

      可是苏联或者俄罗斯并没有中国如此悠久的科举文化,也没有如此悠久的文官传统,在这一方面的文化传统,中国在全世界是无敌的。

      所以戈地图考虑到了俄罗斯悠久的传统——总督制度。

      总有人惊讶于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扩张,然而这并不是出自沙皇的意愿,什么沙皇始终扩张,心怀天下等等,这些想象纯属放屁。

      很多情况仅仅是总督们为了发财,主动发动军事战争,用既定事实让沙皇来给他们解决问题,跟昭和马鹿一个德性,沙皇对此十分无奈,若是他有中国皇帝的权力,他一定把这些混蛋统统吊死。

      同样的,不能吊死这些混蛋的戈地图决定把这些危险份子统统丢出去。

      通宝推:大山猫,
    • 家园 第一百三十二章不同的接班人们

      有一种苏联解体必然论,论证方法是这样的。

      历史上戈地图的上位,是因为在这之前苏联经济已经走入了困境,不得不让他上位,而他上位采取了改革依然不能挽救苏联,于是得出结论苏联必然解体。

      罗曼诺夫和谢尔比茨基对此表示,你他娘的在放屁。

      如果真的是因为经济原因,为什么上位的不是早在七十年代就以经济专家闻名全苏联,受到党和国家一致赞扬的罗曼诺夫?

      如果是国事到了艰难的地步,为什么上位的不是根基深厚,并且执政一方业绩斐然的谢尔比茨基?

      戈地图的上位,甚至不是正常的政治接班,仅仅又是一次标准的苏联政治斗争的结果罢了。

      他能够上位跟所谓的新思维,改革派没有半点关系。

      恰恰相反,在他的政治盟友,葛罗米柯看来,戈地图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平庸。

      是的,一个相当平庸,甚至无能的官僚,这样的官僚当总书记,葛罗米柯这位太上皇的日子才能过得舒服一些。

      要是谢尔比茨基上台了,继承了勋章控政治遗产,根基雄厚的他,会让葛罗米柯做太上皇?

      要是罗曼诺夫完成列宁格勒帮的夙愿,成为第一个由列宁格勒登顶莫斯科最高宝座的人,他会缺少干部支持?

      排除这两个选项,葛罗米柯的合作对象简直一目了然。

      那么为什么这种说法会流传甚广,甚至让很多专家都中枪了呢?

      因为这是戈地图上台后,进行的,标准的苏联政治宣传。

      天不生戈地图,万古长如夜嘛。

      没有成绩的领导人反而很喜欢把自己吹上天去,仿佛国家没有了他,人民就会死一样。

      这种宣传属于谁信谁傻的,当然各国在研究苏联史,出于各种政治原因沿用这一说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选择戈地图作为合作对象,肯定是葛罗米柯这位苏共元老级人物一生犯下最不可弥补的错误,甚至他自己都吃后悔药了。

      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平庸的官僚,竟然有这么强的权术。

      4个月掌控政治局,两年时间让自己权利达到巅峰,这个速度是空前绝后的。

      当时正在借着反腐大旗横扫千军的戈地图,是打算连葛罗米柯一起干掉的!

      莫斯科到处流传着葛罗米柯贪污受贿的消息,搞得他灰头土脸,为保晚节,不得不引退辞职,然后于第二年去世。

      你说他是寿终就寝吗?

      恐怕未必。

      所以这个老家伙咋还不去死啊。

      穿越者戈地图就郁闷了。

      在苏顾委里活得滋润的葛罗米柯,一点也没有马上要走的趋势,偶尔还在党和国家面前露露脸。

      如果要问葛罗米柯的满意程度,他现在绝对是满意的。

      所以歪打正着,穿越者的行为反而让葛罗米柯延长了他本来就不短的寿命。

      历史上为什么戈地图要进行那么大规模的政治大清洗,经济大跃进?

      因为他的根基不够雄厚,如果仅仅依靠葛罗米柯的支持,那他只不过是个儿皇帝罢了。

      再说了,葛罗米柯自己也不是什么特别强悍的大佬,只不过是强者都死了,就剩下他一个罢了。

      让这样的人骑在自己头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并不是苏联经济困难导致了戈地图上位,两者完全没有关系,要知道就算认为戈地图是自己小弟的安德罗波夫,对于他的工作能力也是非常不满的。

      自从1979年掌控苏联农业开始,他的政绩乏善可陈,甚至造成了苏联农业的止步不前与后退,每次都拿天气做借口,尽管天气是影响苏联农业波动最大的原因,但这不是五年平均粮食产量倒退的理由,等到自己当了总书记立刻翻脸说是体制问题。

      什么叫做不要脸?这就叫做不要脸。

      再说了,1983年到1984年期间,由于安德罗波夫努力整顿经济秩序,在宏观数据上,苏联经济反而比1982年表现要好,让一堆人在后世吹安德罗波夫,怎么才一年时间就成了药丸,这也太快了吧。

      恰恰是戈地图的偶然上位,导致了他为了权力进行了政治大清洗,经济大跃进,反而造成了苏联经济的严重困难,结果他造成了严重困难,在历史书上居然成了他必须这么做的理由,真是荒谬绝伦。

      身为穿越者的戈地图自然是吸取了这个教训,采取了与历史上截然不同的方针,借助利益收买,团结了一大批以他为核心的官员。

      而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觉得自己羽翼丰厚,能够自行决定苏联国家命运的戈地图,自然看这个老东西,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然而戈地图现在能做的,也仅仅是在心中祈祷马克思早日把他带走。

      无独有偶,阴险毒辣的戈地图在为自己的权力奋斗不已的时候,在大洋彼岸,有另外一个人,也在为了美利坚最高宝座奋斗不已。

      “州长先生,您好,很高兴认识你。”

      “您是?”克林顿正在为竞选的事情发愁,敌人太过强大了,老布什老而弥坚,优势极大,平A过去都能赢的那种。

      就算是想撬墙角,也没有半点机会。

      “这是我的名片。”

      “伯纳德·麦道夫?!!”克林顿瞬间瞪大了眼睛,眼前拜访的这位,早就是华尔街的知名人士兼成功人士的。

      虽然平日里没有交往,可是刚才拜访自己的时候,为什么不说呢,搞得那么神神秘秘?

      莫非是为了竞选的事情?

      “是的,正是鄙人。”

      “您好,您好,您的拜访是我的荣幸,麦道夫先生。”克林顿立刻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手,还他娘的不肯放松,生怕一不小心他就跑掉。

      真是个聪明人啊。

      麦道夫感受到手上的力度,为自己再一次选择正确而面带微笑。

      “听说您正在为选举的事情发愁?我对您的政见非常感兴趣,也十分认同,愿意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而努力。”

      麦道夫轻描淡写地说到,作为华尔街里面的成功人士,他有资格这么说。

      “真是太感谢先生了,可这不是钱的问题。”

      克林顿有些迟疑地试探道。

      在美国,在总统大选中,你说这不是钱的问题,那简直是要笑死人啊,有什么问题是钱不能解决的,那一定是你的钱不够多。

      然而麦道夫并没有鄙视克林顿,而是再一次为他的聪明点个赞。

      若是麦道夫只是自己一个人,那当然无济于事,虽然很感谢对方的馈赠,但也就是那样了。

      可若是他背后还有什么力量,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半年前,洛克菲勒先生前往苏联,拜访了苏联总书记,回来之后他大为赞赏,认为苏联总书记对于金融的理解超越了时代。”

      “我有幸跟随前往,并在莫斯科开设了第一家外国证券机构,虽然获利不多,但是苏联总书记开阔的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那么的年轻,有活力,有才华并且确实地掌控着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

      “我们在敬佩的同时,对于美国的未来感到了忧心忡忡。”

      年轻有才华的苏联总书记,对比之下美国的总统是有史以来年纪最大的!

      预定接任的老布什也是一个二战的老东西了。

      原本历史上,对抗苏联老年政治局的就是美国的老年政治局,可惜的是苏联老年政治局死得比较快,让戈地图上了位。

      要为年轻人让路啊。

      克林顿瞬间秒懂

      带着激动的心情说道

      “是的,苏联总书记十分的可怕,他野心勃勃,纵横捭阖,相比之下,我们在英国,法国乃至中国的外交策略都显得失败,他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包围圈,突围而去。”

      “甚至他敢于使用核讹诈,区别于赫鲁晓夫的疯狂,更显得冷静。”

      “对此我日夜发愁,夜不能寐,希望早日为国家效力。”

      麦道夫再一次感觉,跟这种人合作真是太愉快了,克林顿没有什么根基,不像布什家族实力雄厚,跟各大军火商关系匪浅。

      真是完美啊。

      “是的,我们非常赞赏克林顿先生的才华,这在阿肯色州就已经被证明了。”

      “您的人格魅力,完全能够让美国增添光彩。”

      “我们将至始至终地支持您。”

      等等,至始至终?

      克林顿第一次发现不对劲了。

      有必要这么诚恳吗?

      做生意而已啊。

      “是的,我们将至始至终支持您。”麦道夫再一次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为什么?”克林顿小声地说道,他有点害怕了。

      麦道夫将头伸到克林顿的耳边,用轻得刚刚能够听到的语气说到

      “我们由衷地希望,国家能够放开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如遭雷击,克林顿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眼神,他是个才华洋溢的聪明人,非常的聪明。

      所以他愣了。

      是国家重要,还是自己的荣华富贵重要?

      这种问题,三秒钟就能解决。

      “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我的经济理念中,它将发挥重要作用,为美国的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麦道夫笑了,克林顿也笑了。

      两人再一次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

      这次会面的痕迹,谁也不会留下来。

      通宝推:李根,大山猫,
    • 家园 第一百三十一章猪上树

      (又是满满的私货,仅供参考,绝无影射,跟现实没有任何关系,历史仅仅是历史)

      “同志们,在会议开始前,我跟大家说一些题外话。”

      “有一位集体农庄的成员给我写了一封信,跟我抱怨——”

      “总书记说了,要让猪爬到树上去。”

      “州委书记们下令,如果猪不能上树,说明这猪不忠诚于苏维埃,这是严肃的政治问题。”

      “区委书记们厉声呵斥,猪必须上树,不然就把猪杀了。”

      “村民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把树砍了,让猪站在了枝头上。”

      “可是,我真的没有下令让猪上树。”

      全场大笑。

      在总书记难得的玩笑下,气氛显得十分活跃。

      这群敏锐的官员们,立刻意识到了戈地图真正的意思,因此他们有理由对此表示支持。

      如果条件允许,他们甚至愿意放声大笑。

      为什么?

      在这个猪上树的故事里,蕴含着的是一个错误的指令,被官僚体系全力执行后造成的恶果。

      而他真正涵盖的内容,便是管理失控问题。

      苏联太大了,一个超级大国的盘子,如果采用中央集权,而且是高度集权的体制,那么无论最高领导人如何的睿智,他都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处理特别具体的问题。

      举个例子,同样是医疗问题,西伯利亚跟莫斯科的处理方案能够一样吗?

      不一样。

      并且这样的行政单位有上百个。

      总书记面对信息的级数是州委书记的上百倍,这还不考虑国家外交,国防等等问题。

      哪怕他愿意像朱元璋那样永不停息地干活,当一个劳模中的劳模,也不可能做到。

      这也是为什么苏联会出现乌克兰饥荒问题,斯大林等人在理论上为农民留下了口粮,可那也只是理论上而已,当国家大到这种程度,除非问题严重化,否则信息根本反馈不到最高领导人那里。

      要知道斯大林本人就是一个工作狂,不断地,高速地处理国家问题,可他依然被海量的信息给覆盖了。

      这也是为什么东德同样采取计划经济,能够取得比苏联更好的效果,因为他们不仅仅工业化程度比苏联高,社会组织更好,最关键的是,国家也很小,昂纳克得到信息真实程度,要远远高于戈地图。

      更何况戈地图深深明白自己的本事,别说一个州了,给他一个区去处理实际事务,他都不一定能够搞定。

      具体事务方面,他跟个白痴没什么两样。

      毕竟不管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他都没有获得事务经验。

      因此他必须也只能尊重州委书记们的权力,在具体事务上尊重他们。

      “可是,我真的没有下令让猪上树。”

      便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信号,这样信号怎么能不让中央委员们欢欣鼓舞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戈地图当然不愿意让自己手中的权力损失一丝一毫,但他必须这么做。

      因为这是有深刻的历史教训的。

      研究1985年后苏联的历史,一定要分成三个阶段。

      分别是1985年-1987年,1987年到1989年,1989年到1991年。

      是的,虽然戈地图执政时间只有短短的六年,但是每个阶段几乎是天差地别甚至是180度大回转,一旦不按照这些阶段进行研究,很容易就会被带到阴沟里去。

      鲍里斯是怎么指责戈地图的呢?

      指责他夺取了比斯大林还要大的权力!

      为什么鲍里斯这么说,甚至愤愤不平?

      因为他之前是担任莫斯科市委书记,结果他的权力被戈地图吞得一干二净,他岂能不怒,否则好好的市委书记不干,非要去推翻苏联,这得冒多大的风险?

      这里说的就是1985年到1987年,身为苏联有史以来最天才的内斗高手,戈地图无可争议地碾压了所有的政治对手。

      什么保守派在他眼里都是战斗力不足五的渣滓。

      然后他制定的加速战略是一个谁也完成不了的指标,如果不完成指标就要干掉你。

      官僚体系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开始了疯狂,大量假造。

      于是到了1987年,宣告加速战略破产。

      非常有趣的是,很多专家从这一点作为切入点,论证斯大林体制的失败,证明戈地图已经很努力地挽回苏联体制了,但是无可奈何,这个体制已经不行了,所以他逼得没有办法才要自由化和民主化的。

      两个字放屁。

      搞了大跃进还叫挽救体制,这笑话真好笑。

      1985年到1987年的悲剧,最简单的根源,就是戈地图摄取了过多的权力,干涉了具体事务,他本身又没有任何能力来驾驭这个权力,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禁酒令。

      高加索地区的民族主义之火是怎么点燃的呢?

      我们来看看三个加盟国。

      摩尔达维亚、格鲁吉亚以及阿塞拜疆。

      摩尔达维亚,是苏联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在1980年种植高达20万公顷的葡萄园,占全部农业耕地的10%。

      葡萄种植利润是农业产品中极高的产品,根据国营农场提供的数据,哪怕比较差的葡萄园加酿酒厂,一年的利润率也有70%。如果是表彰先进的企业,每年的利润水平高达150-200%。

      1976年到1980年,每年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人均葡萄产量是315公斤,单单吃葡萄,他们也能养活自己。

      格鲁吉亚葡萄园占耕地面积4.7%,阿塞拜疆占6.4%。

      这三个国家加起来,葡萄产量超过了苏联一半以上。

      然后被全部铲平!

      举个例子,格鲁吉亚1985年10月葡萄酒产量暴跌一半,要知道1985年5月份禁酒运动才开始,这种疯狂程度,令人目瞪口呆。

      谁说苏联行政机构失去了力量呢,只要没有被人为地拆掉,一旦中央高压下来,他们能爆发极其恐怖的战斗力。

      这就为高加索地区的民族主义之火,埋下了最为雄厚的基础!

      既然苏共中央不打算把当地人的生活,经济来源当一回事,不把他们当人看,那么还能指望他们忠诚于苏维埃吗?

      于是就在解体的那一年被全面点燃!

      所以没有足够的能力,就不要做多余的事情。

      更何况他的权力已经够大了,真的没有必要贪婪到连州委书记的权力都要吞下,去严厉干涉他们,这只会撑死,不会第二个结果。

      如果遇到历史上戈地图这种没有自知之明,又好大喜功,又特别擅长权术,那将是悲剧的起源。

      某种意义上中央跟地方简直仇深似海啊。

      地方干部看了中央的政策法规,哪个不骂上两句傻叉,哪个智障拍脑壳想出来的政策,一点可行性都没有。

      中央干部看了地方的执行结果,哪个不是咬牙切齿,我们这么好政策,怎么就让你们这群混账变成这幅德行?

      更何况一件非常有趣的政治现象。

      中央最喜欢什么样的地方干部呢?

      听从命令顾大局,中央叫你干嘛就干嘛。

      说句难听点的,就是不用管地方的死活,这样的干部最令中央满意。

      比如耳熟能详的灰衣主教苏斯洛夫,就是这么一位讲政治,顾大局的好干部,所以他就升得特别快。

      对地方老百姓来说,这种干部就是狗官,用当地老百姓的血泪,去染红自己的官帽。

      如果中央全是这种不管地方死活的干部,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但中央要求讲政治顾大局错了吗?

      如果地方都只顾自己,反抗中央,还做什么国家,干脆独立算了。

      一旦地方做大,政令出不了克里姆林宫,那就是名存实亡。

      那都没有错,错在哪里呢?

      错在使用权力的人。

      看使用权力的人,究竟是认真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协调国家的整体利益,还是自己用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呢?

      这里面在运用权力的效果那可是天差地别啊。

      戈地图自然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可惜他也不想踩坑,哪怕这些权力再诱人,也没有明知道是坑还里面跳的道理。

      那地方做大怎么办呢?反抗中央怎么办?

      控制财政。

      一方面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性,让他们发展经济,一方面不能给他们留下太多的财政富裕,要不然岂不是中央要求到地方头上?

      身为穿越者的戈地图是绝不踩同样的坑。

      要是踩了,那还是灵长类动物吗?

      通宝推:李根,大山猫,
    • 家园 短篇——决战新世界

      如果要评价戈地图时期的苏联电影,那么可以说是世界电影艺术巨大的损失,从他任期开始,苏联电影的艺术性就大大下降了,商业性则大幅度提升。

      不仅如此,政治宣传的手段越来越明显,仿佛感染上了美国病一样。

      正如美国的文艺界总是歇斯底里地宣传苏联要毁灭美国,毁灭世界,这当然不是事实。

      同样的,戈地图时期的苏联电影,尤其是别尔科夫领导下的宣传机构,则热衷于宣传美国毁灭世界,美国准备灭绝苏联,营造另一种疯狂,这当然也不是事实。

      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今天我们要提到的一部苏联电影《决战新世界》又名《生化危机:革命》

      这是一部在美国被列为禁片的电影,也是戈地图时期苏联电影最为直观的体现。

      提到生化危机,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保罗·安德森拍摄的系列电影《生化危机》,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部苏联电影在设计上也十分有趣。

      尤其是苏联电影动作巨星米拉·乔沃维奇在其中的表现更是为这部电影加分不少。

      至于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什么,别急,我不正好说嘛

      正如生化危机系列是以T病毒为核心,讲述了生物技术导致人类变成了丧尸,整个世界被毁灭。

      而苏联版本的生化危机,同样设计了生物技术的突破,但是该电影讲述的是——

      将蜜蜂的基因植入了人体里面,对人体进行改造。

      是的,我想很多观众已经想到了什么。

      工蜂的基因被植入到无产阶级当中。

      而蜂王的基因则被植入到了资本家的体内。

      标准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在电影的一开始里,是一个巨大的赌场,一些濒临破产的人,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赌场上,因为如果他们不能一夜暴富,不能挽回经济上的失败,则需要接受名为“正确人生观”的治疗。

      因为有国会议员,也就是第一部的大反派维克多在议会中宣传——

      “福利社会是不自由的,为什么富人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要来养那些懒惰的穷鬼?”

      “为什么我们不能纠正这些错误的行为?”

      “必须要教育他们,依靠劳动,勤劳致富,这些正确的人生观。”

      而在电影中,所谓正确人生观的治疗,就是植入工蜂的基因。

      被植入基因的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根据植入的程度不同,他们在工作上的勤劳程度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没有娱乐,没有偷懒,不会抱怨,他们的生命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为了偿还破产之后欠下的债务,将自己的生命时间压缩到了极致。

      在这个基础之上,带来另外一个效果,那就是他们完全不敢反抗有钱人。

      是的,见到财富远在他们之上的人,他们甚至会跪到下来,去舔对方的鞋面,卑躬屈膝到了极点。

      某种意义上是现代化的奴隶,只不过奴隶主们不再需要皮鞭,只需要在他们的体内刻入新的基因。

      在这样的设定下,本片的女主人公,米拉·乔沃维奇扮演的爱丽丝,是一位从苏联偷渡到美国的动作演员,她渴望成功,渴望成为知名影星,却一无所获,在经济上陷入的困顿当中。

      被黑帮逼着还债也就是卖淫这个选择下,爱丽丝不得不前往赌场,企图一夜暴富。

      结果自然是惨遭失败,社会主义的电影怎么会给你这种梦想。

      正当绝望之际,爱丽丝遇到了来自苏联的秘密调查员。

      这位苏联的克格勃成员在见到了爱丽丝一个人打败了十几个黑帮成员后,大为惊叹,认为她很有潜力,并且能够帮助自己完成这一次的调查任务。

      为了还债,或者说为了这部电影的政治正确,爱丽丝自然是接受来自祖国的善意帮助,开始对于赌场背后的阴谋进行了调查,发现了拉斯维加斯赌场地下有着巨大的实验基地,将每一个破产者进行了所谓正确改造。

      在一番标准的勇者斗恶龙的剧情下,爱丽丝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达到了地下实验基地,取得了所谓的基因改造技术,顺便用一堆炸药,将这个宛如魔窟一般的地方送去见上帝。

      如果这部电影仅仅是到这里,那么他还算是正常的好莱坞电影,顶多是把主角从美国人变成了苏联人一样。

      虽然很难让美国人接受,但也不会到了被禁止的程度。

      这部最大的败笔,就是它的第二部,植入了大量令人作呕的政治秀。

      是的,《生化危机:革命》分为上下两部。

      标准的王道剧情后,爱丽丝乘着苏联秘密派遣的潜艇,横渡太平洋回到了苏联,但是她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阻止基因改造技术的扩散。

      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美国被植入工蜂基因的无产阶级越来越多,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似乎将其视为统治世界最为方便的工具,消除反抗的人民,得到最为优质的劳动力。

      这样有利可图之下,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止的。

      更为惊悚的是,凡是植入工蜂基因的无产阶级,他们的后代也会带有工蜂基因,将世世代代臣服在统治阶级的脚下。

      电影里甚至将这种基因称呼为贫穷基因。

      在接收到来自美国消息的时候,爱丽丝同时惊讶地发现了,苏联也开始准备对人民进行改造,报纸上开始不断报道苏联人民是如何的怠惰,旷工和酗酒。

      似乎苏联社会一切悲剧的起源,是因为苏联人民的懒惰而不是由于其他。

      本来如果从这个出发点进行批评苏联的官僚体制,苏联的社会现实,这部电影的境界将会变高,但我们不得不遗憾的是,这在戈地图时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生化危机:革命》这部电影,之所以对酗酒,旷工进行批评,并且塑造了苏联自己的反派,一位支持改造苏联人民的官僚——奥列格。

      这绝非是戈地图时期更为宽容,我们只要看看当时的政治宣传就能够明白了、

      是的,当时苏联总是将社会的一切问题归咎于苏联人民懒惰、旷工、酗酒等行为,用来掩盖体制问题。

      所以,这仅仅是为政治宣传做出的片段而已。

      只要看看里面的奥列格被塑造得多么地为苏联国家着想,完全不同于美国反派维克多一心一意只想奴役美国人民的举动,就能够明白苏联导演用心是多么的险恶。

      导致到了今天,无数苏联影迷提到奥列格还是赞赏有加,认为他做得对,而对于维克多则恨不得踩上一万只脚。

      做出同样行为的反派,在影迷心中的地位截然不同,简直就是研究反派塑造模式的经典案例。

      发现了苏联准备对人民进行改造,原本对祖国还有好感的爱丽丝自然是不能任由官僚任意妄为。

      接着又是一大段标准的勇者斗恶龙的剧情。

      这里插点题外话,据不可靠消息称,原本在写爱丽丝勇斗苏联官僚奥列格的时候,由于打斗场景过激,被一些宣传部的官员认为有丑化苏联的行为,要进行改造。

      比如堂堂克格勃秘密警察守护的基地,怎么就成了纸糊的,让一个动作演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因此官员们要求将剧情变成爱丽丝写举报信和去莫斯科伸冤,然后在上级领导的关注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谢天谢地,最后电影并没有这么拍,哪怕后半部分的政治秀过于明显,也比这个建议好上一万倍。

      爱丽丝独自一人深入苏联的生物基地,打败了无数防御基地的秘密警察,最终来到了基地负责人奥列格的面前。

      爱丽丝准备亲手摧毁自己带回苏联的基因改造原液,把这个错误葬送掉。

      可是却面对了完全不同的说法——

      “爱丽丝,我和你一样热爱苏维埃,热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或许你认为这样的基因改造是邪恶,但是我不得不这么做。”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我们不得不迎接新世界。”

      接着奥列格打开了世界基因地图。

      无数的绿色显示了被基因改造了的人,这个时候爱丽丝才明白,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恐怖。

      资本主义阵营已经准备将底层人民彻底改造,

      由于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在生产力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如果苏联不对人民进行类似的改造,在接下去的竞争中将会迎来死亡。

      “不要试图欺骗我,你们想要的跟美国的资本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要用这个基因技术来奴役人民而已。”爱丽丝冷笑以对。

      “我给自己植入的也是工蜂的基因。我们修改过后的工蜂基因。”奥列格面无愧色地回答道。

      接下去,全局最令人作呕的政治秀就开始了。

      完全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出现了。

      那就是——

      苏联总书记戈地图友情出场,并且在电视上向苏联人民告知了一切。

      “伟大的列宁,斯大林同志教育我们,要忠于人民。”

      然后戈地图亲自给自己植入了去掉奴役功能的工蜂基因,并且要求所有的官员先植入,人民可以选择性植入。

      喊出

      一切为了苏维埃。

      然后戛然而止

      全剧终。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明白,原本他可以拍得更好。

      通宝推:捣江湖,
    • 家园 第一百三十章 不要跟人民作对

      “我们不想再听贝多芬,巴赫这些噪音了,我们不想再接受交响乐的洗脑了。”

      “古典音乐狗屁不通。”

      戈地图的语气略显愉悦,不像是在说一件严肃的事情,反而像是发现了新奇的动物。

      与此同时,利加乔夫额头上不断渗出了冷汗。

      哪怕同为政治局成员,他也知道此时戈地图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力,谁才是老大的事情,已经定下了格局。

      谁能想到一次愉快的度假,会变成现在这幅模样。

      他是在指责我办事不利吗?

      “冷静点,叶戈尔·库兹米奇同志,这不是在政治局会议上,不用那么严肃。”

      “你不觉得这些很有趣吗?”

      带着愉快的语气,戈地图继续念到

      “我们想要听摇滚乐,想要学习披头士,不想再被控制了,这种控制令人窒息。”

      “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祖国。”

      “这是错误的思想,要坚决抵制,要抵制西方外来的文化,他们在腐蚀共产主义的青年,在侵蚀苏维埃健康的肌肤,既然这么渴望自由,他们怎么不去当鲁滨逊!”利加乔夫勃然大怒,同时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因为这些材料都可以当做他无能的证据,然后在政治局里提出来,顺便换一个人来管宣传机构。

      现在明白为什么戈地图要广泛接受苏联人民的来信了吧,虽然这些信实际上他都是不看的。

      但是有必要的时候,随时能够调出一大堆的民意,一大堆的黑材料。

      就算现在要整葛罗米柯,他也能拉出一堆黑材料。

      可以证明戈地图要打倒的人的工作极其无能,然后再搞点花边新闻什么的,就可以以人民的名义干掉他。

      “我们是在休假,休假,顺便聊一聊有趣的事情。”躺在太师椅上,悠然自得的戈地图,难得这么宽容。

      因为他并没有想要打倒这个利加乔夫。

      虽然干实事他也挺无能的,治国水平基本依靠回忆录来洗白自己,但搞搞宣传,已经是矮子中非常不错的了。

      好歹他还是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家,大概。

      “这也是人民的民意啊。”

      “时代已经不同了,太过严肃,太过认真的东西,接受了普遍教育的人民,已经越来越不喜欢了。”

      “不要跟人民作对,这只会让我们在宣传上越来越被动。”

      “人民想要听摇滚,不想听交响乐很正常嘛,那就让他们听吧。”

      原来如此,利加乔夫恍然大悟。

      前段时间他刚刚下令清查文化糟粕,暗示一些人搂草打兔子,下架了一些美国超级烂片,还有抗德神剧,给别尔科夫那个小人上点眼药水的利加乔夫现在已经明白是谁在告状了。

      不过这点小事,没有必要在政治局上扯淡,所以就借着度假的名义聊一聊。

      现在戈地图是越来越习惯把事情都放在台下解决,每次开会那都是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让组织更和谐一些,没必要开个会就你死我活。

      “但是,你清查外国地下走私品是对,完全正确。”

      本来利加乔夫还有对抗情绪,准备跟总书记好好理论一下,什么是共产主义的美育教育,如何全面发展人本身,这些理论他还是相当有知识储备。

      究竟是摇滚乐更能够让苏联青年积极向上,还是贝多芬、莫扎特、卡巴列夫斯基更有作用。

      结果听到了完全不一样的说法。

      总书记想表达什么呢?

      “我们不反对人民听摇滚音乐,并不意味着直接接受西方的披头士们,要搞我们自己的队伍。”

      “苏维埃的青年怎么能够为欧美国家所谓的明星发狂呢?”

      戈地图自己就不反对欣赏欧美国家的娱乐产品,毕竟里面的精品确实水平够高,而且这也不像电影,能够用烂片让他们清醒清醒,来自外国的电台想要掐灭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要扶持我们自己队伍。”

      对,苏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厉,各种民间的乐队只是不能利用国家的舞台宣传自己,但他们想组队,想干什么,到了七十年代末国家根本很少管,除非去诈骗,犯罪。

      苏联跟摇滚乐队的斗争,充分体现了苏联在意识形态斗争或者宣传部门是多么的——

      无能!

      “总书记,您的意思是?”利加乔夫衡量了一下,这是一个可以被接受的方案,毕竟他反对摇滚乐,除了在他看来那些摇滚歌迷像疯子一样又蹦又跳不堪入目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是资本主义入侵的文化。

      “别尔科夫同志昨天送了几份唱片给我,说是叫什么柳拜乐队的唱的。”

      “我听了一下,很好听,这些年轻人有冲劲,有才华,也有浓浓的爱国心,不要带有色的眼镜去看待他们。”

      前几天收到别尔科夫送来的唱片,戈地图还大吃了一惊。

      这被誉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俄罗斯最伟大,最杰出的乐队,怎么跑到别尔科夫那里干活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干的丰功伟业,让别尔科夫同志拍了一堆的抗德神剧,而抗德神剧一出现就在苏联烂了名声,到处在骂。

      你不骂两句,都赶不上时代了,都跟人民群众没有共同语言了。

      所以别尔科夫同志那是有苦说不出,但那是总书记安排的光荣任务,要拍还得接着拍下去,可是配乐成了老大难问题,让那些人民艺术家给你抗德神剧配乐。

      你不要脸,他们还要脸啊。

      演员有的是,就算是烂剧也有一大堆愿意演戏。

      可配乐就成了大难题。

      而恰恰苏联通俗乐队找不到一个可以展现自我的舞台,更准确的说法是,没法混进体制里面。

      因为不够高雅,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观念,让他们急需一个渠道来混进体制里面。

      那真是天雷勾动地火。

      一边是西门庆,一边是潘金莲。

      没两下就搞到一块去了。

      烂片出神曲,也就成了后世苏联电视观众对抗德系列电视的最高评价。

      而无意中挖到宝贝的别尔科夫,还想出了恶毒不已招数,那就是捆绑销售,把柳拜乐队的唱片跟他的那些电视屏录像带一起卖!

      卖的价格还贼高。

      刚刚被音乐征服的粉丝,一边恶毒地骂抗德神剧,一边不得不荷包出血。

      这就导致后来让柳拜乐队痛苦不已的黑历史!

      对此得意万分的别尔科夫,就被一道清理文化糟粕给扫了。

      因为有人民群众忍受不了捆绑销售,举报抗德神剧录像带,而宣传部门的选择是——

      那就一起干掉,多省事啊。

      别尔科夫眼见大势不妙,赶紧跑过来给戈地图打小报告。

      因为苏联特色的审核制度,实际上不是看你的内容反动不反动,或者糟粕不糟粕。

      而是看你的关系能不能通天。

      苏联出版社出品的反共作品早就海了去了,包括斯大林时期。

      原因很简单嘛,总书记说了,这是好的,难不成哪个不长眼睛还敢说这玩意是资本主义的毒草?是反共的文化作品?

      莫非你的眼光比总书记更正确?更能代表共产主义?

      你的思想很危险啊。

      而如果作品的关系不够的话,那就会被底下的官员自行干掉了,反正宣传部的官员也就会干这个了,要不然怎么是战五渣呢。

      听完柳拜乐队的唱片,问他支不支持,戈地图自然是举双手双脚支持的。

      他正在发愁怎么跟披头士对抗呢,没想到仔细一查,苏联国内已经发展了不少优秀的果子,只需要去摘就行了。

      对,拜苏联极为健全的音乐教育体系,想要对抗西方发展出来的通俗音乐,摇滚音乐,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甚至是对抗西方文化最简单的事情了,比电影之类的,简单多了。

      苏联的音乐人才是严重过剩,要多少有多少,七年制儿童音乐学校有一百四十万人!

      所以在这里,只需要没病走两步。

      第一步,给国内的通俗乐队一些展示自己的舞台,混进体制里面的机会

      第二步,将其中的优秀分子,吸纳进体制里面,封官许愿。

      这就OK了。

      苏联原本不这么干,只不过是高层真的瞧不上摇滚音乐,甚至敌视通俗音乐。

      那是发自内心的敌视,看到一群年轻人把摇滚明星当做信仰,甚至为他们的偶像自残,乃至自杀。

      如此疯狂的行为,怎么能够让保守的苏联音乐界容忍,让那些听习惯交响乐的官员们接受?

      可一方面由于青年们太过疯狂,为了这个甚至仇视整个国家,恨不得将其毁灭,于是在七十年代起,比较宽容的勋章控开始放松了对摇滚乐的管制

      渐渐控制他们的举动,不要那么疯狂

      较为宽松的环境下,1980年苏联摇滚乐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苏联人民对于摇滚热情反而一度下降,本来这是好事。

      然而伟大的安德罗波夫开始给西方送助攻了。

      对,他不仅直接禁止了摇滚乐队,勒令解散,还将一些成员其抓进监狱。

      这不仅极大破坏了苏联自身摇滚乐的发展,反而激发群众对于摇滚乐的热情!

      要知道摇滚的魅力在于自由和解放,在于反抗社会的束缚。

      之后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戈地图上位后一开始遵循安德罗拜佛的路线继续严打摇滚乐,后面又一百八十度转向,变成了毫无底线地直接放开。

      有这两位猪队友的神之操作。

      舆论阵地瞬间溃败,那是理所当然的。

      换成其他国家,先把国内自己的发展给扫干净了,维持两三年,然后让外国大举入侵,那也一样要被彻底击垮。

      所以戈地图真正要学习的是1991年后,寡头们是怎么控制,摧毁反抗的火焰的。

      听完了总书记的话,利加乔夫非常干脆地收下了柳拜乐队的唱片,保证回去一定听一听,看看这些在苏联体制外的音乐家究竟是个什么水平。

      不要跟人民作对,只要不牵扯到权力问题,戈地图才懒得管他们。

      或者更准确的说,戈地图真实的想法是——

      不要明着跟人民作对,要懂得引导他们走向自己希望的方向。

      是时候考验真正的耍猴技术了。

      想做官,杀人放火求招安。

      那些天天唱着反对体制,追求自由,追求民主,摇滚歌手们,不过被逼无奈而已。

      他们进不了苏联严肃音乐体制内。

      通俗音乐又被苏联高层看不起。

      他们能走的路线,就是依靠反体制来吸引对现实不满的观众,从而赚取金钱。

      只要体制不像1991年那样崩溃,是龙你得给我趴着,是虎你得给我卧着。

      更何况这些人根本算不上龙虎,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戈地图给他们一个做官的机会。

      别看现在一个个跳得欢,立马就会跪倒在戈地图的面前。

      不要跟人民作对。

      也不要放纵人民。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第一百二十九章狼性的血

      (本章私货甚多,仅供参考)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没想过搞个大新闻的戈地图跟何济世,双方在亲切友好地交谈后,很快就分道扬镳了。

      对于这一次的会面,双方都三缄其口,未来的历史学家们,只能从一些随行相关人员的回忆录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最终还是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面。

      而戈地图自然是返回了克里姆林宫,去处理那些永远也处理不完的问题。

      特别是经济问题。

      我们知道,苏联经济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相对短缺。

      因为苏联人民不需要为医疗,住房,教育等准备资金,不管这些质量如何,起码确实不需要怎么花钱,他们的资金要么存银行,要么花钱买东西。

      而另外一个经济奇观就出现,那就是苏联每年生产的商品总值低于国民收入。

      1984年,苏联人民国民收入5590亿卢布,而零售商品总额是3160亿卢布。

      哪怕苏联人民还需要支付电费,水费,偶尔租房费用,看电影等等,但大头依然是购买各种产品,而且还不可能全部买完。

      在苏联人民基本上只能把钱用于购买商品的时候,你的商品总值却大大低于国民收入,那必然就是通货膨胀,必然会产生黑市,进行第二次调整。

      某种意义上除了镇国神器伏特加,黑市也是维持苏联经济脆弱平衡的重要支柱,哪怕人民对于黑市的相对高价十分不满,但总比严重通货膨胀击垮整个体系更好一点。

      然而令人惊奇的就是,历史上戈地图上台后,除了搞禁酒令,还把原本形成的第二次市场,以社会主义的名义给摧毁了一遍,进一步加大了货币与商品的矛盾,他真的是要搞市场经济吗?

      等苏联末期再次形成的黑市,那就是大家认知到的黑市了,因为原本计划体系的商品供应已经被戈地图摧毁了,能够投入到市场的商品,都是依靠关系倒卖的,价格就高到了出奇的程度,人民的不满就是这样被飞速点燃的,最终酿成了1991年的悲剧。

      正如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要怎么解决,那就是摧毁过剩的生产力,维持价格防止陷入萧条。

      那么社会主义的相对短缺要怎么解决,要么提高物价,压缩消费,要么扩展生产力,提

      供更多的产品。

      不外乎这两条路子。

      第一条路子,戈地图已经干得够多了,提高各种商品的价格,建立骗钱的股市,鼓励电影商业化,提高电影票价格。

      再干下去,没准莫斯科人民就真要上街游行了。

      刮地皮也要讲究科学的,要计算苏联人民的能耐程度,一步步提高,不可一次性加得太高。

      第二条路子,就要面对苏联经济更加核心的问题。

      那就是七十年代末开始的,全社会的懈怠。

      或者更极端一点,在斯大林同志去世后,开始渐渐走向懈怠的社会。

      酗酒,旷工,怠工等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了苏联社会不可回避的现象。

      是的,商品供应不足,并不能将责任完全归咎于计划经济的体制问题,每年的生产计划一大堆都不能完成,要知道除了1985年戈地图上台之后制定的不合理计划外,之前的计划根本谈不上苛刻。

      这些计划完不成,总不能说是计划经济的锅吧。

      为什么戈地图会发布禁酒令这种天怒人怨,而且根本没有什么卵用的政策呢?

      因为他认为人民如果没有酒喝了,就会老老实实,认真去干活,于是经济就增长了,他的屁股就坐得更稳了,这种想法跟做梦差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绝妙的好处,他的恩主,提拔他上位的老大,80年代苏共硕果仅存的元老,葛罗米柯是支持禁酒的。

      是的,在勋章控时期,葛罗米柯就强力要求勋章控禁酒,认为苏联社会都让酒精给败坏了,可是勋章控自己就喜欢喝酒,怎么可能去禁酒呢,但可以想象这个政策一直积累在葛罗米柯的心中,戈地图为了讨好这位太上皇,有什么比这个更合适的呢

      不仅如此戈地图上台的时候苏联政治局大部分都是不喜欢喝酒的,提出禁酒令在政治上能够获得很大的好处,结果就玩脱了。

      嗯,苏联政治局不喜欢喝酒导致苏联灭亡,这绝对是真理。

      当然,不管怎么说,在酗酒,怠工,旷工这些普遍的苏联社会现状来看,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苏联的经济体系,推动力不足。

      是的,推动力不足,导致了全社会的懈怠。

      真是难以想象,斯大林时期,人民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比较坎坷,但每次一五计划都是超前,超额完成指标。

      而到了七十年代末,完成指标甚至成为了一种非常艰难的任务。

      简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为什么?

      难道俄罗斯人民真的需要一位暴君,真的需要在皮鞭下才能努力工作吗?

      并不完全是。

      历史上戈地图在某些事情上对待人民上很残暴,比斯大林还要残暴,也很少考虑人民的死活,但他并没有获得人民的支持。

      当戈地图认真去考虑斯大林时期所采用的推动力。

      就会发现他不是简单粗暴的皮鞭。

      斯大林时期真正的,最强劲的推动力是——

      超额的回报率。

      如果你是劳动模范,那么就会奖励你一栋别墅,或者在政治上提拔你,让你当厂长,让你推广技术,让你改进生产,只要你能够做到,那就火线提拔你。

      如果你是技术专家,那么你的月薪将会是普通工人的十倍乃至二十倍,例如月薪5000卢布乃至更高。

      我们当然知道这种超额的回报率,不可能惠及到每一个人身上,但是你的身边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需要血统,不需要出身,只要你做出成绩,就有可能得到超额的回报率。

      这些得到回报的人,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就得到了提升,带动了周围的人。

      人都是渴望得到超额回报率的,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

      建立计划经济体系,并不意味着违反价值规律。

      以超额回报率为核心,斯大林严厉地整顿国内秩序,劳动纪律。

      一手萝卜,一手大棒,顺便加上思想上的认同与鼓励。

      就这样驾驶着苏联这辆战车,朝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道路极速飞奔。

      单纯的严厉那只是残暴的统治者而已,并不可能成为领袖。

      而历史又一次证明了它的幽默感。

      在这样的超额回报率下,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恰恰是整个苏联历史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年代。

      最高收入的专家哪怕不考虑特权,收入方面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二三十倍。

      一般指责斯大林时期并不社会主义,并不公平,是特权阶级垄断了国家,就是往这个方向作为切入点进行指责的,这样的论文和著作相当之多。

      当然他们很少提到的是,斯大林死后,苏联的贫富差距是不断缩小而不是扩大的,因为这个论据很难支撑起特权阶级享受苏联的论调,所以一般忽略不提。

      如果是要赞扬玉米控,一般反而就会从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

      将玉米控弘扬成为跟苏联特权阶级战斗的英雄,然后以悲情落幕,宣告了苏联必定解体之类。

      (注;这样的论文也是相当之多,不过对于勋章控时期苏联贫富差距比玉米控更好,更小。同样当做没看见,毕竟说出来就太尴尬了。)

      因为玉米控基本废掉了各种专家的高额补贴,当然也包括官员,然后出现了苏联历史上的超级奇观,为了所谓地突破斯大林体制,让企业追求利润,就把工资高的熟练老工人开除掉,把专家开除掉,以达到改革的目的。

      到了1964年,全国工人,农民,党员,全部忍无可忍,坚决支持勋章控把这智障给干掉了。

      接下去就是勋章控,慢慢让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好一点,底层人民收入增加快一点,高层专家和技术骨干的收入增加慢一点,来调控国家的贫富差距。

      (注:以上的状况,怎么解读就看个人了,基本上我看过不少论文都是先有论点,然后去解读这些状况的,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所以仅供参考)

      回顾历史之后,当我们把坐标放在了七八十年代,苏联人民想要通过奋斗获得超高额回报还有机会吗?

      基本没有了。

      严肃的劳动纪律已经放羊了,安德罗波夫最严厉的政策不过是规定迟到三个小时算旷工。

      快速升迁的机会随着国家机构常态化运行,也不可能了。

      贫富差距不断缩小。

      也不需要考虑教育,医疗,住房。

      那么请问你有什么理由奋斗呢?

      那就只剩下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了。

      应该说苏联人民很多还是非常朴实的,不然这个状况真是一天都撑不下去,不用等到千古奇才戈地图来瞎搞,就该自我灭亡了。

      对于这样的现状,苏联高层并非没有努力,比如柯西金的改革就是采用物质刺激,奖金制度,可是努力工作的人跟每天和伏特加的人,作为一线工人,差距也就是几十卢布而已,为此努力工作,实在很不划算,还是酗酒旷工性价比更高。

      毕竟努力工作挣钱,是没有办法获得超额回报的,稳定的工作,意味着惯性,你能够预估自己的未来,并不需要太过努力。

      而与此同时,民主自由的泡泡充满了魅力,只要民主了就能够获得超高额的回报率。

      发财,发财,一切为了发财,当资本家,奴役其他民众,岂不快哉。

      野心家们在冷笑着,煽动着欲求不满的民众,而历史上戈地图神经病的政策为这一切提供了足够的气体,来膨胀这个气泡。

      美丽的泡泡七彩斑斓,令人陶醉。

      最终噗的一声。

      泡泡破了。

      “绝对不能破,要让苏联人民都动起来,用各种方法动员起来。”戈地图被泡泡的破碎声惊到,从历史的沉思中苏醒了过来。

      戈地图面目狰狞,咬牙切齿,宛如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魔鬼。

      他深刻地明白,一旦失去了权柄,一旦苏联解体,自己会落到多么凄凉的下场,没看到后来的戈地图为了挣钱,还去《战争之王》里面亲情演出,挣点出场费,能跟现在的生活比吗?

      万万不能。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苏联社会的持续性堕落?

      如何让他们奋斗起来?

      等等,奋斗?

      正在苦思冥想的他,瞬间打通了奇经八脉。

      戈地图他是谁啊,穿越者啊。

      这位来自未来的穿越者,每一根头发那都是金条啊。

      黄橙橙的金子。

      他脑海里装得是什么?

      是奇思妙想!

      是经验教训!

      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方法,终于让他找到了。

      那就是给苏联人民注入一点狼性的血!

      让他们集体奋斗起来。

      这不是废话吗?

      不不不,戈地图的同志已经突破天际了,这一刻无数资本家灵魂附体。

      需要这样分析一下。

      苏联现在是货币超发的状态,就算是想大批给技术骨干发钱,也发不了多少,起码不可能满足他们对于超额回报的想法。

      历史上戈地图的刺激政策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他是集体加工资,除了进一步扩大通货膨胀,一点用处都没有。

      所以不能发钱,起码不能现在发钱。

      用胡萝卜忽悠驴努力向前走,是绝对不能让它吃饱的。

      那就用未来的分红,吸引苏联人民努力干活!

      是的,只要努力工作二十年,你未来的退休金,可能是一般工人的一百倍哦,甚至子孙后代都能够享用不尽的哦。

      对认真工作,努力奋斗的话,保质保量完成生产指标,就给与工人们有限的期权,让他们能够享受企业未来的分红。

      成为跟西方资本家一样,能够根据股息吃一辈子。

      这是多么美好的未来,苏联人民还不赶快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

      一旦有了美好未来的向往,人类能够展现强大的忍耐力与牺牲精神。

      里根不就是不要脸嘛,无底线地发行货币,财政赤字,防止通货紧缩,先爽了再说。

      这一招苏联不能玩,通货膨胀一起来,那就完犊子,历史上苏联经济上直接死因就是通货膨胀。

      但是聪明绝顶的戈地图,他终于找到了对抗的方法,那就是打激素!打肾上腺素!

      开出一大堆的空头支票,忽悠人民去奋斗。

      至于二十年后,怎么兑现这个承诺。

      那是戈地图需要头疼的事情吗?

      跟他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

      想要接我的班,岂能不多接几个锅?

      戈地图走出办公室,瞥了一眼自己的秘书,然后愉快地去度假别墅了。

      普大帝瞬间遍体生寒,不知道今天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 家园 第一百二十八章 指点江山社稷

      苏联总书记戈地图大约的确已经是疯了。

      何济世心中略有后悔跟这么一个精神不大正常的人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内容还是十分的敏感。

      正常来说,身为中国的高官,在非正式会面中,何济世应该沉默寡言,等待对话的结束,不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但是这一次,很不一样。

      因为戈地图的疯狂甚至让他心中点燃了一种名为冲动的魔鬼。

      况且何济世为人,就是以大胆直言,不拘小节而著称的。

      他难道希望晚年留下的回忆录中,对这一次的会面一言不发吗?

      若是刘备在回想青梅煮酒论英雄之际,最遗憾的怕是不能直抒胸臆,与曹操对酒当歌。

      何济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纵使戈地图说的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也不能改变他最初的想法。

      “合纵连横,一统天下的却是大秦。”

      “打铁仍需自身硬啊。”

      历史告诉了我们,联盟对抗强国是靠不住的,因为多核心之间的利益冲突,很难真心联合起来战胜一个核心,三国最终还是归了晋。

      戈地图的计划看似很美好,利用欧洲与美国的利益冲突来维持平衡。

      但是其他国家又不是活雷锋,今天他们可能会因为国际格局帮助苏联,明天也会因为美国出色的外交手段而站在美国这一边。

      这些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这个脆弱的平衡能够维持多久呢?

      然而只要美苏的实力差距摆在那里,应该真正地站在那一边,那不是很明显的吗?

      哪怕中国并不会为美国火中取栗。

      更何况从八十年代起,中国在经济上已经决定彻底地融入国际大市场,这样的好处远不是苏联能比的。

      比如何济世自身重要的支柱,电子工业部。

      想要引进技术,也是向美国看起,绝不是苏联能够提供的。

      当然经济上向美国靠拢,并不意味着要跟苏联对抗,中国有自身的利益抉择,不做苏联的盟友,也不一定是做美国的盟友,其中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您说得非常正确,的的确确是这样的。”戈地图在听到了何济世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直截了当地承认了这一点。

      这甚至让何济世都惊讶,苏联总书记的葫芦里,究竟是在卖什么药?

      不同于当时的人,还被美苏冷战的势均力敌所迷惑,越是了解冷战史的人,越是会不可思议,因为美苏的实力差距确实太大了,甚至某种程度上说是到了让人绝望的地步。

      我们应该惊讶的不是苏联在九十年代崩溃,而是它居然撑到了九十年代。

      如果对美苏冷战建立一个简单且夸张的模型,以苏联在八十年代最接近美国的历史,设定美国的实力是100,苏联的实力是60(以最高发电量计算,实际上差距可能更大)

      假设双方同时进行军备竞赛,都拿出了50的资源,维持军事上的势均力敌,那么剩下的资源,美国是50,苏联是10.

      然后美国权贵吃掉了30的资源,美国人民可以享受20的资源。

      苏联权贵吃掉了0.5的资源,苏联人民可以享受9.5的资源。

      于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冷笑话之一就此诞生

      苏联人民发现,美国人民居然生活在资本主义天堂,享受20的资源,这一定是体制的错误。

      与此同时苏联权贵发现美国的权贵居然能享受30的资源,这一定是体制的错误。

      这样的国家岂有不灭亡的道理?

      所以冷战史的很多学者都认为,军备竞赛最终拖垮了苏联,美苏冷战是苏联灭亡的根本原因。

      这个观点似乎没有问题,因为原本历史上的戈地图,他那神奇到突破天际的脑回路也是这么想的。

      大量的资源都被军备竞赛吃掉了,人民和权贵都很不满意,要解决这个问题在智障的眼里是很简单的。

      那就是向美国老爷跪地求饶,五体投地,顺便自我阉割,废掉军事工业,这样资源就都可以拿去享受了,岂不是美滋滋。

      于是我们见到了人类历史上最神奇的投降与自我崩溃。

      某种意义上讲,历史上的戈地图也确实解决了这个问题,苏联自爆后,假设俄罗斯的实力变成了30来计算,其中寡头吃掉了29的资源,剩下的人民哪凉快哪待着去,至于国家民族命运那更是狗屁不如了。

      而如今切切实实在统治着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穿越者,权利狂,自然不会放弃手中的权柄,要他投降,那还不如拉着美国一起去死。

      要死大家一起死嘛。

      当然死道友不死贫道就更好了。

      所以戈地图依然要面对现实,面对这个困境,或者说绝境。

      哪怕苏联几代人奋斗建设的军备与核武库保证了国家安全,但长期对抗,美苏实力差距的存在,会在政治上源源不断地产生被动,并滋生繁殖一种名叫带路党的恶心生物。

      对于这样的困境。

      戈地图该怎么办?

      戈地图能怎么办?

      想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却要面对八十年代以来,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退却。

      这是因为七十年代的全球经济通胀,导致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迅速崛起,并引导了八十年代全球右转。

      是的,明明八十年代是苏联跟美国实力差距最小的年代,但苏联却失去了最大的筹码,共产主义在第三世界的号召力。

      这样的颓势对于关心国际形势的何济世来说,自然了如指掌,也是他做出判断与选择的根本原因,而令他感到不解的是,苏联总书记居然承认了这个颓势。

      不等何济世回答,戈地图便自顾自地说了起来:“实力是外交的基石,当年大英帝国维持双强标准,并非真的想同时打败第二,第三的强国,而是两个强国联合起来都比不过,那么两国就不可能联合起来,更大的可能是站在大英帝国这一边。”

      “但是,何济世同志。”

      终于来要来了吗?

      这酒也快要喝完了。

      到了放大招的时候了,何济世洗耳恭听——

      “我的眼睛能够看到未来。”

      哈?

      在难得地见证对方怀疑自己听错的,戈地图的嘴角泛起一丝得意的微笑。

      同志,你知道次贷危机吗?

      来自未来的戈地图深深地明白为什么08年后的美国越来越难以应对中国的挑战。

      在苏联解体后,很长时间里再也没有能够威胁美国的存在,于是美国的统治阶级开始了消灭中产阶级的历史进程。

      如果说冷战时期,美国100的资源,军备竞赛用掉了50,其中权贵吃掉了30,人民获得20。

      那么冷战结束后,权贵就再也不会客气了。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联的自杀也带来了美国的衰落,这是一个能令所有革命领袖都笑不出来的冷笑话。

      但正是这个冷笑话,让戈地图从绝境中找出了一条路来,一条真正能够战胜美国的路来。

      就像能够战胜苏联的只有苏联自己,同样的,能够战胜美国的只有美国自己。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美国的资本家,金融家渴望资本增值,渴望利润,而苏联需要美国的资本与技术来发展自己。

      所以美国的资本家有可能成为苏联的朋友。

      美国的中产阶级,他们既不能从苏联经济发展中获利,也不想社会发生任何变动,渴望维持现状,是美国最为敌视革命的群体,也因此会是苏联的敌人。

      那么戈地图的目标就非常清晰明了了——

      帮助美国金融家,屠灭美国中产阶级!

      美国的国力远在苏联之上,要是他能够充分动员国力,苏联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机会赢,只有美国资本家或者说金融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越多,流出的资本就会越多,美国的国力才会越弱。

      而且国际上的热钱更多,苏联获得国际投资的利息反而会更低,更容易。

      要是把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通通拉下马,让苏联人民不再羡慕资本主义天堂,那戈地图的屁股就能够做得更安稳拉!

      实在是好处多到数不完啊。

      可有人就会觉得奇怪了,戈地图又不是神仙,怎么能够帮助美国金融家完成这一切呢?

      这点都做不到,还当个屁的穿越者。

      上一次洛克菲勒家族掌门人来到克林姆林宫里,可不是为了啃鱼子酱,喝伏特加的。

      双方亲切交谈过后简直相见恨晚,促膝长谈。

      诚实可靠的戈地图几乎是倾其所有,将未来华尔街的天才手段,金融创新,悉数传授,生怕对方学不会。

      至于洛克菲勒家族其实深爱着美国,绝不会做有损美国国家利益的事情,这种事情,谁爱信谁信,反正戈地图是肯定不信。

      再说了,假若洛克菲勒果真是爱国者,那不还有摩根家族,在这样的利益面前,戈地图就不信他们不去做!

      让命运的手,稍微给他们向前推了那么一把!

      伟大的美利坚,人类的灯塔。

      我,戈地图就不信弄不死你!

      这才是真正的邪恶帝国。

      何济世沉默了,他一生见过许多歹毒的阴谋,却从未见过如此光明正大又极其恶毒的阳谋,对方居然还毫不避讳地讲述给了自己听。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更可怕的是,何济世本身是出色的经济专家,理工科出身,良好的数学基础,让他对经济的研究是很深刻。

      这个阴谋很有可能会成功,今天他会用在美国身上,明天就会发挥在其他国家身上。

      想到这里,何济世饮下了最后一杯酒。

      站了起来

      “感谢您的坦诚,今日的教诲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只是,这样的事情我绝不允许发生在中国身上。”

      “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应该为人民所享受。”

      一种名为国家民族责任感的火焰,在他的身上熊熊燃烧,那是革命的热情与民族传统结合的产物。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注:这里说明一下,美国会不会作死,这个没有把握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像《隆中对》一样,一旦天下有变,如果天下没变,那就只好老老实实待着了。

      毕竟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通宝推:大山猫,李根,威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