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从这次长五发射想起兔子的黑科技能化失败为成功 -- 俺老孫

共:💬24 🌺124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兄似乎比较书呆,以为阀门一关就断绝了毒物

          我刚才在网上搜了一下,看到这个。虽然不是说偏二甲阱这个燃烧剂,却说的是与其反应的氧化剂。不同的人员在火箭的不同部位和发射台的不同地点抢救,有可能中毒的来源也不同:

          更让我难忘的是1992年3月22日发射“澳星”,咱的长二捆火箭出事,在地上烧了个面目全非,我单位一师傅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卫星,那个四氧化二氮气体有剧毒,他当时就被呛得吐了血。那次,很多人中毒。后来322被定为航天质量日。航天系统每年这天都有质量大检查。

          航天是生命铺就的道路。

          来自网址:http://www.guokr.com/post/472892/

          通宝推:土拨鼠yuanap,
          • 家园 不是我书呆,而是要追本溯源

            那次的事故原因是电源控制板内突然故障,造成燃料(偏二甲肼)阀门关停,同时系统检测到这台发动机熄火,从而终止所有发动机停车。故障发动机从系统检测到熄火到终止所有发动机运行,期间故障发动机的氧化剂(四氧化二氮)阀门是未作执行动作的,也即 始终向发动输送氧化剂。尽管时间很短,但是管道压力很大,再加上管道内部的氧化剂此时还处于液态状态中,所以向外释放的总量不小。这样既是为什么火箭周围产生浓烟以及火情,造成火箭箭身烧损的现象。

            四氧化二氮本身的化学活性很强,和空气接触马上反应成二氧化氮。从系统检测到火箭发动异常发出停车指令,到指挥部宣布发射失败,再到工作人员奋不顾身去发射塔架上卸载升空器具,这个时间段内对人体产生毒理反应的只有二氧化氮。

            同样可以印证的是西昌发射中心在我国使用偏二甲肼推进剂期间做的健康体检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呼吸道受损以及器官受损都是由二氧化氮造成的。

            • 家园 问题是在氧化剂系统中。不是燃料系统

              两个系统都已启动。所以管线里都有残余,无所谓那个害人。火箭不是化工厂,肯定没有吹除设计。

              另外很重要:卸载时是先卸卫星,然后卸燃料的(不然头重脚轻)。带着燃料操作,所以是非常危险的操作。

              • 家园 再多说几句

                我觉得既然探讨的话题带有一定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是否应该先做下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因为我发现豪童鞋这段时间很是活跃,但是回复内容很多都是张口就来,说实话我不知道你是基于何种心态做出的回复···

                采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的发动机比液氧+煤油要简单的多得多。为什么呢?因为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这两种化学剂黏上就着了,具备自燃效应。压根就不需要点火装置引燃,这构造能不简单嘛。

                虽然UDMH(Unsymmetric Dimethyl Hydrazine)具备高比冲值,与氧化剂接触就自然的优点,但是因为原料制造过程中安全系数低,二次污染严重特别是化学毒性大(包括发射残留物)所以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就上报了新型火箭发动机(液煤)研制报告,当然 不出意料的被豪童鞋的偶像三寸钉被否了,直到386第二任期的后期才上马液煤项目,也就是说,咱们耽误了小二十年吧。

                考虑到三寸钉任期内,种种举措对航天这块毁伤巨大,我就不在发动机这件“小事”上兹他了~~~

                回到关键点,为什么一直强调这次事故造成的伤害是由二氧化氮造成的。偏二甲肼在常温常压下就是液态,把膨胀室输入输出的阀门关闭,剩余的偏二甲肼从管线出来后就直接与四氧化二氮发生了燃烧反应,因此不存在你说的残留物(如果你所指的是痕迹残留)而四氧化二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必须经过低温才能液化成液体,而一旦四氧化二氮从高压管线进入燃烧室没参与燃烧反应,进入大气就马上分解成二氧化氮。

                因此 你所说的假设根本不成立。

                通宝推:秦波仁者,
                • 家园 政治和技术不要掺合。请自重

                  跟你讨论两个阀门可真费劲,能扯到军委主席去,你自己慢慢开心好了。不送。

    • 家园 大胖子沙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