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评钱颖一《计划经济为何没有希望》 -- hwd99

共:💬71 🌺817 🌵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小麦的“孤例”

        我国最重要的两个小麦品种,一项是1985年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由李振声院士育成,小偃6号由小麦和偃麦草远缘杂交选育,是小麦选缘杂交选育的第一代代表性品种!另一项是山东农业大学李晴祺的“矮孟牛”,该成果是我国小麦育种走向矮秆化的标志。

        小偃6号历经20多年的研究,1977年育成,78年推广示范,80年品种审定,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

        矮孟牛的研究起步于1970年,80年育成,1983年开始广泛使用,已培育出了14个小麦新品种,其中5个是国家级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100多亿公斤。

        这两个小麦品种的育成被誉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的里程碑,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小偃系列的研究人李振声院士更是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两个最重要的小麦品种都是研究于改开前,广泛推广应用于改开初期,是典型的改开前挖井,改开后出水的例子。

        通宝推:阴霾信仰,老老狐狸,
        • 家园 你最后那段的说法,其实意思是改开了我们就不研究了呗

          袁、李确实都是在改开前开始研究,改开后取得了成果

          那你有没有琢磨琢磨为啥就刚好不能在改开前取得硕果?

          我父母1969年农大毕业,分配到了地方修羊圈修1年,这个该是普遍现象

          有了新毕业大学生来一起支持配合袁、李的工作,我想工作能被更快推进该是大概率事件吧?

          总说改开摘桃子,说吃了7个烧饼饱了不能说前3个没用,但一转眼就说最后3个没用,这样没啥意思

          • 家园 人家出成果是哪年?你心目中的改开从哪年算起?

            袁、李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最后什么时间取得了什么成果,你先把时间列出来证明你的观点吧。

            就算是七个烧饼,按比例改开也就是最后那一个中的三分一罢了。

            前面全国协作艰苦奋斗十几年的努力你一笔带过,却拿着最后两个代表人物功成名就站台发奖那个时间点说事,潜台词不过是为某人的乱政洗白,你这样才真没啥意思。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妹子的父亲 6X年中国农大毕业,分到锡林浩特XX军马场

            妹子的父亲 6X年中国农大毕业,分到锡林浩特XX军马场。在东乌珠穆沁旗待了十几年。

            8X年回城里当老师。

            真正的草原,真正的边疆,夏天去旅游还行,很难想象待一个冬天是什么情况。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不小心点到送花了,说两句,你这个可是红果果的诡辩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1973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了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4年,湖南省试种20多亩,平均每亩产量超过650公斤,充分显示了杂交水稻的增产优势。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

            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

            杂交玉米是72年开始研究,79年研究出中国第一个紧凑型玉米种——“掖单2号”。在中国推广了20年。在海南种子基地研究遇到过各种困难,被冰雹打了,被牛吃了。碰到这种情况,等于一年白干,只能从头开始培养。

            杂交小麦,64年李振声选育的生选5号、6号已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著名的“小偃6号”在1979年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小偃6号”育种过程长达23年。真是不容易。

            所以说这些成果主要是改开前的成果,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袁隆平,李登海,李振声他们都不是一个人工作,各地的农科研究机构、农场、生产队等单位都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比如杂交水稻,70年湖南就搞过由专业人员和农民相结合寻找不育系的活动。不久,这场运动遍及全国,各地农科研究机构、农场、良种场、生产队、大专院校都参与其中,各省都成立了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形成一个全国大范围的协作网。而瓶颈也因此突破:70年李必湖与三亚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在当地一个水沟边发现了一株野生的花粉败育不育株。正在北京查资料的袁隆平为了这一株水稻连夜赶回三亚。

            还有,推广杂交水稻可是得到华国锋大力支持的。这个支持力度够大了吧。

            李登海倒是接受采访时候说:农村推行家庭承包制后农科队解体,原来的实验田、同伴和科研条件统统没有了,我成了一只"孤雁"。那一年,山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我干脆放弃了吃皇粮的机会,还把母亲的户口办到农村,利用母亲的几亩口粮田和责任田继续钻研育种,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民营的玉米研究所,10多个人跟着我,去探索一条农业科技的新路。像他这样的坚持真令人钦佩。

            没人说改开后的的饼没用哈。只看到有人把改开前的饼不当饼看。

            通宝推:红军迷,三笑,jyzh,龙城,繁华事散,年青是福,二胖,飒勒青,迷途笨狼,花大熊,钟光,diamond,mezhan,西门飘飘,老调重弹,西安笨老虎,想象残酷,脊梁硬,老老狐狸,回旋镖,独立寒秋HK,hwd99,盲人摸象,caoban,
            • 家园 问下

              以前是中国封闭,像这种育种技术,现在可以全球选择原种进行优化组合不?

              不知道现在农业部、畜牧部、渔业部对原生种苗是怎么保护的?

            • 家园 家父作为基层农技员,十几年就在杂交稻的推广上了。

              其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第一次从海南引种杂交稻 7X年。 全部绝收。好像是中间有个环节没控制好。

              光是引种,到全面推广,就花了十年。

              这种事情,只有伟大的国家才能做到。

              更别说,全县农民动员,人力修起来的大坝了。没有大坝,灌溉就是不可能的。

              通宝推:老老狐狸,想象残酷,
            • 家园 你压根没看懂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如果不是前面有耽搁,这些成果完全可以收获得更早,啥耽搁的你也晓得

              你批判的观点是:这些成果都是改开前取得的

              完全是自己立靶子自己打,神枪手哪!!

              你写1972年能说明啥,难道1970年才建国?

              1972年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1974年开始试种,为啥不是1966年列入,1970年试种,那样是不是就可以像你以为的那样8亿农民全部富得流油,不用包产到户了?天真!

              我父母1969年农大刚毕业,就顶着臭知识分子的帽子被人歧视,还指望当时农业科研出成果?笑话!!

              • 家园 希望您做个好的示范

                首先说明我是毛粉,但我是在历史事实面前选择当的毛粉,以前我也黑毛,甚至恨毛。如果您父母当年被迫害过,希望能整理发表出来,还历史清白,也能让我们更清楚的看清那个时代,认清毛的真面目。至于毕业后修了一年羊圈就别提了,毕业实践过去有,现在也有(我上个回复已说明)。

              • 家园 前面根本耽搁不了什么,这些杂交主粮研究几乎不可能再提前了

                你最后一句真是可以进笑话楼了。农业出了那么多成果你一句话全给否了。。。

                前三十年搞出那么多成果,你还在说指望当时农业科研出成果不可能。。。

                66年根本不可能列入国家重点项目。袁隆平64年开始搞杂交水稻研究,66年2月才刚刚发表论文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同年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引起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67年就开始给袁隆平配助手,专项研究了。

                李必湖的报告相一致:1967年,在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水稻“三系”的研究工作正式列入计划。可是研究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有人不断吹冷风,搬出洋教条,说什么“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交无害,杂交无益”。当试验田的杂种后代表现明显优势时,他们又说:“即使有优势,也不表现在产量上,只表现在稻草上”,“国外从五十年代起就进行研究,至今也没得到应用”等等。这些说法在当时的农业科技界有一定影响,但是我们有党组织的领导支持,没有因此而动摇。1968年,正当发现保持系的苗头时,实验材料遭到阶级敌人的破坏,党组织又给我们鼓气,使我们没有因此而灰心,利用残存的3株不育株继续实验。。。。直到1970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保持系,反对意见又占了上风,这时候在湖南主持工作的华国锋同志接见了我们的代表。。,并指示我们把水稻雄性不育的研究交给群众去做,给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还有,看看李振声,袁隆平,李必湖,冯克珊,李登海,谢华安等人基本都是在新中国完成学业,60年代前后开始研究。你就是穿越回去提前搞研究,人都凑不到。

                当年文革期间群众运动过火是有一定的歧视臭老九的现象。可是说这些歧视影响了研究过程。这个实在是看不出来。

                反而当年强调的学术民主对于加快研究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个周光召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候就说过:

                周光召说:“回顾‘两弹一星’的研究,那时候团队精神和学术民主的氛围都很好。拿今天的话来说,是软环境很好。当时,我们完全是针对问题本身展开各种讨论甚至争论,根本没有等级和身份方面的顾虑和限制。大家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的想法被大家讨论,早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普通的技术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第一线生产的工人师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一样受到重视。”

                周光召说:“现在,这种情况很难看到了,反倒经常出现两种不开放的情况:一是缺乏学术民主的氛围,往往是院士或领导一讲话,就再没有人敢讲话了;二是实行不必要的封锁,大家都生怕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了。”

                的确,那个年代的学术界是非常民主的,可以广泛地辩论而没有身份等级限制。再就是那个年代个人没有私心,自觉自愿为国奉献牺牲,不存在金钱和利益集团,学术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谁的意见对,谁提出的方案正确,就采纳谁的。这就极大的调动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科学技术的研发从最短的距离获得最佳的方案和意见。

                除了你搞个时光机,把杂交水稻的研究结果带回去,我还真找不到什么办法加快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了。

                其他主粮研究也是。现在知道成功了,出成果了。当年谁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只能下苦功夫,十几年,二十几年一年年干下来。

                通宝推:回旋镖,陈王奋起,脊梁硬,hwd99,老老狐狸,mezhan,
              • 家园 分地前,良种培育是举国体制;分地后,除了已经有基础的,

                想搞良种已经成为不可能。良种培育这种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的事情,必须依靠举国体制,分地后是肯定搞不了的。

                我80年代末上初中的时候在《中国青年报》上读过一篇文章:《长征四号上蓝天,功臣奖金仅百元》。现在30年过去了,长征四号哪去了?长征四号的失败,到底是因为奖金低导致人才流失呢?还是因为科研人员把心思都放在奖金上,没有心思搞研究了呢?

                顺便说一句,知识分子要想出成果,最好放下臭架子。中国历史上文人最大的臭毛病就是识几个字就觉得自己应该高人一等。希望这个臭毛病不要被非文科的知识分子继承了。

                通宝推:我还有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