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别忽悠我,让我右手砍自己左手 -- Ace

共:💬743 🌺6034 🌵1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革期间农民有粮食吃这点有点怀疑

                              我上小学前回过一次乡下,算起来应该是文革期间了吧,我吃不惯番薯稀饭,是番薯多,米少那种,不肯吃,舅母要另外开小灶煮白粥给我吃,结果留下娇生惯养的臭名,在亲戚中传颂了很多年。。。。

                              到80年代再回乡下,吃白饭已经不是问题了。

                              我说的是潮汕地区,其他地方不清楚,我也没有什么数据,但确实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 家园 农村最难捱的是60-62年,以及其后的几年。

                                是的,八十年代以前农村确实没有什么大米,因为大米、小麦都为着保证城市供应去了,也因此让你自小就有了莫名的优越感。感谢你爸妈吧,让你生在了城市里。

                                其实,懒厨河友有个误区,他认为八十年代农村有白米饭吃了,所以农村经济好转就归功于所谓的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而老老狐狸等河友强调的是粮食增产是源于“改开”前的水利建设、种子改良、化肥增产及进口,是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听家里(江苏泰州)老人讲过,60-62年村子里有非正常死亡,但是八百多人的村子最多的一年死掉的人也没超过二十人。我父母家的近亲没人饿死的,只不过因为缺乏食物,很多人都有浮肿,有吃树皮树叶的,有吃观音土的,有不少人去安徽、江西、新疆寻找机会。66年开始去江苏、安徽的人开始回流,而去新疆的都就地扎根了。文革期间虽然经常开批斗会(台上被批的地富反坏右,下台后就是普通村邻),也有过派系斗争,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稳定的,我父亲、阿姨都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

                                我的印象里,粮食真的是化肥“喂”出来的。水稻亩产量从五六百斤逐步增长到近千斤,小麦亩产量从三四百斤增到七八百斤,但是化肥支出也是节节攀升。

                                我觉得改开后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心思活络了,农民不再被捆绑在土地上了,有村办厂、乡办厂,可以进城务工,“投机倒把”合法了,更多的是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如瓦工、木工、水电工......

                          • 家园 文革时候的农民是否比民国的时候还惨?

                            起点不同,不同时代的比较不会用绝对水平,平均增速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指标。

                            很遗憾,8、90年代无论是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平均增速,还是入学率、升学率、人均寿命提升等社会指标,大多不如文革十年。

                            • 家园 这个我存疑吧

                              实在是跟我观察到的不同,又或者是因为我局限在广东的农民?

                              • 家园 我在河里发过一些帖子,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世界银行、以及“黑布林的北海居”等统计博客。

                                陈王说的有道理:

                                我们既需要累积生活个例获取真相,也需要统计数据来纠正自己的样品偏差。

                                广东的统计资料,您要是沉下心来好好分析一番,可能得出的结果和平时直观感觉有差异。

                                仅广东而言,除了珠三角,还有粤东、粤西、粤北,差异也是非常大的。

                                本狐以前也相信:是包产到户让大家吃饱饭,是小平同志让大家读大学。

                                家母老三届的,知青九年,恢复高考第一届的大学生,我外婆当年天天絮叨,要不是邓小平,你和你妈现在还在农村。

                                但看完历年粮食产量/灌溉面积统计资料、历年粗钢/发电量/化肥统计资料、历年各级学校入学率/升学率统计资料、历年出生率/死亡率/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资料……,本狐观点就变了。

                                • 家园 我80年一年只吃了两只鸡,90年吃猪蹄吃成胖子

                                  亲身经历。蛋白质摄入量增加无数倍。

                                • 家园 你要拿数字压我,我确实无法反驳

                                  但是我确实可以拿我观察到的事实打回去。

                                  8,90年代,无可否认的是,市面上所见的粮食,副食品比改开前要多,这个众多左派河友都承认的,似乎还包括你,其理由无外乎化肥与种子的改良。

                                  既然这样,你就要解释一个矛盾,为啥产量增速的降低,产品反而更丰富了?照道理,应该产品供应越来越紧张才对,尤其是粮食,到后来居然不用粮票了。不要跟我说是运输的进步,如果是这样,改开前,大批的粮食都浪费掉了。

                                  其实,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判断一下,不知道左派河友为啥不做,就是到乡下去问一下老农,看看他们是否愿意走回头路就得了。

                                  如果还是不行,左派河友还可以试一下租一块农地,模拟一下公社制度,大约一两年就可以试出结果了。

                                  实践出真知啊!

                                  • 家园 增速降低不是不增加!

                                    您是个和我一样的乐观主义者,所以您和老狐狸的争执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老狐狸认为文革都比改开初期高效,用看数据说的。

                                    先说数据不是完全与真相一样的。粮食不统购统销以后,民间小作坊大量涌现,原材料就是来源于统销外的粮食,所以看起来市场丰富了很多,人民的生活水平一下子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的很多数据都是不被统计的,现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字也仅供参考,是从上往下统计的。

                                    二是改开初期不可能一切都高速发展,调整搞个整顿提高,这个八字方针当年耳熟能详。整顿,有些发展指标势必放缓,但是农村人民的劳动热情一旦被释放,那就是一种喷薄的力量,大家都要拼命赚钱,所以市场繁荣是不以统计数字的意志为转移的。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拿数字出来

                                    根据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的研究,1949年至1998年每年的粮食和氮肥年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77。我国粮食取得高产的同时,氮肥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1997年我国氮肥自给自足,到了2005年氮肥施用量已达到近3000万吨,约为1960年的55倍;2007年氮肥过剩近1000万吨。

                                    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当年国家产粮33212万吨,使用化肥仅1086万吨,每斤化肥可以换回30.5斤粮。而2005年,化肥利用效率已降到10.1斤粮/斤化肥,当年使用化肥4766万吨。

                                    点看全图

                                    79到96,粮食产量增加70%. 却是三农问题最大的阶段。想必这持续16年的积极性和三农问题是非线性的。

                                    出处 氮肥的真实成本 程存旺 石嫣 温铁军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除了化肥

                                      还有一个人力的问题,我想请教一下,79-96年之间的务农人口变化,不知到有没有。

                                      我的想法是,如果务农人口减少,很明显效率是提高了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