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别忽悠我,让我右手砍自己左手 -- Ace

共:💬743 🌺6034 🌵1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是完全从微观了解世界,且很自得于此

                    “滴水见太阳”是不假,不过要记得:直视真太阳的时候一定要戴上护目镜,那和水滴里的太阳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准确的说

                      我一直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或者说,我是科学方法论的信徒。

                      我的毛病是,不容易看了一本书,一篇报道,一篇网文,就轻易相信别人结论,总是喜欢结合自己的观察,加上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看看能否推翻。如果能,我就喜欢抬抬杠。

                      说滴水见太阳是有点夸张了,既然是科学方法论的信徒,自然不会害怕结论被别人推翻的。

                      这个是我自己的毛病而已,对老婆有没办法这样抬杠,这个没啥值得自得的吧?

                      • 家园 打个比方说:

                        你啊,净看小比例地图,比如1:10、1:5甚至1:1;就忘了去看看大比例地图。

                      • 家园 你和豪哥最好都重新去看看《实践论》。。。
                • 家园 建国时的粮食单产没那么高

                  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

                  北方山东

                  我爷爷种了一辈子地,据他说当年顶好的地,种小麦,撒土不露的产量,最多的一年亩产大概一百斤(注意是斤),激动的他忍不住吃了碗葱花炝锅的白面条。平均就是五六十斤,差点的地也有二三十斤的。

                  后来我爹刚工作做农业详查,了解到当年整个山东基本就是这个水平。

                  后来去部里了解到,这个水平基本代表了北方关内的水平了。。。

                  补充一下,很多人说亩产二三十斤就犯不着种小麦了,我想说的是,亩产二三十斤肯定不会种小麦啊,难道你们以为那时候地都种小麦么,肯定种地瓜啊,说二三十斤是说这块地如果种小麦,也就是二三十斤

                  四川梁平

                  1949年,中稻200kg左右,玉米66kg,小麦64kg,红薯138kg

                  河北

                  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北省小麦亩产量只有36公斤。60多年后的2015年,郭进考和他的团队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石麦19”,亩产能达到700公斤。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令堂大学毕业又在大学工作

        岂能说没什么觉悟?她是正常的感情表达。

        现在的问题是,知识分子中白眼狼多了,搞成了感恩共产党不敢表达,而指责或抹黑共产党是最没风险的事,知识分子要说两句共产党的好话就是没知识没见识的文盲。

        • 家园 我父母都是文革前的大学生,都曾经在大学工作

          我外曾祖父好歹还有点田,解放前去世,分给我外公几兄弟,幸好分了,平均下来很少,解放时还是算贫农。

          我爸那边更穷,我爷爷连一块地都没有,听我妈说,解放前是帮地主种菜的。我爸从小就兄弟不和,所以极少听他回忆以前的生活。大约十多年前有次出去吃饭,我点了道猪油渣炒番薯苗,我爸没碰这道菜,回家,我妈告诉我,老爸是小时候经常吃这个,水煮的,没油没盐,吃怕了,我才知道老爸小时候也很苦。

          有时陪他们聊天,他们感叹的最多就是,什么好事情都赶上了,解放了,他们翻身有机会可以读书,改开了,老爸可以下海挣点小钱,退休无忧无虑,老妈的大学退休金,现在怎么吃,都用不完。。。。

          对他们来说,毛主席非常伟大,让他们可以翻身,邓小平也很伟大,让他们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而我父母真的都是普通人,没有后台,也算不上富贵,能有今天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

          我看得出,他们是真心对共产党感恩戴德的。

          • 家园 我岳父母都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工民建专业

            大学毕业离京工作,80年代末全家调回北京。我岳父得过国家设计金奖,是中国第一批注册机构师。我媳妇是女承父业。

            工民建专业接私活很容易,尤其是京城。我岳父很早就干私活,退休后干得更欢。我媳妇从上大学起就开始给老爸打工,工作后接着跟老爸干私活,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她比我有钱多了。我第一次吃必胜客就是媳妇带我去西单必胜客,当时还是比较奢侈的事情。还有就是到赛特买衣服,一件宝姿小西装1600,这是99年的事情,到现在印象还非常深刻,当时觉得这个媳妇好难养活呀。我是机械专业,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力学、画图纯熟,又给媳妇打工(其实我的手比她快多了,就是她把自己的活派给我,然后做监工)。等我们出国后,老人没有了帮手,才淡下来。

            老人家最近这些年观点变了很多。开始是医疗,老人退休后享受副处级待遇,但是各种事情看多了,特别怕看病没钱,手里攥着一大把钱(前几天跟老校长的儿子聊天,发现老校长也是这个毛病,老校长可是正厅级的)。10几年下来,病倒是没得,辛辛苦苦攒出来的钱眼看被贬得差不多了。眼瞅着这样下去,有生之年没准钱就会贬得干干净净,就开始抱怨政府不控制通胀、控制房价。

            老人现在觉得,以前虽然穷,但是不担心未来,因为遇到难处,组织不会扔下你不管。现在呢,基本是各人顾各人,一旦被社会抛弃,成了社会变革的牺牲品,就杯具了。

            所谓改革,改的其实是利益分配。邓的改革,大多数知识分子是受益者。而于此对应的是,广大农民、工人大多是受害者。

            可以说河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受益者。我曾经不止一次说过,我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是最大的受益群体:上大学赶上了不要学费的末班车,上研究生发工资(252块)、赶上了毕业包分配的末班车,赶上了福利分房的末班车,躲过了低工资......总之,好事基本上都赶上了,但是为什么还要抱怨?我觉的有两个原因:

            1、这种“好事都赶上”,既无法体现社会的公平、也难以保证持续的发展。我们之所以能赶上那么多好事,一是因为享受了上一辈艰苦奋斗的成果,二是因为在同一时期,广大百姓饱受各种煎熬(工人下岗、农民收白条),三是因为透支子孙(房地产政策就是透支子孙,环境问题也是)。

            2、害怕哪一天成为这种不公平的受害者。现在回头看:刚刚该开的时候,农民也爽了几年,然后就杯具了,作为农民,其中的苦难,我感同身受;工人在80年代是何等的风光,90年打大下岗也悲剧了;前几年石油从业者也很火吧?这两年也杯具了。

            你就不怕,哪一天,火星子溅到你头上吗?

            通宝推:唐门凤去,伊粟,年青是福,hattie,ghui,东海后学,西门飘飘,吃土的蚯蚓,博客南,陈王奋起,阴霾信仰,石狼,80后30,mezhan,繁华事散,老老狐狸,吴用,
            • 家园 工人不清楚,农民可以说一下

              我父母都是农民出身,农民的亲戚比较多,这个可以讲讲。

              关系比较紧密的是二舅一家,因为我妈小的时候外公去世,是二舅带大的。

              二舅曾经是农民,80年代初,搞了一个竹器厂,生意平平吧,一直做到90年代中,退休,07年去世,80多岁。我小时后,他跑广交会,总会去我家里住几天,我兄弟两都会很高兴,因为他会带我们去小卖部,买雪条给我们吃。

              他的长子,大表哥,不肯务农,80年代中,跑深圳,从临时工做起,混了个公务员做,因为学历低,一直没有机会升上去,他老是自嘲,没升上去也好,不用坐牢,估计明年退休。

              大表哥的儿子,搞了个公司,获老板投资,去年上市,有个业务是养猪,现在经常跑四川那边的乡下,被我表哥笑骂:老子辛辛苦苦从农村跑出来,你这个家伙,现在又要跑回去?!

              二舅的次子,也是跑到深圳,做纺织品出口的贸易,生意还过得去,也买了房子,孩子都上大学了,长女研究生,分别被澳洲和美国的学校录取,澳洲的学校名气较大,但男朋友去了美国,正在挣扎。

              二表哥的太太,小孩上学后,不愿呆在家里,出来做保险,做了差不多十年,平平淡淡,混口饭吃,但前年,意外的开发了潮汕地区的一个市场,一下发了,去年公司奖励了一辆奔驰。

              三表哥,做过手机,保健品的生意,平平淡淡吧,好歹房子买了,大的小孩已经在读大学了,小的高中明年高考吧。

              三个表姐,两个在潮汕地区出嫁,一个嫁给镇医院的医生,另一个我记不清了,还有一个在深圳出嫁,老公是做手机生意的,大致平淡吧,反正是有房,有孩子,三个都没有离婚。

              我说那么多,不是想炫耀什么,如果当年没有改开,除了我妈,这些亲戚现在还全都在乡下种田,他们哪有机会出来闯荡,所以,不仅仅是知识分子收益,也有农民受益的,他们至少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至于现在的农民生活如何,我有机会再找其他亲戚了解一下吧。

              我当然明白,每个社会都会有黑暗的一面, 或许我比较无知者无畏,对那一面了解不多,但我就身边的情况来看,还真没觉得有啥好怕的。

              通宝推:三笑,文化体制,普鲁托,豪哥的江湖,
              • 家园 苦不苦要对比着看

                主席的时代不到三十年吧,确实苦,那是创业时代的苦。这个我个人没有经历过,但想必比解放前好吧?!改开呢?快四十年了吧?难道改开前二十年不苦?难道现在被落下的贫困户不苦?

              • 家园 温习一下水到渠成这个成语。

                先修渠,然后水才能流到想去的地方。

                没有渠道呢?

                渠道用旧了不维护呢?

                • 家园 水到渠成不只是水利工程,政治军事一样适用。

                  如果没有前三十年修好国家安全、工业成体系、人口扫盲、中美建交这样的渠,哪来后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活水。

                  其实,因为邓主政时“渠道”失修,“改革开放”不仅引来了活水,也引来了不少祸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