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变局1969 -- ccceee

共:💬121 🌺1283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变局1969

    一.冲突

    1969年3月2日,珍宝岛之战爆发。中方一举歼灭进入珍宝岛的苏方边防军第一第二巡逻队31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卡车各一辆。

    3月15日,苏方进行中型规模报复反击,出动大量装甲车和坦克,包括其当时最先进的T-62坦克和“冰雹”火箭炮。双方激战9小时,苏军阵亡60多人后撤出战场。

    珍宝岛边界武装冲突是中苏矛盾发展到顶峰的必然产物。借用后来某受益人的话来形容,“这场风波迟早要来。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了的,是一定要来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大小的问题。”——他说得很深刻,看得也很精准,却用错了时空。——不过此时的中苏关系确实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经历了50年代的蜜月期,中苏在民族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开始浮出水面并且愈演愈烈。赫鲁晓夫借助中国背书地位稳固后,收紧上台之初给予中方的包括原子弹核潜艇运载火箭在内的尖端武器研发援助,并于中方对其政治经济外交意识形态以及对待斯大林的方式等展开全方位抨击后,突然决然撤走全部援中的专家人员和仪器设备,生生打断了许多正在建设甚至即将完工的各类援助项目,包括就缺一个样品的原子弹工程。

    站在苏联国家利益的角度上,卧榻之旁,不能养虎为患。一个怀有二心又拥有全套核武器系统的中国,对苏联无疑就是一场噩梦。当然,对美国人来说,也会是一场噩梦,只不过按照前后排序,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对苏联人幸灾乐祸。

    "噩梦"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来临。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场,中国第一颗当量为2-3万吨的原子弹试爆成功。苏联紧随其后于1965年初第一次增兵贝加尔湖以东及新疆边界,兵力分配偏重后者,同时提升了两部的武器装备及战备警戒级别。同年未,与蒙古签订新的互助协议,获得驻军和维持基地的权利。

    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进行了当量300万吨的氢弹试验。苏联于同年再次增兵上述两个边界,更于11月份在蒙古部署了战斗力最強的几个机械化师。到1969年底,上述地区均配备了核导弹和战术核弹头。

    苏联的军事反应明面上是针对文化大革命混乱状态下越来越多的边境摩擦,实质上不无将中国核武扼杀于摇篮状态的企图。从军事部署看,重兵集结的阿拉木图至马坎奇一线边境,直线距离新疆罗布泊核基地只有几百公里。驻扎在中蒙边界的机械化部队,理论上闪击北京只需一个昼夜就能兵临城下。正是这种险恶的军事态势,使林彪和他的军委办事组在还没得到毛签署的情况下,以防止苏联趁国庆前后边境和谈之际发动突袭的名义,于10月18日悍然发布1号疏散命令,全国进入紧急状态。——101此举,是否出于他一贯的大将临战相机行事的作风,抑或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或两者兼而有之,不得而知——总之日后成为了其罪状之一。

    从军事角度衡量,面对强敌一触即发的入侵,101为应付突发状况发布最高级别的战备命令,无可厚非,甚至很必要,反映出其一流的军事素养。但他显然并不能完全理解领袖纵观全局举重若轻的政治谋略,也不明白他独揽军权后相关各方的复杂敏感心态,——或者明知而辜行。如果说他疏忽了2月19日毛指示召集排除了他,朱德,彭德怀和刘伯承在外的其他几个老帅碰头“研究一下国际问题”这样虽然低调但关键的信息,那么同在2月19日总参谋部和外交部批示同意黑龙江军分区的即将于3月2日实施的珍宝岛作战计划(这个他必须过目),他应该很清楚计划执行后所产生的后果。——这些迹象明显透露了领袖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对苏摊牌的时间节点到了。

    二.尝试

    3月29号,周正式指定以陈毅为召集人,由叶剑英,聂荣臻和徐向前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在中南海紫光阁展开了为期达半年的分析和讨论。这个独立于当时主要话语体系之外但以参与者的战略头脑,军队乃至社会地位之重量级的“神仙会”,其成果和领袖一起确立了中国未来50年的道路。观察家们单从组合上就不难判断其联美抗苏的基调:陈叶都和美国官方直接打过交道,了解比其他高层更全面,尤其叶,还掌控着港澳甚至海外的地下情报网络。聂则代表了新生的中国核武战略。

    没有人知道毛与苏决裂的想法源于何时,或许是长期日积月累的必然结果。可以确证的是,他早在1963年7月份说过:我们现在与苏联的分歧是敌我矛盾,只不过是按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来解决。所以1969年,仅仅是内外时机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年份。

    老帅们半工半聚的“神仙会”从3月份一直开到10月份,中间提供了《对国际战争形势的分析》、《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对目前局势的看法》、《从世界森林中看一棵珍宝树》等4份有关国际形势的报告。他们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美帝、苏修单独或联合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可能性都还不大。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

    “在中、美、苏三大力量的斗争中,美对中、苏,苏对中、美,要加以运用,谋取它们最大的战略利益"。

    叶剑英执笔的《从世界森林看一棵珍宝树》认为:局势出现新情况,美国不得不从南越逐步撤军,苏联却在大力推动建立“亚洲安全体系”。尼克松访问亚洲5国,是怕苏联接管“真空”。美国国务院宣布“两个放宽”,步子虽然不大,但表明尼克松想拉中国,压苏联。叶剑英文中直接提出“联美抗苏”:“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

    陈毅也提出了中美建交的具体构想,"关于打开中美关系,我考虑了很久。华沙会谈谈了十几年,毫无结果,现在即使恢复,也不会有什么突破。必须举行中美外长会议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切实可行的途径。这一重大建议被美国拒绝。现在情况发生变化,尼克松出于对付苏修的战略考虑,急于拉中国。我们要从战略上利用美苏矛盾,有必要打开中美关系。"会后他向总理提交了恢复在波兰举行外长级会面的具体措施。

    聂帅更一针见血指出美苏争霸的核心利益所在:"美苏的战略重点仍在欧洲,争取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将成为它们矛盾斗争的焦点,中东局势将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要予以高度重视。"一一20年后,石油控制权的旁落,导致了一个庞大联盟的解体。

    关键词(Tags): #珍宝岛(老老狐狸)通宝推:镐梓,pendagun,钓者任公子,天白,柴门夜归,anne2607,老老狐狸,jhjdylj,青颍路,桥上,mezhan,起于青萍之末,唐家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现在回看旧文,文革是主席是准备粉身碎骨也要为民族换来个独立自主的最后一击。

      他成功了。

    • 家园 【讨论】69年战略转向是个非常糟糕的举措?

      说实话,楼主此文引发的69变局思考,让我在重温前三十年历史的相关背景资料之后,对自己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些三观认知有了非常大的困惑。

      相比改开后,我国对外开放就是对美帝开放(此为总设计师所言),在我的印记里,毛时代的对外关系史主要是中苏关系史,并且充满着斗争。

      从5O年代斯大林时期签订中苏友好条约开始,一直到后来赫鲁晓夫的长波电台、联合舰队、撕合同撤专家,以及台海风波、中印站队这些交恶事件,其都是以配合服从社会主义阵营全球总体战略背景下对我国家利益的实质损害,再加上苏共领导人长期以来的老子党、大国沙文主义作风与主席强烈的民族主义自尊之间的坚锐碰撞,最终导致了中苏几十年友好关系在69这个变局之年开始彻底破裂并走上对抗。

      多年来,69变局前的这些中苏历史认知,因苏联解体而沉入记忆的角落鲜有触及。

      在楼主的讨论带动下,这些天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学习,让我增加了许多新的认识,对历史资料也增添了许多新的发现。

      1-所谓的国大主义老子党作派在赫鲁晓夫时代更多的是随着中国在共产党阵营中的地位上升而体现为毛周对苏联领导人的奚落嘲弄。

      2,赫鲁晓夫时期,对美关系趋近缓合以发度经济关系。现有资料表明,苏共在台海涉美问题及中印交恶问题上,都曾对毛有过专门的解释商讨。为证明苏联对中共立场的支持,赫鲁晓夫声称可以准备马上发布公告宣示苏共在中印抗争中的支持中共立场。

      3-在苏共对中印边境风波的不当言辞后,中共开始中苏战略转调整。中苏关系中,民族利益开始高于反帝战略需求。毛更是以一个民族主义者,向苏方提出三个历史文件的发难。几十年相安无事的中苏边境开始纷争不断,68年8月后中苏边境回题趋于激发。(苏方因历史上的亏欠,苏共边检站对我边民出入传统生产区一般都会予以放行。珍宝岛在第一轮边境谈判就已划归中方,并准备不久后归还)。

      对69年下半年的战争阴云,个人认为,以周的名义请老帅作战略分析,把美帝小报上的核打击信息当作绝密情报,这些异常举动可能都是为配合毛的战略决策而故意让国内形势陷入紧张状态。不难无以解释在毛周两人的战略眼光下,我战略情报机构和中央决策机构会受美帝那几个假情报蒙蔽,真以为苏军会启动战争应对。对美苏当年的战争讹诈,事后邓也称之为空对空(大家有兴趣可去查阅下那三条美媒报道,另有资料显示,十月中国一级战备启动后,先是苏军,接着美军都相应在那几天启动了战备升级,一时间全世界真的陷入了紧张状态)。

      4现有资料还表明美苏之间从未有过以牺牲中国战略利益的妥协谈判,所谓核打击更是美帝的分化欺诈。苏方的边界陈兵喊话是为阻挡中方脱离苏共阵营自立门户。)

      综上史料分折,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年的中苏交恶都是建立在国家民族利益的现实政治考量。

      (接下)

      关键词(Tags): #毛泽东#中苏冲突通宝推:ccceee,
      • 家园 【讨论】69年战略转向是个非常糟糕的举措?

        (接上)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反之去想想,当年作为老大哥的苏联对我国全方位的无私邦助,一直是延续到苏共二十大之后。使我国从立国时的一穷二白到基本工业体系建立只花短短的几年时间。作为主要的资助国,斯大林赫鲁晓夫难道就不是战斗民族所生?64年中苏早已关系恶化,美帝国主义者对我尚处摇篮期的核力量是虎视眈眈、其多次清除计划都是谋求苏共放水被拒而流产。朝鲜一个穷小国在拥核过程中都差点胎死半岛核危机。按现实利益作衡里,作为苏联身边一个体量如此巨大的中国拥有核力量,别说有借刀杀人这等美事,毛子的武力解决逻辑一直不比美帝弱。

        所以,以短视者的眼前现实利益来衡量,根本解释不了苏联的老大哥情怀。这种解释不但会陷主席于不义,让后人对主席作为马列主义者所决策的这些战略转向会产生很大的思想困绕。而且会让毛的战略思想庸俗化,别说冷战时期的大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既便是现实利益驱动,中国当下正面临美帝的贸易战打压,此时正好俄罗斯有个一带一路约你入伙,你说是参加呢还是参加?

        我的历史知识比较贫泛,像60年代之前那样亲密的中苏关系,只怕世上仅此一例。

        本来昨天写好了一帖,结果在最后上传图片时给系统吞了。接着重写却发现主观逻辑一下又组织不起来了,所以在这列出几点主要问题供大家讨论解惑。

        1中苏关系是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而69变局正外冷战时期东风压倒西风的关健时刻,作为华沙主力成员,中苏分裂形成的全球三极格局,其结果是只是增加我方阵营内耗而独利于美帝的战略休整和进一步分化谋利的操作空间。

        二战至今,最接近于美帝实力的国家只有苏联,而且赶超节点正是6.70年代。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中苏两国能理智的将分歧控制在阵营内部的党派意识之争,而保持共产党阵营的统一战斗姿态,冷战的结果将大不一样。

        2从冷战时期的共产主义国际运动形势来看,69变局之时也正处马列意识形态在全球兴起的巅峰时期。.而这种联美抗苏的战略决策是违背”国际主义 高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重于国家利益”这些马列学说的一些基本原理.,其造成的恶果与八十年代共运转入低潮有着很直接的因果联系。

        对这几天短暂思考后的一些认知,让我隐约觉的,就象主席的文革运动,在69变局时,主席明知可能遭至美苏夹击风险而仍旧作出与苏联决裂的战略决策的许多不合情理之处,唯有从意识形态方面入手去分析才可找到中苏交恶背后的深层原因。

      • 家园 既然兄台雅兴探讨,只好把后记部分的提纲提前发一下。

        也是全文之后楼主个人观点:

        1.毛泽东先是民族主义者,然后才是共产主义者。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实用主义者。看似有些矛盾,扣紧的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缓和中美关系,主要出于将工业化进程继续下去,对抗苏联入侵只是次要考虑。

        2.中美兑子。主席的打算是中国让美国体面撒出越南,美国要完全断绝与台关系,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结果,1978年中国战争了投名状了越南,但美国至今仍末放弃台湾。

        3.1967年至1969年这三年,毛泽东年谱记载了几次毛接见或关注徐向前的举动。甚至专门召见徐帅蹲点工厂的有关领导了解徐帅表现。可见让徐帅参与神仙会,并非是可有可无的陪衬。

        4.文革和文革前的历次运动,削平了各个山头,教育了群众,也让官僚体系认识了群众的力量,主席虽囿于时年,无法阻止历史的彻底转向,却至少延迟了中国四分五裂“血流成河"的可能和时间。

        5.建交后,美国利用庞大的中国人口红利走出了经济滯胀。顺利控制了中东石油,启用以石油结算为核心的信任货币取代了金本位,并与中国联手,将苏联陷于阿富汗的战争泥潭,成功一超独大。这场交易,美国比中国得利大上几倍。

        6.主席为了党内团结,牺牲了红一出身的旁系一野;为了外交转向,牺牲嫡系四野。而他死保的对象,掌权后最终又让他牺牲了他家人的利益和地位。

        通宝推:敬畏生命,
        • 家园 抱歉啊,我太性急,追的你剧透了。

          是的,我对主席思想最感困惑的就是中苏交恶里这几个关系的处理。

          作为冷战环境下的两大阵营对峙,主席当年要是把中苏分歧控制在苏共阵营里,以两党政治斗争形式展开,可能那样结呆会好一些,那时阵营里毛子的号召力一直在下降。

          中苏交恶的原因分析,说心里话,我目前倾向于沈志华的解释(不代表他其它观点)。

          马列主义者在意识形态上容不得一粒沙,就象主席发动文革,只要认定真理之路,再难也要往下走,既便粉身碎骨,也物质不灭。

      • 家园 这是昨天见到的一则新闻
        萨尔瓦多宣布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建交,美国罕见的做出强烈反应:国务院21日表示,美方对萨尔瓦多这项决定深感失望,且正在审视与萨尔瓦多之间的关系;美国指中国片面改变现状,并敦促中方节制,不可采取危害台湾人民的胁迫手段。而一些国会议员21日提出修正案,限制美国对萨尔瓦多的援助。

        蔡英文过境之旅才张扬没几天,接着美帝又强行替蔡出头,对我内政及邦交国发出如此猖狂的威胁言论。

        美帝赤裸裸的干预我内政,让国人为之无比愤慨,也非常担忧。中美建交至今四十年,因邓时代的战略收缩,毛创下的战略三极家底未有任何实质突破。如今面临美帝贸易战打压,未来台海局势也会随之加剧振荡。

        69变局带来的全球格局变动,苏联解体后美帝一超独大,中俄欲构建新形势下的背靠背战略关系,终因各自实力互信不足,多年来只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

        世事轮回,如果时局重返当年美帝深陷越战泥潭的69变局之时,我想中苏之间,既便有天大分歧,也会暂放一边而尽双方全力先把美帝摁倒打残再说。

        所以世事千变万化,机会稍纵既逝。

        就象主席所谋69变局的全球战略转向,主席那些年,也只是立足于苏共阵营”转”为独立自主的”反修反帝”,至于后期是按邓时代这种放弃意识形态去”向”美作开放,还是改组华约组织率领第三世界国家去”向”外开放,这都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这种内质不同的战略转向,肯定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新世界格局。如果是放弃自我、不思进取的寄希望于多方均势下的局部优势而妄想保持什么”百年不变”,动辄大言”千年之计”,那只会给后世加添反面教材而徒增笑耳。

        ”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

        以下是89东坡时期,也即69变局二十年后东西阵营的军力比较。(当时未保存网页,对此数据尚未印证)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家园 续1

      从目前披露的材料看,徐帅在四老帅座谈会中发表的言论被摘录的很少,只有只言片语:“尼克松访问罗马尼亚,在东欧会引起连锁反应,苏修怕“后院”出问题,不得不向我们递出橄榄枝。 ”确实,座谈会的“国际研究”主题对他来说相对其他老帅,的确勉为其难。但天意从来高难问,若是单纯外交问题,想全面形成决议,那么林,彭,刘都可以参与讨论。领袖选择这种低调而另类的方式,一定有他系统的思考与安排。徐帅1967年1月被任命为全军文革小组组长是个标志事件,在老帅任用的战略层级上,江青是起不了作用的。并且军内红一系横扫其他山头,大权在握,此时徐帅出山代表中央文革,即使起不了监军式的制衡,至少也起类似于李德生的更高层面上的某种作用,虽然这种效果要在1971年9月13日以后才能清晰地显现出来。——当然,重用徐帅,也是不得已的过度,毕竟相对于受伏芝龙军事学院正规教育的刘,与领袖同是师范出身教过书,同样的游击战术和人民战争理解深度,无疑在意识形态上更接近,更可靠一些。虽然有过一点不愉快的历史。——笔者更倾向于相信,不管有意还是巧合,徐帅最终起到了为转向后的人事路线变化提供保驾护航的作用。

      1969年,是一个"里程碑"式(林总语)的转折年份,也是新中国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年份。这一年,新中国的去苏联化进入高潮。各种矛盾——国际国内,社会,军事,路线等,似乎都到了综合大爆发的关头。外部上,中苏分裂最终发展到兵戎相见,赫鲁晓夫“全民党”时代的苏联,自身的意识形态也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深陷在越南战争的泥潭里不能自拔,美元经济摇摇欲坠,社会动荡不已;新中国的核武器刚刚诞生,还处在襁褓阶段,战略性核威胁远未形成,面对美苏的共同压力,很容易被扼杀。中国国内,以中共九大人事变动和决议为标志,苏式党建及分配制度正式被毛特色的大众民主所取代——由于文革时期基层党务系统停摆的特殊情况,选举九大代表存在程序挑剔,但以毛巨大的威信和影响力以及九大代表结构的工农属性,变化仍然被广泛接受。——苏联对中国的作力点,无论在人事,意识形态还是制度范式等几被终结殆尽;透过九大政治报告起草,毛林分歧初步显现(尽管只是更多的表现在起草人选而非内容,但是毛“我历来不主张把刘少奇和邓小平弄到一起”的鲜明态度显然另有深意),分歧发展到“1号命令”事件,鉴于它所产生的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和权力结构上的严重后果,林帅的1969,命运发生了悄然改变。

      三 态势

      金本位制下的美国,到了60年代,不能说风雨飘摇,至少也是乱象百出。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学生民主运动,反战和平游行,环境保护运动,谋杀总统......各种不满和反抗风起云涌。在旧左派和新左派的合力推动下,以学生民主和反战运动为先锋,逐渐呈现出与以宗教右派和新右派主导的体制摊牌的趋势。1967年7月23日,底特律爆发大规模黑人暴乱。联邦政府强力镇压导致40多人死亡,350人受伤,3800人被捕。1969年10月15日——这个时间节点也耐人寻味——积蓄几年的反战情绪爆发为全国范围的反战示威游行。这是反战运动的高潮。全国各地有200万人参加了这一行动。美国政府在稍后时间毫不意外选择了暴力镇压,国民警卫队向俄亥俄州立肯特大学的抗议学生开枪,打死两名女生和两名男生,打伤8人.......这一切乱象,与步入垄断资本主义的美国社会内生的各种矛盾相关,与经济滞涨通胀严重凯恩斯主义失灵相关,与越南战争穷兵黩武相关,也与国际形势和国际影响相关——背后的主线实质就是美苏两大不同意识形态的阵营此消彼长的影响投射在国内的反映。

      越战是美国阶级对立矛盾的焦点,也是导火索,倘若短期内不能改观,愤怒的学生和民众会随着镇压的仇恨更加走向极端——已经有黑人和学生在酝酿成立暴力组织,暴力活动层出不穷,拥枪数量在1969年和1970年间陡增。——形势极可能会按照毛泽东的判断发展下去,“要么革命结束战争,要么战争导致革命”。——或许,帝国主义的宿命就应如此。

      阵营内部也是潜流暗涌。1965年,戴高乐率先要求美国将15亿美元兑换黄金并运返法国,美国对此不得不同意,之后西德甚至日本等明里暗里跟进,2年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就减少了3000吨。到197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超过一半,出现了著名的“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

      美国的危机深层次上固然是因为它自身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运行规律,但是苏联的步步紧逼和毛泽东“文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二战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造就了大批思想和视野都开始全球化的教育程度增加的中产阶级群体。中产阶级新诞生的年轻人,思想行为并不像他们父辈那样对传统价值观亦步亦趋,他们的诉求其实和文革的目标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自由,民主,平等。并且多加了一个和平。女权运动的兴起以及黑人民权运动,很难说不受中国思潮的影响和鼓舞,事实上,在公开声明中,毛泽东给予了他们足够的意识形态支持。阶级斗争理论在“垮掉的一代”中并非毫无市场。

      通宝推:桥上,西安笨老虎,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关于1969年的新史料,一窥当时高层分散掩蔽的决策原由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走出各自战略困局。

      然而这一历史性突破,在泰勒笔下有相当的偶然性。尼克松1969年1月入主白宫, 3月中苏在珍宝岛兵戎相见,勃烈日涅夫6月初提出针对中国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同时向中苏边境大举增兵,包括6个拥有战术核武器的机械化步兵师。8月, 苏方暗示要对中国的核设施实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当时,尼克松外交的首选目标是从越战“体面”脱身。骤然升级的中苏对抗,为美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战略契机。该年6月底,基辛格在一份备忘录中建议,如果美国在苏联遏制中国(containment)时保持中立,这对美国非常有利。

      据泰勒解读,基辛格的目的是以美国的“中立”换取苏联减少对越军援,迫使越南接受美国的谈判条件,使美国从越体面撤军。此外,美苏还可以在军控、中东和柏林问题上进一步合作。

      泰勒写道,尼克松的防长莱尔德(Melvin Laird)在接受泰勒采访时,印证了尼基二人“联苏制华”的构想;尼克松对此给予厚望(great hopes),如果这一交易的代价是默许苏联打击中国核设施,那也是划得来的(a trade worth considering)。

      此后,基辛格在1969年7月14日指示军方秘密研究美国对华核打击的可行性。而在此之前,美军的核打击计划均同时针对中苏,没有单独对华的预案。

      基辛格与美国“现实派”之殇

      美国拟准许前苏联对中国核打击来换取从越南退兵的说法是第一次见到,留存备查。

      关键词(Tags): #1969#基辛格通宝推:繁华事散,西安笨老虎,ccceee,
      • 家园 典型的花姑娘,哪是什么新史料

        ”如果美国在苏联遏制中国时保持中立,这对美国非常有利。”

        基辛格这一”平衡观”报告一直有被引用,后他还向卡特总统推销过,只是没被选上。

        而对此报告所关联的历史背景却是尼克松为解决北越困局,当年首先选择的接触对象是苏联,经过一段时间试探,在苏联无动于衷的情况下再考虑越南的另一援助国。

        在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中,苏联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美国来说,一方面,从60年代末,美国实力相对下降,苏联实力上升,面对苏联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而表现出的咄咄逼人的扩张形势,美国需要一种第三方力量抵制苏联;另一方面,美国陷入越战泥潭,急需脱身,于是试图与苏联做交易,在中国问题上寻求合作来换取苏联对北越施压以帮助美国"体面"结束越战,但苏联反应冷淡,美国受挫,于是加快了调整对华政策的步伐这个僵局最终被美国打破了。

        可使人生疑的是,国内现有的许多分析文章,在涉及6月至9月间的历史背景,仍是将冷战期间,美方对中苏分化离间的战略欺诈版本当作真实史料加以采用。(美方当年是放了三个核打击烟雾弹)

        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征求美方意见。

        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一则消息,标题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9月16日,伦敦《星期六邮报》登载了苏联自由撰稿记者、实为克格勃新闻代言人的维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称“苏联可能会对中国新疆罗布泊基地进行空中袭击”

        现有解密文件已确认,整个冷战期间,美苏为核打击中国,唯一只有过一次接触。

        ”同年8月18日,苏联驻美国大使馆的一名官员在与美国国务院中级官员威廉.斯蒂尔曼共进午餐时突然询问,如果苏联对中国核设施发动袭击,美国会做何反应。这被认为是对美国态度的试探。”

        这个僵局最终被美国打破了。8 月,美国公开发表声明说他们得知苏联有计划主动袭击中国,但史实披露他们所谓的“内部消息”其实是来自一个 KGB 工作人员和国防部中层人员的假设性对话。中国立刻开始了备战准备。

        我准备把资料整齐后再正式写一帖,69年确实是个关键年,可这几人提供决策材料的全是倾向美帝一方,把些媒体报料当绝密情报,而苏方的真实缓合接触却揣摩成战略欺诈,造成国内在十月二十日这一个多月里是高度紧张,10月15日下达中央疏散决议,紧接着就是下达一百万兵员的冬季征兵令,甚至连二十周年国庆日都处于一级战备,作战部长亲驻天安门城楼上随时转送前线苏军动态,而城门后还备一架待飞状态直升机随时转移毛去指挥所。

        真不知老帅这些分析依据从何而来”7月11日,叶剑英和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共同署名,呈报周恩来转毛泽东《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的报告,对中美苏大三角的战略关系进行了深入研讨,全面分析了中美苏三大力量之间的斗争,认为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毛在8,9月专门召集个几次政治局会议讨论中苏问题,得出的答案都是倾向于苏联发动战争,可同时间却对苏方的对话请求置之不理。

        从事后公布的史料来看,包括主席在内,69整个一年的国家战略情报分析都是错误。而现在国内的一些官方网站还有对苏联发动核打击的模糊表述,但用的又是” 1969年8月底,我情报机关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这些天查看了许多资料,不得不让人置疑,这个联美抗苏起码在69年附近,是把一个中苏美三极空间给玩成个二级空间而最后不得不借用越南这一极来一。

        实际上直到65年美方都还在谋求对我朝的核能力消除计划,而在此期间的老子党是经受了原则性考验。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发进程,美国政府对此非常担心,认为中国发展核武器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和核优势。1963年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508次会议上说:“任何能够阻止中共的谈判都是重要的,因为他们已渐渐成为60年代后期以及将来的主要对手。”1月23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哈里曼在致肯尼迪的信中提到:“在我看来,您谈及的是关乎我国安全利益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努力防止红色中国获得核能力和为此目的而与苏联合作的可能性。”【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58—1972)》第3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669—670页。】7月2日,肯尼迪指示哈里曼寻求与赫鲁晓夫在禁止中国核武器试验和开发方面的合作。肯尼迪在给哈里曼的电报中说:“相对比较小的力量掌握在中共手里时,都可能对我们大家造成很大危险,你应当征询赫鲁晓夫在限制或者阻止中国核开发方面采取什么办法的意见,并且了解他是否愿意由苏联方面采取行动,或是接受美国按照这个方向采取行动。”【〔美〕罗伯特?达莱克:《肯尼迪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页。】

          依照这种思路,美国制定了破坏中国核设施的具体措施。1964年4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起草了《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直接行动的基础》的报告,提出了四种摧毁中国核武器设施的办法:“(1)假定单靠美国执行,公开的非核空中打击。为把中国核裂变物质生产设施摧毁到需要完全重建的程度就必须采取没有限制的非核空中打击。(2)美国试图使自己摆脱干系的任何特别努力都很容易被人发现。(3)利用在中国的特工进行秘密进攻。(4)空投破坏小组。结论是一支100人的破坏小组能够制服中国核基地的警卫部队并毁坏核设施,但要完全彻底地摧毁它则很困难。”【转引自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美国还试图拉拢苏联,采取联合行动共同对付中国的核设施。1964年9月15日,美国新任总统约翰逊与腊斯克、麦克纳马拉、麦科恩、邦迪等人一起讨论如何对付中国的核武器发展计划,初步决定不对中国采取单方面的军事行动,但考虑和苏联采取联合行动的可能性。10天之后,邦迪约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讨论这个问题,多勃雷宁反应冷淡。美苏联合行动的计划流产后,约翰逊的总统政策班子就美国是否单独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进行了激烈辩论,最后达成的认识

        通宝推:拿不准,桥上,
        • 家园 要瞒过毛的慧眼,几个老帅就算联合口径也不顶用。所以其实毛本人

          意愿提现而已。

        • 家园 八二八命令发布的时间很有意思

          八二八命令是党中央下发的顶级命令,大意就是要打仗了别武斗了,相当于动员令。

          问题是1969年8月28日美国媒体刚捅出来苏联要对中国核打击,当天党中央就发了动员令。如果考虑到时差,这速度快得惊人,只是间隔几个小时而已。

          另外8月27日批复了《关于加强全国人民防空工作的报告》,这时美国媒体还没报道呢,说明高层已经意识到形势严峻了。

          看过美国的文章说8月下旬,欧洲在谣传苏联要打击中国,很可惜这段话没有引用,不知道作者从哪来的消息。中国一些文章里说是因为苏联为了打击中国这事在征询东欧国家意见。

          俺自己瞎猜的,8月下旬要苏联打击中国的小道消息在国际外交圈子里面应该很流行了,中国领导人应该也从自己的渠道(比如东欧国家)证实了这点,本来还不想公开,只是说要防空,但既然美国媒体8月28日捅出来了,那就顺水推舟开始动员吧。。。

          另外珍宝岛发生时(69年3月),毛子国防部长正好在印度访问,到了9月印度国防部长就回访俄罗斯,说不针对中国谁信啊

          通宝推:ccceee,
          • 家园 69年最重要的战备布署是”三北”会议

            是由林总主持召开。

            (林帅代表中央军委在69年的最大一次调兵指示即在此期间,而国内最危急的战备时刻是首都国庆节)

            我们今天再来看这条林总一号令(还有二号三号令,合起来就是林的6条紧急指示),其实更似一场多部队的集体拉练。当年一号令发出后还有个可笑的插曲:那些疏散开的战备单位却一直没人下发收兵指令,许多部队在野外自行回营的。

            真正的战争准备早在十月之前已布署完了,主要还是防备苏军钢铁潮流的陆面进攻。林总10月5日还专赴三北又去检查了一遍。

            当年肯定是有确切的情报支撑,才会有这种战时状态下的全面战备,而且这个分析还把时间精确到国庆节期间及10月20日中苏谈判这两个节点,可事后证明这个战略情报完全是虚惊一场。

            • 家园 不是这样的,那时候的国内政治气候高于一切

              其它什么都是过家家。林总这个一号令,总的来说是为了打击国内的政治潜在对手,至于这个家要不要都无所谓,有点隋炀帝的心态。真要准备开打,必然是启用一堆真材实料的战将,但是结果呢?作战水平与林彪不相上下的粟裕,还是在纪登奎的关心下,才被允许视察三北战况,而且还是没有军队职务的情况下视察的。这就是堂堂林总的军事水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