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不应高估秦国制度和军队战斗力方面的优势 -- 真理

共:💬66 🌺303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不应高估秦国制度和军队战斗力方面的优势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给广大观众制造了这样一种印象,就是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之后,严格地奖功罚过。士兵可以凭藉砍人头换爵位和土地,一级一级往上爬,所以秦国的士兵因此野蛮好战,而战斗动机更强,纷纷为了砍人头而不惜死力。秦军战斗力也更强,所以最终征服了六国。实际上这个说法就相当于说企业最佳的管理方式就是计件工资,打LOL的时候最好的战术是抢人头,统帅军队的最佳方式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些说法都是很可疑的。秦国实行这种制度军队到底提高了多少战斗力,如果真提高了六国难道就蠢到不采取同样的制度吗?这都很可疑。

    首先,战国时期并不是只有秦国变了法,列国都变了。秦国的商鞅变法甚至根本不算是最早变法的。早在春秋时期,晋国时代的赵简子就开始在自己的领地内改变对农民的统治方式。春秋时期的“田氏代齐”和“赵氏代晋”应该是战国时期各种改革的源头。即便是进入战国以后,赵国公仲连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都比商鞅早。商鞅的变法思想实际上也源于李悝和吴起。此外还有楚国吴起变法,齐威王、宣王也长期励精图治。种种记录表明,秦国的变法并不孤立。而且根据王翦白起这样的功臣都没有拿到自己的封国,嫪毐这个卖屌的倒是有了毐国的历史事实看,秦国的变法起码在始皇帝亲政之前也谈不上有多彻底,对列国并没有什么制度上的优势。

    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对东方国家的优势也不明显。商鞅取得了秦国在变法之后的第一场重大对外战争的胜利,然而却不是凭借军队战斗力取胜的。他利用和魏国主将的私人关系使诈,避免了和赫赫有名的魏武卒正面作战,不战而胜。魏国其后是因为和齐、赵、秦三线作战而衰落的。

    在对赵国作战中,秦国的战斗力优势也不明显。长平之战中,赵括其实是想复制他老爸赵奢的成功,即“道远、险、狭,将勇者胜”。他的勇武和他父亲一样,其实给秦国不小的杀伤。最后赵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秦国可以举国动员,全力对付赵国。而赵国的国都邯郸位于平原之上,必须留一部分兵力来防范背后的仇敌燕国、齐国和三心二意的盟友魏国。就这样,赵国是因为兵力不足而失败的。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自身也损失惨重,当年的粮食没能收割,国内陷入了饥荒,持续作战能力下降。所以此后的邯郸之战连白起都认为必败,意识到自身错误的昭王为了遮羞逼死了白起。邯郸之战结束后,赵国依然能够在中等规模的战争中连续击败秦军。秦国在使用了间谍手段除掉了赵国主将李牧、排斥了廉颇之后才能灭赵。

    秦对楚国的武力优势也不明显。秦惠文王时期,派出张仪对楚国进行外交欺诈,用600里土地换取楚齐断交。楚怀王虽然“上当”了,但是在秦国失信之后对秦国发动了凶猛的报复,发动数十万大军一直打到了陕西蓝田县,离咸阳只有咫尺之遥。秦国几乎亡国,之所以幸存是因为韩国、魏国袭击了楚国的后路。这一战争中没看出秦国有多能打,倒是连横的外交政策非常正确。若干年后秦国虽然后来攻占了楚国国都,但实际上此时的楚国已经经受了一系列战争失败(齐楚垂沙之战),内讧、饥荒和农民起义,“国分为三四”,所以白起才能顺利攻破郢都。但即便一度如此衰落,在顷襄王、考烈王时期的楚国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复兴。所以始皇帝灭六国的时候,楚国才能击败20万秦军,然后和王翦率领的60万秦军打持久战。始皇帝死后的灭秦战争中,楚军依然是主力,在面对秦军的时候取得了奇迹一般的胜利。这都体现了楚国国力的雄厚和制度的韧性。战国末年传言说“(连)横成则秦帝,(合)纵成则楚王。” 楚国没比秦国差到哪里去。

    综上所述,我认为秦国的军队战斗力、甚至政治体制上比东方六国并没有明显优势。比起这个来,地缘优势比制度优势明显的多。关中地区周围都是山,让秦国不需要同时面对多个敌人。而魏、楚、齐、赵等国都没这个条件。魏国的土地破碎,被韩国从中间分为两半,无法向任何一个方向集中兵力。因此,惠王时代的魏国被齐、赵、秦联合打击而衰落。楚国同时和秦、齐两个强国接壤,中间又是朝秦暮楚的韩魏两国,还位居汉水下游,所以怀王时代的楚国被秦、齐、韩、魏国联合打击而衰落。齐国的西部边界位于华北平原,无险可守,又和燕、赵、魏、楚同时接壤。所以湣王时代的齐国在燕国、赵国、楚国、秦国的围攻之下衰落 (秦国在齐国身上捞了一块飞地)。只有秦国,和三晋、楚国直接都有雄伟的山脉阻隔,防守压力很小。庄襄王时代的秦国,面临着被信陵君指挥的五国合纵围攻。这对齐、楚、魏来说可谓灭顶之灾。而秦国只需要关闭函谷关防守。信陵君在这个时候又利令智昏,没有进攻函谷关,也没有收复已经空虚的上党地区,反而跑去进攻韩国,这直接搞垮了自己的政治声誉,瓦解了合纵国之间的外交互信。所以数年后始皇帝开始进攻东方六国以后,魏国再也无法组织合纵抗秦了。

    秦昭王的历史形象不错,但实际上晚年犯了和齐湣王、楚怀王一样多线作战的错误。昭王时代的秦国采取了所谓“远交近攻”的策略,试图吞并近在眼前的韩国。但实际上“近攻”有了,“远交”却完全没有实现。列国不能容忍秦国吞并韩国。于是在秦国的压力之下,韩国向赵国示好,提前引发了秦赵的总体战,然后魏国、楚国最终都站在了赵国的那边,由信陵君主导的两次合纵沉重地打击了秦国,秦国几乎丢光了函谷关外的土地。楚国还收复了贵州,并且攻入了巴东地区。昭王和惠王时期向东的扩张成果大部分丧失。幸运的是重重的山脉保护了秦国的核心土地,而在平原上犬牙交错的东方六国却无法长久互信,所以秦国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

    庄襄王死后,继承人始皇帝除了勤于内政之外,其实还是个外交天才。他放弃了曾祖父“远交近攻”的失败策略,重新施行“连横”。一会儿助赵攻燕,一会儿助燕攻赵,一会儿助魏攻楚,此外还安抚韩国,结好齐国。而与始皇帝相比,东方国际富有政治经验的赵国孝成王、魏国安釐王、楚国考烈王都已经去世,继承人都不优秀。结果在始皇帝当政时期,东方六国四分五裂,一次合纵都没搞出来。试想,秦国需要六十万大军才能灭楚。如果楚国和魏国依然友好,秦国还能不能灭魏?或者如果在王翦项燕双方百万大军对峙的时候,齐国能够支持楚国的话,那么秦国主力是否还能够幸存?这些虽然是假设,但足以看出秦国的军事战斗力即使到了始皇帝时期,对东方各国依然优势有限。但是出色的外交战略使秦国超水平发挥。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次曰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信不谬也。

    通宝推:光头佬,MOMOZONE,2313234454dfsd,
    • 家园 秦军的战斗力可以看同时代荀子的描述

      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然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

      秦人其生民郏厄,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埶,隐之以厄,忸之以庆赏,酋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厄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 家园 魏国秦国之间比较有意思

        荀子其实肯定了魏国武卒的战斗力,从他“ 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的描述里可以看出来他对武卒战斗力的赞赏。然而他同时指出,武卒其实是雇佣来的精锐士兵。“以度取之”、“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就是说考试录取,考中了就赏赐田宅,相当于发工资。但是这样成本很高,“其税必寡”,不能持久,“是数年而衰”。而且很难得到补充,“改造则不易周也”。

        对秦国士兵的描述,偏偏少了对士兵本身战斗力的描写。而是说秦人“其使民也酷烈”。在残酷压榨的基础上“忸之以庆赏,酋之以刑罚”。就是说秦军是在暴政基础上强征来的动员兵,报酬没有工资,完全靠战功拿奖金,平时靠刑罚来驱使。所以秦军最能“为众强长久”,就是说秦国的动员兵数量众多,而且财政压力小,能够维持长久。

        所以说,荀况的说法恰恰否定了秦军的战斗力,反而着重说明了秦制的低成本。但实际上这种在酷刑基础上建立军队的方针也是秦国最后灭亡的原因。

        • 家园 这里的重点在于如何建立和保有军队

          这里的重点在于如何建立和保有军队。荀子的意思是说光靠金钱买不来强大的部队(齐国的技击之士其实就是一帮贪图赏金的乌合之众。)靠筛选和优厚的待遇能得到一定的战力,但对于国家来说是不可持续的。盖一旦吧田宅之类的分给魏国的武卒就收不回来了。长此以往,国家就不堪负担,最后破产,就无法在养这样一支精兵了。而秦国的体制使得秦国的百姓除了打仗没有其他方法出人头地。而体制又保障了可持续的奖励,不会对国家造成过多的负担,这才是秦军能够战胜的体制保证。

          至于变法,的确各国都有变法。但商鞅变法比其他各国要深刻的多。李悝变法只是停留在废除世袭,废井田,平抑物价和建立武卒等等。武卒制度的弊端荀子说的很明白,其他三条看上去和商鞅差不多,实际上和后世的王安石变法一样,流于表面。为什么说流于表面?这是因为李悝只有政策,却没有执行政策的组织手段。也就是说他没有建立起一个执行其变法的组织。

          而商鞅变法首先搞了保甲制度,然后又搞了“明法令以吏为师”,又通过建立军功赏爵来给予军事人才上升渠道。这样就把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统一到变法的旗帜下来了。有了这个基层组织,商鞅变法才能顺利推行。

          吴起变法的过程类似于商鞅。甚至也搞了类似“百金立木”的花样。但时间太短。变法成果还来不及完全固定就因楚王死去,失去支持而被贵族阶层反扑而失败。

          所以秦国的胜利并不是什么侥幸,而真的是体制的胜利。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请教任兄,李悝变法中

            关于“废除世袭,废井田”的部分,结果如何?谢

          • 家园 可是秦的失败也是体制问题

            平时维持秩序靠重罚,战时有功才能得到赏赐。这意味着利益集团倾向于不断地发动战争,没有战争就去搞大工程,哪怕是浪费性质的工程。君臣之间毫无忠信可言,稍微遇到挫折就互相背叛。所以靠秦制,秦朝二十年就亡了。说明这种制度不是那么靠谱的。

            后楚怀王灭秦的军事部署,和信陵君窃符救赵时期没多大区别。差别只在于秦的君臣关系不比以前了。这也说明了秦的胜利有很大的偶然因素。

    • 家园 秦国的胜利是总体战的胜利,也就是体制的胜利

      要单项比,除了最弱的燕国,其他东方五国都有比秦优越的地方。

      比骑兵,比不上率先胡服骑射而且和胡人一直打的赵国。

      比武器精良装备好,比不上韩魏,韩国的弩箭、魏国的重甲天下闻名。

      比地大物博战争潜力巨大,比不上楚国,楚在亡国前夕还能干掉李信。

      比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比不上齐国,一个临淄城就有几十万户,要征兵的话相当可观。

      要说将领才能,东方诸国也经常有打败秦国的名将,赵奢,廉颇,李牧,信陵君,项燕等等。秦国除了白起之外,其他大将都有败绩(白起也可能有,损失不大而已)。

      然而一两次战场失败对秦的损害不明显,几年之后秦军又卷土重来。而秦一旦得胜土地就是它的,牢牢咬住了。战败国要谈也得拿别的土地来换。直到最后天下统一。

      这就是体制之战,归根到底还是商鞅建立的耕战体制适合战国,能更好的组织动员军力和资源。比如二十等民爵制,很直白的就是上战场砍首级才能封爵位,从公士到一直到彻侯,都是人头堆出来的,连宗室子弟不上战场也不得封爵。必要的时候,给国家捐献粮食、运补给也可以获封爵,比如长平之战时运粮上前线的民夫都赐爵。

      这样的制度,极大的刺激了人民的战争热情和国家的战争潜力,而世卿当政的其他诸国都没有。

      • 家园 这种制度随时有内爆的风险

        秦王的公子们除非继承王位,否则就是庶民,所以夺嫡是你死我活的较量。嬴政即位之初秦国王室就大规模内乱,幸运的是魏安釐王、赵孝成王、楚考烈王、信陵君相继去世,没人能抓住这个机会。即便如此,赵楚组织的最后一次合纵也由庞缓领导还是打进了关中,这大概是三十年复国之后的诸侯联军灭秦的预演。

        所以说,我认为战国末期有高度的偶然性。与其说是实力碾压,不如说是各国君主的决策和博弈问题。

    • 家园 秦汉和隋唐,其武力强盛的来源,就是关陇地区的农牧兼备

      农牧结合带来的全面战争优势。

    • 家园 不应过高估计地利,与常识不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秦国制度和战斗力可称为人和,这个人和的优势也许不大,特别从你说的战斗力来看。但从能同一全国的角度来看,这个人和的作用应大于地利。要不现在吐蕃也许是正统了。

    • 家园 秦人是牧马出身,唐人也是

      秦汉改变了中国,原因就是秦汉家家养马。

      隋唐大运河再次改变了中国,水运和毛驴取代了马,中国丢了马的中原牧马基地。

      • 家园 只是宋朝自己挫逼而已,南方一直有骑兵

        项羽所部骑兵都是南方人。到了清朝,苏北和安徽的諗军还击败了蒙古骑兵。

        历史知名战役里没有秦国靠骑兵取胜的记载。你有的话不妨拿出来?

        • 家园 南方骑兵如同北洋舰队,买办而来的玩具而已

          没有自己的养马场,不能同自己的经济联系起来,只能是高昂的奢侈品。这样的骑兵是没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光消耗就足以对拼光。

          秦国所处的战国时期,技术原因没有重骑兵,而是用战车。纵然骑兵仅仅是运兵,到了战场再下马作战,骑兵的机动性仍然是决定性的。赵奢、李牧千里痛击秦军要点,白起封锁赵括后路,靠的不就是骑兵的机动吗?

          骑兵的机动能力,是冷兵器时代,陆地平原保持战略主动性的唯一武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