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天凉了,来读读古诗吧 -- 回车

共:💬52 🌺50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天凉了,来读读古诗吧

    自年少时就喜欢读古诗,回顾读古诗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不知其意,但被古诗的朗朗上口和优美字句所吸引,像“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类的,一见之下便被惊艳到了,颇似少年人见美人而钟情的感觉,这个阶段主要看的是《唐诗300首》和《千家诗》。

    第二个阶段,有两个变化,一是读诗的范围大了,除唐诗外,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魏晋南北朝诗选》,钱钟书编的《宋诗选注》,以及《明代诗选》等等;二是开始喜欢看别人对古诗的解读,这方面感觉钱钟书确实很厉害,他的所注,常常三言两语,便将该诗哪一句出自何人,或者这一句为该作者首创,后人谁谁谁在哪些诗词中用过,讲的清清楚楚,应该说,钱钟书读诗的方式撩开了古诗神秘的面纱,就像各学科有自己的专门语言,数学有定理、公式,物理有定律、公式,化学有分子式、反应方程式一样,古诗也有自己的专门语言,只不过这种语言也是文字,虽与我们日常所用文字面目相同,但其真正含义却藏在面目之下,所以导致的结果是常常我们自认为读懂了一些诗,但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或者是诗的要旨和妙处,我们并没有领略到,这也是这个阶段读古诗的最大困扰。

    第三个阶段是互联网时代读诗。互联网为解决困扰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读纸质书,遇到疑惑不解只能放在肚子里,可在网上,只要你有时间,鼠标在手,完全可以一路点下去,直到你解惑为止。有此利器,这个阶段读古诗算是读出了一点味道,也有了点心得。

    人有自得,便好显摆,这个这个概莫能外,于是也想着将一些读古诗的心得写出来,且算是献丑,与同好分享吧,欢迎批评指正。

    是为开贴前的交代。

    通宝推:大眼,积吉,桥上,笑不拾,青颍路,唐家山,不远攸高,
    • 家园 5、都怪小人捣鬼——读《咏怀古迹五首 ? 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唐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说的是昭君出塞。历朝历代写这件事的人多如牛毛。据传,昭君本是个大美人(四大美女,能不美么),由于后宫人多,皇帝面试不过来,便让画师先笔试(画像),昭君自恃颜值高,没给画师行贿,结果笔试成绩很差,差到啥程度呢?这时匈奴来求亲,皇帝本着漂亮的自己留着,丑的送出去的原则,就选中了昭君去和亲。

      自古文人都有个毛病,即无论有才无才,个个自视甚高,稍微混得不如意,便觉得怀才不遇,而且总认为自己没被重用的原因,与昭君的遭遇一样,是由于小人捣鬼,所以,他们老拿昭君说事,其实是在吐槽自己的境遇。

      杜甫也是如此。有一年他去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当朝宰相李林甫,为拍唐玄宗马屁,证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重用,所谓“野无遗贤”,将所有考生全部判定不及格。尽管杜甫一生多次落榜,但这一次无疑是最让杜甫耿耿于怀的,无他,人皆有侥幸和免过心理,要不是李林甫这老小子搞鬼,咱家说不定早就中了,这种心理暗示也许陪伴了杜甫一生。没考上进士是杜甫一生的遗憾,也是其命运坎坷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和杜甫一样的还有李白,不过李白不是考不上进士,而是因为出身问题压根就没资格考,有种说法,李白之所以出生在碎叶城,是由于他们家祖上是被流放去的,后来慢慢通过经商才返回内地,按唐朝的规矩,犯罪和商人的后代都是不具备进士考试资格的。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在四川游历期间。因为大部分时间没啥正式工作,杜甫一生总在游荡和流窜,年轻时跟着父亲混,中老年靠着名气跟着粉丝混,他的生活水平状况取决于粉丝的地位,写此诗时,杜甫在四川的大官粉丝严武已经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附的对象,只有想辙另觅饭碗,于是离开成都,一路晃荡来到夔州,幸运的是夔州的地方长官也是杜甫的粉丝,对杜甫非常照顾,让杜甫过了几年舒心日子。

      夔州位于长江三峡的西头,诗中首句中的荆门山位于三峡的东头。西高东低,江水顺势而下,两侧群山绵延不断,站在夔州城,杜甫向下望去,“群山万壑”如同江水向荆门流去,荆门山有啥?哦,那里附近就是王昭君的家乡。诗的一、二句为 话题引子,且引的很有气势。所谓有气势,就是时间、空间拉的很开。

      中间四句,除第五句外,都是用阔大的场景来映衬昭君个人渺小的、悲惨的命运。茫茫大漠,黄昏阴暗的天空下,是昭君孤零零的坟墓(死后如此,想必生前也是一样的孤单);皓月当空,家乡的村落游荡着昭君归来的魂魄(对中原家乡的刻骨思念)。什么导致了这个悲剧?那就是“画图省识春风面”。句中的“省”字解释,历来争议较大,有说是“曾经”,有说是“辨认察看”,也有说当“节约、简单”理解。应该说,最后一种说法较为符合诗意。正由于“画图”简单记录了(识通志,记载记录的意思)昭君的容貌(春风面),也就是说没有真实反映昭君的美貌,才导致昭君悲惨命运的开始。

      最后两句写的是,所以昭君怎么没有怨恨啊,都快上千年了,还能从她写出的曲子中感受到怨气。其实杜甫想说的,我虽然也是人到晚年(之后没两年杜甫就去世了),但依然对当年因小人捣鬼,没考上进士怨恨难消。

    • 家园 4、什么是“兴”——读《秋兴八首 其一》

      秋兴八首 其一 唐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孔子说:诗可以兴。

      什么是“兴”?从最早的甲骨文看,“兴”的字形由不同方向的手,以及中间的夯具和一个“口”所组成,大概表示众人喊着号子打夯(打夯是用重物击打土体,以提高土体的承重能力)。

      这个字形所呈现的场景,小时候在农村经常看到,在起新房下地基时,一般先挖出地基坑槽(半人来深),然后主人会请四、五个青壮来打夯,夯有大半人高,为方柱体,四角为铁管便于手握,中间为空,下部为实心的水泥混凝土,打夯时,四人各占一方,两人在坑中分别用两手一高一低握住铁管,地上两人,拽着系在夯具上的粗绳,然后由其中一人“嗨吆~嗨吆”喊着号子,一起使劲将夯提起落下,并带着大家慢慢移动。起新房是大事喜事,地基的处理更是重中之重,打夯又是重体力活,所以主人对打夯队的招待殷勤有加,加上“Duang Duang”的砸地声和“嗨吆~嗨吆”的号子,打夯场面相当热闹,也最吸引小孩围观。

      遥想数千年以前,先人们迁到一地,首要考虑的是建防御墙、建房子、建拦水坝等等,而建这些设施的第一步是打夯处理地基,这时的营地应该到处是打夯的场景,洋溢着一派热闹而又充满生机的的气氛,可能有感于此,先人才将其造字为“兴”。因此,“兴”的本意中包含着昂扬向上的情绪、并且是代表着集体而不是个人的情绪,或者说,“兴”意味着正能量和主旋律,孔子的“诗可以兴”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诗可以用来宣扬正能量和主旋律。

      搞清"兴的本意,有助于正确理解这首诗的题目意思,从而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内容。应该说,这首诗表达的不是个人情感,不是“小我”,而是对时局的担忧以及期望,表达的是家国情怀,是“大我”,是“主旋律”。历代对杜甫都捧的很高,是因为在杜甫诗作中,很大一部分是书写时代,抒发家国情怀的,而不是象大多数人那样以记录个人体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这一点与鲁迅的情况类似,与鲁迅同时代的,象林语堂、梁实秋等等诸人,其实文章写得也不差,但地位比鲁迅差很多,原因在于他们主要写“小我”。

      起首两句描写秋天的景象。秋天树木凋零,景色萧条好理解,但作者用的是“萧森”,“森”指森然,有压迫之感,按理说,这似乎不太符合一般人对秋天的体验,其实作者上来想表达的就是时局的严峻。秋天对于农耕民族,是收获的季节、喜悦的季节,可是古人的诗文里很少看到这种好心情,因为秋风起、马儿肥,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也就在此时,王朝强大时还能镇得住;王朝衰败时则是任其来去难以抵御,所以秋天也意味着战争的压迫。作者写此诗的这个时期,吐蕃经常来攻打唐朝,并于公元763年攻陷过长安,虽然后来退出,但此后吐蕃军队每年秋季都要骚扰攻击唐朝,长安每次都要戒严,称之为“防秋”。

      三、四句句式和一、二相同,也是前面一句说景,后面一句联想时局,不过,第四句比第二句更具体,更确切的指明了“森”是来自“塞上风云”。

      五、六句说的是长安陷落。“故园”指长安,“他日泪”写的是听到长安陷落时的悲痛心情。菊花开了两次意味两年,763年长安陷落,写此诗是766年,这年菊花还没开,所以时间刚好吻合,764和765年不正好两次菊花开么。

      最后两句通过描写内地人民为前线将士紧急准备御寒的衣服,既说明了战争的迫在眉睫,又表明了国家坚决抗击吐蕃的决心。唐代的府兵制要求家里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当兵,好处是家里苛捐杂税全免,但没有兵饷,身上装备也要自己筹办,所以,一般诗文里描写急着做寒衣的都与战争有关,因为做好了还需要时间往边关寄送啊,不像在家里,做好即可穿,不会着急。

      孔子为儒家圣人,古代文人算下来都是其徒子徒孙,对圣人的话,是不敢不听的,尤其是在诗文里。因此,但凡题目带“兴”字的诗,一般不妨往正能量,往主旋律去理解。

      通宝推:青颍路,桥上,
      • 家园 简单介绍一下打夯的土力学原理

        打夯是用重物击打土体,以提高土体的承重能力。

        何谓承重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承重以后不变形的能力。比如人站在沙滩上有脚印,这个脚印就是变形,而人站水泥地上没脚印,也即没产生变形,则可以说水泥地的承重能力比沙滩强,水泥地的承重能力够,而沙滩的承重能力不足。

        所以承重能力不足意味着会产生变形,对于建筑物来说,如果地基承重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变形就叫沉降,沉降往往是不均匀的,如果上面是一堵墙,可能墙东头沉多一点,墙西头沉少一点,这会导致什么呢?导致墙体开裂,严重的话会导致整个建筑物毁坏。

        所以要提高地基的承重能力,当地基是土体的时候,就是要提高土体的抗变形能力。

        天然土体由土颗粒和空隙两部分构成,而空隙里面要么是水,要么是空气,很显然空隙里面水和空气的体积是可以变化的,其体积的变化则意味着土体的体积变化,体积变化不就是变形么。

        水的体积变化就是蒸发,对地基土而言,蒸发不会产生,但可以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降而变化,所以房屋地基挖深一点,使得地基始终保持在地下水位线以下,这样水的体积就不会产生变化。

        空气体积的变化以消灭来解决,即通过重物击打使得空隙里面的空气排出来,这就是打夯的作用,理论上在地基土一定深度范围内,如果打夯遍数足够的话,土体的构成会从土颗粒、水、空气变为土颗粒和水,而后者的体积是没地方可变的,也就意味着地基土的抗变形能力强了,承重能力强了。

      • 家园 数千年前先人们迁到一地,首先建房子的场景来啦

        《大雅?文王之什?绵》(下面第三行起):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迺理,迺宣迺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迺召司空,迺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迺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粗略的译文:

        长长的瓜藤处处坐果,我们立族杜水到漆水。公亶父那时还没房子,我们就住窑洞和地穴。

        公亶父赶着马去放牧,过西面的河到岐山旁。又引来姜“姓”的女人们,一起瞧瞧这块好地方。

        周原土地肥沃,苦菜又甜又香。虔心占问灵龟:“就在这里盖房。”

        队伍在这里安心停下,分派任务人人有事干。开垦田地再修上围墙,垄沟从西面直到东面。

        找来司空司徒规划好,新的家园要井井有条。拉绳划线再立起模板,大家齐夯筑先修宗庙。

        装土声轰轰,填土声砰砰,夯土声咚咚,削凿声冲冲。筑起的墙有好几百面,擂鼓都盖不过这喧声。

        皋门盖起来了,高大雄壮。应门盖起来了,庄严堂皇。还在戎人来犯的路上,筑起高台瞭望。

        我们不卑不亢还警惕,修好道路清除了草木,混夷见我们有了准备,坚持不下去只好跑路。

        虞人和芮人都来投靠,文王嘉奖了各个家族:“你们和我家有亲有疏,投靠的时间有先有后,但后来都立下了功劳,能一起抵抗那些强盗。”

        通宝推:老老狐狸,朴石,青颍路,
    • 家园 3、今天是重阳节----读一下《登高》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代有两个很重要的节日,一个是三月三,又称上巳节(诗里常简称三日);一个是九月九,又称重阳节(诗里常简称九日)。在古诗词里,三月三去水边,气氛是欢快的,九月九则一般是登山(或登楼),气氛是沉重的,比如杜甫的这首,可谓沉重到极致。

      首句中“猿啸哀”,出自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说法。自古三峡行船凶险无比,尤其到了秋季,水位下降,礁石裸露,稍有不慎,便船毁人亡,故行船的人通过感觉两岸猿声的凄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恐慌和悲哀,其实挨不上猴子啥事。这一句是悲秋。

      第二句“鸟飞回”,借候鸟迁徙说自己有家难回,悲的是漂泊在外。

      第三句用树木凋零,悲生命的衰老;第四句说的是“滚滚来”,其实是表达“不复回”,可参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悲的是时光不回。三四句放一起,悲青春不再。

      第五句用“万里”、“常”,为漂泊在外的“悲”加了两个痛苦指数,一个是远,一个是长期。

      第六句用“多病”和“独”,为青春不再的“悲”加了两个痛苦指数,不仅老了,身体还多病,亲人也不在身边。

      第七句用“艰难苦恨”,悲生活的困窘。

      第八句用不喝酒,悲无人往来的失意潦倒(因为前面一句已经写了自己的穷困,自然是没钱买酒,要喝酒,只能是别人请喝,现在酒杯停了,指无人再请)。

      一路读下来,这首诗可谓句句含悲。一悲秋,二悲漂泊,三悲漂泊之远,四悲漂泊之长,五悲生命之衰老,六悲老来多病,七悲老无所依,八悲生活之困窘,九悲人生之失意,概括一句话就是谁能有我惨啊。

      通宝推:ccceee,
      • 家园 古诗的感情!

        看见回车兄的分析,忍不住上来胡乱说说。古诗中我觉得很奇怪,就是你可以不懂古诗的内容,但是你通过整体颂读可以明白感受到诗里的感情,是悲是喜,是激昂还是哀伤。我隐约觉得这种感情是不是来自于诗的韵律,尤其是每句的最后一个字。不知道有没有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

        • 家园 感受一样

          唐诗以前,包括唐诗,确如你所言,不管是不是读懂,但是能读出一种情感来,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但唐以后的诗,这种情感基本丧失了,厉害如苏轼,像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句,就完全读不出任何情感来,苏轼的情感跑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宋词里面了。

          所以后人总结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剧小说是有道理的,就是不管文学形式如何变,只要其承载了情感,就会打动人心,就会永流传。

          • 家园 宋朝以前诗歌不是高大上的玩意

            汉唐的古诗,都是人们即兴所赋,那个年代也没有专门的诗人,是个人都会写诗。打个不恰当比方,汉唐之际,诗歌就相当于现代人的微博和朋友圈,有事没事说两句,里面表达的都是日常的真正的情感,所以读汉唐古诗能读出真正的感情来。

            宋朝以后,诗歌开始高大上起来,不再是下里巴人了,任何文学类别一旦高大上了神圣化了,就丧失了人的自然情感,就走入一味强调格律的死胡同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文学形式实际上已经死了。就像现在的纯文学,它实际上就已经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