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觉得主持教育的可以拉一批去毙了 -- 审度

共:💬122 🌺614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多换几个角度来看,高考到底是干嘛用的?

      从国家、从社会、从教育部门的角度来看,高考是用来筛选人才、培养人才的。

      如果问问家长、问问孩子高考是干什么用的?考个好学校,将来可以找个好工作呗。

      这就是说,考高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栅栏、一个门槛。把将来好就业、找好工作的竞争者大部分都挡在了门外。

      现实不也是这样么,看看各类招聘、国考要求的第一条是什么啊,文凭!从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到二本、一本、985、211......

      没有一个好的毕业证,你连应聘考试的门进不来了。所以,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步。

      至于培养人才那些宏大角度的说法,家长们是不会在意的。如果高考的亲验者都不在意人才的说法,那我们的国家是否就人才堪忧呢?也不会。

      从宏观角度看,人才的产生是随机的。人口基数越大,随机性越高,其他的制度、培养等因素的干扰因子越低。

      抛开了随机,对人才产生最大的因素则是竞争。不论是与人、还是与动物、与自然的竞争。而高考自然也可归于一个竞争的制度里面。

      高考的竞争、毕业后面临社会的竞争,再加上随机,中国的人才问题没有危机。

      =========也说说高考应该怎么改

      高考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往越来越公平的方向。其他什么素质教育都是胡咧咧、别有用心。

      最大的杀器就是全国统一出题、统一划录取线,其次是高中教育资源的平均化。

      这涉及到一个搅动地方利益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北京、上海。只是现在缺乏伟人的巨手,搅动谈何容易。

      所以,可以先考虑全国统一出题,各地不同划录取线。搞上几年,看看那些"低分”进清华、北大的人如何“出洋相”。这就叫改革以舆论为先导。

      • 家园 高考的本质是选才

        人不分三六九等,但人的能力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的确有三六九的区别。我穷尽一生,唱歌不可能有宋祖英好,也有人拼了老命,数理化不会学得比我好。

        影响人能力,是多种因素交织纠缠,相互影响。但无论原因如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人才就是出来了。可以说什么人都是人才,我这里的“人才”指的是做同样的事情时做得比大部分绝大部分人好的那些优秀分子。

        选人才干吗?让其承担一些较为重要和复杂的工作和任务。那么问题来了:承担较为重要和复杂的工作,必然也必须会控制和影响较多的社会资源,就是说会更有权有钱有势。对很多人来说,工作和任务不一定有吸引力,权钱势就很有诱惑了。多年以来,统治阶级都能过控制知识控制人才来控制社会。

        高考完全一刀切,看似合理,其实也是不公平的。一刀切的高考,肯定会导致越来越集中化门阀化,这就不在这展开了。适当有条件有限度的倾斜和照顾,还是要有的:如地方委培,烈属,某些特殊工种,特殊人员,但要经得起考验。

        至于会弹钢琴跳健美操,有本事你去考艺校就是了。不然的话,我会种地,是不是技艺?我煮饭好吃,能不能加分?我爬树很快,也是有特长吧?

        关键词(Tags): #教育#高考
        • 家园 实践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

          “人才”指的是做同样的事情时做得比大部分绝大部分人好的那些优秀分子。

          同意这个关于人才的定义,并且补充一句:“做同样的事情”里所指的事情是指某种生产劳动,不能是人为设计的考试

          显然这个定义含有竞争性和时效性:把一件事做好了,然后再拿出来比。

          我们认定某人是人才是因为他做好了某件事,而且比大多数人做得好。

          那么,高考显然无法帮我们做出这个认定。高考只能证明某些人考得好,只能帮我们筛选出一些将来有可能是人才的苗子。

          ====

          通过高考选拔人才,是高考设计者的良好初衷和愿望。同样通过大学培养人才也是。

          现实中,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但也不糟糕。大学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工作者。就好像驾校培训不出一流的赛车手,但培训出来了大批合格的司机。

          想起以前的科举,考取后就可以候缺、当官。大清末年时候的改革就闹过笑话:新式学堂和科举同时存在。结果,大多数人都去考科举,而不是考新式学堂。也就是说,大家都奔着功名利禄去了,而不是为了学新知成新材。

          • 家园 普鲁托兄说得好

            高考还是废了好。

            • 家园 再和洒兄聊聊高考

              记得洒兄是搞质检的,就拿你这行来举例。

              一个产品合不合格、出不出得了厂,得由你们说了算。现在的问题是,根本的是什么让你们拥有此权力?

              是专业能力、工作经验?都不是这些,而是你们的位置。如果立马让你退休,你立马就失去了这个权力,即使你的专业能力还是那么强、工作经历还是那么丰富。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当今社会现实中,位置决定了权力、权力决定了利益。而高考,是卡位置的最大一步。

              现在很多职业都要求资格证,律师证、医师证、教师证、会计师证······,考证之前,要求的第一条就是文凭、文凭、文凭。而高考就是发文凭的。

              高考已经成了中国职业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且相对公平、有效率。

              如果取消高考,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据是什么来决定近1000万考生上什么大学?

              我觉得如果从出人才的角度看,倒是可以取消高考。让高校自主招生、学生凭兴趣申报。然后在职业求职、资格证考试中取消文凭的限制。把高考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都花到职业培训、资格证考试中。

              • 家园 我认为不如把你的办法反向操作

                只有取得职业资格,且有三年以上一线操作经验的人才能获得高等教育资格。

                把学制缩短,小学五年中学五年,中学毕业后,所有孩子入工厂实习三年,获得操作工职业资格,并有相应的实际经验,这样才能进入高等教育门槛。在这个基础上,把高等教育资源分散化,学分全国通用,获得足够学分即可毕业,毕业证书由教育部统一发放。

                这样操作,最大的好处是让孩子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了解社会是怎么运作的,物质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工人农民是如何劳作的。其次是打破了职业歧视学历歧视,因为大家学历不再有高低,劳动者获得了基本的尊严。第三,通过考试成为人上人的思想彻底被扫入历史垃圾堆,中国成了一个正常的现代化国家,而不是封建国家。

        • 家园 高考的本质是筛人

          先确定倾向于哪一类人,然后做好筛子,最后才是在这个筛子的基础上选材。高招制度就是这个筛子。

      • 家园 废除高考好
        • 家园 高考比抽签好,抽签比推荐好。

          高考兼顾了公平性和竞争性,抽签还有公平性,推荐则是啥也没有。

          • 家园 职业平等,不分三六九

            同样的人,为什么要通过考试分高下呢?为啥考上大学,就要比考不上大学的更平等些?考试这件事,本身就在制造不平等。你考上了重点大学,做了高知,为啥就要比我这个没上大学的做工人的有优越感呢?

            为啥脑子里就要有考试做人上人的念头呢?为啥听到废除考试就惶惶不可终日呢?

            什么时候中国人不通过考试定高下,不分三六九,那中国才算现代化。

              • 家园 没有钱学森,人类社会照样存在照样运转几千年

                没有扫厕所的,人类社会一天也运转不下去,你说扫厕所重要不重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