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嘉峪关 -- 删ID走人

共:💬146 🌺860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明史有浓浓的公知味

                          要小心被带歪。

                          不打击北元吧,估计也要被骂;皇帝不呆在温暖舒适的南方,亲自深入大漠,又被说徒劳无功。其实北元被吓的够呛,长时间不敢骚扰边境,奠定了几十年的和平。

                          要按这种写法,毛主席也是个没用的:你看,打了个印度,结果因为胆小,后退几十公里,连打下来的地都不敢守;抗美援朝,牺牲了近18万人,人家美国也才死了5万人,最后退回边境,无功而返。毛主席不就是个现代朱棣吗。写史的公知最厉害,一张嘴敌人就灰飞烟灭,真要他提刀上马,还没见敌人就尿裤子了。

                          皇帝被无条件释放,更大可能是什么?其实就象是伊朗一不小心抓住了特让普,只能放回去。否则就会变成仇敌关系,不死不休,伊朗就灭国一条路了。两边的实力差距太大,再加上朱棣当初的功劳吧。就好比现在美国一直不敢动手,不过是抗美援朝的余威而已,否则早就打进来了。

                          • 家园 真见过这么说抗美援朝的
                            • 家园 你这样的去看明史

                              会感觉很舒服---明史一直都是用公知恨国党的口吻来写“自己”的国家历史。但凡中国好的地方,或一笔带过,或隐瞒;凡是中国倒霉了,就大写特写,往死里写;更恶劣的,是扭曲捏造。就比如pattern:土木堡之变迷雾重重,就比如朱祁钰期间进士出生,文武双全的王越,率大军雪夜袭击威宁海,达延汗差不多是光屁股跑的,而带的主要兵力,也就几千人。比汉朝差哪儿去?这些事情就少写少提。

                              中国的历史很长,记载也很系统,全世界没有别的国家能做到。所以好事坏事都是一大堆,你要全捡坏的,中国可以坏到天上去--还都是真的,不像别的国家要靠编。公知恨国党在中国如鱼得水,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

                          • 家园 清修明史

                            修明史的是什么人?妥妥的明朝的公知。你说对了,明史真是有浓浓 的公知味儿。

                            北元自己也分裂,先是分出个鞑靼,然后是瓦剌。作为明朝这个外患的压力一旦降低,他们自己内斗就打得肝脑涂地。

                            有人说,明朝的一大失误,是常以禁止贸易为手段打压北方蛮族,但是呢,在宣德、正统两个朝代的朝贡贸易中,却对瓦剌朝贡团队的剧烈犯规行为采取绥靖态度。另外,因为常常闭关禁止贸易,反而使得九边的镇守将领和监军太监大发走私财。

                            有人说,土木堡之战的疑点很大,里面有太多不合理的反常事。怀疑,是文官集团打压皇权和军功贵族,而做的一个局,让瓦剌得逞,只是没想到控制不了结果英宗没死在阵中。为什么这样设想?因为瓦剌太师也先随后率军围困北京,其作战能力,与在土木堡时候的神勇相差太远。(所以我挺赞成这个设想,至今也没别的更合理的解释。)

                            • 家园 土木堡之战确实疑点很多,简直就是儿戏

                              1、瓦刺人攻击大同的消息传来,本来是派4万军队去,结果王振和明英宗要御驾亲征,而且是率领50万大军,这都不重要,最儿戏的是“命下二日即行”,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八日,也先大举入寇,兵锋锐甚。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边报日至,乃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兵万人出御之。源等既行,太监王振劝上亲征。命下,二日即行,事出仓卒,举朝震骇。命太师英国公张辅、太师成国公朱勇率师以从,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学士曹鼐、张益等扈征。吏部尚书王直及大小群臣,伏阙恳留,不允。十七日,命太监金英辅成阝王居守,每旦于阙左门西面受群臣谒见。遂偕王振并官军五十余万人,至龙虎台驻营。

                              2、走至半道,由于啥准备没有,士兵饿死一路,还要拼命向前,皇上挂掉都愿意,这得多大的玩心啊。

                              未至大同,兵士已乏粮,僵尸满路。寇亦佯避,诱师深入。

                              八月戊申朔,至大同。振又欲进兵北行,邝请回銮,振矫旨令与王佐随老营。乘马蹀躞而前,坠地几殆。王佐竟日跪伏草中请还。钦天监正彭德清斥振曰:“象纬示警,不可复前。若有疏虞,陷乘舆于草莽,谁执其咎?”学士曹鼐曰:“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振怒曰:“倘有此,亦天命也!”

                              3、结果前方坏消息不断,又黑云笼罩营地,很是败兴,才起了打道回府的念头。

                              于是井源等报败踵至。会暮,复有黑云如伞罩营,雷雨大作,王振恶之。会前军西宁侯朱瑛、武进伯朱冕全军覆没,镇守大同中官郭敬密言于振,势决不可行,振始有还意。

                              4、回就回吧,可一会儿想叫皇上去自己老家看看,一会儿又担心大军踩坏了老家的庄稼,一路的折腾。

                              振,蔚州人,因欲邀驾幸其第;既又恐损其禾稼,行四十里,复转而东。

                              5、就这样一路折腾地来到土木堡,土木堡还是块死地,最后全玩完。

                              遂驻土木。旁无水泉,又当敌冲。十四日辛酉,欲行,敌已逼,不敢动。人马不饮水已二日,饥渴之甚,掘井深二丈不得水。其南十五里有河,已为也先所据。

                              时杨洪总兵在宣府,或劝洪急以兵冲敌围,驾可突出,竟闭城不出。十五日壬戌,敌遣使持书来,以和为言。遂召曹鼐草敕与和,遣二通事与北使偕去。振急传令移营,俞堑而行,回旋之间,行伍已乱。南行未三四里,敌复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贲矢被体如猬。上与亲兵乘马突围不得出,被拥以去。英国公张辅,尚书邝、王佐,学士曹鼐、张益而下数百人皆死。从臣得脱者萧惟祯、杨善等数人。军士脱者俞山坠谷,连日饥饿,仅得达关。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

                              6、最牛的是明英宗被俘之后,看不出来丝毫恐惧,还跟领导平时视察一样。

                              初,师既败,上乃下马盘膝面南坐,惟喜宁随侍。有一胡索衣甲,不与,欲加害,其兄来曰:“此非凡人,举动自别。”拥出雷家站,见也先之弟赛刊王。上问曰:“子其也先乎?其伯颜帖木儿乎?赛刊王乎?大同王乎?”

                              • 家园 有人解释,是士大夫联合边军叛变

                                于谦控制朝政,搞独裁,被推翻。

                                明英宗、于谦和土木之变疑云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T4y1i7Hb/?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vd_source=08291ef2403de32d527bdeab90f640e1

                                通宝推:ziyun2015,
                              • 家园 土木堡之变迷雾重重

                                但是光从叙事内容和风格看,可以肯定明英宗已经彻底失去了舆论权以及事件的解释权----完全被丑化,任何稍微给他挡点脸的话都没有。

                                比如被俘这件事,不管真的假的,完全可以说是英勇的皇帝为了掩护军队撤退而被俘(事实上也是几十万军队逃走,而皇帝被俘!),这是比较正常的操作。奇怪的是,没有人因此被追究责任,甚至这样稍微遮掩的话都没有,皇帝当到这个份上,真的是已经比小兵都不如了。

                                这里有个比较合理的质疑,可惜作者没有继续写下去。

                                天涯煮酒的《官场进化的极致——明末历史的奥秘,兼评袁崇焕》

                                • 家园 英宗被瓦剌俘虏后表现还不错

                                  也先总想让自己的妹妹陪英宗睡觉,英宗还把自己的裤裆管得挺紧的。

                                  英宗回京后被软禁的7年,倒是连续生了好几个孩子,其中多数是皇后生的。据说皇后真是不错,英宗在瓦剌的那一年,皇后哭瞎了一只眼,英宗回来后被软禁在南宫,皇后自己也做针线活卖了手工品买东西贴补家用。

                                • 家园 官场进化的极致——明末历史的奥秘,兼评袁崇焕

                                  看标题和前面部份,似乎很有料。

                                  可惜没有后面没了,作者不会是被新时代的东林党给掐脖子了吧?

                          • 家园 这里有一个固定标准

                            历史怎么写,怎么解读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是评价一个王朝是不是强大,固定标准还是有的。

                            好比明粉尽可以把明朝吹上天,但改变不了的一个事实是明朝的疆土比清朝小四倍。现在的河北、陕西、山西在当时是边境。如果这时一时如此也就罢了。偏偏,明朝的疆土是太祖时最大,此后就日益缩减。对比汉朝武帝拓地三倍,唐朝太宗到玄宗拓地至葱岭,明朝疆土日缩,连个像样的中兴都没有。所谓的万历三大征居然两个是镇压国内叛乱,一个是帮籓属国打仗。而起打完朝鲜之后连进攻日本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这一点上明朝当然比不上汉、唐、清。

                            至于你的说的太祖问题其实也可以套用这个标准。太祖到底是不敢打印度,抗美援朝是不是失败,主要还要看后代是不是争气。如果共和国搞到后来像明朝那样对外屡战屡败,领土日缩,一把手被俘;对内屠杀忠臣良将,搜刮贫苦百姓搞得官逼民反,还要坚持不向富人征税。那么这样的共和国哪怕也有300年的寿命,也是要被史书骂的。太祖最多也就得到个朱元璋的评价罢了。

                            通宝推:任爱杰,
                            • 家园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是康熙说的

                              明面上的国土面积虽然明朝不大,但是明朝是小冰河期,温度低的情况下本身少的北方部分就是不适合人类的生存的地方,根本就没什么人居住。国家就是拿到了在当时的情况用处也不大。汉唐往西北发展一是为了经商,二是为了占地利打北方游牧的匈奴突厥。在整个明朝三百年里蒙古大部分时候被打的七零八落,根本构不成大威胁,有什么必要倾国之力去占领,当时明朝经济中心在东南,已经有了海上丝绸之路了。而且西北明军虽然占领不了。可除了明末外敌也进不来,不像盛唐动不动被人屠首都。反倒是明朝彻底开发了南方,把中华民族的基本盘坐实了。

                            • 家园 没有文革,条件也像你这样设定,也许是这样的评价。

                              如果共和国搞到后来像明朝那样对外屡战屡败,领土日缩,一把手被俘;对内屠杀忠臣良将,搜刮贫苦百姓搞得官逼民反,还要坚持不向富人征税。那么这样的共和国哪怕也有300年的寿命,也是要被史书骂的。太祖最多也就得到个朱元璋的评价罢了

                              • 家园 还是严重的封建观念的家国境界,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

                                西方人的最大区别。

                                首先,传统的家国观念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家天下基础上的;而新中国的建国基础是明确的意识形态特征的国家实体。毛时代的新中国最大特征就是“改”,不断地改——文革就是昭示世界明证。

                                有了文革,有了反文革的灯改,将来再想通过邓后的腐败堕落拉毛时代下水,已经很难了。当然,这种分野观念,也是需要很大工作量才能完成的。

                                简单地说:

                                后代如果成功,必须承认,离不开毛时代的坚实基础;

                                相反,如果失败,就是叛徒的败家子造成的——无可争辩。

                                通宝推:hwd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