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鼓励妇女生育,给他们(人家)回报,否则就完蛋了这国家 -- patrouille

共:💬108 🌺60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鼓励妇女生育,给他们(人家)回报,否则就完蛋了这国家

    金政委的猛句又来了。

    20191124南京中行讲座上,又放出势压千钧的警世通言:

    我们的社会中位数年龄才25岁,今天37岁多了,知道吧?

    我们很快就会到人口的转折点,17年应该我们的出生人口是1700万,18年降到1500万,今年很有可能掉到1300万。明年就是转折点,明年可能出生人口1100万,可是明年死亡人口会突破1100万,中国进入绝对人口下降期。

    我觉得现在赶紧改变计划生育政策,还搞什么计划生育啊,要不就反向了。

    完全放开,大力地鼓励,知道吧?鼓励妇女生育,给他们(人家)回报,否则就完蛋了这国家,跟西方一样啦,还没复兴就完蛋了,知道吧?

    港独、台独、藏独、疆独,只要我汉族人口总量和分布上占优,就都是茶壶里的风暴。一旦人口出现问题,就不是小小一块香港、台湾、西藏、新疆的问题了。

    乍兴即衰的局面近在眼前,印度人口即将超十四亿,伊斯兰人口超十五亿,戈壁和高山挡不住人口迁徙的时代,这死皮赖脸的两家就是远虑大患。

    通宝推:黄河清,
    • 家园 减税最管用

      根据生小孩的多少来减税

    • 家园 计生是科学观问题,刻舟求剑,宋健的6亿人口论执念很强

      计生教父宋健想把百年后人口降到6亿,所谓的适度人口, 却对百年后科技无知,用当时科技水平来硬推,典型的刻舟求剑。

      大时间跨度定具体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伪科学。去设计百年之后具体指标,自以为科学,实为科盲!

      举个例子,大家很好理解:百年之前,光绪年间的人搞计划生育,应该定今天的人口数量是多少?他知道今天的社会经济科技生活形态吗?知道今天的工作形态和数量吗?在百年之后的人眼里 ,你是石器时代的人,你好意思定别人的具体数据!

      国家的发展规划,也不敢给百年之后定具体指标,几十年后也不敢定具体指标,只敢说几十年后达到富裕生活。去设计百年之后具体指标,名为科学,实为科盲!但是计生人士意识不到这点,以为自己最科学,自己是在大义操刀拯救大家, 极左行为很多都是这样产生的。

      1、1981年宋健从食品角度估算了百年后(刻舟求剑,根本不知道百年后技术,用当前技术硬推),中国适度人口数量,中国人口数量应在6.8亿以下。《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2、“英国生态学家根据英国本土的资源推算,现在5600万人太多,应该逐步降到3000万人,即减少46%;荷兰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现在的1350万人口已经超过了4万平方公里上的生态系统所能负担的限度,应该在今后150年内降到500万,即减少63%。”(宋健:《从现代科学看人口问题》

      --被西方忽悠瘸了!

      3、一胎计生的来源是这样的:80年代一打开国门,宋建去美国,看了罗马俱乐部写的书(现在年轻人知道罗马俱乐部否?)。于是回来呼吁高层要搞计生,至于要生多少,是让学生田雪原去算的。根據田雪原計算,為了在2000年控制人口在12億,那麼每對夫婦只能生育1.7個孩子[6]。於是,1.7個孩子就成了政策制定者的夢靨。1.7意味著有的人可以生育兩個,有的人只能生育一個,到底誰能生兩個,誰只能生一個?

      在中國,這種難題只有一個解決方案:宁左勿右。 二代做事一向简单粗暴。当然宋健,田雪原当年他们提出: 实行 一胎化政策后 “不会出现老年化,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不会出现男人多于女人”。

      3、宋健的6亿人口执念非常强,2015年还在阻碍二胎放开。时间到了2015年,中国两位退休高官宋健与彭佩云都在就独生子女政策游说新一届领导层,但彼此意见相左,这表明中国领导层内部在此事上的分歧,而内部分歧阻碍了这一关键领域的改革进程。与许多学者一样,彭佩云认为目前是该放宽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了。不到一年前,在北京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彭佩云首次公开表明她对该政策的看法已经改变。宋健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中国资源有限,必须保持低生育率来保持经济发展,否则中国人口将猛增,引发粮食和其他资源短缺。

      4、导弹科学家宋健在欧洲出差碰到了数学家奥尔斯德(Geert Jan Olsder),两人相谈甚欢,奥尔斯德介绍了自己的人口理论,宋健从中得到了灵感,回国后就出台了人口控制论,认为中国必须采取强制措施的一胎政策,否则人口会暴涨到40亿,最适合中国的人口数量是7亿。

      哦,对了,这个欧洲数学家现在表示,当时就是喝酒随口聊了一句人口模型,其实那个人口模型现在看来问题很多,早就废弃不用了。

      梁中堂的书籍,如《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BBC中文转载的泰晤士报报道《西方是中国一胎化的始作俑者》,《Science》的文章(一个很短的小八卦),外国学者书籍《Just One Child》上面都讲过这个事情。

      5、人口学长期以来都是一言堂,打压不同意见,宋健的徒子徒孙一直控制学术,还觉得自己很正义,别人是异端,狂热的很。

      今天看来,翟振武和宋健实际上是哲学观的问题,毕竟人口负担论非常逻辑自洽--------问题是人造成的,消灭问题就是消灭人。很难走出来。 至于辨证看待人口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他们智商就偷懒了。实际上很多计生工作人员也很难走出来,计生前副主任王培安今年还在两会上说人还是少点好。翟振武宋健他们其实不是故意的,也许他们觉得自己做的很正义,能够拖延阻碍政策调整是为自己理念做奉献。 这和note教一样了,只要逻辑自洽,出不来的。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推锅政策三十年来一脉相承

      面对问题解决的方式是推锅,压力下放。这是后三十年政策的一个主轴。八十年代计划生育,赎买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九十年代国企下岗,00年后现在的医保和教育政策。

    • 家园 鼓励生育,高考加分即可

      一个孩子,不加分,两个孩子,各加20分,三个孩子,各加30分。

      这个可以看成是生孩子的教育补贴。这样妈妈们哪怕为了老大考试好过一点,也会拼命生二胎,到时一看还上不了985,一咬牙生第三胎。绿色种族加了也考不上。

      通宝推:猪啊猪,金台夕照,
      • 家园 这是最接中国地气,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建议

        陈王的建议我认为是抓住了中国人的特质,最接地气,性价比最高的建议。

        中国大多数家庭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焦虑,生怕自己娃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的未来几乎可以付出一切。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政策,那还不赶快多生。

        至于楼下有人说会鼓励富人多生,对于富人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资产如何传承,而不是什么孩子上大学。如果富人想多生,什么政策也拦不住。且不说张艺谋,曾见过有浙江小老板找了n个二奶生了8个娃,也有大把两夫妻去国外或香港生多胎的。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富人多生也没什么不好的,起码可以摊薄富二代和三代的资产。

        陈王建议随好,但我对能否施行是悲观的。首先生育鼓励政策会牵涉到评价乃至清算一胎化计生这一改开牌坊的,肯定有莫大阻力;其次以现在二共干部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劲头,要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刻不容缓估计还要些时日,尤其是在大批参与一胎化计生干部在位的情况下;最后即使真的施行生育鼓励政策,估计也是简单粗暴的直接补贴的面大。

        • 家园 确实,政策延续性值得怀疑

          如果一项政策认识到是恶政,纠错后就要公开承认错了,并对承受恶政的民众作出补偿,比如对强制节育的赔偿,罚款的退回,制订政策的官员要检讨甚至诉讼,等等

          如果从来不认错,又不补偿,那么施行恶政,政府不用承受后果,当然可以尝试各种新政,朝令夕改.

          那么,后果就是,政府信用缺失,新政被怀疑.

        • 家园 很多现在的独生子,父母才40岁不到

          孩子马上面临中考和高考,只要有政策,马上就会生二胎。现在已经有二胎,还有余力生三胎的,马上就会生三胎。

          二胎和三胎,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从头胎开始的,甚至从二胎开始的,需要的启动时间,可能只有10个月。

          多胎加分政策,不掏政府一分钱,本质上是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征税和惩罚。政府干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违约呢?到了十多年后,大多数人都是多胎,政府更是有充足的政治驱动力实行这个政策,取消这个政策反而需要政治决断力并消耗海量的政治信用,非太祖和老邓这类的人,一般领导真不敢轻易更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