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转载】李玲:疫情演化至今,是制度不足还是人的问题? -- 多余6569

共:💬70 🌺639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主管单位为什么不作为?

                  这个问题展开就切入要害了。

                  首先说一下日本,日本确实压住了药价,但是用了多少年?——三十年。通过大幅提高医生诊疗费(医师开具处方直接收取明码标价的治疗项目价格的30%作为“诊疗费”,同时药师收取药价30%作为“药费”),将医生在医疗领域的分配从药品上剥离,医生和药师都成为用“技术”合法获取高额回报的职业。

                  而中国目前的状况是什么呢?医生的诊疗收入就是挂号费,药师配药免费。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因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毛时代开始医生的各项诊疗都是按使用物品成本具体核算的价格,医生和药师等医疗人员的“劳动价值”是不计算在内的。而日本从一开始就把医师作为高薪技术职业,各项医疗技术直接匹配医师的收入进行定价。

                  说白了,中国的医疗是从地板价起家的,医师是白衣天使,定位奉献者,而日本则是直接把医师设置为人上人,是与资本家平起平坐的。如果双方都按自己路径走下去,那也没啥,问题就是中国在后三十年走市场化了然后医师药师的定位就尴尬了。

                  地板价执行了三十年,你说要收大额诊疗费和药事服务费?老百姓当然不接受,北京把挂号费从1块涨到8块都引起轩然大波,靠着通胀和医保兜底,挂号费总算到了10块,继续涨象日本一样收个几百上千,然后政府买单?想得太美了。对比国外同行,中国医药从业人员真是叫花子,干的活却几倍十几倍于国外同行,任谁都心理不平衡啊,不平衡怎么办?正好改开后全国上下各省各市都卯足了劲生产药品,于是严重超出需求的药品就为医生们找回“合理报酬”提供了渠道。

                  额,题目实在太大,写不动了。

                • 家园 嗯,医改的目的大致如此

                  里面最大的困难,就是医疗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积重难返。由于带金销售的存在,越是贪心的医生反而越容易获得金钱和地位,一尘不染的医生却会被孤立打击,越是下级医院越严重,三甲相对是最好的(这也是老百姓不信任下级医院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有良知的医生来说,只有两条路——转行或去挤三甲。有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不太好接受:灰色收入存在于全行业,每一个医生,无非多寡的问题,三甲的绝对值更高,但好歹人家真不害命。当然目前情况已在持续好转,潜台词就是,现在医生明面收入在增加,但灰色收入在大幅萎缩。

                  • 家园 我是很赞成的

                    之前我在银行,对于很多之前民营企业的花样搞不明白,鄙视他们没有底线,还有一些我搞不明白的操作手法,前年一狠心,干脆直接跳进一个民企,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做啥,我给我老领导说,就当是去读个博士,等我搞清楚了,我再回去,肯定比一直在银行的人更能识别风险。我现在的集团,有一个主业就是教育,目前开了小学和幼儿园,幼儿园一个月7000,在我这个中等二线城市还算是收费前五,小学刚刚收购,今年九月开学,准备按照四万一年来做。学校的老师开始也是去找公立优秀的老师,800-2000一个月的象征性租金解决住房,普通老师薪酬10-25万,而我们本地最好的几个小学,工作七八年的老师就5000-7000工资,上升空间也少,现在抓补习的也严格,我老板从小读书的一家普通初中,得不到啥拨款,围墙坏了还得找我老板这个校友赞助修,老大说起请他们学校班子吃饭,有两个副校长穿的那么寒碜,校长低声下气求赞助,我也是觉得挺难过,这是大部分普通初中的现境,听说我们还打算办初中,他校长还询问老板能不能过来。学校和医院差不多的情况。我们抛出的条件,相当多的老师愿意来,特别是那些外地的男老师,在公立小学基本上不要想买房子,在我们这里,主城区的偏远角落还是有机会的。老是让老师医生奉献,不给人家基本的保障,好像他们脱离于这个社会,不用考虑吃穿住行。目前很多地市,好的私立学校质量已经和传统公立打的有去有来,私立医院暂时还不行,专业性更强,涉及生死,人民群众还有个适应过程,但时间久了,终究还是会和教育领域差不多。解决问题,靠限制长久不了。我妹夫一肛肠科医生,在广东,下了班休息,就去做点私活,他也不想,但在广州,有啥办法,也要吃饭住房。

                    总是要给老师医生出路

                    通宝推:胡一刀,桥上,wild007,
                    • 家园 如果没有公立选择,资本家分分钟给你降工资,收回编制的溢价

                      如果没有公立选择,个人只能给私立工作,资本家分分钟给你降工资,收回编制的溢价。

                    • 家园 啥叫不给他们出路?难道限制他们跳巢去私营了?

                      有编制的公立,有钱的私立。要稳定还是要钱,别人自己会做出选择。人生有选择权。

                      需要你往公立砍一刀吗?你这是逼人家只有一条路可选,这能是没有偏向性的政策?

                      从人性角度来说,个人没有选择性,才是不给个人出路吧!

                      如果个人没有选择,资本家分分钟给你降工资,收回对编制的溢价!

    • 家园 李教授讲话比较客观

      不要情绪化,有问题说问题,要批评,需改进的地方,吸取教训,尽快改进。

    • 家园 补充一个:掩耳盗铃怪蝙蝠,战争打响群龙无首

      把我们想说的基本都说完了,只补充一点:

      几只蝙蝠的病毒可以感染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吗?这是几个人的“飞沫传播”吗?这是(疑似)“全城喷洒传播”,这是战争!战役打响了,应急管理部不直接管,卫健委编制525人,到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可能只有十来个人,疾控中心呢,都是学者博士写论文的,军队呢,有一支核生化应急救援队,处理过天津爆炸事件。。。总之是没有一只成建制的专门队伍,根本就没有预案,重视不够,现在还在拿蝙蝠说事,将来继续不够重视!

    • 家园 更多的是超大城市型城镇化的问题

      邓拓《中国救荒史》对历朝历代的瘟疫做了一个统计,次数为分别为,周代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 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

      可见,这是一个加速过程,加速的原因,就在于人口的剧增。

      其中两宋有个猛增的过程,这是因为城镇化的比例比较高的原因,宋朝城镇化30%,甚至高于满清乾隆年间的8%。

      2

      城镇化要搞,但一要自愿,二要留土留乡,三要尽量避免搞更多超大城市。

      搞超大城市的更多动机是经济上的。而国家治理需要考虑更多的社会问题,唯经济论不可行。

    • 家园 公立医院占比绝对不可以低于60%,其余为军队企业医院。

      私立医院应该是专科诊所。只应允许主任、教授级别出去开诊。比如心脏病、产科专科诊所。

      通宝推:唐家山,
    • 家园 此文曝出了CDC专家为什么会误判的原因

      “未发现人传人证据”、“有限人传人”、“可防可控”已经成了CDC专家组高福、徐建国、王广发等的丑闻。王广发“可控可防”的辩解更是荒唐,按他的说法,只要咱们中国人没死光,这病就算可控可防。

      这种错误的结论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李玲的这篇文章有了新解。

      点看全图

      基层一线医生的意见被忽略了。

      之前的说法是疾病未知、技术有限、数据有限……等等等。现在看来早就有一线医生提醒专家们“人传人”了。

      以李玲的身份(北大教授,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没有过硬的证据恐怕不敢说这话,毕竟王广发就是北大一院呼吸科主任。

      不过,之前并没有曝出过武汉一线医生曾向专家组提供过意见。现在由李玲曝出。

      难道这些专家组只看数据,不接触临床医生就敢做出结论?这不是当年的洪涛2.0版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