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只有1000元! -- 正名从俗

共:💬133 🌺779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农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次和缓冲垫 -- 补充帖

      没有很多收入的时候,回农村,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生存,而不至于失业了就流落街头。

      通宝推:自由呼吸F0,红山,家住中坜,
    • 家园 这篇讲的很清楚

      关于总理说的:“6亿人月收入也就是1000元。”

      • 家园 月薪1000左右的很常见。

        举例,幼儿园的生活阿姨,我这1200.小区物业楼道清扫1100,但凡底层出卖劳力的薪资都不高。再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实习期间也就1000。

    • 家园 人均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

      到底哪个?我估计这位自己都不清楚

    • 家园 这家伙的知识都来自朋友圈,一向不严谨。
    • 家园 这个是人均收入不是家庭收入

      人均月收入包括所有人,不是劳动人口人均收入。如果按人均1000元算,假设一家三口,这六亿人口的家庭平均月收入是3000元。

      但是人均不是中位收入。六亿人差不多接近中国人口的一半。如果这六亿人月均收入1000的话,说明整个十四亿人口的中位收入超过月收入1000。

      任何统计数据,离开分布光讲平均是不行的。

      按国家统计局统计国家统计局:2019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

      但是,这个是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实际收入要比这个数字高。

      有趣的是一旦到了工资收入,数字就立刻降了下来。按收入来源分,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186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5.9%;人均经营净收入5247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1%;人均财产净收入2619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5%;人均转移净收入5680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5%。

      再看中位收入。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244元,增长7.8%,是平均数的9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389元,是平均数的89.8%。

      那么有多少农村人口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出处:细数2019年中国经济年报:GDP、人口、收入、城镇化有新突破

      也就是说5.5亿农村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389元。摊到每个月就是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元,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9元。

      这个接近他说的1000元,但还是超过了20%到33%不等。而实际收入应比可支配收入还要高。

      所以,统计局的资料有水份?还是发言取约数取错了?

      通宝推:普鲁托,桥上,
    • 家园 你们都漏了五十岁以上离城回家的群体

      光考虑城镇人口。

      • 家园 观察者网有数据

        被总理“点名”的“6亿人”在哪儿?

        因此总理谈的6亿人,基本上是收入排行靠后的40%,接近6亿人。

        “总理谈论这6亿人,主要是集中在农村、农民工群体和少部分城市里的低收入家庭,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集中在工作收入机会较少的地方。”陈玉宇进一步解释说,中国农村人口5.5亿人,除去2.9亿农民工,留在农村的有2.6亿人,除去极少数种粮大户和有产业的人,大部分处于低收入组的20%。

        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2.9亿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962元,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一人打工供养全家,按一家四口算,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不到1000元,据陈玉宇测算,这部分人约占到农民工总数的1/3甚至近一半左右,也有1亿多人,家庭人数就有4亿人左右。再加上城市中的低收入和偏低收入群体,基本达到6亿人。

        此外,从区域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东部地区的一半,因此,这6亿人或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在这个问题上,讨论城镇工资收入是方向没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