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帮识数的漂泊网友回忆一下七十年代物价并和当今比较一下 -- flyingcatgm

共:💬151 🌺710 🌵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帮识数的漂泊网友回忆一下七十年代物价并和当今比较一下

    在一个帖子里我说一句现在的一千元钱也就相当于 改开前的十来(十几)元,一个工人改开前月收入哪怕只有二十元也能养活一两三口人,现在一月一千元养活自己都难。

    然后蹦出来一位漂泊网友大骂“扯JB蛋,识数吗,不要当经历过6,70年代的都死绝了,老糊涂,去TM”等等污言秽语。当然,光骂污言秽语也不行,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比较基准:“工业品现在的1000元等于改开前的2,3000元,。。。农业品现在的1000元等于改开前的2,300元。。。服务业当时不存在,无法比较”云云。

    飘泊:分工业品和农产品,服务业

    好在经历过6,70年代的人确实没有都死绝,我顺便找一下相关资料:

    70年代物价

    这里描写很清楚,七十年代山西大同(其实全国各地都差不多)买油盐酱醋豆腐论分,猪肉论毛,理发论毛,洗澡论分。来来来,漂泊先生你既然自称识数, 那么请自己对照上述物价,告诉我你那个“农业品现在的1000元等于改开前的2,300元”是怎么算出来的?

    顺便说,当时的农产品如粮油肉没有现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条件的辅助,其实际价值要比现在高的多。例如当时的肉价为什么相对高?没有工业化饲料,光靠打猪草养不了太多,自然就居高不下。即使这样,当时一斤猪肉的销售价格最高级的也不到一元,现在一斤二十几元三十几元的价格,漂泊先生你跟大家说“农业品现在的1000元等于改开前的2,300元”?

    然后再分享一份七十年代末全国一流的北京莫斯科餐厅的菜价单: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由图可见,即使北京莫斯科餐厅这样高档饭店,在七十年代末期的菜价也多又论角,热菜价格也就是一两元,超过三元的菜只有两个,分别是三元二,三元四。现在不要说莫斯科餐厅这种档次,你随便找个中档饭店看看其同类菜价是七十年代末北京莫斯科餐厅的多少倍?

    然后请问漂泊网友你嘴里“扯JB蛋,识数吗,不要当经历过6,70年代的都死绝了,老糊涂,去TM”云云到底说的是谁?

    通宝推:楚庄王,my8883,明心灵竹,empire2007,老老狐狸,桥上,高中三年,注册中文名,
    • 家园 老百姓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

      老百姓基本需求中的衣食住行里面在七十年代,食是支出的大头,广州米价不到0.15元一斤,现在便宜的一斤3元左右,大概涨20倍。现在住是支出的大头,现在广州租房要一平方50块,七十年代大概一平方1毛钱左右,大概涨500倍。大学毕业工资大概涨100倍(51->5000)。

    • 家园 这个567十年代的票证经济制度是人类史上

      延续时间最长效率最高社会经济效益最好的的制度,质的提高了生产力,量的积累了工业资本,且人口数高速稳定增长。但是,那是不得已的办法,希望这种日子永远不要再来,再来就真的对不起毛主席他们那一辈的艰难困苦,说明后辈无能混蛋。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恐怕还是就业不足才会有上山下乡吧
        • 家园 文革前就有上山下乡了。
          • 家园 谁说文革了呢?大跃进失败以后会就业不足很合理吧?
            • 家园 上山下乡大跃进之前就开始了。

              从1955年底毛泽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批示发表到1968年底城市学生大规模上山下乡前,全国共有229.96万城镇未能升学的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

              大规模组织未升学的中学生上山下乡,不能完全否认这中间可能有就业方面考虑,但不能说这是主要动因。

              从统计年鉴看,文革十年尤其是进入70年代,城镇人口增加、全国职工增加,都是超过同期毕业生的,也就是说,只要不从农村招生、招兵、招工,总体上看,城镇年轻人就业没有大问题。

              68年底开始的那波知青下乡,要和68年中主席与红卫兵“五大领袖”那次谈话结合来看。

              • 家园 1955年就鼓励上山下乡了么?怎么像是要把我绕晕呢?
                • 家园 主席一贯主张"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

                  上山下乡不是68年临时想出来的。

                  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发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四点: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结合的问题。知识分子既然要为工农群众服务,那就首先必须懂得工人农民,熟悉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如果一辈子都不同工人农民见面,这就很不好。我们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文学家、艺术家、教员和科学研究人员,都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机会去接近工人农民。有些人可以到工厂农村去看一看,转一转,这叫“走马观花”,总比不走不看好。另外一些人可以在工厂农村里住几个月,在那里作调查,交朋友,这叫“下马看花”。还有些人可以长期住下去,比如两年、三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就在那里生活,叫做“安家落户”。有一些知识分子本来就是生活在工人农民里面的,例如工业技术人员本来就在工厂,农业技术人员本来就在农村。他们应该把工作做好,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我们要把接近工农群众这件事,造成一种风气,就是说要有很多知识分子这样做。当然不能是百分之百,有些人有各种原因不能去,但是我们希望尽可能有比较多的人去。也不能大家一下子都去,可以逐步地分批地去。

                  PS:说说本狐对上山下乡动因看法的变化。

                  家母是高六八的,68年底下乡77年底高考离开农村,整整九年。本狐生在乡下,也当了好几年的“小知青”。

                  对于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本狐最初也认为这是为了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权谋,从66年中开始,乱了两年多,学生未升学累积起来,工厂也没怎么招工,一竿子去农村,缓解了城镇压力。

                  后来看的资料,才知道文革前就有“上山下乡”了,看了主席55年题词、57年讲话、68年谈话,认识发生了变化,觉得主席是理想主义者,但68年具体决策执行的干部队伍更多是出于“就业压力”雷厉风行地执行,当时有个感觉:主席的想法与干部队伍需要一致时,执行就快,否则,就会被拖着。

                  再后来,看了《统计年鉴》中十年尤其是70年代后的城镇农村新增人口、中学毕业生数据、招工数据,比对之后,再次确认:68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主要动因与就业压力关系不大。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57年把工厂和农村并列,是强调实践吧

                    存在就业压力就是经济问题,即使你认为不重要,别人关心也很合理吧?上山下乡的事,有些知青可是恨了一辈子,我想毛应该能预见到,造成这种问题,大概也不是毛希望的吧。理想主义的话,王明怎么样呢?

                    • 家园 思路是一贯的,你看后面,有“住几年”这个选项。

                      当然,57讲话是针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而不只是“待就业的中学生”。55年题词就与之不同了。

                      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看统计资料,数据会提供很多新视角。

    • 家园 我记得的70年代物价

      72-78年,中南某省会城市,

      食:

      大米 0.142元/斤,我们家要把粮食定量都吃完的话大约需要18元,占我家月收入的17%。

      猪肉0.9元/斤,不用肉票,普通糖果一分钱一颗,冰棍白糖3分,绿豆5分,雪糕1毛,学校组织外出游览(那时一般叫瞻仰)一个水壶,两个发饼(当地的一种面饼,在商店里卖),合计一毛。

      酱油:都是散装,0.24元一斤。

      衣:

      这个不知道,这是大人操心的事,但那时添置新衣很少,而且很多人是买布找裁缝做。当时很多人家都有缝纫机,我家也买了一台,好像是100元上下,这台缝纫机前几年我妈还在用,这都有40年了。

      住:

      房子都是单位的,房租应该比较便宜,估计每平方米几分钱,因为没听谁家发过愁,不过前几天有个同学说他家当时分到了本来是校领导住的高档小洋楼,当然是楼上楼下两家合住,房租每月3块五,占他们家收入的3%,太贵,被他妈妈念叨了几十年,他妈妈是刚去世的叶永烈的师姐,也是因为叶永烈的话题刚好聊起这事。

      教育:

      学杂费应该低于10块,77年俺上初中,那时已经开始物资奖励了,评上三好学生可以免学费,新学期开学俺兴冲冲不带钱就去报到了,被老师要求交钱,俺说不是免了学费么?老师说免的是学费5块,还有5块杂费要交,囧。没看到谁家的孩子不能上学,即使有的工人家庭孩子比较多,3-4个,最多的一家有5个,也都能上学,反正那时也没啥课外补习,都不需要额外花钱。铅笔3分一支,好的中华牌铅笔6分(也可能一毛一,记不清了)。俺的第一支钢笔0.63元一支,后来又出了0.58元一支的热水瓶钢笔、玉米钢笔,女孩子很热衷,如果是大人用的金星钢笔,一块多一支。

      医:

      不知道,公费医疗,没见父母发愁过,那时小孩也不怎么生病。

      娱乐:

      电影一场5分,不过是露天操场,操场很大,几千人看一场是常态,那是几千人的大趴体,孩子们很happy,大冬天一家人拎着椅子火炉,带着被子,也是有的。

      工业品:

      大概73年俺家买了一个东方红牌晶体管收音机,砖头大小,26块,占俺家月收入的四分之一,一辆本地产鲲鹏牌28自行车,95块,月收入的90%,要不要票不知道,应该不用。78年买了一台中华牌唱机,58块,占收入的一半。

      总的来说,那时粮食、教育、医疗、居住等最基本需求,国家保证了每个家庭的基本需要,家庭困难的也能保证,钱多的也多占不了多少。

      现在跟那时比,农产品应该是涨了不少,但工业品降了很多,这也符合工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而且,那时票证和钱基本上是配套的,票证用完了,钱也剩不了多少。所以俺有这样一个推论,大家都知道前30年剪刀差,农业的收入被国家积累起来用于工业建设,城市职工会好一些,但高积累政策下,城市职工的收入和票证也只是能够保证基本的生活、教育、医疗需求,多出的产出也被国家拿走当作国家积累了。因此,当时城市里的职工家庭实际上是没有多少钱来购买其他人的服务的,这是第三产业得不到发展的根本原因。有人抱怨当年农民被禁锢在农村,但实际上如果农民成规模地流入城市,除了工业吸纳,当时城里人对服务的购买力是满足不了这些农民的劳动力的。

      从70年代开始,国家已经开始把建设重心从国防、三线、重工业逐渐转向民用、轻工产业,而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过程被极大地提速了。

      通宝推:梓童,老老狐狸,家住中坜,mezhan,陈王奋起,桥上,唐家山,朴石,
      • 家园 在70年代家庭有100多块钱,那绝对是高收入

        能买得起收音机也是富裕户了。我父亲是高级瓦工,母亲是大集体,每月收入在80元左右。奶奶去世时葬礼花了不少钱,自打我记事起父母都在发愁给人还帐的事,加上我家5个孩子,生活算是比较差的。

      • 家园 说到冰棍,我也想起来些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东北边陲轻工业小城。

        小豆冰棍3分,是蒸熟的小豆和糖加水做的。普通冰棍5分,里面开始含奶喽。冰砖一毛五分,奶含量极高,一边吃,一边顺着手淌下来的汁都黏糊糊的。类似现在全国到处卖的马迭尔冰棍,印象奶味还比马迭尔更浓烈些,因为不常吃,那种幸福的回忆怕是要带到入土了。其实哈市当年至少四种冰砖都很有名,只是马迭尔做大了。

        有点奇怪的是,南方譬如广东,酷热如斯,冰糕冰棍的品牌却并不如寒冷的北方多。北方消暑佳品“冷面”在南方经营的也是寥寥无几。

        城里的人,住的都是公房。哪怕条件再差的,也没有交不起房租的。小学的学费好像是每学期每人五元,倒是真有老师一遍遍催交的家庭。那时候有的人家三四个孩子,最多的,我的同学有九个兄弟姐妹——大哥的孩子和他一样大。城市的收入比较平均,孩子多的家庭,一定是生活压力大些的。衣服都要从上往下传,母亲大都会些裁剪功夫。那时候的衣服也没有款式变化,孩子和丈夫穿的干净就已经代表一个家庭主妇的持家水准。

        通宝推:老老狐狸,唐家山,
        • 家园 绿豆冰棍5分或一个鸡蛋,我婶婶卖过冰棍,所以记得清楚

          我上小学(农村)说是交“学费”,其实是书本费,因为每到学期结束,老师还会在班会上,在黑板上列明一项项开支,书本、作业本、班费等等,总有剩余,平均每人有一两毛钱退回。

          至于说到猪肉,农村吃得起的还是较少,但猪肉更少,因为没油水,所以农民买肉往往要挑肥不拣瘦,而且越肥越好,所以屠夫很吃香,要巴结。

          等我上高中(88年),住校,一礼拜(周五晚上回家,周日晚上来)餐费也才5元,而且吃得好于一般的同学,91年到省城(南昌)读书,比较节省,不像同寝室睡我边上的那位,逢红烧肉必买,但也顿顿能见荤腥,一周也才10元左右餐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