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投票各位觉得汽车自动驾驶何时可以实现? -- 不远攸高

共:💬40 🌺111 新:
  • 投票信息

    多选,参与 24 / 0

    2025年可以实现当前定义的工业级L5
    3/0
    2030年可以实现当前定义的工业级L5
    13/0
    2040年可以实现当前定义的工业级L5
    3/0
    2025年可以实现量产私家车从北京北五环到北戴河海边的全自动驾驶
    3/0
    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私家车从北京北五环到北戴河海边的全自动驾驶
    0/0
    2035年可以实现量产私家车从北京北五环到北戴河海边的全自动驾驶
    0/0
    2040年可以实现量产私家车从北京北五环到北戴河海边的全自动驾驶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各位觉得汽车自动驾驶何时可以实现?

    有一种说法是只要参与的群众够多,多数意见一般来说都是正确的

    所以像看看大家怎么看这个情况

    最近华为也着手加入自动驾驶了,当然不是造车。他的车规级量产激光雷达价格数百美元,似乎也挺白菜价了

    不远攸高:华为NB,立了flag不到一年推出车规级量产激光雷达了

    马斯克在最近一个访谈中说自己明年就能实现L5级的自动驾驶,当然他说明年说好几年了,就算今年刚说的,那2022年能实现也算相当快了。当然他的L5肯定要宽松点儿,大概类比于我上面选项里面三北自动驾驶吧

    马斯克最新访谈全文:如果特斯拉和SpaceX破产,那我也将百分之百会破产

    Döpfner:时间节点是怎样的?L5级自动驾驶什么时候会有?你相信L4级自动驾驶能落地吗?如果实现了,可能会出现人机混合的情况,这可能比只有机器(自动驾驶汽车)在路上更危险。

    Musk:这里存在一个危险的过渡地带。在一个自动驾驶运行状况良好的地方,偶尔会出现问题,因为人们可能会觉得太舒适了,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99.9%的时间内,自动驾驶的表现是好的。在1000次中,有1次表现得不好。而你确实需要更好的表现,就像可靠性达到了6个99.9999这样的程度。

    Döpfner:这将在什么时候成为新常态。你对时间表有什么预测吗?

    Musk:我非常有自信的是特斯拉将在明年达到L5,对此非常有信心,100%(的信心)。

    Döpfner:你能提供L5,但这什么时候能够获得(监管)批准?

    Musk:何时批准不是我控制的。

    Döpfner:但是理论上特斯拉明年能够做到这一点?

    Musk:当然。我开的特斯拉上用了Alpha版的最新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软件,很多次我都可以通过一系列非常复杂交叉路口和窄路,而不用自己接管。我就这样开车去上班,然后开车再回家。

    这家伙还真是亲自体验自动驾驶,要真出了车祸没命了可是人类的损失呀.....

    =======================

    这里有个mobileye的CEO也说2025年能实现量产消费级自动驾驶产品

    再等等,2025 年你就能买到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了

    Mobileye 计划 2022 年进入 robotaxi 市场,同时 2021 年年初在底特律、东京、上海、巴黎新增自动驾驶测试车队。至于普通消费者何时能开上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沙叔认为这个时间可能最早要到 2025 年。「希望到时候我们能够推出适用于消费市场的自动驾驶技术。」

    我一直希望在2030年能实现L5级的自动驾驶,那时候自动驾驶配上电动汽车,逐步消灭停车场里乌央乌央的车,把空地利用上搞成体育场

    那时候汽车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大家估计一般也都不买车了,再往后想自己驾车还受到更多限制了呢没准儿

    • 家园 自动驾驶分阶段 -- 有补充

      封闭场所,高速主干道和固定路线能比较容易的实现,其它场合慢一些。

      高速X小时,自动 X-1 小时,就非常不错了。

      车的设计也要改,外形除风阻,外形之类不太重要。如果高速度有风险,慢一些,能休息也很好。

      铁路和汽车被动牵引充电的结合也可以研究,类似缆车货车,固定站点收放。

      工程能力达到后,选择就多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短途电动非高速共享租赁人/货箱车其实很简单的 -- 补充帖
    • 见前补充 4587434
    • 家园 我对自动驾驶比较悲观

      说实话,我对自动驾驶比较悲观,理由如下:1,对比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汽车用的从技术、成本、管控、维保等方面差的不止一个数量级;2,相对于空域,地面道路上情况复杂程度也要高很多。在目前状况下,飞机还会因为自动驾驶出状况发生严重事故,怎么保证数量多出不止多少数量级的汽车自动驾驶不出问题?

      另外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个是自动驾驶所带来的无力感,虽然从概率上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由于乘客对于飞机的任何状况只能被动接受,不像开车方向盘在手尽在掌握,所以大多数人对坐飞机的恐惧远高于开车。同理一旦汽车自动驾驶出现事故一定会被放大。二是自动驾驶开发企业会不会夹带私货。如果汽车自动驾驶成为一种普遍应用且利润丰厚的技术,市场上竞争激烈,各大企业会不会为降本或打压对手在自动驾驶技术中夹带私货?以前网络上关于百度自动驾驶的段子未必就不会发生,我们要充分相信资本的无耻和冷血程度。

      • 家园 我国高铁比国际民航安全率应该更高吧

        坐高铁方向盘也不在自己手里,大家也没那么紧张

        怕飞机有个重要原因是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全灭,地上跑的一般不至于这样。

        先低速后高速有助于民众接受

        夹带私货只能是靠政府监督,现在电视开机广告还骚扰大家呢!

        • 家园 铁路都不敢自动驾驶呢

          就别说高铁了,地铁可以轻松做到全封闭,有几个敢玩自动驾驶的。。。

          • 家园 京张高铁是自主驾驶的

            http://www.northnews.cn/news/2021/0124/1960472.html

            再到2019年12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京张高铁上线运营,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

            习大大前几天刚去那边视察过,当然那时候是不是也自动驾驶还是加人备份就不知道了

          • 家园 地铁有无人驾驶的,还不少

            国内的高铁感觉司机是备份?

            国内的:百科:无人驾驶地铁

            现有的和规划中的:

            北京:北京地铁燕房线

            上海:上海地铁10号线、上海地铁14号线(2021)、上海地铁15号线、上海地铁18号线、上海地铁浦江线

            广州:广州地铁APM线

            武汉:武汉地铁5号线(2021)

            成都:成都地铁9号线

            南京:南京地铁7号线(2021)

            苏州: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2021)

            天津:天津轨道交通4号线(2021)

            西安:西安地铁8号线(2024)、西安地铁10号线(2024)、西安地铁15号线(2024)、西安地铁16号线(2023)

            济南: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2021)

            青岛:青岛地铁6号线(2023)

            太原:太原地铁2号线

            宁波: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2021)

            福州:福州地铁4号线(2022)

            厦门:厦门地铁4号线(2023)、厦门地铁6号线(2023)

            南宁: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2021)

            全世界的:搜狐:地铁】全球无人驾驶地铁统计报告(2018)重磅发布!

            2018年3月,随着浦江线在中国上海开通,全球无人驾驶地铁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实现里程碑式跨越。

            目前全球42个城市共有64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运营里程1026公里,相比2016年的数据增长了27.7%。

            • 家园 那是自然,地铁实现自动驾驶都20多年了

              第一条是台北地铁,96年开通的,庞巴迪的技术,后来的首都机场T3,还有广州APM都是这玩意,但这都20年了,目前真正实现无司机运营的还是这几个。至于正经的高运量地铁,比如说北京燕房线,上海10号线,据说还得派个司机盯着,北京上海的同志可以实地去看看是不是真的。。。

    • 家园 应该有个更悲观的选项

      你这里2040就到头了,但是很多人会觉得还早。上世纪80年代我看的小人书上,说的21世纪都是直升机停在阳台上接人上班,都是机器人叫醒我并且端来早餐。结果现在大家是早晨闹钟叫起来困的都没时间吃早餐就要慌着挤公交地铁去。我看大家对汽车自动驾驶的展望和80年代小人书对21世纪的展望差不多。

      • 家园 直升机接上班其实是成本问题,技术不是问题了

        科比不就经常坐直升机带小孩去篮球训练么

        如果单纯只是希望到点儿了机器人掀开你的热被窝,这个其实没难度,难度在于希望它把早饭也做了,屋子打扫了,碗洗了这一全套难点太多

        可自动驾驶,无非就是算法么,就是收集数据么,现在华为把激光雷达的价钱也弄下来了,收集数据也更方便了,国家也都在支持,似乎也没啥更大的难度在上面了,无非就是堆人堆钱堆时间了......

        • 家园 说的就是普及问题

          否则别说二十一世纪,或者八十年代,有直升机那天就能实现。人人直升机上班意味着三维空间的复杂交通管制,不光是钱的问题。至于机器人掀被窝,我看人人享受就要几十年。就现在的机器人水平,要普及去掀被窝,怕是打破的脑袋比珠三角切掉的指头都多。

          • 家园 直升机有现在汽车1℅,估计天天放烟花

            掀被窝倒是不难,不会打破头。简单点,床顶个真空泵,定时放条真空管下来吸被子上去。不单掀被子,叫床声音还大,不愁赖床。做早餐端来也不难,放好,定时开锅,这个目前家电能做到。可以送到床前,也不用太高科技了,从厨房搞条专用轨道就行。

            目前技术水平还真能做到直升机上班,自动煮早餐,送到床。

            花那个代价吃自动早餐。好好拍领导马屁,不香么?领导啥都能做。

            • 家园 打破头这种事,99%确实不会

              但是老百姓是不接受1%的。你看看新冠肺炎全年龄组1%的死亡率(年轻人万分之一),大家慌成啥样子。现在机器人关键不是人,还是机器。一旦干起掀被子这种自由度高的事情,真是会出大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