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科学版25问题征文】免疫反映的选择性开启 -- 暮春三月草

共:💬5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科学版25问题征文】免疫反映的选择性开启

    首先小草先对不住大家,因为要去为期十天的野外考察,去的地方连电都没有,这几天一直在抓紧时间忙乎。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把文章译了,但没有仔细核对,中间肯定有纰漏,还请大家见谅。等回来后将评论和感想一并补上,权当是假期作业吧。

    标题:我们可以选择性开关免疫反应吗?

    在过去几十年中,器官移植已经从实验走向应用。仅在美国,每年就进行超过两万例心、肝、肾的移植手术。但对于器官植入者来讲,一个前景仍然没变:终生服用强效药物以抑制免疫系统,尽管这个疗法可以产生一系列副作用。研究人员很久就在寻找方法,让免疫系统对植入器官产生耐受的同时又不会降低整个系统的敏感性。但至今为止收效甚微。

    他们面对着难以对付的挑战。虽然免疫耐受可以发生(在极少数病例中,器官植入者停止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后,免疫系统并没有排斥外来的器官),但研究者们并不是很清楚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什么机制引发了免疫耐受。其次,探索免疫系统就像摆弄一只机械表:一个地方不对就会破坏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药物测试方面也有个“拦路虎”:一些旨在产生免疫耐受的药物,为了检验它们是否有效,患者在服用的同时必须停用免疫抑制类药物;而这样做就得冒着植入器官被排斥的危险。可是,如果研究人员能够找出如何教会免疫系统接受移植器官,所得的知识就可以应用到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中去(自身免疫疾病中也有不必要的免疫排斥,如发生在自身的组织中)。

    引入移植耐受的研究像是一场短跑比赛――尽管如今已经成了一场马拉松。而60年前《Science》中一篇文章就像是打响了比赛的发令枪。Wisconsin 大学的Ray Owen 曾报道了一个称为混合嵌合态的现象,即异卵双生的小牛有时共用一个胎盘,但出生后却拥有各自的血细胞。这样的小牛能够接受外来细胞而不出明显的问题。

    数年后,伯明翰大学的Peter Medawar和他的小组指出异卵双生的小牛能相互接受所植入的对方皮肤组织。当时Medawar并没有马上注意到这个现象和Owen报道之间的联系,但当见到文章后,他决定将异种的小鼠组织注入到子宫中的小鼠胎中。其结果发表在1953年的《Nature》中:研究者们指出,在这些出生的小鼠中,有些能够接受所植入的异种鼠皮肤组织。这个具有影响力的实验让许多人转向了器官移植方向的研究,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治愈自身免疫疾病的希望。

    尽管大部分免疫学家们拿小鼠做实验,但他们还是一点点探出了免疫耐受机理背后的某些细节。比如,免疫系统会派出“调控”细胞来抑制系统攻击自身。另外免疫系统还能让有害的免疫细胞“自杀”,或者进入叫做“无能”的状态(表现出无功能性的“休眠”)。这些过程的进行与基因、受体和胞间交流有关,现在研究人员对此有相当的了解。

    阐明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是一回事,而找出安全的方式来控制它却是另一回事。器官移植的研究人员沿着三个主要的思路探索,希望产生免疫耐受:一是基于Medawar的嵌合体探索。研究人员将器官捐赠者的骨髓输入患者,以此希望捐赠者的免疫细胞能教会患者不排斥植入的器官。尽管有争论,研究人员还是认为所植入器官上的供着免疫细胞能让受者产生耐受。第二个思路是使用药物,让T细胞遇到外来组织上的抗原时变成“无能”态或“自杀”。第三个尝试通过生成T调控细胞,它能阻止特定的免疫细胞复制自身,还能通过分泌叫做细胞因子的生化物质来抑制排斥。细胞因子就像指挥,让“免疫交响乐团”改变了音调。

    所有这些思路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由于没有可靠的“生物标记”来指示患者是否对植入的器官产生耐受,我们很难判断所做的尝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因此唯一能判断是否耐受的方法就是停止药物疗法,可这样做就把患者置于器官被排斥的危险中。同样,尽管他们需要完全工作的免疫系统来进行试验,但出于道德上的考虑,研究人员在实验能产生耐受的药物时不得不继续免疫抑制疗法。这样双管齐下的回报,就是新药的药效可能逐渐减弱。

    如果研究人员能结束这个历经50年、旨在安全并选择性地引入免疫耐受的寻求,这将极大增强几十万器官移植接受者的期望。这同样也是控制自身免疫疾病的期望。

    元宝推荐:ArKrXe,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求助】外行问一个问题

      暮草大夫,如果人们研究出了对对特定对象解除免疫的方法和路径,是否也意味着如果进行反向操作,即人工加强对某项免疫对象(癌变细胞)的免疫反应,也是癌症治疗的一条合理思路?就我外行的理解,一旦细胞发生癌变并成功长大到一定程度,就意味细胞内的变异控制机制已经失效,对癌细胞的杀灭将主要依靠细胞外的控制机制,就是我们理解的自身免疫。癌细胞能长大,就已经说明癌变细胞已经成功说服免疫系统解除或弱化了对其的免疫反应。这时候如果我们能纠正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弱化,实际就找到了一条治疗癌症的路径。

      关键词(Tags): #癌变 免疫 抑制
      • 家园 确实是这样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识别并消灭异己细胞。有时候我们要人为控制免疫反应的水平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上文提到的降低水平以减少器官排斥,再比如种疫苗来提高水平预防疾病。

        使用免疫学的技术/手段来研究癌症,是癌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细胞的“生老病死”受到神经-分泌-免疫系统影响,机理十分复杂。癌细胞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它们摆脱了体内细胞“衰老”和“正常死亡”机理的控制,从而能够无限分裂增殖。控制细胞的“正常死亡”恰恰是免疫系统的职责之一,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能搞清楚癌细胞是如何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控制,逃脱免疫系统随之而来的“打击”,然后按照靶点寻找相应有效的治疗方案,征服癌症将不是难题。

        另外,免疫系统辨别“自己/异己”细胞,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糖基分子来识别的,这些可以看作是细胞的分子“标签”。从这个角度讲,如果我们能够发现癌细胞相异于正常细胞的“标签”,就可以做出相应的疫苗,或至少提高现有抗癌药物的特异性和有效性,不再使用放/化疗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案。

    • 家园 免疫是柄双刃剑

      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太微妙了!

    • 家园 咦?两天了没人回?给我坐沙发?

      都去做CELL了?没人管外科?花,两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