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我们正在逐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 jent

共:💬36 🌺614 待认可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们正在逐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这个帖子,算是2008年以来的所有的个人感悟的总结。

    也是对这个帖子的回应:我们是否是逐步迈入中等收入陷阱?

    我不是搞经济的,也不是搞金融的。只不过过去20年,过去三十年,经历了比较完整的从读书到工作再到资深的工作的经历,虽然一路都算不上辉煌荣耀,但也算是没有人生路上的大的挫折。所以,个人的感觉还是能够回答一下,这个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

    两个特殊的年份:2008年,2020年。基本上就确定了,我们正在逐步跨过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只要未来的五年,十年,我们不输掉一场战争,不陷入颠覆性的全国性的金融错误,我们就完全跨过去了。

    个人理解,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这么说吧,改开之初,什么人钱多:外面的人钱多。哪怕是在欧美日台港最底层的人,到了中国大陆,都是大款。

    逐渐的,什么人钱多,除去当老板的,就是外资企业的高中低级员工,合资企业的高中低级员工,如此等等的。为什么?因为人力成本的差距,使得外资进入大陆,雇佣当地人,以高于当地本地的薪水以吸引人而得。

    在逐渐的,国内薪水逐步提高。带来一个问题,同一家企业,欧美日台港的人工vs产出,相对于大陆的人工vs产出,由此导致双方的隐形/显性竞争,从而带来割韭菜的冲动。

    于是,大氛围下的各种操作,逐步形成一个完美风暴,2008,对大陆而言,就近乎这样的一个完美风暴:冬季的雪灾,五月的大地震,全球都知道大陆相办好的夏季的奥运会。。。

    类似的完美风暴,在拉美上演过,在墨西哥上演过,在东南亚上演过,我们所记得的,就是拉美对美欧的依赖,墨西哥对黑社会的无奈,东南亚对金融房地产监管的缺失,blablabla。。。换个角度思考,如果,2008年中国大陆奥运会之前没能挺过去,奥运会不得不求着欧美日台港配合支持办好它,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割韭菜啦。全大陆都是韭菜,都是改开以来,入世以来所有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讲的难听一点(可以去看遥远的救世主,也就是电视天道),就是欧美日台港的资本家提着大陆人的脖颈把一部分大陆人提到了井口,看了一眼井外的风景,然后再把我们扔下去。然后再从学术上理论上论证我们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制度问题,人权问题,民主问题,所有所有的问题,都写进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教科书里,警示后人。

    然而,事实是,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之后,垮的,是美国的华尔街,欧洲的四只猪。

    垮了么?欧美日的制造业在,欧美日的军事在,欧美日的民主制度在,只有金融业的资金链断了,青黄不接了,破产了。

    什么情况下资金链会断?很简单,就是预期的收益没得到。除此而外所有的理论分析什么监管什么贪婪,什么人性,统统都是狗屁。就是预期的收益没得到。

    换个角度,对中国大陆来说,就是割韭菜的刀从自己的头顶滑过,自己却不知道(或者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反而还有中国出钱(四万亿铁公鸡)救美国的底气和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第一步。如前所讲,相对性。中等收入陷阱,说白了就是被高收入经济体(欧美日台港)拉着走拽着走的人就不该获得跟前面的人一样的收入水平。你不服么?

    2008年的危机其实并没有过去,后来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因为资金链断了,那就印钱把资金链连起来就是。于是美国印钱,欧洲印钱,中国当然也印钱。只不过这个方法无法一直做下去,所以才会有后来的贸易战。也才会有后来的产业脱钩,制造业外移的氛围。

    对中国大陆而言,最重要的,却是自己的新一代,不管是经历过00年代国内经济发展的年轻人,还是在海外留学摸爬滚打的留学人员们,都到了加进到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时候了。

    可喜的是,2008我们挺过来了,这才会有10年代整体的提升,也给后来的年轻人一个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房地产高的让年轻人买不起,怕什么,这些房子不还在那里么,要让房子便宜下来,那还不简单。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这才有了2020年之前的所有的动作:转型,供给侧改革,创新,追求产业升级,2025,如此等等的,无一不是在给新进来的年轻人以希望,以压力,以鞭策。

    2020年,疫情。

    所以在这里,我要说一声,万岁,我们挺过来了。这里边,有领导人的决断和手段,有CDC防疫人员的辛苦和努力,有全国医疗体系的万众一心,有全国人民的伟大和坚忍,这一切,都使得什么徐建国什么王广发一类混混院士专家的错误和无能显得那么的不足道。(在这里自我检讨一下,去年我对高福的看法是错误的。我真心觉得他了不起,值得我学习)

    与之相对的,就是欧美日印的全面的崩溃与下挫。至少使得计划中的产业链外移印度成为近期的镜花水月,如恒河水滔滔而去。

    如前所说,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也就是相对自己以前的低收入,也相对于目前旁人(欧美日台港)的高收入。在自己挺过困难,高收入的经济悌陷入困境,自己自然就是在顺利追赶,加强超越。

    所以,2008,2020,两个重要的时间/事件节点,表征着我们正在逐步并且逐渐加快地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一个我们这一代人老是在脑海里提醒自己的坑。

    通宝推:黄序,醉寺,陈王奋起,棋人鲁大耍,jhjdylj,海底鼠拨土,心灵飞翔qhd,曾伴浮云,曾自洲,红军迷,审度,脑袋,贼不走空,三笑,
    • 家园 哪里有什么中等收入陷阱啊?

      中等收入陷阱,

      地缘政治,

      都是别人制造出的陷阱。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就是资本把一批国家的产业养到了可以宰杀的程度。

      所谓地缘政治,是海权国家挑动鹿泉国家制造出来的概念,几次欧亚人口大迁徙,几次世界大战,虽然促进了民族融合,国界变动,都没有改变各国的邻国。打了2000年,邻居还是邻居。

    • 家园 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个伪命题

      西方学术界给发展中国家设计了一个标准的经济发展路径:首先发展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血汗工厂),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就发展第三产业,或者干脆炒楼炒股,搞金融赚快钱。表面上国家经济一片繁荣。这样的路径非常符合人性,尤其对于各国自诩聪明的统治精英和先富人群有致命的吸引力。但是这条道路却是存在着极大的陷阱。

      其中的关键点就是由于国家完全放弃了研发创新,造成本国的经济永远被锁定在低端制造业上,产业无法升级换代,整体经济后劲乏力。当然搞研发非常费力而且未必有一定有成果。正所谓“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如果本国统治精英目光短浅,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风险,那么本国经济必然会永远带着隐患前行。如果国际经济繁荣发展时,一切都好,一旦有点风吹草动,这样的沙上巨塔立刻会崩溃。正如人们常说的“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我们的近邻越南就是个明显的例证。

      实际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发达国家不仅通过“西方经济学”理论束缚别国精英,还可以通过优势货币的“硬手段”控制其他国家,比如周期性的“紧锁--宽松”循环,人为控制市场节奏,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收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这也是美帝以前屡试不爽的通过美元潮汐收割世界的逻辑。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我们中学学过的《多收了三五斗》,农民们好不容易获得了丰收,想着今年可以多卖些钱,缓解一下经济困境。然而由于粮价大跌,收入可能会更加少。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的原因就是自清末以来,外国资本基本上控制了中国货币流通,在大宗商品(粮食,生丝等)大量上市时控制货币流通量,让收购商没有资金去高价收购,只能压低价格剥削生产者;而在商品流通淡季,他们又通过滥发货币,推高商品价格,收割消费者。美帝在南美洲的操作本质上也是如此,通过货币水龙头的收放,来控制南美洲各国政府和经济,所以才有《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的说法,以及南美洲的百年孤独。

      破除“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的唯一手段就是大搞研发创新,实现本国产业升级。比如在汽车、电子消费品、大飞机、工程机械、精密工业母机等等方面打破美西方的垄断地位。这样必然会抢夺发达国家的暴利产业,造成他们经济困难,所以引起他们的反对甚至是诋毁就是必然的。这也是中国目前有极大希望突破“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的原因所在,也是美西方敌视、恐惧的根本原因。其实无关你是什么政治制度,什么意识形态,就像当年美帝打击日本半导体工业一样。

      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和平共处,qq97,
    • 家园 如主题,我们正在跨越陷阱 -- 有补充

      这个回复本来应该在去年的12月26日写的。

      那天,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来说,飞了两架飞机:成都的银杏叶,沈阳的大鸟。

      那天,是教员的生日。

      那天,我本人把自己的一份工作做好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不那么重要,但是对行业内部来说,是一份全新的优雅的简单的理论。

      在主帖里,我提到过:

      在自己挺过困难,高收入的经济悌陷入困境,自己自然就是在顺利追赶,加强超越。

      然后在新年过后,依次拜访了国内的两家单位,一在东北,一在西南,做了相应的报告。反馈不错,一致的问题是,啥时能开放给他们用。回答:尽快。

      只是没想到,刚在东北做完报告的当天,他们就上了漂亮国的实体清单。

      接下来的旅行,去香港开会。入港拿中国护照不再需要签证了(2010年俺的中国护照贴了一张香港签证)。

      然后回德国。紧接着就是TT和小红薯的事情,漂亮国和东大的底层民众进行大规模对账。

      然后就是前天(19.01.2025),昨天(20.01.2025),今天(21.01.2025)。

      当今的历史,进入到新的阶段了。

      衷心说三句: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曾经盛传一个说法:只要中国保持年均6%到8%的增长,中国就可以在30年后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说法被邓彻底否定,指出,我们需要只争朝夕。

      上个世纪90年代末(1998),国内占主流的经济学者学家纷纷建议要走德国的路,走日本的路,走英美的路,分别是尽快将产业升级到高端制造业,高端民用消费品业,高端金融业。这个说法被另外一个人(?)的独特意见掩盖:这个人独排众意,提出来要加快尽快全面占领低端制造业,赶在人口老化拐点之前干成这个事。

      过去10年的全面扶贫:把尽量全部的底层的人整合进现代经济活动中来。获取20年的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全面扶持:在产业封锁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科技竞争的担子压在青年人身上。

      ==================

      颠覆性的典型性的指标事件已经发生了。我们前面的任务,还在那里。天行健,自强不息。

      通宝推:cindia,盲人摸象,青青的蓝,陈王奋起,林三,薄荷糖家族,黄序,脊梁硬,西江城,秦波仁者,北纬42度,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结尾的三句话 -- 补充帖

      1,每年增长6-8%就可以在30年后达到目标。。。正是如今(2025)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主流看法。

      2,是跨过低端制造业抢占高端服务业,还是竞争低端血汗工厂争夺供应链主导,正是如今(2024/2025)依然在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再次争论/反复的话题。

      3,过去10年的全面扶贫:把尽量全部的底层的人整合进现代经济活动中来。过去20年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全面扶持:在产业封锁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科技竞争的担子压在青年人身上。

      通宝推:林三,
      • 家园 这是真正的群众路线

        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

        在中国,很多事情成了,其实找不到一个无争议的原因或者责任人。

        做的过程稀里糊涂被各种不看好。每一个聚光灯下的单独的时刻,不过是一个臭皮匠在缝缝补补,直到事成,才恍然惊觉大事已成。

        究其根本,其实是愚公移山的人海战术,众人拾柴火焰高,于是六亿神州尽舜尧。

        主席慧眼。

        通宝推:北纬42度,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是的。而过去几天 DeepSeek 的事情再此证明了这一点

          如题,一群年轻人,没怎么出过国,但是在过去20年的国家进步的环境里,在全球技术发展和科技思潮的熏陶下,在一个恰当的时候,推出了属于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参与全世界极端前沿的科技竞争的答卷。

          作为个人,我非常非常喜欢这样的竞争和答案。当浮一大白。

      • 家园 你的衷心三句话,至少有两句不仅没有依据,而且与事实相悖

        衷心第一句: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曾经盛传一个说法:只要中国保持年均6%到8%的增长,中国就可以在30年后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说法被邓彻底否定,指出,我们需要只争朝夕。

        上世纪80年代末,八八之后,国内人心涣散,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外贸出口下降,旅游业萎缩,经济下滑、市场疲软、生产萎缩。当时国内不可能“盛传”什么“只要中国保持年均6%到8%的增长,中国就可以在30年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说法。邓小平在1990年3月对媒体说“特别要注意经济发展速度滑坡的问题”、“确实保证这十年能够再翻一番”。

        衷心第二句:

        上个世纪90年代末(1998),国内占主流的经济学者学家纷纷建议要走德国的路,走日本的路,走英美的路,分别是尽快将产业升级到高端制造业,高端民用消费品业,高端金融业。这个说法被另外一个人(?)的独特意见掩盖:这个人独排众意,提出来要加快尽快全面占领低端制造业,赶在人口老化拐点之前干成这个事。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内经济模式还在模仿“四小龙”,根本不会有“国内占主流的经济学者学家纷纷建议要走德国的路,走日本的路,走英美的路,分别是尽快将产业升级到高端制造业,高端民用消费品业,高端金融业。”直到十年后的200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才提出的“腾笼换鸟”才有了点产业升级的味道。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而此一政策当时是饱受争议的。

        而如果在当时就意识到人口老化拐点即将到来,一孩政策不会等到十多年后才逐渐放宽,废弃。

        衷心第三句:

        过去10年的全面扶贫:把尽量全部的底层的人整合进现代经济活动中来。获取20年的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全面扶持:在产业封锁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科技竞争的担子压在青年人身上。

        后半句存疑。

      • 家园 大赞简单而优雅的理论

        也是俺的毕生追求。。。

        从下河第一天起俺就没担心过陷阱这事儿,掉坑里那几位会造啥啊。。。

        通宝推:盲人摸象,陈王奋起,
    • 见前补充 5042069
    • 家园 没有超额利润

      没有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就没有可能走出中等国家水平。这是很简单的知识。为什么人们还搞不清楚这件事情呢?为什么我们的人民会被蒙住了眼睛,那唯有的原因就是的确有人在搅混水,目的就是浑水好摸鱼。

      • 家园 【讨论】那就攻克一个个高科技产品呗

        全部攻克的现实就是消灭一切盘剥第三世界国家获得的超额利润。大家拉平之后还是继续竞争,而最让人气愤的是中国人有一句话几乎人人都能脱口而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更可恶的是中国人不但传诵这句话,还一直身体力行,不管付出了多少汗水,鲜血与生命,这种代代相传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国人最大的财富。

        现在中国的GDP已经超美了,美帝已经慌得一批雕凿。

    • 家园 中等收入陷阱即是发展权被剥夺

      就像中年被辞退,大多数人就一蹶不振了,少数人会创业从头再来,少数中的少数能搞得有声有色。照理说这是应当鼓励的,为全球经济贡献增加值嘛,可现实中不是这样。

      日韩是特例,朝鲜战争加越战几十年红利,相当于日本已经干到55岁了,已经积累了丰厚的社保公积金年金,剥夺发展权也能安度晚年,并且被剥夺的发展权被韩国承接下来,相当于韩国也干到接近退休年龄,只是这次美国吸取了教训。

      • 家园 绝大部分人稳定向前直到退休就好

        说到国家就是依据现有自主技术基础稳步发展就好。

        我个人觉得中国还是不够稳健,航天等还只是少部分行业,对外依存度有点过大。

    • 家园 很多后发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都是

      与她们的“债务陷阱”相伴的,即,华尔街国际金融集团设计、打造、收获的债务陷阱。😎

      典型的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有巴西、马来西亚、阿根廷、泰国、土耳其、墨西哥,...,这些国家在发展初始,都拿到了大量华尔街金融集团的投资,因而会有高速发展的几年;她们的GDP增长在这些年里甚至能达到10%以上。但是到还债的时候,她们就傻眼了,逃不掉被华尔街金融集团剪羊毛、割韭菜,自己家里最好的资产被收割的命运。70-80年代的中南美金融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债务危机,...,都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资不抵债,因而货币大贬值,最后被华尔街清算,...。有些后发国家,被华尔街收割了不止一次,现在国家的收入有一半都拿去还息还债了,哪里还有余钱更新、升级自己的软硬件,跳出陷阱?!😢

      很多讨论“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章,好像都忽略了这一点。前一段时间,陈经也发了一篇长文,谈“中等收入陷阱”,拉拉杂杂、东唠西扯地说了一大堆,...,但是就没有说到根本。🤔

      IMHO,种花家🇨🇳的发展的路上,不会有“中等收入陷阱”,因为不欠巨额外债;外债有一点,但是外储还高呢!所有欠的外债,该还息还息,该还本还本,从来不赖帐,在世界银行排信用度,种花家名列前茅;所以,华尔街想要剪羊毛,总也找不到地方下刀子。🙄

      种花家🇨🇳的债务大多数是内债,地方政府的欠债是大头;但内债就比较好说,用新债换旧债,羊毛出在羊身上,收割也是被央行拿去。所以,国际金融组织,如IMF,都不太提这个帐,反而说:“China is safe.”🤓

      贴一张图:巴西、马来西亚、阿根廷、泰国、土耳其、墨西哥 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年增长率%)

      点看全图

      “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题目很大,但是要看准了方向,才能正确地探索,找到答案。种花家🇨🇳家大业大,14-15亿人口,在发展的中后期,GDP不会增长很快。但是,只要不被华尔街收割,不象上图中显示的那样,增长上下起伏,总会有余钱更新、升级自己的软硬件,前方就不会有“中等收入陷阱”!😄

      点看全图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技术和经济双双出现波折。

        就技术而言是技术水平升级被西方控制垄断。

        就科技工程人员是创新人才成为基础人员,剥夺控制压抑了发展的创新力量、体系基础。

        就像大家担心的汽车,航空,芯片,材料等领域行业。

        经济就是国家经济被西方垄断和外债控制。

        多年以前大家讽刺社会主义东欧欠西方外债,结果到了资本主义东欧,外债不降反升,也算是神奇历史。

    • 家园 好文章,感谢作者

      没想到自己为数不多的主贴,又引来了一个主贴,也感谢作者对我疑问的解答,虽然还没有完全打消我的疑虑,但是也让我的思路豁然开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