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商榷】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 夜如何其

共:💬97 🌺411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化就是生存之道

        文化,简单了说,就是生存之道。什么核心啊,底蕴啊,都比较扯

        说中华文化实质/核心,和现在国家提什么流行口号其实是一个问题。前两年有和谐社会,现在讲究复兴,前三十年有阶级斗争...都涉及了中华文化的本质。这也就是说,国家传统文化的核心不同时期,强调不同,与时俱进才是真理。

        说到底,都是人脑子里的东东。没了人,它根本就不是个物理的客观存在。最近上海的葛剑雄好像也说了这个意思,说历史就是人脑子里的共识云云。

        关键词(Tags): #历史文化
        • 家园 你前面说得有些道理,但后面扯到葛剑雄就真的扯了

          前面你已经总结了“它根本就不是个物理的客观存在”,却又总结肯定了葛剑雄明显的唯心主义胡说——历史的东西从来就是客观存在,你竟然说“葛剑雄好像也说了这个意思”!

          历史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历史并不是“历史书”。

          文化当然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积淀,也肯定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不是“人脑子里的共识”。

          葛剑雄作为一个公知代表,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对整体的截取,缺乏辩证精神,物是人非,对比他们风生水起尤其胡瘟时代达到高潮的经历,无奈于现状,因此,对他所谓的“历史”加以诋毁——或者本就是他对历史的认识,也算是常态。

          • 家园 “现代史”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某些社会规律,经济学的规律也算是。但历史不是。

            人们对于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一直在反复认识,这种认识也一直在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葛建雄的意思不错。

            举个例子,我们认识二战历史,以前一直是苏联版本的认识,后来又大部分采纳了英美版的历史。现在“突然”发现英美原来是这样张牙舞爪+邪恶,于是就需要剔除英美版战争历史,再认识他们的种族灭绝和殖民主义历史(包括他们所谓为民主而战的历史)。

            那谁说嘛,所有历史都是现代史,恐怕一层意思就是这个。

            关键词(Tags): #历史
            • 家园 局限于枝节永远都是“不可知论”。对于历史的认识

              最根本的,它是先于我们认识的客观存在;正是因为它的客观存在,才需要我们不遗余力地“发现真相”。正像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一样,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永远不可能穷尽,但永远趋近于全面认识;而历史的认识也是永远趋近于真实,有永远不可能“复制出完全的真相”。

              指导思想错误,研究历史的方法就会跟着改变。

              你可以试试,用“历史就是人脑子里的共识”指导你的历史研究,看会是什么结果。

              这中对比中才能看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

              前几天河里有人提到过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中是反对那种“只谈分配”的思想的。就字面意思来说,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是事实上马克思的反对并不是那个帖子的意思。他并不是反对对分配的要求,而是反对“仅仅”对分配的要求,而“忘记了”分配前面对生产关系的革命行动。

              修正主义一般就是这么产生的,并最终滑向资本主义。

              • 家园 马克思很伟大

                马克思很伟大。如果说历史以客观存在为基础,这个客观存在也是观察者所在当下的客观存在。仍然是客观在主观的反映。从这个角度理解,所谓主观的历史,归根到底还是客观的,但必须是现在的。历史没有固定的蓝图。

                克罗齐说历史应该由哲学家来写。他的把历史看成“运动中的哲学”,他认为在历史学中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蓝图”,或者终极计划,而且“历史科学”的说法就是一个笑话(维基)。

        • 家园 到关键时期就能看出路线的区别来了

          就像企业文化,平时无感,到关键时期就能看出路线的区别来了。

          第二,只有中共回答了到哪里去的这个问题。西方不是历史终结论么,意思是就到这里了,这就是终点站。

          这事就跟考公务员入体制内一样,可能处长喜欢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年轻人都不喜欢。

      • 家园 把文化等同于分配模式落入了西方话语体系窠臼

        或者说你还没写完,说文化怎么能略过毛泽东。

      • 家园 借此说两句,文明是发展的基础

        一、

        改开三十多年的社会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中国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之后势必面对话语权问题,外来意识形态一直在瓦解中华文明的凝聚力……而这些问题或者现象的本质都是价值观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思想市场和文化产业,还会影响全球利益格局……当旧有的思想不再适应当前发展,就势必要推出一套全新的思想,不管用什么瓶子来装。这是历朝历代飞速发展之后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是补充自身所匮乏的精神实质,一方面是稳定民心、维持继续发展的动力。

        实际上早在15年,习在强调王阳明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这个端倪。

        二、

        三皇五帝即便是信史,意义也不在于此。因为三皇五帝是向往秩序的一种表达,为人们的努力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当代的等价物,就是我们从未真正到达过共产主义,却可以想象共产主义实现之后的景象。它们的内在是一致的。也就是个人常说的提供参考。

        三、

        道统的关键在于:「道统之人也能传递天道,和代表政统的政治权力分庭抗礼」

          

        此前仅仅依赖天子来维持的社会秩序,现在也依赖参与宇宙秩序的圣人,圣人成为天子的竞争者。在符号领域,这种自立人格的新经验及其构建秩序的意志,在帝王资格向圣人的转移中变得显而易见。道和德——对两者的拥有使“君”具有构建秩序的效能——现在变成了君子的心灵中具有效能的力量。  ——《秩序与历史 卷一》P113

        四、

        天道在早期主要是天文地理等自然规律,而老子说非常道,是因为无法用语言规定。不过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看出来具体方向——对自然规律的探寻,对历史规律的反思。

        如果要讨论「道」意味着什么,话题太大,不易说清。

          

        中国思想家从来不把实在与表象分开。汉语中所谓“实”指硬的、满的,与“虚”相对,后者指缺和空,都不是超越感觉经验的“绝对实在”;汉语中“有”“无”皆针对具体事物而言。在印欧语系中,人们说一个事物,是同时包含其存在与其本质,即what it is per se(它自身是什么)。但是在绝大多数非印欧语系的语言中,人们追求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怎么称呼更合适、即如何“名”的问题,所以在《老子》中“名”拥有极大的重要性。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道”(the Way,即恰当方式)有了首要的重要性。由于西方哲学家关心的是being(存在)、reality(实在)、truth(真理)一类问题,他们容易把“道”想成absolute Reality(绝对实在)。其实,中国思想家真正关心的是“出路在哪里(where is the Way)”,他们想知道人该怎样生活、怎样组织以及汉末以来的怎样与宇宙感应。因此,当中国人追问“多”背后的“一”时,并不是在探求现象背后更加实在的东西,而是变化不定、充满冲突的生活和政治中不可变的途径/方式是什么(the constant Way),这里真正重要的是人们的生活朝什么方向走。  ——《论道者》P258

        个人浅见:对于人文,价值与行动之间的桥梁,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道路,也即是「道」。深信自己所相信的价值,努力转化为生命的现实。

        周天子以德配天,虽说代替了原本的上帝信仰,但依然没有脱离原本的政治秩序。依据《洪范》之类文献,也很难说商朝并没有发展出「仁政」的具体内涵。

        当然这不是说周代没有突破。周以天、德树立正统,替代了原来的近乎神授,显然为后来道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五、

        荀子对思孟学派的厌恶是相当明显的,尽管从孟子那里拿来了仁政说。这是因为,荀子的礼制和王制论更多是对社会规范的论证,对社会制度的辩护。而思孟学派的礼是反过来的。是由仁而礼,礼是结果。只有形于内才叫德之行。

        社会治理自然首推荀子,但性善作为仁的根本问题,荀不如孟。很简单,既然一切都是积伪,那么怎么确定行为的善恶?怎么能够促成道德行为?甚至福兮祸兮,不存在根本意义上的好坏?这也是现代建构主义和本质主义的问题。

        荀发展到极致,自然也就是「法」了。坚持秩序,应规蹈矩,安分守己。却无法解决人们对规范本身的疑惑。它能够代表人民普遍认同的方向吗?它能够体现出仁义的内在精神吗?

          

        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朱子语类 卷第七・学一》

        借此讨论一下释家。

        释家进入中国有个很重要的背景,那就是由于书厄灾异、官方压制,儒道从事实上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解释生活。尽管可以解释,也能够解释,但于僵化和松散而早已无法提供令(所有)人信服的解释。尤其是战乱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释家因为先天疏离的面相,无君无父、经济独立,对于社会共同体的是致命的,不可能依靠它来真正唤起群众。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释家可以换成任意一种外来意识形态,只要它提供了传统文化所“匮乏”的解释,同时又在割裂原本统一的社会共同体。

        所以规范其实不重要,怎么做,才是重要的。这也是目前努力发明传统的关键所在。

        六、

          

          儒家是从春秋战乱里总结出的改良版王权,想寻求出一个王向贵族分权的合理分寸。地方独立,军事上不安定,但也有巨大好处,因为贵族行政是文化型政治,犹如丛林的自然生长,是一种经济、民俗、学术、文艺的综合性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贵族行政契合本土,地方独立,带来繁荣。郡县制是法令型政治,官吏是皇帝权力的延伸,权力结构单一,安定性强,但法令的准确度比贵族治理差很多,往往不能契合地方特性。

          官吏的素质也比贵族差,职业官僚必须拘泥于政令,执行是第一位的,没有创见和灵活性,让法令进一步粗糙化。史书上的昏君往往写成个人生活变态,以掩盖皇帝因法令失误而失天下。

          ……

          汉代儒家董仲舒的分寸,是在皇权的外衣下实现王权,将郡县制官吏变成短期贵族,提高其素质,给他们一个理念,他们一个接一个驻派地方,也就等于是世家了。

          这个统一理念要有别于政府法令,官吏有一套理论跟皇帝的法令论争,便争取到了行政的自主权,避免政令失误。这个统一理念就是孔子学说,汉代已出现了普遍的“依经辩法”情况,官吏和平民可以拿儒家经典去论证法令的合理性,最常用的是《论语》和《春秋》。

          延续到后代是“理法之争”和“情法之争”,其实是一个意思,变换了词汇概念。“理法”的理指儒家理念,法指行政法令;“情法”的法是行政法令,情是人之常情――还是儒家理念,儒家将人之常情总结为人伦道德,有了理论高度,所以能跟法令辩论。

          儒家承接了贵族文化,身份又是平民,没有贵族发展后的军事企图,又能提高官吏素质,减少底层失误率。汉代皇帝让儒家取代贵族,又让儒家改造官吏。但这属于人员编制上的改革,而不是改变皇权结构。  ——《武人琴音》 P150-153

        忽略精神实质,仅从行政考虑。虽然论证并不严密,但感觉此说更贴切。

        最后一句几乎可以直接代入某个时期。

        七、

        其实说了这么多,很容易看出来,当年理学(诞生前)所面临的困境,就是我们现在的困境。不管是社会发展、世风日下、还是外来意识形态的冲击,几乎如出一辙。这几年重提理学的动机其实非常非常明显。

        唯一的区别是,现在要在全球文明之争中稳固自己的地位。单纯自己圈子里解释的通是不够的。

        八、

        我们也要意识到,即便解决了这些问题,也会有理学式的可能。不管是僵化为教条、空谈理论,还是被权力所利用,压制和扭曲。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 家园 神道设教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 家园 是天道、仁爱,是生生不息
      通宝推:ziyun2015,
    • 家园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修身内求的内文明。

      老子可以代表内文明。

    • 家园

      像贩卖黑奴,鸦片,种族灭绝这种事情,对中国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不过感觉中华文明还是太善良了。跟流氓打交道的时候吃亏啊。

      杨洁篪: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

      通宝推:ziyun20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