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禹治水行迹考(0)引子 -- 汉服

共:💬150 🌺729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们伪科学大师成也脑洞败也脑洞,终归要暴露

                    正常人知道自己的知识有边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看到你和泉畔大师这类东扯西拉似乎什么都“懂”的伪科学”懂王“,容易给你们唬住——“庞然大物也,以为神”。可惜,你们蒙人多了最后自己都以为自己就是懂王,不知收敛,习惯性继续脑洞总有一天会进入别人熟悉的领域,哦吼——这时候暴露了,原来是条黔之驴,“技止此耳“。

                    唬得了一时,唬不了一世。这是你等的宿命。

    • 家园 (9)黄土高原,也可以是鱼米之乡!

      奇怪的地貌

      在探寻大禹遗迹的过程中,地图上有一片区域以其非常特别的形状引起了我的注意:

      点看全图

      图106 以庆阳为中心的树叶状区域

      这片区域以庆阳为中心,从卫星照片上看就像一片树叶一样,也有密密麻麻的纹理结构。后来发现这就是著名的黄土高原!这片区域中所有河流最终都汇聚到了泾河,并从右下角的出口泄出高原汇入渭河(泾渭分明的成语就出自这里)。

      靠近了看看:

      点看全图

      图107 顶部平坦、侧面沟壑纵横的奇怪结构

      现在就能看出奇怪的地方了。这些地区整体上看起来像山脉,但顶部平坦,侧面沟壑纵横,像是流水冲刷出来的。这很奇怪。正常来说,泥沙应该淤积在山谷中才是。上图中,山谷中也确实有泥沙淤积的平坦区域。但山顶上怎么会有平原呢?再回头看看上一张高空的图片,感觉是有一个平面,将这片区域的山脉的山尖尖都给削去了一般。

      拉一个剖面图看一下:

      点看全图

      图108 黄土高原的剖面图

      从这样图上看,前面以为的“一个平面截去了山头”的看法是不对的。因为两侧的地形比中间有平原山头的还要高。

      再看一下高程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9 庆阳地区黄土高原的高程图

      高程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这片区域周围一圈高山,中间一片较低的山头,山头上都是平原。整体地势西北略高东南略低,所以水线向东南方向汇集。周围一圈高山,中间……平原……你是不是想起了什么?怎么感觉这个区域与我们的泄湖成原理论有点相似呢???

      抬升一下水位看看效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0 庆阳所属黄土高原模拟水位抬升至海拔1300米

      从这张效果图上看,假如右下角位置的缺口也被山脉堵上,这片区域确实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湖面,从而湖底也有了形成平原的条件。这个湖泊的上游位置有一些平原露出了水面,那是因为上游的水位实际要高一些,我们的软件无法模拟——这一点我们在前面说过的。那么右下角的区域有没有可能原来是山脉,后来被大禹掘开的呢?

      我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意外搜寻到这样一则传说,也是关于“错开河”的:

      大禹当时开河本开两条:一条通往现在的禹门,一条开往黄龙山的下川。当大批民夫正往陕西一条开去,天上有一只大鹏呼叫:"错开河,错开河,开西不胜往东挪!"大禹善辨鸟语,于是命令民夫改向东挪,后人遂将交岔处起名为"错开河"。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一个“错开河”的传说,但那条错开河离正式的禹门口相差不过几里地,只能算局部的路径修正。我们看看这则传说中,预定的黄河河道位置“黄龙山的下川”在哪里:

      点看全图

      图111 陕西的黄龙山

      图中可以看到,目前陕西共有3个黄龙山,其中有两个位于汾渭平原南侧,是黄河不可能抵达的地方(大禹再怎么疏通黄河都不可能疏通到汾渭平原南部山区),所以上面的传说中只有可能指汾渭平原北侧的黄龙山。而这个黄龙山,恰恰位于庆阳所属黄土高原水系总出口位置!也就是我们猜测可能被大禹掘开的位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2 传说揭示的黄河可能的取道

      以现代的眼光看上面的传说,就是大禹派出的空中勘探小队报告说:西边的路径不行,东边的路径更好。

      东边的路径真的更好吗?实际上,就黄河本身而言,从可能的路径1或者路径2走,都远比东侧路径更简单,要劈开的山脉会少很多。但是,如果选择了西侧的路径,那么当前黄河穿越的几个平原现在还仍然是湖泊(可能水少一点),晋陕峡谷中的几个大湖还在,那里的治水工作并没有完成。选择向东的路线,可以同时将东边的湖泊一起解决掉。

      传说再一次得到了证实。而我们,甚至还同时发现了黄土高原的成因:

      泾河水系所属区域周围都是高山,今天泾河泄入汾渭平原的出口在大禹到来之前也是高山,所以泾河水系所属广大区域渐渐就变成了一片巨大的湖泊。山石和泥沙从山上冲下来就渐渐沉淀在湖区的底部。时间久了,湖底的高山也被渐渐增高的湖底平原淹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底平原。然后,大禹来了。大禹凿开了黄龙山位置的山脉,泾河有了汇入汾渭平原的出口,整个大湖中的湖水泄干了,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平原。

      那么现在的黄土高原为什么不是一个平原,反而千沟万壑呢?那显然是长时间的流水侵蚀造成的。毕竟大禹治水距离也已经有几千年了。

      我去查了一下当前主流学术界对黄土高原成因的解释,找到下面这篇文章:

      李明光:对黄土风成说的异议——浅谈黄土高原灾变论水成说

      代表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的黄土高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历为炎黄子孙所关心,更牵动着无数中外科学家的心,因破解黄土高原形成之迷被公认为世界上特大难题,捧为传统经典的“残积学说”认为,在长期的地质历史年代,岩石经水和热的作用就地崩解风化而成,但黄土直接沉积在没有当地基岩风化剥蚀物的基岩上,矿物种类又与所沉积地方的基础成分极不相同,这是残积说所无法解释的,也因之排除了黄土高原形成的残积之说。

      长期弥漫笼罩着科学界的“风成学说”认为,大西北荒漠地带的反旋风带刮起地面黄尘,经高空运送,长年累月堆积而成黄土高原。但人们在黄土高原挖窑洞时碰到大卵石从窑顶掉下来砸人,开隧道时又碰到沙石层塌方压人,这血淋淋的事实使人们对黄土高原的风成说产生怀疑。

      笔者历尽艰辛、历尽磨难近30年,对大西北,对几乎囊括北中国的黄土高原,及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等进行实地考察探险,掌握大量第一手地质证据,并翻检了数千种重大文献资料,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后提出否认黄土高原风成说,其理由和依据如下:

      ①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的排列及黄土高原上砂黄土细黄土粘黄土的排列,自西北而东南呈扇面形叠瓦鱼鳞阶梯并有条块状的带性分布规律,这只有突发性的大面积长距离的滚滚漫溢的特大灾变洪水才能形成。而风吹黄土,只能平面模糊过渡。并且,戈壁沙漠黄土中均有代表水成的伊利石、蒙脱石等的存在,对风成黄土高原是持反对态度的。

      ②黄土高原有条自西北而东南逐渐降低,并被黄土连续覆盖的最高限线,叫黄土线,在线之上,只有裸岩、在线之下,才有黄土,这是灾变洪水遗留下来的标识。风成说从来没有解释也从来不敢碰这条水成佐证的黄土线。

      ③黄土高原先秦时产荔枝,唐时产桔子毛竹,地质时期有大象犀牛的热带动物活动,古气候比现在更湿热,降水量更大更丰富,这对风成黄土是投不支持票的。

      ④现黄土高原年均500mm的降水量即将年均5次尘暴雨土降落共1mm的尘土冲刷得没半点存留。现黄土高原每年被雨水冲刷削低1cm,有16亿t沙东流大海中。按此计算,容重约10万亿t的黄土高原,即按目前干燥寒冷期的气候环境一万年后亦已不复存在。

      ⑤在甘肃合水和陕西延安、西安、旬邑均发掘出黄河象骨架化石,决非风吹黄土慢慢掩盖,只有灾变大洪水才能泥封深埋,并预言今后还有单只或象群化石出土。

      ③黄河上的龙羊峡、刘家峡、红山峡、青铜峡及秦晋间黄河上的峡谷两岸山峰的地层都是平行的,这只能解释为先有黄土高原,后有黄河,黄土高原是灾变大洪水冲积而成。黄河是切割了黄土高原再形成。

      ⑦黄土高原剖面有斜交混交和水平的沙土卵石层。并且,西宁北山寺山顶、宝鸡干阳岭顶、黄陵子午岭顶、陕西延川县、宜川县,山西保德县、离石县等山项均有大沙滩、石证如山,风成说根本无法解释山顶上的大沙滩,因之完全彻底根本排除黄土高原的风成之说。

      笔者在1988年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地学专著《喜马拉雅山的崛起和黄土高原的形成》一书中创立的黄土高原灾变水成学说,及山西太原1993年9期《科技之友》杂志刊登的科学文章《黄土高原究意是怎样形成的》一文中认为:板块碰撞,大地呈网络性嵌镶形的破裂及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在隆升的激烈过程中能量释放而产生的大量灾变洪水和泥石流。向当时尚是草原湖泊低地内海的黄土高原滚滚漫溢,泥封深埋一切动植物,留下黄土线,多次灾变洪水间断沉积了黄土,后经地壳抬升,形成今日壮观的黄土高原。在笔者的论著和文章中,更用大量雄辩事实证明黄土高原是灾变水成最确切最明朗最形象最壮观的实体展示,又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大最厚最完整最有发言权最有说服力的第四纪沉积地层,研究最后,最后研究,只有灾变水成,才能科学合理全面完整圆满地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并满足于各个细节的解释和回答。

      点看全图

      李明光的考证比较有力地反驳了残积说和风成说,他的理论也能更好地解释公认的事实。实际上李明光的说法与我的说法都属于“水成说”,都认为现在的高原是曾经的水底,所以在解释黄土高原时理论上基本一致。譬如:

      1. 黄土线 按“泄湖成原”学说,湖底沉积的泥沙是不可能高过湖面的,而湖面又不可能高过周围群山的最低的隘口(再高就泄出去了)。所以高原有个黄土线,线上再无黄土;

      2. 山顶上的卵石 当年的湖底是高过这些山顶的,所以现在这些山顶上是平原。如果卵石与泥沙同时抵达湖区,显然卵石会先沉降在下面。但是如果有一场暴雨将卵石从山上冲下来,这些卵石就会沉降在从前形成的泥沙上。

      3. 黄土由西北而东南逐渐变细,西北多重矿石,东南多轻矿石。这些都是因为西北地势较高,处于水流的上游的缘故。

      区别在于他的说法认为黄土是“板块碰撞,大地呈网络性嵌镶形的破裂及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在隆升的激烈过程中能量释放而产生的大量灾变洪水和泥石流”带来的,这个需要亿万年的时间跨度。

      根据公开的资料: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而根据“泄湖成原”理论,这个湖区本来就是高于地面的,只是出口被山挡住了,是一个较大的堰塞湖。大禹过来将山口凿开,平原就出来了。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跨度亿万年的宏大叙事了。湖底的卵石应该是周边的高山上被洪水冲下来的,湖底的细沙可能一部分是山上冲下来的风化的泥沙,也不排除“风成说”里面的说法,是从西北方的沙漠里吹来的。风吹过来的沙子落在湖区,自然也会慢慢沉降到湖底。所以在“泄湖成原”理论中,大概只需要数万年的跨度就可以了。

      事实上,我们对照地形图,还有更多发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3 三个有条件形成黄土高原的区域

      上图中,从右至左分别是黄河晋陕峡谷流域、北洛河水系流域和泾河水系流域。地形特征几乎完全相同。但从卫星照片上看,目前泾河水系流域还有较多的黄土,北洛河流域略少,黄河晋陕峡谷流域就更少了(但还是有一点)。

      会是什么原因呢?我分析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越往西离西北的沙漠更近,如果确实有黄沙是被从西北的沙漠刮过来的,那么西部的流域会落下更多的黄沙,东部则较少;二是东部的降雨较多而西部较少:

      点看全图

      图114 中国年降水量

      大禹治水之后,东部的黄土高原被雨水冲刷得更厉害一些,所以越往东部能看到的高原就越少。

      对了,我们在考察黄河晋陕峡谷区段的时候,曾经留下两个“尾巴”:

      其一、“定湖”泄干之后,留下的平原哪里去了?答案就在这里:东部黄沙少而降雨多,在大禹治水后的几千年时间里已经被雨水基本上冲刷干净了;

      其二、在“吕梁”的那一节,曾经说过我有证据证明蛟龙壁下方的山脊是被劈开的。现在可以公布证据了:

      点看全图

      图115 蛟龙壁上的“塬”

      山顶上的平原有个正式的名称“塬”。我们可以看到蛟龙壁上也有“塬”,就说明像蛟龙壁这样高的山脉也曾经长时间居于湖面之下。这只能是因为下游方向的中间山脊高度高过了蛟龙壁。

      将黄土高原改造成鱼米之乡

      将黄土高原改造成鱼米之乡?看了这个标题,你会不会觉得我是在痴人说梦?

      呵呵,当然不是。这就是我的“泄湖成原”理论的妙处。

      李明光的“黄土高原灾变论水成说”和我的“泄湖成原学说”中,黄土高原都曾经是湖泊。可是在前者的理论中,黄土高原是经过亿年的造山运动才变成今天的高原的。如果想将黄土高原恢复成湖泊,人力不可能做到。

      但是按我的学说,大禹凿开了泄水口将湖泊的水泄了,就有了现在的高原。如果我们将泄水口堵上,不就还原了原来的湖泊了吗?

      我们再看一下前面模拟水位的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6 将黄土高原改造成鱼米之乡

      如图所示,我们在泾河的泄水口位置造一座大坝,这座坝高约550米,长约22Km,就可以将泾河水截留在黄土高原。精确控制水位高度,让库区水位比塬面略低一点点。那么黄土高原就会变成水乡。贫瘠的高原从此堪比富饶的江南。Oh yeah!

      点看全图

      图 117 水乡风光

      当然,不仅仅是泾河。东边的两个相似的区域,都可以考虑进行类似的改造。

      几点猜想:

      1.湖区的水泄掉之后,剩下的原本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特大平原。古人完全有可能在这个平原上建立城市。只是后面水土不断流失,会被迫迁移。所以如果古人的确这样做过,我们可能在几条河流泄入汾渭平原的入口处找到古代的文物。

      2.因为现在的山顶上还有“塬”,可见当时湖底平原是高过山顶的。如果能够查证出当前黄土高原的黄土流失的速度,我们甚至能够倒推出这个平原露出水面的时间。

      通宝推:青青的蓝,
    • 家园 (8)黄河“几”字弯

      权当戏言:大地上的签名

      点看全图

      图95 黄河几字弯内侧地形

      请注意图中红框内的部分。这个签名位于黄河“几”字湾的内侧,杭锦旗至鄂托克旗一带。在卫星地图上是看不到的,因为地表的色泽不能反映出高度的变化。要在根据高程着色的Global Mapper中看。

      你是不是还没有看到“禹”字?大禹那个时代还没有宋体字呢,你得看当初的字形。

      根据“汉典”网站:禹的字源字形 (zdic.net):

      点看全图

      图96 金文“禹”字,叔向父禹簋西周晚期集成4242

      点看全图

      图97 大地上的签名

      点看全图

      图98 大地上的签名(含提示)

      现在是不是看见了?

      关于“禹”字,有个著名的公案:

      时间还是在1923年,顾颉刚还是一位年轻的史学工作者,他在那篇暴得大名《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文章中写道:

      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禹,《说文》云,“蟲也,從禸,象形”。禸,《说文》云,“兽足蹂地也”。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伯祥云,禹或即是龙,大禹治水的传说与水神祀龙王事恐相类。)流传到后来,就成了真的人王了。

      今人看这段话,不免有层误会。我们知道,古人将“老虎”称为“大虫”(看过小说《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将“蛇”称为“长虫”,可见古人用的“虫”字与今人用的“虫”字的含义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人的“虫”更接近于今人的“生物”的概念。

      那么古人会用“生物”这个概念来称呼他们尊为圣人的大禹吗?显然不会。这也太不敬了。人民对治水英雄的热爱从来都是发自肺腑的。看看不久前的河南水灾,救灾的人民子弟兵撤离时,人民群众争相往军车上抛掷食物的场景:

      点看全图

      图99 人民子弟兵救灾后撤离河南

      许慎和顾颉刚认“禹”为“虫”,根据是古体的“禹”字下面有个弯勾,也可能是因为宋体的“禹”字内部能找出一个“虫”字。我找出“禹”字的古体,看了却有另外一番感受。这分明就是大禹拜见伏羲的场景嘛!

      见下图:

      点看全图

      图100 “禹”字新解

      我们知道,伏羲是人面蛇身。从前面的“伏羲女娲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伏羲是有双臂的。这张图中,右侧是一个伏羲的形象,有头、双臂和蛇尾。左边则是拜倒在伏羲面前的大禹。两者之间有条横线,也许是水面(伏羲是蛇尾,我猜测他可能更喜欢呆在水里),也许只是单纯地表明两者之间有联系。

      在武汉的“大禹神话园”中有个雕塑描述了“伏羲赠圭”的神话传说:

      点看全图

      图101 伏羲赠圭(武汉“大禹神话园”雕塑)

      治水大军开凿龙门,遇到岩洞,禹持火把进去,一有角之蛇衔夜明珠带路,人首蛇身的东方天帝伏羲在深处等候,将长1尺2寸可度量天地的玉圭赠禹,禹得到治水宝物,非常高兴。

      关于这段神话本身,我是这样看的:大禹在地面上治水,量地是有必要的,量天干什么?所以这个“可度量天地的玉圭”可能就是一个类似今日GPS定位装置的仪器,借助日月星辰的位置给自己定位。当然也不排除天上就有辅助定位的卫星。毕竟我们假设那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

      这段神话描述的大禹见伏羲的场景,恰恰与我们前面分析的古体的“禹”字吻合了。那中间的一道横线,甚至有可能就是伏羲赠给大禹的玉圭。用大禹拜见伏羲的场景来描绘“禹”字,实际上大大提升了大禹的地位。因为这有“君权神授”的意味在里面。

      所以,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没多久,就没有悬念地成为了新一任君王。

      注:在商周时代的不同出土文物上,“禹”字的写法难免略有差异。但总能看到一个人面蛇身的形象在里面,所以总体上没有太大差别。

      “几”字湾上的直线和平原

      点看全图

      图102 几字弯内侧的平原

      如上图所示,黄色圈内是相对平坦的地表,红色箭头指向的是呈直线的山体和山体边缘。

      点看全图

      图103 几字弯内侧平原的南北剖面

      南北向看,总体上表现为两端有高山、中间为平地的盆地结构。

      点看全图

      图104 几字弯内侧平原的东西剖面

      但东西向看,总体上表现为西高东低的比较平缓的斜坡。因为是个开放的斜坡,不是闭合的盆地,这个地区就无法形成大型的湖泊了。

      点看全图

      图105 几字弯内侧平原的南侧边缘

      北部的平原与南部沟壑纵横的山区有一条近乎直线的分界线。我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解释此处平原和直线的形成过程。我只能怀疑这些平原和直线可能是人为的。感觉有一只巨手将北侧的山脉推平了,并在此处形成一条近乎直线的平原与山脉的分界线。

      如果是真的,这只巨手的主人的能力还远在大禹之上。那会是另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神话故事了。

      通宝推:青青的蓝,mezhan,
    • 家园 (7)黄河上游

      本来,到这里黄河的故事就算梳理完成了。我们之所以从临夏起步,是因为根据《尚书·禹贡》,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禹迹图》中黄河也从积石山(今“小积石山”)开始。

      但是,在《禹迹图》中,还留下了一点点玄机。我们再看一眼《禹迹图》,不过这次我们只关注其左上角:

      点看全图

      图80 《禹迹图》局部

      这是左上角的局部。我们可以看到“积石”二字(黄色框中),这是黄河的源头。然后就是“百川东到海”,所有河流都向东流淌最终抵达大海。但在上图中,却偏偏有两条河流(弱水和黑水,紫色箭头所示)向左流淌出了图外。这是什么意思?

      我相信,这是大禹在告诉大家,他治理的区域包括了左侧的疆域。只是那块区域属于今天的青藏高原地带,古时代地广人稀,高原上并没有人居住,所以就没有画出来。

      我们试着追溯一下大禹在黄河上游的脚步。

      源头

      点看全图

      图81 黄河源头

      这是近代公认的黄河源头,位于34°49'42.53"N 97°21'30.29"E。这个源头看不出任何人为的痕迹,完全是一副天然的模样。

      但是向下游走不多远(33°59'13.01"N 99°4'9.88"E):

      点看全图

      图82 有切削痕迹的河岸

      这里(33°43'42.27"N 99°19'31.00"E):

      点看全图

      图83 突然变成绝壁的平坦山体

      这里(33°36'50.64"N 100°13'12.63"E):

      点看全图

      图84 德昆乡平原+峡谷组合

      这里(33°44'57.66"N 100°14'41.88"E):

      点看全图

      图85 塘什加塘、甘德两平原+峡谷组合

      可以说,在黄河的上游,符合我们的理论模型的盆地平原+峡谷组合简直俯拾皆是。

      玛曲平原

      现在我们来到了玛曲平原。玛曲平原也是符合我们所说的盆地平原+峡谷的模式的。但是玛曲平原还是有一些额外的特点。

      点看全图

      图86 玛曲平原

      可以看到,这个平原共有包括黄河在内的4条河流注入。(注意,这里出现了一条河叫“黑河”。我们在《禹迹图》左上角看到的“黑水”可能就是它。)

      我们再来看一下高程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87 玛曲平原高程图

      从高程图上看,西库曲从西北方向的山谷汇入盆地湖泊。基于我们对盆地平原的认识,河流汇入方向的地势应相对较高。但是黄河在这里逆势而上,向西库曲方向开辟出了河道,又连续穿越了200公里的崇山峻岭,奔下游去了。实际上,单凭黄河河道在这里逆势而上一点,就可以相信这个河道是人为的了。因为自然条件下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河道。

      我们说玛曲平原黄河下游河道是大禹人工开凿的,还有一个证据。往下游不多远处,我们就能看见这样的场景:

      点看全图

      图88 下游河道人工开凿的印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89 玛曲提升水位至3500米效果图

      实际上大禹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选择。上图是玛曲提升水位到海拔3500米的效果图。可以看到天然湖泊的溢出位置是在右上角。如图上红色箭头所指的方向。这个方向只要挖掘几公里的山道,就可以将黄河水引入另一个方向:四川盆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90 将黄河水导入四川盆地的路径

      大禹为什么没有做这样的选择?不得而知了。我们只能猜测,也许黄河水作为宝贵的水资源,需要引导到北方使用;也有可能是,当时的四川盆地还是一个大湖,而大禹当时也没有把握将三峡凿开、将四川盆地中的水泄空。这一点,我们会在分析长江流域的时候详细剖析。

      青海湖

      点看全图

      图91 青海湖

      有几条河流汇入青海湖,但青海湖并没有泄水通道。青海湖本身没有注入黄河,所以严格来说它不算黄河流域的水系。

      点看全图

      图92 引青入黄,再造青海

      但是,有趣的是,根据我的研究,如果我们按图示路径挖掘一条泄水通道,就可以将青海湖泄干,将青海湖改造成平原。这条通道长约50公里,最深处约200米。青海湖面积约4800平方公里,泄干青海湖后我们能得到一个同等面积的平原。因为西高东低的湖底平原地形,可以设计良好的自流灌溉水系。

      不知道为什么,大禹没有泄掉青海湖的水。这是大禹留给后世学生的作业吗?:-)

      兴海-同德平原,龙羊峡平原

      我们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兴海-同德平原和龙羊峡平原。

      点看全图

      图93 兴海-同德平原和龙羊峡平原

      两个平原之间隔着一条山脉,从空中俯瞰,中间的山脉明显就是一个整体。黄河不偏不倚从中贯穿而过。人工开凿的痕迹一目了然。

      再来看看龙羊峡:

      点看全图

      图94 龙羊峡

      龙羊峡上游近代修建了水库。我们看水库下游,两岸几乎垂直于水面的河岸。

      黄河从龙羊峡水库泄出后,就进入了积石峡,也就是《禹贡》中“导河积石”的积石山中的峡谷,正式进入黄河的中游。

      黄河的中游,是我们最初开始探寻的地方。

      通宝推:破鱼,mezhan,
      • 家园 你好像不知道

        但是,有趣的是,根据我的研究,如果我们按图示路径挖掘一条泄水通道,就可以将青海湖泄干,将青海湖改造成平原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我看,大禹应该是尝过湖水的味道,放弃了这个想法😜😜😜😜

    • 家园 (6)黄河中下游

      汾渭平原和三门峡

      有趣的事情又出现了。

      我们来看看汾渭平原的地形:

      点看全图

      图73 汾渭平原地形

      汾渭平原,是一个平原,也是一个盆地。一共有6条河流注入这个盆地,但只有一个出口可以将水泄出。而这个出口,就是著名的“三门峡”!

      三门峡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

      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分水线走向来判断地势高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74 汾渭平原地势

      三门峡两侧的山体高度都在500米以上。

      我们将盆地中的水位提到500米看看效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75 汾渭平原500米海拔水位效果图

      熟悉的一幕又出现了。

      我们来看看主流学术界对汾渭平原形成过程的说法:

      汾渭平原是断层构造一侧下沉形成的低地谷地构造地貌,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

      汾渭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

      其实盆地的形成,需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此地要先形成一个凹陷,第二个过程是这个凹陷中要有相当多的泥沙的沉积以形成一个平坦的底部。第一个过程可能需要亿万年的地质变迁。这一点上我对当前学术界的观点并无异议。

      但是第二点很值得探讨。基于日常的经验,我们也知道,流水不可能将沙子送到自己不能到达的地方。如果河流只在低于平原的河道中流淌(最多只在洪水期间短时间泛滥到平原上),那么所谓的“冲积平原”是怎么形成的呢?必然是因为水位曾经长期高于此处。

      显然,汾渭平原也曾是一个盆地中的湖泊,至少有6条主要的河流注入到这个盆地。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这个湖泊的底部沉积了厚厚的泥沙。然后,大禹来了。大禹凿开了三门峡,湖水泄空之后,汾渭平原成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今天,汾渭平原上仅仅大城市就有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铜川、运城、临汾和三门峡市,还有密密麻麻不计其数的村庄遍布其间。

      目前的主流学术界的观点,因为拒绝承认大禹掘开三门峡的可能性,只能推脱给“地壳变动”,这实际上是一个以亿年为单位的宏大叙事。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当有两个以上的理论能解释同一现象的时候,我们应当接受假设程度较少的那个。更何况,我们的理论是有明确的传说为依据的。

      点看全图

      图76 汾渭平原

      多么美丽富饶的土地啊!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们,你们要感谢大禹。

      伊阙

      黄河刚刚越过了三门峡,就又有一条伊洛河汇入其中。伊洛河为伊水和洛水汇合而成。伊水就在上游不远处。

      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这就是“伊阙”名称的由来。

      看一下地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77 伊洛平原地形(含分水线)

      关于此地的传说是这样的:

      传说中那个洪水泛滥的时期,洛水(洛河)和伊水(伊河)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类似于堰塞湖,当然在那个时期形成的规模远比堰塞湖大得多。大禹首先疏通了洛水(洛河),使之注入黄河,而伊水(伊河)受阻于龙门山,因此凿开龙门山使得伊水(伊河)和洛水(洛河)汇合一起注入黄河,从而解决了这里的水患。

      对照上面的地形图,传说显然是事实。伊洛平原原来必定是一个大湖,湖底才会形成平坦的泥沙沉积层,凿开西北角的峡谷之后,水落原出,成了今天的伊洛平原。

      伊阙之南原来也是一个湖泊,湖底形成平坦的泥沙淤积层。大禹凿开了伊阙,水落原出,成就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地形和风景。

      点看全图

      图78 伊阙

      这是“百度百科”中伊阙的配图。现在我们知道图中的“天然”二字并不属实。明明有大量的传说指证此处为大禹开凿,为什么人们还是认为这是“天然”的呢?

      伊阙又称“龙门”。为什么呢?传说是这样的: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登基称帝,决定把国都建在洛阳。《元和郡县图志》载,杨广带着群臣,登上邙山之巅,眺望伊阙之塞,大发感慨:“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很多大臣面面相觑,有一个名叫苏威的大臣站了出来,说:“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隋炀帝龙颜大悦,顺势和大臣们商议起了建都洛阳的事。建好的都城正门就对着伊阙,加上皇帝一向喜欢自称真龙天子,之后伊阙便改称龙门了。

      我在追踪大禹脚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都叫“龙门”、“龙门山”、“龙门村”等。譬如前面我们刚刚看过的禹门口,也有一个叫“龙门”的名字。那么多龙门,并不都曾与皇城相对。我个人对此有个揣测:这些地方都是“应龙”开辟的,所以得名龙门。作为一个间接的证据,长江三峡处有个地方叫“夔门”,“夔门”应该是“夔牛”开辟的。这个故事,要等到我们梳理到长江流域的三峡的时候再讲。

      黄河下游

      点看全图

      图79 黄河下游

      黄河穿越了三门峡之后,就进入了平坦的华北平原,一直到注入大海。

      九河

      九河,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远古时代,古黄河在河南北部孟津县附近,向东北方向散开,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絜河、钩盘河、鬲津河九道河流,最后又在天津大港地区合流为一注入大海。

      也就是说,黄河抵达下游平原地带之后向东北方向散开了九条河流,最后又在天津大港地区合流为一并注入大海。

      根据百度百科:

      黄河走出青藏高原后,穿山过岭,九曲十八弯,跌宕下行,至郑州桃花峪,面目骤变,由开沟凿谷转为沉砂造陆,因此桃花峪就成了华北大平原这个全球最大的陆上三角洲的顶点,而黄河的峡谷都分布在桃花峪以上。

      郑州桃花峪,就在三门峡下游90公里处。黄河进入了平原,流速开始变缓,河水中携带的泥沙开始沉积了,由此导致黄河的河床不断升高,开始变成一条地上河。下游的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因为平原上黄河不断决口、改道,后世也持续对黄河进行治理。现在往往只在河名或地名上留下一点与大禹有关的传说,已经很难从卫星照片上看到大禹治理的痕迹了。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高级生物技术科学家社交现场

      他们可能是掌握了高级生物技术的科学家。在远古时期,女娲(带着她的科研团队)通过生物工程创造了人类。

      点看全图

      世界名画:一亿年前高级生物技术科学家社交现场,DNA双螺旋讨论例会。

      大型年会现场就不发了

      • 家园 给前人一份尊重,给自己一份体面

        如果你从引子看起的话,我说得很清楚:因为人类已经发展出了创造生命的生物技术了,而且人类发展到可以创造人类这样的复杂生命的技术水平也已经是可预见的必然了,那么人类本身原本就是被造物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那么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的传说完全有可能是真的。

        假如女娲造人将来被证实,你今日发出这样不堪的照片,到底是羞辱了他们,还是羞辱了自己?

        • 家园 人类繁衍有何不堪

          人身蛇尾,蛇尾交缠不就是繁殖的意象么,生殖崇拜有什么好避讳的。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有甚不堪?真觉得“不堪”,请身体力行戒除自然繁衍行为。

          还“DNA双螺旋”,汉画像石也有伏羲女娲长腿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蛇头指向代表什么还不明确吗。关键是双螺旋在哪?难道这幅图象征DNA解螺旋的“高级生物技术”?

          穿凿附会者自取其辱。

    • 家园 (5)黄河流域之晋陕峡谷 -- 有补充

      大禹凿开了东河套大湖的泄水口,又在平原上为黄河疏浚了一条河道。黄河水流到了东河套的东南角,从托克托县河口镇转而向南,又开启了全新的旅程。

      点看全图

      图50 龙门上游地形图

      从这里向南直到禹门口,是黄河的晋陕峡谷河段,两岸都是崇山峻岭。地势从北至南,整体上是下降的。但既然是从山岭中通过,中间难免波折。

      百度百科:

      晋陕峡谷,位于内蒙、山西、陕西三省的交界处。被称之为 “晋陕峡谷”黄河段,是指九曲黄河从内蒙古准格尔旗经过山西省河曲县向南拐弯,穿过山西保德与陕西府谷两县,大约100公里长的河段。在山西省河曲县,黄河河水十分清澈,平缓两岸悬崖峭立,水石相激。晋陕峡谷,在当地,老百姓将此段黄河 称之为“黑三角”。

      黄河晋陕大峡谷,北起内蒙古托克托,南至河津禹门口,沿线共有27个县市,面积达11.16万平方公里,全长726千米,落差达607米,河床宽为200—400米,河谷深切300—500米。沿岸悬崖绝壁,黄河奔涌其中。这里是华夏文明和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到黄河晋陕大峡谷在托克托县河口镇段形成的一个“几”字形弯的右半边,在这里黄河奔流而下,景色壮观。

      黄河走出青藏高原后,穿山过岭,九曲十八弯,跌宕下行,至郑州桃花峪,面目骤变,由开沟凿谷转为沉砂造陆,因此桃花峪就成了华北大平原这个全球最大的陆上三角洲的顶点,而黄河的峡谷都分布在桃花峪以上。

      黄河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的上游河段,以及中游下端的禹门口至桃花峪,虽也有诸如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红山峡、青铜峡、三门峡等等著名峡谷,但它们都被一系列宽谷盆地分隔。

      唯有内蒙河口镇至山西禹门口,才构成了黄河干流上最长的连续峡谷—晋陕大峡谷。

      在河套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黄河,此段急转为南北走向,由鄂尔多斯高原挟势南下,左带吕梁,右襟陕北,深切于黄土高原之中,谷深皆在100米以上,谷底高程由1000米逐渐降至400以下,河床最窄处如壶口者,仅30至50米。

      由于黄土丘壑泥沙俱下,晋陕大峡谷河段的来砂量竟占全黄河的56%,尽管它的流域面积仅及黄河的15%。

      可以说真正的“黄”河是在这里成就的,深涧腾蛟,浊浪排空,黄河峡谷的典型风貌尽集于此,其中又以禹门口以上的龙门峡最为壮观。

      李白谓之“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恰好点出晋陕大峡谷在此达于最后的高潮。

      孟门

      据百度百科:

      战国尸佼《尸子》记载有“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在夏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门村西南蛟龙壁将黄河东西两岸的石山连接成一个天然的黄河大石坝,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形成湖海,有所谓“定湖”之称。若遇淫雨,“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

      所谓“孟门”,是大禹治水之黄河河道上的第一个大门,故因以命地名矣。

      传说是不是事实呢?我们看一下卫星照片:

      点看全图

      图51 孟门西南方向的大石坝

      从卫星照片上看,确实有石山横亘在黄河河道正前方,而且不是一座,是两座。石山的高度都在850米以上。我们模拟一下涨水效果图:

      点看全图

      图52 堰塞湖“定湖”

      蛟龙壁上方的堰塞湖就是传说中的定湖了。“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

      “洪”字拆开看,就是“水共”,显然,每逢下大雨,周围群山中的降雨很快就全部汇聚到这个湖里来了,可不就是“共水”吗?

      当然,平时湖水也是满的,在蛟龙壁上的低矮的隘口泄出,“河出孟门之上”。但如果遇到暴雨,大量雨水快速汇聚到湖区,原来的隘口的排水量就不足了。湖区水位会上涨直到更多更大的隘口的排水速度与汇入湖区的水量达成平衡。但上涨的水位淹没了湖区内的丘陵和高山,“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

      再来看看传说中的“蛟龙壁”位置的河岸:

      点看全图

      图53 “蛟龙壁”被劈开的河岸1

      点看全图

      图54 “蛟龙壁”被劈开的河岸2

      是不是很明显的切削的痕迹?

      关于定湖,只剩下一个问题:湖水泄空后留下的平原在哪里?

      这个问题我们放到后面探讨。

      狭义的吕梁和广义的吕梁

      战国尸佼《尸子》记载中还有一句“吕梁未凿”。我们看一下吕梁:

      点看全图

      图55 吕梁地形

      吕梁所在地是个狭长的山谷间的平原,东川河、南川河和北川河汇合成三川河从峡谷中一路下行并汇入黄河。三条河流的来处各自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平原。这与我们的理论完全一致。

      显然,这地方原来也是一个堰塞湖,湖底沉积了大量的泥沙,湖水从西侧的吕梁山上漫过。后来大禹凿开了吕梁,湖水泄空后这里就成了平原。

      黄河过了蛟龙壁,新问题又出现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56 横贯山脊的河道

      我们看这张图。很明显,一条连续的山脊将两边的两条河谷分开了。这三条线基本上是平行的。西边是无定河,东边是黄河。黄河过了蛟龙壁,但向南的山脊更高,没有去处,还是会形成一个大湖。

      黄河过了蛟龙壁后向西南方向斜插入西侧山谷。这段河道几乎是一条直线,强烈怀疑是人工劈开的。

      假如确实是人工劈开的,那么劈开前会是什么样子?

      点看全图

      图57 中间山脊高程

      我们看一下中间山脊的高度。可以看到大体上在1125米左右。除了疑似大禹掘开的隘口,其他部分最低不会低于1000米,最高也不会超过1250米。

      我们试着将水位提升到1125米,看看这条山脊被劈开前的情形:

      点看全图

      图58 劈开中间山脊前的局面

      可以看到,假设中间山脊的隘口部分原为一体,那么黄河流到此处会再次形成一个大湖。水位大概会上涨到海拔1100米,连蛟龙壁都被淹没了。如果上游下暴雨来水量增加,那么湖区的水位还会上涨并抬高上游水位,淹没湖区周边的丘陵和山头。甚至上游刚刚泄空湖水的东河套平原,也会被不断上涨的湖水重新淹没。不断上涨的湖水还会在西侧山脊找到更多的或大或小的隘口,湖水从中漫溢过去,泄入西侧山谷。湖面西侧会形成一系列壮观的瀑布群。

      再对照一下郦道元的《水经注》:

      《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用来形容上图中的局面,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大禹必须再劈开这道山梁,将黄河水导到西侧的山谷来。西边的山谷一路下行,是个理想的导水路径。

      其实,对比一下西侧蜿蜒曲折的无定河,和东侧的近乎直线的黄河河道,人工开凿的痕迹非常明显。

      这道山梁属于广义上的吕梁山脉。所以“吕梁未凿”、“大禹疏通”,也可能是指这段山脉。相比之下,前面的吕梁市西侧山脉的打通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工程,算是狭义的吕梁吧。

      点看全图

      图59 黄河沿岸山体的切削痕迹

      我们将汇合点附近放大一些,可以看到白色箭头指向的山体在靠近河道时,斜坡角度陡然加大,最终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曲线湾。这个河湾有没有可能是河水长年冲刷而成?应该不是。因为如果是的话,河岸山体下方的岩石应该被河水掏空,不会带着水面以上的山石一起消失。所以这应该是人工切削的结果。

      点看全图

      图60 汇合点下游的九曲十八弯

      既然我们相信大禹有在群山当中开凿河道的能力,那么为什么这一段不是直线,而如此地蜿蜒曲折?我猜测,黄河水刚刚从横切了山脉的峡谷中流过。因为要挖穿整个山脉,为了减少工程量,这段河道尽可能取直线,这就导致河道中的河水流速非常快,所以大禹在这段河道的下游设置了很多曲折,以将河水减速。实际上这此弯曲的河道人工切割的痕迹也非常明显:

      点看全图

      图61 汇合点下游切削过的河岸

      在汇合点下游的曲折河道两侧,可见明显的切削痕迹。两侧石头角度很大,而且连贯成完美的弧形。这样的地形在汇合点下游比比皆是,此处只略举此一例。

      你可能还是怀疑,认为这个隘口可能原来就存在,大禹最多适当疏导了一下。我还有一个关键性的证据,不过,容我放到后面分析黄土高原成因的时候再讲。

      壶口和孟门山

      大禹终于打通了中间的山脊,将东侧的湖水——以及黄河河道导入西侧山谷。

      著名的壶口瀑布,也在这一段:

      点看全图

      图62 壶口瀑布、十里龙槽、大小孟门山

      点看全图

      图63 壶口瀑布

      点看全图

      图64 壶口瀑布下游的石槽

      孟门山和前面的孟门,是两个不同的地点。孟门山在十里龙槽的出口处,有大小两个:

      点看全图

      图65 大小孟门山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

      距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十里龙槽”下方,在黄河谷底的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阴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

      但是这个传说看起来让人困惑:

      点看全图

      图66 大小孟门山俯视

      从高空俯视大小孟门山,可以看到这两座山并没有阻挡在黄河干流上,黄河干流从东侧流过,并不需要穿过大小孟门山之间的水道。就算两山仍为一体,也没有多大影响。另外上游十里龙槽两侧山体也有明显切削痕迹。要削平孟门山轻而易举,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做。

      我以为这是一段没有得到事实验证的传说。暂时存疑吧。

      禹门口

      点看全图

      图67 禹门口

      禹门口,在山西省河津市西北的黄河峡谷中,为黄河晋陕峡谷的南端出口。这里两岸峭壁夹峙,形如门阙,水势汹汹,声震山野。这里是禹凿龙门的发生地,神话说鲤鱼从这里跳过龙门,汉代的七祠八庙之首大禹庙位于此。

      如果此门确系大禹凿开,我们试着看一下凿开前的局面。

      先看一下禹门口两边的山脊线高度:

      点看全图

      图68 禹门口两侧山脊线高程

      可以看到,除了西侧的一个错开河的隘口之外,其他位置都在800米以上。我们看一下水位抬高到800米后的样子:

      点看全图

      图69 禹门口800米水位模拟

      可以看到,假如禹门口处的山梁没有被掘开,那么上游水道会形成一个狭长的湖区,向上游延伸了很远(直线距离约370公里)。这张图中还有一点比较有趣:前面我们怀疑人工穿越山脊开凿的河道,在这样图中看起来粗细非常均匀。

      大禹掘开了龙门的山脉,黄河水咆哮着奔腾而过。黄河终于走出了长达500公里的晋陕峡谷,进入了宽敞的汾渭平原。

      这个地方,也被人们称为“禹门口”。

      点看全图

      图70 大禹庙

      中华民族感念大禹的恩德,在龙门附近修建了大禹庙,世世代代祭奠他。

      错开河的传说

      禹门口附近有个错开河:

      点看全图

      图71 凿开河(错开河)

      有两个关于错开河的传说。

      传说一:

      传说大禹治理洪水期间,河道开凿到离龙门山口时遇到了两条山谷交叉口,向东的山谷岩石坚硬,开凿困难,向西南的山谷深,石头软,开凿起来比较省力。于是工程队选择向西南开凿……一天正午,一只黑色的大雕从东面飞来,在工地的上空盘旋不止,大雕对大禹说道:“错开河,错开河,往西不如往东挪”。这大雕曾驮着大禹勘察山川地势,还帮大禹出过治水良策。大禹听了大雕的话后认真的思考着开凿的事情,于是他决定先停止现在的工作,挑选了三个力壮青年和有治水经验的民工,翻山越岭,重新勘测东边的山谷。经过两天的辛苦,他观察到向西南开凿高山重重,难度越来越大。但向东虽然石头坚硬,但却只需要凿十里,就可以把黄河水引出山谷。于是大禹改了开凿方向,向东施工。

      后来人们将向西南已经开凿的一段河道称为“错开河”,现在韩城的人民又将其称为“凿开河”。

      这个传说,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这样的:

      工程队选择向西南开凿……一天正午,飞行侦察小队的一架黑色的飞机从上空飞过来,向大禹汇报说:经过勘察,西边开凿难度较大,不如东线方案。大禹也曾经坐这驾飞机勘察地形。大禹于是派人从地面实地勘测,确认了飞行小队的结论。于是改向东施工。

      传说二:

      据当地人讲,错开河是鲧开山治水时留下的,由于勘察失误,鲧开凿的这条小河道没有捆缚住狂暴肆虐的黄河水。鲧眼看因一己之过失而造成人力、物力如此巨大的耗费,而黄河依然泛滥成灾,于是长叹一声后拔剑自刎,以身谢罪天下。后来,鲧的儿子——大禹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终于在错开河的旁边开出了一条制服洪魔、流向大海的河道,完成了治水的使命。

      这两个传说,应该是第一个更可信一些。原因有二:

      1. 需要在黄河上游完成很多艰巨的工作,才有可能引黄河水至此。鲧的治水思路是堵而不是疏,那么鲧凿此河的可能性不大,凿上游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2. 从我们对黄河上游的考察看,这个错开的小河需要的工程量不算大,所以就算开错了方向,也并不严重。

      点看全图

      图72 错开河对应的路线

      我们看一下禹门口的实际地形。错开河所在河道(白色线路)本是一条山谷线,西高东低。大禹如果选择向西,也不可能一直逆着山谷线一直向西,因为越向西地势越高、离平原越远。所以西线(黄色线路)是他最可能选择的路径。但是显然沿西线向南比沿东线(红色线路)向南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向西南的山谷深、石头软”可能只是谷底沉积的泥沙产生的错觉。一旦转弯向南,需要凿开的石头与东线不见得有区别,因为从图中看,山势本是一脉。

      通宝推:破鱼,mezhan,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关于十里龙槽,补充一点 -- 补充帖

      刚刚想到的,算是一个猜测。

      我去过壶口瀑布景区,陕西一侧。

      当时站在瀑布护栏边,看着黄河水从上游过来,然后就跌落到下游狭窄的河道之内,就感觉特别奇怪。因为河道两侧的地表还是比较平的,并没有山脉断崖。为什么河道当中会突然出现20多米深的槽呢?

      今天忽然意识到,这可能仍然是大禹的手笔。

      为什么大禹要开这个槽?

      龙槽,始于壶口,终于孟门山。孟门山位于河道中间,黄河水流经此处必为山体所阻,泥沙在此淤积,久之必阻塞河道。大禹开挖龙槽收束水流,河道宽度由上游的300米收束到龙槽中的30米,流速必然提升数倍(考虑到龙槽中的水位高度会增加,流速提升应该不到10倍),那么泥沙自然就不能在孟门山前淤积。黄河河道可以长久保持畅通也。

    • 见前补充 4665678
      • 家园 黄河的九曲十八弯和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类似

        应该都是冰川在地质时期切削形成的。

        点看全图

        黄河本身大大的几字形每年冬季还会形成冰凌,春天化开时顺流而下,加上黄河所带的砂石泥浆,相当于每年大自然都在精心雕琢细加研磨这份动态艺术品。何须大地之子大禹费如此大力到处搞那么大工程?上天和大地自己携手愉快地就帮大禹完成了,省下他的时间心思精力用在更需要的地方,这样不更香?

        大洪水时期肯定是有过的,大禹也一定存在,并且一定有组织团队做过不少大的项目,比如大小孟门山。中间挖开分流是非常智慧的做法,可以分流并且减缓水流速度,在发洪水时期这样做法就非常见成效。

        四川盆地水利的真正改变应该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父子干出来的。都江堰工程中的鱼嘴和宝瓶口就类似大小孟门山的做法,而且更精巧了。

        点看全图

        四川盆地真正的农业大发展,成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就是都江堰完工以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