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美国精英能欺骗很多人? -- hwd99

共:💬131 🌺851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美国的社区文化和中国不一样

                        中国几乎所有的经济发达城市都是移民城市,人们住小区里的邻居来自五湖四海,基本都不认识,所以你的日常生活,你平时去哪消费去哪买东西,邻居不会问也不会管,甚至邻居间说话都很少。

                        而美国的社区文化历史悠久,最初形成社区的根本原因是邻居们要结寨自保,防匪防盗防印第安。所以一个社区内的人要属于相同的阶级,要保持相同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邻居们才敢在和盗匪野人交火的时候把后背留给邻居保护。

                        那么这个习惯和购物有什么关系呢?那就是你的购物习惯必须和社区其他人一致。如果你是中产阶级住中产阶级社区,你的邻居们都去Whole Foods这种高端超市买食品日用品的,你就不能去沃尔玛消费,也不是不能,你的邻居们知道了一定会有意见,认为你配不上这个社区,如果你无所谓,并坚持要去一元店买日用品,那就会遭到排挤,有人回来找你谈话,你有两个选择:1,恢复之前的购物习惯,2,搬家走人。

                        当然如果是纽约,硅谷这样的超级移民城市,很多社区没有形成历史悠久的社区文化,那就和中国一样了爱咋咋滴地,没人管你。

                        通宝推:达雅,方平,
                        • 家园 那是我孤陋寡闻了!😎

                          我在纽约长岛的Huntington-Centerport一带也住过5-6年,到是没有听说过这种购物规矩;除了被告知,周末去 Club 聚餐,要着正装。不过,那些社区里,邻居和邻居之间,都离开大老远,所以很难知道谁家去哪里购物。长岛的西北部那一大片xx port,yy harbor,…,都不让 沃尔玛,麦当劳,…,这些大众消费档次的去开店,Whole Foods 也被拒。小镇上的传统老店,除了一些餐馆,大多数都凋零了。镇上有小超市,但是要想真正购物、逛街,必须到沿着25号公路建的一些购物中心、超市去,或者往更南面的地方。

                          米国🇺🇸文化,东部、中部和西部差别很大,西北部和西南部都不太一样。

                          纽约的MET音乐中心是有着装规定(dress code)的,原来歌剧院里除了最高一层,是不能穿牛仔裤进去看戏的,而且坐在第二层,一定要穿‘晚礼服’。现在,大都会歌剧院已经变了,前几年我去 David H Koch Theater 看芭蕾,坐在第三层,背后就坐着一位穿着阿迪达斯运动衣的男士,比我还雅皮!剧场里太冷了呗,…😂

                          我从纽约刚搬到洛杉矶的时候,去音乐中心买票,顺便问了一句:能不能介绍一下剧场的 dress code?卖票的女士说:“这是洛杉矶,你爱穿啥就穿啥!”我还真在洛杉矶 Dorothy Chandler Pavilion 的一楼大堂里看到过穿短袖短裤,不怕冷的观众!

                          点看全图

                          通宝推:大眼,
                        • 家园 这个说法并不全面。

                          中国几乎所有的经济发达城市都是移民城市,人们住小区里的邻居来自五湖四海,基本都不认识,所以你的日常生活,你平时去哪消费去哪买东西,邻居不会问也不会管,甚至邻居间说话都很少。

                          国内所有经济发达城市里,既有来自五湖四海谁都不认识谁的小区,也有不少两三代都做邻居的小区(说两三代是因为共和国的历史也就三四代人),后者比例并不低,尤其是公元2000年以前,恐怕还占主流。

                          大量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家属院,城中村集体拆迁回迁,这些小区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

                          直到今天,这样的小区比例还不少。哪怕北上广深这些发达城市也不例外。

                    • 家园 你这“美国中产”的门槛也太高了吧

                      照你这标准,去偏远 outlet 购物的,黑五排长队抢便宜货的,开几十英里加油省点油钱的,都不是美国中产了。

            • 家园 是啊,中国一提共同富裕,世界奢侈品股价下跌。
            • 家园 越南只是一个中国公知们喜欢的符号

              也是一个让印度公知们无比尴尬的符号。按照西方的政治正确,印度比越南可要免煮柿油得多,即使未来出现了一个世界工业链转接国,那也应该是印度。但前几年唱衰中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候,也只有越南承接了部分低端产业,当然现在不那么尴尬了,绿教孟加拉国都承接了大量低端纺织业,人均gdp超过了印度。

              实质上越南胜过印度就一点:离中国这个全球工业核心更近。如果静海军藩镇没有独立,如果明王朝能给张辅更多的资源,越南比云南在地理位置上优越得多,作为一个珠三角的安徽,在那个位面很有可能人均gdp超过云南了,而不是在这个位面,大把越南新娘嫁云南广西,人均gdp只有后者25%。

              靠大湾区吃大湾区,就算只能吃点儿低端转移,2800美元的人均gdp足以傲视南亚小霸王了。

              但顶替整个中国的产业链,那纯属想多了,同为一个中国的云南广西,哪个敢喊出顶替珠三角的口号,更别提南宋以来经济最强的长三角。拿一个小省的人口地盘,强行去给一个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拼体量,这不就是汉与我孰大现代版。

              • 家园 越南只是其中的一环

                越南不是能替代中国,而是美国、日韩在搞个试验田来证明中国行你们也行,听他们话的日子过得去;而且能抢低端产业让我们的扶贫工作不好做,背社会包袱;所以公豸们都精越,而且如果越南经济发展了越共又交权了那就更完美了!到时都会说:看看人家!(河南读音)

                • 家园 其实西方媒体和部分不要脸的学界讨论中国的成功

                  总是把一切都归到中国的“低人权优势”上,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向整个世界做宣传:

                  中国搞“低人权优势”,做成了世界第二,那么你们也搞“低人权优势”,也能做大。

                  实际上这两年疫情把人家的画皮全给扒了,搞“低人权优势”的不是中国,而是西方自己,结果还是越搞越烂。

            • 家园 你拿美国的outlet和中国的outlet比的话

              好像不合理吧?

              欧美的outlet本身就便宜。打折打得非常狠,相反国内这些大牌子在outlet打折也就是象征性的,而且本来的价格就虚高很多。二十年前你比一下的话,恐怕差价也差不多。

              不过现在通货膨胀也是事实,outlet里面也没啥东西了。打折力度也小很多。欧洲好久没去了,日本的outlet两年前去过,大失所望,很少有半价以下的,而且样式也不如以前。普通人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以我所见在日本是很明显的。大百货公司越来越少,廉价商场生意兴隆,二手店越开越多。

    • 家园 说别的没用,美国普通人比中国普通人日子过的滋润

      就这么简单。改革开放之初,北京的干部亲属排队去拿美国签证,去了就想尽办法入籍拿绿卡或者干脆赖着不回来,哪怕当黑户都愿意,这就是现实世界。

      人家的信息渠道可比咱们普通老百姓灵通多了,大家都不傻,是不是黄老师?这个可不是光靠美国媒体忽悠就能得到的。

      你说美国这不好那不好 ,这要具体分析,能避开的就躲着。比如美国治安不好,但是那是对某些社区来说的,你不去这些地方行不?

      还有什么美国人负债累累,这个就是不好的消费观念导致的,你量入为出,挣多少花多少不就解决了!

    • 家园 二、 推行市场经济,减少行政强迫

      美国最初是十三个邦各自独立,建立对付英国的同盟,后世称之为邦联式国家。后来面临外来压力和内部矛盾,才重新谈判建立了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军事和外交,以及各邦之间的协调,并无权力干预各邦内部事务,因此,各邦之间的来往,只能平等地通过交易实现。各邦内部最初是英国统治下的封建制度,地方上都是相对独立的封建单位,是从英国统治时期的封建贵族统治下形成的。普通平民大多是英国的农奴,被封建贵族以契约奴形式引入北美,这是推动农奴移民的需要,在服役5—7年后成为自由民,不再是封建制度下的农奴,从而开始市场经济。

      由于北美的英国移民面临巨大的压力和竞争,一方面面临法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竞争,直到19世纪,法国仍是英国在北美大陆的主要对手,双方进攻多次战争;另一方面是面临当地印第安人的反击,这是十分自然的,外来移民要占领他们的家园,屠杀和驱赶他们立刻自己的家园,不可能不反抗;第三,当时横跨大西洋的旅行,风险很大,例如,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号称是最安全保险的客轮,第一次航行就沉没在大海,大部分旅客都丧生,此时已经进入20世纪了。英国精英需要优惠吸引普通白人移民,对付周围的敌人,不能不给他们优惠的条件。推行市场经济,不搞行政强迫和掠夺,就成为英国精英的必然选择。美国独立后,面临的环境更加恶劣,不仅此前的敌人都存在,如19世纪英法战争英法双方都掠夺美国船只人员;而且与母国成为敌人,美国精英必须善待普通老百姓。当时美国精英不仅大力推行市场经济,而且引进黑人,给美国精英当奴隶,从而区别对待普通白人和黑人,给普通白人较高地位,从而有利于增加普通白人的积极性。

      美国精英推动的市场经济方式则是通过市场进行经济管理的。所谓市场方式,是参与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体都需要依赖市场交易进行经济活动,包括获得原料、设备等生产物资,销售产品等。市场方式的突出特征是进行交易的各方是自愿进行的,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进行的。市场方式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是人类社会组织者,或者说政府组织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它是人们参与的活动,因而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市场方式的突出优点是人人都参与经济活动的决策。每个消费者都能自行决定自己的消费,从而比较好地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消费需求,而供应方必须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不能依靠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进行生产,比命令方式能更容易地适应多变的消费者需求。但是,参与者在市场方式中地位和发言权相差很大,大部分权力被资本所有者控制。市场交易,基本是货币持有者与产品持有者之间的交易,而货币大部分在资产所有者手里,因而是资产所有者控制。虽然垄断交易者会占据优势地位,一般来说,市场方式的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是平等的。首先在经济上都是独立自主经营,可以不受他人强加意志的干涉和支配。其次,是大家在参与交易上的身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第三,大家都遵循自愿交易的原则进行市场交易,良好的市场管理者,会尽量杜绝和防止少数人使用非经济手段占有他人利益。平等的市场活动,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普通老百姓也能自行很多交易,从而自我感觉社会地位大为提高,尤其相对欧洲封建制社会。从而有利于提高市场方式活动的效率。

      我国普遍存在的农民工欠薪问题,实在上就是资本家不执行劳动合同,单方面侵占农民工利益,从而严重破坏市场经济。企业之间三角债问题,一直都很严重,不同地区之间的债务问题,始终很难解决。在美国,则很少会发生这类问题。企业欠债,债权人包括个人,可以到法院申请冻结和清算负债人资产。

      市场方式的效率随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增大,这是由于大市场下,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生产成本下降,是市场方式的内在规律。因此,采用市场方式有利于推动扩大市场规模,从而推动不同地区的经济交流和相互融合,有利于推动社会的交流和走向大同,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市场方式的缺点也很多。首先,市场信息传递成本大,而且不容易形成完整的市场信息,人们参与市场交易,所依据的市场信息多是不完善的,容易造成盲目生产带来的浪费,造成生产过剩状态。其次,市场方式容易形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状态,自动导致生产过剩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合同双方不平等地位,带来资本家利润越来越大,而劳动者工资收入占总产出比例逐步下降,产出远远大于人们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从而带来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市场方式下,政府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市场方式缺陷。尤其重要的是,在国际贸易方面,我们还需要防止形成对外依赖,防止经济被敌对势力控制。美国虽然在国际上极力推动贸易自由化,私有化,但实际上有很多措施对付市场经济缺陷,主要措施包括二次分配,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从不对外开放零售市场,限制外来资本影响国内经济;限制关键技术和产品出口,如制定瓦森纳协定,和西方盟友一起限制对中国的出口。

      美国的市场经济方式,让普通人充分感受到平等地位,但对试图成为成功的精英如资本家来说,恐怕就不是普通人所能期待的平等了。美国出版的很多成功资本家的传记,都曾经介绍其黑暗的一面,诸如暴力手段对付竞争对手等,而那个在美国主流媒体里无所不能,保障平等自由的政府往往都不见踪影了。美国学者研究结果表明[2],绝大部分财富都控制在少数人手里,美国的阶层流动是很慢的,十世都很难有一个阶层变动,只是大多数人都很难认识到。美国有部电视剧《打工姐妹花》,反映普通人创业的艰难,就美国实际来看,成功的普通人很少,只是美国精英要把成功者都宣传为普通人,例如,比尔盖茨的祖先是英国的国王,其父母是和IBM老板平等交往的美国顶尖精英。简单来说,在美国的普通人,成就美国梦的寥寥无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