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历史教授/老师的问题 -- erha

共:💬129 🌺59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历史教授/老师的问题

    今天看朋友圈,意外地发现外甥女居然对我发的一篇关于朝鲜战争的帖子发表评论。外甥女是历史专业(本科武大,研究生北大)。

    因为这件事想到中国的历史老师教授的一个现象:他们一辈子都呆在学校里,对世界的了解完全来自书本。我觉得这个是个很大的问题。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事就是工业化,而这些在学校里向学生们讲授历史的人对工业两个字的理解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他们有一套自洽的理论并十分自得地向学生们讲述关于历史的真相(课本以外的)。

    我妈告诉我曾经在WG期间清华的一个校长下放到他们工厂劳动(开机床),我妈还去旁观过。六个月以后回去继续当校长。现在看来,主席对他们是真爱啊!

    通宝推:ziyun2015,真理,桥上,拿不准,审度,
    • 家园 可以把“历史教授”的“历史”划掉

      国内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从书本到书本。自己昏昏,学生也没法昭昭。尤其明显的,反应在教材的编纂上。除了抄来抄去,很少有像样的。哪怕是高数这种基础东西。

    • 家园 工业化进程中,优秀人才是被超格使用的

      有个现象是中国独有的。就是专业人才给超格使用培养的现象。

      比如钱学森,王大珩这种,本来人家是做学问的专家,结果让土共用着用着,就成了千军万马的行业发展统帅了。。。

      这些过程,书本里那里会体会得到。。真是中国特色的东西都还没成主流被总结进经典教材呀。。

      以前有个现象自己也还持批评态度,就是很多搞专业的,后来不得不投入很多精力搞行政组织。。换个角度看,这其实也是国内科研发展的一个特色。。。

      这种大牛,在这种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来时国内他那块领域草都没有,走时其身后已是大片大片的森林了。。。也就是说他的作用,超出了普通的科研人员,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参谋长甚至是司令员。。

    • 家园 主席把一代知识分子硬逼着接上了地气

      小时候家在青海互助县,老爸当时在县委,有一年来了一群北京的大学生,都是当时天安门事情受到牵连下放改造的。。这群人基本都按所学分到基层农村厂矿,有去公社医疗点的,有去供销社的,也有去厂里的。。很长时间也都觉得这些人是被惩罚了一样,但现在看,的确是改造。。他们这群人文化水平好,只要态度底下群众反应好,机会比一般人多多了,没恢复高考前,县里组织文艺汇演,样板戏选员都是他们占大头,厂里那个我记得很快提拔成负责人了。。恢复高考后,他们大多通过高考回内地了,但基本都是挂职学习的,医院那个读研读博包括后来出国都是县医院出钱,后来那人当了北京一家很有名医院院长。。其他那些人陆续都回去了,我爸妈当时熟悉几个都事业有成吧。。那个医生小时候妈妈还带我去找他辅导英语发音,他老婆也是我妈那个一个护士。。至少人家那对基本态度,就没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当然不这样也不行呀。。哈哈。。我就想要是他们人生经历里没这段会怎么样?!

      这些人起码知道最基层是什么样,至少对农民工人吃什么住如何有直接体验,他们自己起码在那样环境生活了至少一年。。。以前有个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说法,要去除知识分子身上不接地气的毛病,没有比打掉其帽子然后放基层“三同”过上一两年更快的了。。。要说那些北京大学生有什么特殊的,我妈说那个医生爱学习,只要有空他就学习。。。也难怪人家后来成了名医,后来县里也有人在北京遇到了他,很热情没有一点架子。。。

      通宝推:冻雨,陈王奋起,方平,薄荷糖家族,
      • 家园 想起个旧闻:2016年,陆日天在两会说了一句

        “没有拖欠煤矿工人一分钱工资”,结果当天就被工人们弄出来群体性事件。

        陆日天这事发生之后,当时我们办公室几个人就为这事吹牛、闲扯

        大家都说,根子上还是因为正布级干部平时养尊处优高高在上,哪个会晓得下面是什么样的情况,还不是身边的人报上来什么就信什么,信息茧房。

        我们科长就更进一步发挥了一下,说,你别看正部级不知道下面的事情,我们对我们身边的情况都未见得熟悉。我们一个个都是985211的,毕业了就来参加工作,可以说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国家每个月还给发个四五千块,公积金也有一两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但是,我们身边没有编制的派遣职工、食堂里的大妈、门口扫地的大叔,这些都是我们天天接触的,他们的生存状态怎么样,他们收入怎么样、家庭条件怎么、生活怎样?我们就了解吗?

        科长这么一说,大家都默然了。

        这事也过去五年了,回头想想,这不就是知识分子不接地气不了解情况么

        日天后来的境遇,也算他咎由自取。

    • 匿名 学院文人不理解做事的逻辑。

      刨除笔删春秋这个因素,历史往往也是只记录结果,或者含含糊糊第记录一下原因。

      中间的操作是空白的。

      在不理解操作逻辑的情况,文人看历史记载,就觉得完全不合理。

      这个操作逻辑,其实可以简单用兵家思想来总结。

      就是:

      一切为打赢!

      不择手段,彻底的实用主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不做最正确的事,做能做的事情。

      撑不过今天,那还有明天。

      极端的表现:能安千军之心,万民之怒,无罪亦当杀之(到这个程度了,还能有几个好人)。

    • 家园 其实内地如今的国安执法力度远远不如香港

      大批的NGO、高校教授拿着美国人的钱在国内的舆论场上搞风搞雨,破坏社会安定团结,依然没有得到处理。

    • 家园 e兄的问题也是我最近碰到的问题,兼与普鲁兄商榷

      现有的历史学,不仅中国过去的历史学,而且西方的历史学,都是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学问,田野考古让历史学从书本、考据中有了发展,但是还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基本脱节。因此,“学习历史”就等同于“听历史专业的人/书讲解”。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播”。

      教员教导:知识/人们的认识来自实践。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社会实践生活中、总结感悟,作为对历史的书本学习的补充。或者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从事历史专业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写作、讲授工作的人,的确应该学一门工科课程、农学课程、军训课程。

      国内青年历史学者有个叫李硕的,他在北大清华都学习过历史,他在一本书中讲了一件事很有意思:他常年在中国西部新疆青藏跑,有一年参加一个牧民的活动,在一个硕大的山谷坝子中,体验了一把“骑马骑兵与徒步步兵彼此追逐”的实际体验。

      我上学时也曾参加学校组织游行训练:3000多人在飞机场上,分成多组队形练步伐,也算亲自体验了一把两队上千人、相隔近千米相向行走的感觉:自己这队是一个巨大的整体,眼看着对面地平线上一线蚂蚁走来,然后走到余光都看不到对方两端的感觉。

      还有就是小时候学农劳动、学工劳动,在大学工厂实习的经历,对于后来自己看历史书,都是有很多影响。

      所以近年来每当碰到学历史的专家、以及青年孩子摆出一副“你不懂”的姿势时,往往就想:学历史专业的本硕博,真应该必修一门工科、农科(植物也行)、军训一下。

      比如:车的起源问题。只要学了一点物理、工科,就会明白其实关键在于车轴问题。而不是什么“发明轮子”的问题。处于新石器的初始农业文明,都先后有了陶器的制作,而陶器制作,即便在美洲,也使用了陶轮以制作很圆整的盆罐。但是陶轮是纵向轴、且原地不动(可以浇水),用木棍做轴,即使长时间转动,也可以变面摩擦升温最后着火。因此,要把陶轮的纵轴,转变为实用(载重)的车,就需要解决车轴的摩擦升温问题。这就只能以实用金属(青铜、铁)的出现,才能解决:磨不坏、磨不着火。

      就中国来说,或者学历史专业的学子,也可以修一下中医课,或许更有裨益:西方的历史学,有些像西医,搞历史记载证据和考古证据,有些像西医解刨的思路。而中医的经络气脉学说,或许对理解历史,更有些帮助。这样就更离不开学习研究历史的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

      我自己的体会:离开了“工具”和“所有制”,无论是历史书本、历史纪录、考古挖掘,对历史的理解都是不完整的。这是我为什么参观了成都金沙遗址后感叹的原因。

      还有就是:只有学过理工科的大众,大家都来自己学习历史,才能有助于现在和过去文科历史专业人士搞历史的缺陷。

      愿与河友探讨。谢。

      通宝推:海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