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改开以来的政府欠账(社会福利)何时补上? -- 树袋熊毛毛熊

共:💬186 🌺1041 🌵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咱们也不用长篇大论讲大道理

                就接接地气打一个粗俗的比方吧:

                有邓,朱,这两块臭豆腐垫底,无论几人帮都臭不过他们俩!

                他俩的历史耻辱柱 得 单独订制!!!

              • 家园 看到这里插一句

                上海,北京,处级干部住房标准是50多平方,局级干部是100平方,部级干部北京是180左右,上海是基本独栋别墅吧。而这些标准基本能够保证,毕竟自己手上有权,容易兑现。

                在任何一个社会,等级永远存在的(我就不用阶级这么刺激的字眼了),改开前用权力划分,改开后用金钱划分。。。。

                • 家园 改开令人病垢的是不法的先富

                  侵吞国有资产,利用双轨制将权利变现为金钱,官商勾兑

                  改开前,一穷二白,封建官僚没甚可分

                  如果建国就开始分封走资本主义道路,民心耗散,这个国家凝聚不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 家园 毛主席工资是400元,梅兰芳工资是1000元。教授普遍300

                  左右。当然,主席有稿费额外收入。农民工分算下来每月8/20元,工人平均工资在30元左右,高级技工有上百元的。

                  这个等级对比楼主和上千亿上万亿资产计算的,这个等级评价兄台该作何结论?如果以社会效率评价,前三十年不含水分的GDP平均增速在7.5,没外债没内债。

                  效率?哪个效率更高?

                  • 家园 我说的是用权力划分等级

                    你偏要用工资来划分。。。

                    除了工资,毛主席还能住中南海,还有中央警卫团,出门有专列。。。梅兰芳跟教授都没有。。。。

                    其实我也知道,扯上面这些就挺没意思的。

                    你要是对那个年代有研究,倒不如解释一下:为啥处级干部住房标准是50多平方,而普通上海人只有8平方?来自元江河友的这贴:https://www.talkcc.net/article/4669996https://www.talkcc.net/article/4669996

                    这个解释清楚了才有意义。

                    • 家园 你这扯起来没边

                      毛主席住中南海,是因为他的职务,丰泽园可不是他的,现在出门坐专机还是骑电动车可都是自己的。

                      无论用工资划分还是权力划分都是前三十年更公平,如果这个都要辩,只能说是智商不够,不适合讨论这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后三十年虽然生活更好,是把社会财富是用于积累还是消费的政策决定的,不是生产效率决定的。

                      处级干部的住房标准这是哪来的,改开前根本没有统一的住房标准。完全看单位,单位条件好,自然住房条件好,工人干部都分大房子。单位条件差,住房条件就差,工人干部一样没房子。

                    • 家园 很简单,社会主义追求的是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公平,共产主义也不是

                      绝对平均主义。

                  • 家园 用后四十年否认前三十年是错的

                    用前三十年否认后四十年也是错的。

                    而且所谓的前三十年也不是铁板一块,文革的重要目标就是对前十七年的批判,否则走资派都是从那来的?

                    所谓前三十年的7.5的增长率绝大多数都是前十七年取得的。

                    • 家园 如果前十七年算积重

                      那么后四十年就是难返了

                      不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在科技发展的大社会环境中,生产力不发展才是不科学的

                      从公平和分配来说,阶级矛盾已经积重难返

                    • 家园 这个建议你翻翻老老狐狸的旧帖。

                      隐约记得文革期间1969年中国GDP的增长率是16%,1970年增长率是19%。前17年就一个最高值11%.

                      • 家园 我在网上翻到的数据

                        共参考

                        中国历年经济增长率

                        先说文革之后的(1977—-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

                        1977 10.7% 1978 11.7% 1979 7.6% 1980 7.8% 1981 5.2% 1982 9.1% 1983 10.9% 1984 15.2%

                        1985 13.5% 1986 8.8% 1987 11.6% 198811.3% 1989 4.1% 1990 3.8% 1991 9.2% 1992 14.2%

                        1993 13.5% 199412.6% 1995 10.5% 1996 9.6% 1997 8.8% 1998 7.8% 1999 7.1% 2000 8.0%

                        2001 7.5% 2002 8.3% 2003 9.5% 2004 10.1% 2005 10.4% 2006 10.7% 2007 11.4%

                        再说建国以来至文革末期的(1950—-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此时中国官方没有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

                        1949年 466亿元(1948年没数据,所以不知道增长率) 1950 23.4% 1951 19% 1952 73.8%(比49年)

                        1953 30.3% 1954 9.4% 1955 5.6%1956 16.5% 1957 67.84%(比52年)1958 32.2% 1959 19.5%

                        1960 5.4% 1961 -31.0% 1962 -10.1% 1963 9.5% 1964 17.6% 1965 20.4% 1966 17.3% 1967 -9.6%

                        1968 -4.2% 1969 23.8% 1970 25.7% 1971 12.2% 1972 4.5% 1973 9.2% 1974 1.4% 1975 11.9%

                        1976 1.7%

                        以这个数据为基础的话,应该比较接近我的估计

                        • 家园 按你的数据,文革十年平均增长率都不比任何一个改开周期差。 -- 有补充

                          而且问题来了,假设改开后的gdp数据不渗水的话,最低收入跟最高收入差距10万倍(对,没看错,以最低工资标准跟白手套最高年薪比1万倍,那么……),前三十年即使把楼上懒厨那些“特权”费用算上,千倍差距可以有,哪个对于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更有贡献?更不提前三十年即使农民或者上山下乡,都没有失业的,因为国家至少是负责给每个公民规划出路。楼主目前却是失业的,被各种无形门槛淘汰以至于零收入。

                          效率否定不了前三十年,公平更比不了,那么楼主追求前三十年的理想有错吗?

                          通宝推:树袋熊毛毛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一下上文,兼谈一下懒厨先生的“特权”折现。 -- 补充帖

                          前三十年的最低最高收入比上千倍不是信口开河,其实还是高估了。我们将当时的“特权”折现一下,假设一个人月工资是380,一家6口住国家分配的300平米四合院按当时市价约为4000元,有一辆国家分配的小轿车按市价约3000元(上述两个算固定资产),有警卫班秘书厨师共20人为他服务,人均工资40合计800,他还天天上养蜂夹道喝茅台,一个月喝30瓶合计1800,餐费也是1800.那么除固定资产外,他的“特权”折现连同工资合计380+800+1800+1800=4780,按当时农民最低月收入6-8元计算,不到1000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