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改开以来的政府欠账(社会福利)何时补上? -- 树袋熊毛毛熊

共:💬186 🌺1041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很多人混淆生产力差别和生产关系差别

                  工业化初期,大城市的住房紧张是因为大量人口涌入。同期中小城市问题就小得多。这种人口涌入背后实际上还是农业人口对工业化的渴望,这点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阶段,前后三十年没有差别。

                  前三十年和后面的差别是:哪些人得以进城,什么方式进城。前三十年的招工、提干、入学都是采取一定的素质选拔,让农村优秀人口进城。包括人口增长快过投资,就业已经比较困难的时期,宁可送几千万知青上山下乡,也要保证同期几千万农村人口进城,就是要给农村老百姓一个公平,不能唯出身论。

                  另一个相关话题,是广被诟病的“接班”制度。很多人要前三十年背锅,其实不然。在前三十年确实已经有了,但是当时仅仅在小范围内(请考虑我国工业化进程,以及工业人口年龄分布)进行,

                  最早提到子女顶替问题的书面文件出现在1953年1月26日中国国务院(时称政务院)劳动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当中。当时只适用于因公死亡或因公残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是一项劳动福利措施。

                  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大量精减城市职工,以减少商品粮供应。从1961年至1963年中,子女顶替制作为鼓励城市中老、弱、残职工退休的一种政策,全面实施,并逐渐作为一种就业制度确立、延续下来。

                  文化大革命中,这一制度的执行被废止。随着文革结束又被恢复。

                  注意,文革时期废止了子女接班制度。这个制度真正大规模实行,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或者说改革开放以后。

                  据统计,从1978年至1983年,五年内全国办理退休、退职的职工共有1220万人,其中子女顶替约900多万人,占退休退职人数的80%。

                  这种子女顶替,和知青回城等政策,本质上是封建制度,承认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可以传宗接代或者通过婚姻传递。这是邓小平等人上台后收买人心的手段。你优秀不优秀不要紧,生得好+我的政策支持就行。就像考官让考不上大学的上大学,后者对自己要感恩一样的道理。放到上层,就是“一家一个副部级”和敢和省长叫号的“康华公司”。

                  通宝推:麦喀士,燕人,张燕,龙牡,大爆炸,
                  • 家园 定性地很对

                    本质是封建制度。这是国情。不得不尔。需要改革的是去除残余的封建制度。这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否则只是纸面文章。

                  • 家园 【讨论】神话

                    你说的这个是神话吧?

                    ‐--------‐------------------

                    前三十年和后面的差别是:哪些人得以进城,什么方式进城。前三十年的招工、提干、入学都是采取一定的素质选拔,让农村优秀人口进城。包括人口增长快过投资,就业已经比较困难的时期,宁可送几千万知青上山下乡,也要保证同期几千万农村人口进城,就是要给农村老百姓一个公平,不能唯出身论。

                    ‐------------------------------

                    你去查查什么叫农转非农,什么叫吃商品粮。一个农村人要进城市,基本没门,尤其是一线城市。再查查什么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

                    • 家园 我生活在京广线城市

                      解放前就是个县城,人口不知道多少,估计上万,肯定不到十万。八十年代“盲流”前人口接近百万。主要人口都是六十年代中后期和七十年代从周边县农民招工进城,其次是原县城边上的农民的土地被占,安置就业或者转作小生意的人口。流动人口很少,几乎没有,那会介绍信和租房困难导致临时性就业比较难。

                      “农转非”是八十年代开始出现的词汇,和“盲流”、“走后门”这些词差不多时代。这个适用于城市附近农民,通过城市扩张占地转为非农业户口。但是实际上八十年代我家乡附近已经很少兴建那种全民公有制的工厂,旧有工厂扩张规模也不常见,只有城市建设会偶尔占地,所以“农转非”非常难,比“知青回城”难多了,但是他们疾苦的关注度比知青低得多。

                      在八十年代,“商品粮”还有一批人在吃,就是农村户籍,但是土地很少的郊区农民,他们被(自)称作“菜民”,和城市户籍的人一样吃商品粮,但是找工作还是农村户籍待遇。不过改革开放后,他们经常会办一些村办企业,从附近大企业找饭吃,比如全村包括村办企业免费用大企业水电,大企业负责收购他们产品,换取不破坏大企业的生产设施,尽量不偷盗大企业产品、原材料、设备零件等等。

                    • 家园 你说的是改开前的事,还是改开后的事?

                      我说的是改开前的事。我出生长大的地方,1949年以后,1978年以前,城市成年居民的起码70%(我同学家长、邻居这些见得到的真人是90%以上)是出生在农村的。

                      如果你现在居住在中国任意一个城市,不妨打听一下,那些1949-1978年之间参加工作的,有多少是本地城市户口的土著,多少是农村出生进城的。这个全体在中国的网友都有条件去看看身边的情况,没有人做得了假。

                      农村人进城市没门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

                      通宝推:张燕,龙牡,大爆炸,
                      • 家园 【讨论】我是上海人,祖籍浙江某地

                        我现在在国外居住。我说的农业人口进不了城市是改开前的事。上海的外来人口基本是解放前陆续聚集的。上海有动员工人干部回乡务农的,有动员社会青年去新疆支边的,有知青上山下乡的,在改开前,从来没有正常的大规模的农民进城的事。即使是个人,也只有极其特殊的条件可以户口进上海,通常是工作调动。如果夫妻两地分居要求在一起,基本上是调出不调进。大规模农村户口进城有两次,一次是知青大返城,他们本来就是上海出去的。另一次就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在90年代初为了推动房改,出台政策,只要在上海买房,可以得蓝印户口。我也不知道蓝印户口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应该和正式户口是一样的。所以,我说你说的情况是神话。

                        尤其是,你把那个每年几千万农民可以置换到城里说的好似普遍现象。你不妨举两个城市的例子出来?

                        • 家园 上海是特例

                          以前上海对外省人的制度就如香港对大陆人的制度。没有办法,实在经济上负担不起人员的自由流动。如果按照资本主义自由流动原则,多少人会进入上海啊去找工作,最后上海就会成为真正的充斥着赤穷区的孟买。

                • 家园 我上海舅舅家的住房面积就很小

                  他家原来住在延安中路离静安寺不远的地方,原来住房面积大概二楼12平米左右,隔成前后两间,阁楼大概5平米,还有楼下三家共用的厨房,没有厕所。他们总共五口人,我舅舅和舅妈中专毕业在一家研究院上班,大外公原来是小资本家,大外婆家庭妇女,表哥当年是学生。舅舅夫妇住大间兼吃饭间和客厅,大外公夫妇住小间,马桶也放那里,表哥住阁楼。我舅舅是温州人后代,有海外关系,舅妈家祖籍绍兴。他们五口人住17平米加共用厨房。

                  • 家园 【讨论】阁楼的5平方是不算居住面积的。

                    所以是12平方5口人,正好每人2.4平方。居住面积的计算有条件,高度要能让人直立行走。如果房子是房管局的,按平方交房租,阁楼不在平方内。

                • 家园 【商榷】2.4平方这个数据是80年代初汪道涵

                  2.4平方这个数据是80年代初汪道涵到同济大学给学生做报告时讲的。他讲了如何想要让中央在上海上交的财政收入中,稍微多留一点给上海,让上海市民的住房好有点改善。当时讲定的条件是,首先要包一个上交财政的指标。如果上海搞得好,超过指标的部分,每10元上海可以留1元自己支配。

                  你家的情况比较好,要么是解放前有房子留下来,要么是在好单位里可以分到房子。再讲,自己搭建的7,8平方不算在居住面积里的。上海苏州河边的潭子湾与潘家湾,怕是你没有见识过,连片的棚户区,低矮局促。你可以查一查现在的楼盘,中远两湾城,就是拆了棚户区造的。这个小区大到轻轨在小区边上两站还不是三站。

                  市区里老房子,局促的地块也相当多。南市文庙一带,至少是4年前尚未拆迁,拆不动,成本太大。那里的房子那种局促也是少见的。

                  我们家以前是自己房子,后来动迁还吃了点亏,因为是早期,不是货币化动迁。不过,我也没有什么怨言。大时代下,总归有人便宜有人吃亏,差不多就行了。我回上海,经过中远两湾城的一栋栋高楼,里面住着回迁的当年棚户区住户,看到清澈的苏州河,再也没有那种油腻的黑水,也没有难闻的味道,我是从心里为改革开放后的政府叫好的。

                  有人喜欢用路线,立场来评论事物,似乎思想对了,立场坚定了,所有问题就会解决。不是这样的。好日子从总体上来讲要依赖领导们有心有能力把经济搞活,也依赖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付出的努力。

                  • 家园 上海的房子是多渠道来源

                    比如有的房子是国家统一兴建的,有的房子是单位建的,还有的房子则是历史遗留,有的房子是私人兴建。早期的统计数据未必能够覆盖多种来源,往往把手头管理的房子除以总人口,得到一个荒谬的结论,这样还可以安慰大多数住房困难的人,你看,你居然远高于平均,哈哈。

                    假日兄举的例子,5个人住17平米,人均3.4,还是居住面积,不是建筑面积,另外没有加入厨房的面积。换算成建筑面积,估计人均不小于5平米。

                    我们观察到的人均住房,都远高于5平米,要想全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等于2.4平米,就要有一半以上的人人均面积低于1.2平米,反正我的同学,亲戚都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

                    至于上海类似于贫民窟的住房,我当然熟悉,我家在沪太路曾经有一间私房,被我父亲以800块在70年代卖掉了,但因为是私房,买家可以改建,最后建了3层楼,我父亲看到后曾经后悔了很多年。

                    这些地方的存在,并不是上海的主流,也不影响上海的整体人均多少。

          • 家园 这是资源不足,但是分配较均衡

            现在资源充足,但是在不足的领域,比如优质的医疗和教育,分配已经失衡了,购买房子的负债率,也是失衡了。

            或许你要说,那些没拿到优质资源的,都是懒惰的人,或者他们的父辈是懒惰的人,活该,这正是改开的好处或者必要的代价。

          • 家园 确实这样

            我记得80年代末还是90年代初看过一偏文章,说当时上海女青年的第一次性生活是全国最晚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住房条件的限制。

          • 家园 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改开之前的生活条件真的好?

            当年工人老大哥,全家住十几平米是正常的,家里每天必须打地铺,住窝棚也是普遍的,冯巩拍的《没事偷着乐》就是真实写照;劳动条件不用说了,车间粉尘象雾一样,十来米看不清;噪声大得当面必须大喊才听得到。

            就是这种生活,也是农民兄弟可望不可即的,羡慕得不得了。

            现在虽然内卷,有人不停高喊这样那样,真要是回到那个时候的生活,只怕一天也待不下去。

            如郭峰所言:

            有人说,4000多年前尧舜禹时期,是原始社会,越原始越朴素,人们纯朴而善良,于是六亿神州尽舜尧,就能发生禅让。

            狼原始不?狮子、老虎、野驴、野马原始不?

            你看《动物世界》,狮子、老虎、野驴、野马,为了争夺领导地位,哪一次权力更替不是血腥暴力?哪一次不是咬得你死我活?

            那么,尧舜时期,真实情况是什么?

            “尧幽囚,舜野死。”

            我觉得还是 《竹书纪年》靠谱一些。

            通宝推:假日归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