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 -- jent

共:💬111 🌺469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统一是个大框,什么东西都可以装

            我没有否认老兄所说的当时海峡两岸有些促进统一的活动,也不否认蒋介石国民党想统一的愿望。只是说常凯申还是抱着几十年不变的想法一厢情愿的希望统一到国民党家那里,这个想法包括后来的马娘娘及现在的国民党主流都一样,反共方针是没有变的。如果真是为了中华民族着想为何不放低姿态去大陆谈呢?那样更切合实际些啊。

      • 家园 怎么回事?关键时刻,常元帅又来一波微操?

        要论微操,十一大元帅中,常绝对第一。

        • 家园 凯申公这个‘微操’,与1973年陈立夫发表文章

          也是一致的。没有老主公的授意,老秘书万万也不敢发表这种文章:

          “1973年,陈立夫便满怀热情地在香港《中华月刊》上发表文章呼吁祖国统一。文中说:“中国统一的真正实现,使世界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的。”并尖锐地指出:“没有一个帝国主义者愿中国统一,要统一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觉悟。在双方分裂对峙中,靠帝国主义在后撑腰,这些撑腰是为中国吗?不,是为他们自己,这是很清楚的。中国人无论在大陆或在台湾以及海外各地,势必额手称颂化干戈为玉帛。”——见百度陈立夫条目

      • 家园 关于老蒋的评价现在也算是可以的

        为老蒋找各种细节来提升历史地位恐怕很难。从大局上讲,蒋被TG彻底逐出大陆是他本人为首的政权不得人心所致。从后继者来说,帝制推翻后,再次演出父死子继,这是公然开倒车,还不用说小蒋在开启自己时代之初,仍然将蒋家后人向上拱。后来者会决定前辈的历史定位,大家还是实事求是地看看小蒋的作为吧,除了没有喊台独的口号,台独的各种实际行为都可以从小蒋后期找到明确的线路,这还不算开发核武器。

        如果统一顺利完成,对岸伪政权彻底消灭,根据中国史书撰写传统,蒋氏父子的历史评价会比现在高一些。但既然已在互联网时代,要达到项羽那样也只有老蒋有机会,问题是再来一个霸王就不是正剧而是喜剧了。

        • 家园 推荐兄一篇文章,特别注意一下发表日期

          https://www.gushiciku.cn/dl/12Qsq

          美国推动的台湾“民主化”,有其分裂中国的意图在内。阿扁自打肚皮一枪,恶心程度与父死子继,现在也难说哪个更难看。但是台湾国民党则有必要知道凯申公的一系列“微操”。而无人研究周书楷发言的背后动机,或此舆论操控也是中央情报局的看不见的手。

          我认为教员接见老尼老基说的“老朋友”,显然是懂了凯申公通过周书楷的“微操”,起码是积极地解读凯申公的意图。

        • 家园 小蒋是个失败的官二代

          有次有个朋友对公众号吹捧小蒋如何“民主”“开明”什么的再次吹捧,我回复“一个失败的官二代”后,安静了。

          中美建交后,美国推行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要求两岸关系缓和。不久美国出了江南案,查出凶手与台湾当局有关。于是美国加快了逼迫小蒋缓和的节奏,要台湾做民主样子给大陆看。于是台湾结束了戡乱时间,开放大陆探亲和之后的党禁。

          小蒋的民主、开明是被迫的。

      • 家园 高推圣(蒋)境

        蒋曾经说过“汉贼不两立”。当时他知道大势已去,为给自己留点脸面,在投票前宣布“退出”。

        • 家园 金兄也知道:凯申公不是普通人,关于他有长时间的历史记录

          比如,淞沪抗战,凯申公拖到了最后,还留下一个营象征性地受四行仓库。又比如,蒋氏父子几乎是国民党高官中,最后一个撤离大陆的,之前几个月一直做着各种努力。周恩来对凯申公的描述,是他不会在口头上”低头“。

          因此,“因为面子所以宣布退出“并不是唯一的可能,也不符合他一贯的风格。从逻辑上与他派曹聚仁、陈立夫接触北京(北京也派章士钊去香港)等一系列活动不符。

          老布什上蹿下跳地勾兑,就是没有算到凯申公会突然宣布“退出”。我们看到老尼老基1972到北京之所以那么乖乖地等着教员接见,就是因为他们手里的几张王牌全没了。

          最后说一句:关于凯申公对913对反应,也没有认真的学术研究,好奇不是日记解密了吗?

          • 家园 蒋一生指望外援

            与共产党的独立自主根本是两个世界。

            当得知美国真的要抛弃自己,是多么的绝望。

            你把时间颠倒了:

            从逻辑上与他派曹聚仁、陈立夫接触北京(北京也派章士钊去香港)等一系列活动不符。

            章士钊去香港是在1956年,委托蒋介石曾经的秘书、当时《香港时报》的社长许孝炎转毛主席给的信,信中据说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要求台湾回归。但蒋事实上当时拒绝了。这才派曹聚仁来北京探听消息。

            • 家园 金兄对章、曹、陈的时间清楚吗?

              百度:”1973年,章士钊自请第四次赴港,欲与台湾方面会谈两岸统一事业,功未竟而身先死。享年92岁。”5月去,7月故。

              http://www.time-weekly.com/wap-article/5318 “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总理办公室主任的童小鹏,1996年1月发表了回忆周恩来的著作《风雨四十年》(第二部),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此书完稿后,原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等参与审稿。童小鹏在书中披露“1956年7月,周恩来同香港记者曹聚仁谈话,讲到国共两党可以第三次合作”,以及1958年“8月的一天毛泽东接见了香港来大陆了解情况的记者曹聚仁,并谈了话。关于炮击金门行动让曹转告台湾”。

              “接着,上、中、下三卷的《周恩来年谱》也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年谱》资料丰富,涉及许多过去被视为高度机密的事情。在1956年和1958、1959年纪事中,就有11天的条目下出现过曹聚仁的名字。”

              。。。

              “这个事情老蒋很明显在骗美国人,就是怕美国人知道。先跟你打个招呼,只告诉你一半,有这样的事,但我们拒绝了,让美国人安心。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还做了调查,我父亲在香港搬家就搬了好几次。”

              曹聚仁1972年在香港去世,或者也和中央情报局有关。

              http://history.sina.com.cn/bk/lszh/2013-11-29/172370158.shtml  “1975 年春节后,蒋介石秘密找来已经从美国回台湾担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让他通过在香港的秘密渠道,向中共方面表示:可以请毛泽东来台湾访问。陈立夫和谈心切,在没有得到回音的情况下,就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了一篇题为《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陈立夫在文中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和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能“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先例,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 家园 老蒋我记得69年出过一次车祸,那以后身体就不行了

            是在阳明山那个地方,它的车队刚把车速提起来,就有一辆吉普突然窜出来,司机只能急刹车,他的座驾居然没有安全带,结果把睾丸都给撞肿了。其实没这个事他完全可以活到80年代,毕竟30多岁就混成了上层人物,吃穿用度医疗条件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他晚年身体糟糕的什么程度,就是70年代美国当时的驻台湾大使回国,他和宋美龄在公馆送行,结果排尿都控制不住,这边说着话,下面就排尿。

            • 家园 蒋介石是1887年的人 -- 有补充

              即便没有1969年的车祸,1970年代,那时候蒋介石都83+的人了,控制不住排尿也正常。

              蒋介石30多岁就混成了上层人物,吃穿用度医疗条件是比普通人好的多,可他消耗也大啊。年轻时候花天酒地,一生动荡不安,操心也大啊。这都比普通人消耗大的多。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您看看拜登 -- 补充帖

              1942年生,中产家庭,30岁就当选美国参议员,当了36年参议员,现在是总统。他也是30岁就混成上层人。吃穿用度医疗条件是比蒋介石好的多,而且还是和平国度,没有军阀混战,操心也比蒋介石少多了。美国的医疗条件可比蒋介石能享受到的好多了。他现在才70多岁,已经两度传出了公开外交场合拉稀了。

            • 见前补充 4674424
            • 家园 记得有文章说司机不是急刹车

              而是忙乱中误踩油门,撞上了前面引导车(这老司机实在心理素质太差啊)。安全带,我认为坐防弹车的人应该都不会系的(有揣测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之嫌😂)。

    • 家园 老蒋的民国也好意思去当这个常任理事国?

      当年在大陆或许还凑合,跑去了一个小岛还有脸出来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