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美国、西方的所谓科技领先优势还能维持几年? -- 张新泉

共:💬63 🌺347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就我的观察,一个家族,只要三代人中没有一个能出头的

                      这个家族,不管过去有多大的权势,都必败无疑。

                      远到《红楼梦》的贾家,也是三代人到了贾政这一代,其后贾宝玉这一代人扶不上墙,贾家的权势也就到头了。

                      现在邓家到第二代了,就看第三代有没有人能出头了,不过瞧瞧吴某人的结局,我看难啊。

    • 家园 【原创】oriphia一则批评

      知识储备不足,写出来的东西还是脱离不了假、大、虚、空。长篇大论却连什么是“科技”都没搞清楚,词语匮乏到只挤出来一个词“发现”。

      按以前的说的,科技就是理工,就是科学(理科Science)和技术(工科Technology)的总称;按现在的实际情况科技是科学(Science)工程学(Engineering)和制程工艺(Technology)的总称。

      比如说5G,土耳其信息学教授Arikan写的极化码(Polar code)论文是Science;华为把这套理论实用化变成5G的其中一个编/解码标准,这就是Engineering;生产5G基站和终端的过程是Technology。

      中国科技上的落后,实际上是Engineering和Technology上的落后,不同行业的问题完全不一样,比如化工行业的大头聚氨酯,就是复合材料二次制备的问题,对于物联网就是基础架构路线分支和二次应用开发的问题,挤掉虚的,你通篇没有一个字是有用的。

      • 家园 【原创】本文之亮点,恰在点明"发现"与"发明创造"之别

        这个问题,以后会专文详述。

        这批评,貌似专业,其实玩的是话题转移之话术耳。

    • 家园 太乐观了!

      太乐观了!赶超的过程也是要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科技追赶也是一样,无非是:点一线一面。刚开始,我们是个别的点比别人先进或者虽不先进但无代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胰岛素,量子计算,核聚变等。但随着科技点的积累,开始在个别领域出现了反超和紧追,也就是一条线或几条线上的突破,虽然窄了点,但已经确实使西方感到了紧张,如高铁领域,基建领域,特高压输电领域,航空杭天领域。这些就是线的突破。越来越多的线并行,才能引来某一方面的突破和领先。这个过程还很漫长,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才能达到和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科技的并行。比如芯片,比如工业软件,比如智能自动化,先进材料等。而要达到全面的领先,如文化输出,高效率的组织,社会政治制度,科技人文的昌盛。中华重回世界之巅,至少需要30—50年。

      • 家园 西方优势维持不了几年,中国全面领先尚需时日

        两者并不绝然对立。

        同样因为牛顿爱因斯坦不会短时期就能批量量产、人类"发现""发明创造"开拓新领域取得新成就因为迫近极限而越来越困难,中国要实现科技领域全面赶超也会越来越艰难。追赶并跑或许还会呈现加速态势,但任何领域一旦超越,要想持续大幅领跑,那就会越来越艰难。面上来说,会逐渐全面赶超。线上而言,想大幅领先并持续加速,那也是不现实地。

        所以,一方面,西方的领先优势维持不了几年,另一方面,中国四十年来七十年来不断加速超速飙速赶超西方的势头,也会在几年之内就进入慢下来状态,乃至逐渐与西方一样越来越因为迫近极限而进入"停滞"状态。

        西方优势领先固然维持不了几年,中国要实现全面赶超却也尚需时日,但期望中国大幅领先持续领跑则不太现实。这是由人类科技领域迫近极限、牛顿爱因斯坦无法量产这两个客观实际所决定地。

    • 家园 我以前听到一个观点,觉得很有道理:

      大明朝能不能建立起西班牙大方阵?

      答案是:不能,军事组织也是一种要求非常严苛的上层建筑,西班牙大方阵也是用无数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明朝清朝能不能实现义务教育?

      答案是:不能,农业经济的生产剩余无法支持一个社会中全部的儿童和少年人口脱产读书,即使是明清富有的苏杭地区,也只是读书人比其它地方多些而己。儒家所谓的”耕读传家“,说的其实是地主乡绅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剥削大量农民的生产剩余,才能保证少数地主乡绅子弟脱产读书科举。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可以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或者准确一点,是金融资本主义这种经济运转模式,不能产生足够的剩余支持下一次科技革命!

      这里的剩余可以分为两块,一是经济生产剩余,二是智力剩余,而且这两者之间呈强相关关系,经济生产剩余不足,下一代人们就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下一代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自然就进入不了生产与科研体系,智力剩余自然不足。于是就无法推进科技进步甚至科技革命。

      通宝推:假设,天堂,吃土的蚯蚓,deaf,脑袋,桥上,孟词宗,赵美成,天空不空,
      • 家园 保持庞大的人口基数非常必要

        庞大的人口基数、庞大的受教育人口,才能孕育出庞大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工业体系才能供养庞大的科研群体。庞大的科研群体,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引领人类突破下次科技革命。

        通宝推:红山,
        • 家园 有利就有弊,这个永远是双刃剑

          你讲的都是有利的一面,不利的呢,庞大的人口需要海量的资源,国内满足不了就要靠从海外进口,很多时候就要被人掐脖子,资源这种东西,不是手里有钱就能随时买到的。

          而且钱这个东西,人民币取代美元还需要时间,当然美国人实在脑残,俄乌战争制裁俄罗斯导致全世界去美元化大大加速(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还有庞大的人口产生的内卷,你生活在国内的话,国人的人际关系之复杂你肯定有体会吧,这不都是内卷的产物么!

      • 家园 吐个槽:长枪大方阵在明朝也不稀罕。 -- 有补充

        长枪兵的战阵在明朝初年就有了,还有长枪兵列纵队朝对面蒙古骑兵反冲锋的战例。

        明人也知道西方有这样的步兵方阵。

        明朝人在《火攻掣要》里面点评过西方的步兵方阵:大概意思是西方的战场不宽广,双方也是步兵为主,骑兵不多,西班牙2万多人的军队只有2000骑兵。

        火器和武器水平差不多,不用在广阔平原腹地面对茫茫多的骑兵,才能不靠车营,只靠士兵列方阵以人为城。

        比如西班牙边上的葡萄牙也搞大方阵,结果在北非被柏柏尔人的轻骑兵捅穿了侧后,一顿暴打,连国王都淹死了。

        在欧亚大陆,车营才是主流。从毛子哥萨克到奥斯曼到莫卧儿再到中亚诸汗国无不如此。战车不光能够缓解长时间行军带来的后勤压力,也能形成防止骑兵突袭包抄的更有利屏障,给火力部队提供相对稳固的输出平台。

        大方阵对骑兵的要求也很高,骑兵不如对手,侧翼被包抄也要玩完,偏偏明军的几个敌人,骑兵都比明军多。火炮不如人,那大方阵也就是个挨打的靶子,比如大凌河,被后金火炮糊脸。到了松锦,明清双方都是三列或是多列进军了。大方阵已经被战场上暴增的火力给淘汰了。后面到了潼关,李自成精骑踹营的时候发现清军一大堆火器,就是冲不开清军车营。

        补个图:

        点看全图

        防守的明军不就是火绳枪兵混编弓箭手空心方阵?

        明初灭亡还真不是战术问题,闯军和后金的战术哪一项不是从原版明军学过来,然后爆打明军的。

        通宝推:假设,燕人,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一个现代人做的还原视频,即使骑兵没全力冲锋,步兵也顶不住 -- 补充帖

        https://m.weibo.cn/status/4515100138278990

        • 家园 其实西班牙大方阵远比你我想象得更复杂

          可去看看西班牙电影《佣兵传奇》,里面就有大方阵的作战细节。片中细节满满,包括但不限于火炮,火枪,长矛兵等功能性单位的使用和配合。特别是在对方火炮的持续轰击和敌方火枪骑兵的打击下保持士气,保证队伍不散架,就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

          其实还可以参考另一本书,就是《万历十五年》里的戚继光一章,里面就讲得很细了,你认为戚继光只是以鸳鸯阵出名的?其实日常的运营和筹划才更重要。特别是戚继光用各种方式搞钱,戚家军不缺钱,这在当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如果搞不到钱,戚家军到底有没有战力都很难说。

          过去,战争确实是仰仗匹夫之勇,但是越到近现代,越强大的战力就越需要钱。

          • 家园 西班牙大方阵的时代,方阵主要还是和对方步兵对推的

            等到欧洲战场骑兵数量上去,队列就从方阵向横队战术发展了。

            不少穿越小说一提起西班牙大方阵,就把这当成反骑兵的神阵,这个看着真有点囧。。。

            至于火枪轮射这招,朝鲜人也会。萨尔浒的时候朝鲜军队就“设拒木于阵前,分队放炮,虏骑阻不能突,而屡进屡退”,然后后金“铁骑随马后,以兵器驱马,马奔逸决拒马木,左营炮发,虏前者颠,后者蹂躐而进,左营兵单不能支,师遂乱。"即驱赶马群硬是撞开了拒马木,然后冲击骑兵跟进破阵。

            东西方那个很多战术都很相似。比如西方有火枪骑兵,明军也有装备鸟铳弓箭的骑兵

            一沿海防塘可用马兵。如见贼登岸,马兵以鸟铳、弓箭盘旋制之,不但壮步卒之气,亦全胜之道也。今后本地有马尽数发出,自成一队助战。并出入兵间领队押队。

            西方有长枪兵方阵配合火炮火枪,明朝明初这一整套都已经有了。

            只是我们古人古代写兵书的喜欢讲比较悬乎的战略思想,鲜有记载实战战术和阵型编制的,也就戚继光认认真真总结古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经验,写了两本。其它人大多是抄抄抄罢了。

            点看全图

            这图上的阵型都是用25人一伍的方阵组成。中国自古就喜欢以25人一伍为基本作战单位。兵书上说的各种阵法,实际就是拿最基本的一个个方阵组成需要的大阵。25人的方阵可以用矛,也可以刀盾,甚至骑兵方阵。

            《佣兵传奇》这电影有点印象,里面长矛兵由于长矛太长,不好控制,是慢慢慢慢挪到前面去对戳的。

            戚继光的兵书里面对长矛兵的要求就高太多了:要着重甲,飞身跑20步距离,精确刺中1寸(32厘米)大小的木球。

            戚继光在南方搞鸳鸯阵是因为南方水田多,路窄,不好走,鸳鸯阵能以2排纵队快速变阵很适合南方地形。他和俞大猷到了北方可都是搞车营的。

            同意你打仗练兵都需要钱的看法。怎么搞钱,怎么用到军队上很重要。

            就是吐槽一下西班牙方阵,这个方阵真拿到中原,不是被火炮轰成渣,就是被骑兵突爆。明末清初的战争水平还是很高的。满清一个甲喇100人,就有大炮2门,小炮10门,古斯塔夫每500人才有2门三磅炮。

      • 见前补充 46808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