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略谈包产到户与庐山会议 -- 张新泉

共:💬259 🌺1264 🌵40新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包产到户四十年后的今天

      再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行不行?

      可以试,但要以群众自愿而不能以行政强制。

      现在包产到户形式的农业边际生产率下降到已然难以为继。农业生产严重依赖补贴,且补贴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差。

      这与过去农业长期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情况根本不同。

      没有规模效应,没有资本大规模投入,农业要大发展很难。

      包产到户已完成了历史使命。

      过去搞所谓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式的集体化,是脱离生产力实际。

      现在生产力基础有了根本变化,还包产到户一百年不动摇,也是教条主义。

      但究竟是哪种形式好?不要简单化,不要一刀切,不要搞大呼隆运动。要因地制宜,大胆试验,国家力量、社会资本力量、农户多方合力。

      从历史经验及长远来看,小农经济包产到户分散经营,发挥作用有时效。尤其是工商业发展起来后,越来越缺乏相对竞争力是其最大弊端。

      开放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财物,终究还是要集中组织起来才更有效率。

      当然,具体怎么组合,还是要从实际出发。

      通宝推:不远攸高,
      • 家园 为啥当年分田要一刀切,大呼隆运动?

        但究竟是哪种形式好?不要简单化,不要一刀切,不要搞大呼隆运动。要因地制宜,大胆试验,国家力量、社会资本力量、农户多方合力。

        可以试,但要以群众自愿而不能以行政强制。

        • 家园 难道是因为违背各地广大群众意愿,受到普遍强烈反对?

          于是不分田就批斗?

          • 家园 包产到户,难道不是全国一刀切?不换思想就换人

            历史才过去30多年,就可以否认 包产到户是全国一刀切 了,深得某派烧档案改档案的本事。

            既然广受欢迎,你政策至于要一刀切吗?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翻翻历史吧,包产到户政策不是一刀切的

              之前安徽自己偷偷干的,后来安徽扩大试点。

              才有之后的全国推广。

              即便是全国推广,也有小岗村等少数地方没有实施。

              你在那个年代显然还没有记事儿。

              • 家园 讲个我知道的岗吧

                距离小岗村130公里,大家先别喷,看完再喷不迟,“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嘛。

                记忆深的是80年代末的撤区并乡,两个乡并一个,我们乡长带着18万现金和公章并入一个欠烂帐几十万的乡,我们乡是岗上(地势高的意思),烂帐乡是湾里。

                上初中时我喜欢跟湾里来的那些皮肤白晰的女同学们玩,当老师的舅舅知道后就训我,说湾里的女同学好吃懒做不正经,不准再搭理,但那时我不搭理的却是离我家近的,放学要帮家里干农活,肤黑身壮的女同学们。

                两个连在一起的乡,仅隔一条河,这边岗上人勤劳苦干,丰衣足食;那边湾里人就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没吃的就到岗上来讨饭,湾里的粮田也只交一半公粮(大部分都因灾免掉了),湾里女人也因为不干农活而皮白肤嫩,打死不愿嫁到岗上来。

                穷乡吞并了我们富乡后,我们乡长升职,他们乡长留任,村干部们全都学会了吃喝嫖赌借帐混日子。至今乡里村里再无盈余,全靠上面救济,风气一坏想再好就难了。

                91年长大水后,河那边湾里的烂乡却是国家拨救济款盖新房子,河这边岗上的家家户户自己挣钱盖新房子;

                一个烂乡拖垮了一个好乡,带坏了一批干部,这又找谁说理去?

                按手印的都是湾里人吧?叫“X岗”真是污名了我们勤劳吃苦的岗上人名声,不过前面带个“小”正说明不是真正岗上人家。

                还没去过小岗,有空我一定要去看看那里的地势来验证我的判断。

                通宝推:真离,达雅,呦唔,
                • 家园 求教

                  “凤阳本是好地方”,朱皇帝早就死了,治淮后也有了基本保障,垸内据传是种一年可以吃三年的肥沃之地(忘了怎么说,大概是这个意思),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还有安徽的到我们那讨饭,应该是81,82后就没了。我姑且当以前是天灾人祸不管了。我现在的问题是:

                  1,从农耕的角度看,凤阳是不是好地方?

                  2,你那写村中旧事的贴子。似乎人的能力都不错,但似乎又显得贫穷和守旧且野蛮?

                  • 求教
                    家园 求教不敢当,探讨

                    1.从耕种上讲泛凤阳地区肯定比山区好耕种,但有一点:域内有很多地方被划为行洪区,为保城市工业,这些地方就是拿来牺牲的,三年两头淹,这种环境下人们不可能安居乐业的思想;

                    2.凤阳南北地理分界之地,中原江南文化对冲之处,再加上常年因淮河水患形成的灾民外出讨饭现象,讨饭就是直接以道德绑架方式来分食他人利益,引起反感是必然的。

                    至于”守旧且野蛮“这说法是不对的,你看看7大常里属凤阳府的两个守不守旧?上届的吴老板守不守旧?搞洋务的李中堂守不守旧?组建北大的孙家鼐守不守旧?

                    做为道德模范好人数最多的省,说野蛮不太合适吧?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谢。2点我是说你那个贴子。

                      2,你那写村中旧事的贴子。似乎人的能力都不错,但似乎又显得贫穷和守旧且野蛮?

                      • 家园 那仅仅只是两公里范围内的小村庄,代表不了什么

                        如果范围放大到20公里,现在的就有中将、院士,兵王等等,要是时间跨度再大点,开国将军都好几个呢,上四一二名单前排的都有。

                        没有人能代表自己脚下的土地,个人实在太渺小了,你总不能因为看了《零容忍》就认为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官员个个都腐败吧?不是也有跟大大搭过班子退休多年还在发挥余热的好干部么!

              • 家园 小岗村不是全国率先包产到户的吗?

                全国是怎样推广我就不知道了,但我知道大寨在大寨包产到户是很抵制的,为了解散集体,上级把郭凤莲调走,还想把她打成三种人,并且派工作组进村,才把集体解散。

                好笑的是大包干之后,大寨一年不如一年,村民强烈要求郭凤莲回来,结果上级又把郭凤莲调回来,大寨实际上又恢复了集体,日子才好转。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一刀切的意思是转变太快、太直,不留余地,而不是没有试点。

                能留下来的集体化都是人家用乌纱帽力保下来的。说的是这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