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贴:国内没有共存派 -- llama

共:💬124 🌺906 🌵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总之特殊状态不能断了供应

            即便是南北时令不同,种类不同,也要更和谐、合适的促进物流输送顺畅。

            现在道路,物资产品比当年好多了。

            物质丰富程度也多了,超市也多了。

            都是有利条件。

            超级物流、城市托拉斯,现代哈尔套。

          • 家园 统一市场和是否计划无关

            我亲戚中有长辈专门写过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文章,那还是前三十年,我印象很深。

          • 家园 老前辈可以看看美国和欧盟怎么建立自己的统一大市场

            ,然后再回过头看这个文件,可能会有感觉。

            1.牵头的两个单位,类似美国的ftc+doj和日本的通产省合作,尽管类通产省的组织在前,但看措施,更多在于强调地方政府要按照统一标准发展经济,而非统一“计划”发展经济。

            2.真正的统一“计划”发展经济,需要对各诸侯的经济要素进行管控,从生产计划到销售领域全面管控。根据忙总的介绍,在某人影响未完全消失前,可能性不大。

            3.老前辈的第3点算是点出这个文件的核心,试图扭转这30年地方经济发展过于自我的趋势,尽量在中央的指挥棒下发展。但这样的指挥棒,还是没到计划经济的程度。但也对目前已发展的不错的经济区域开了个口子。

            4.总的来说,底子还是市场经济的路子,然后破除各地诸侯的体制限制,尽量实现内循环。

            通宝推:GWA,大神盘古,桥上,
          • 家园 个人浅见,跟计划经济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反而是要更坚决的推进市场经济。正如文件标题所说,就是要打造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既是手段,也是目标。

            一、政府可能是希望通过打造统一市场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包括今年保5.5%的增长率,以及超越美国登顶。

            GDP总量有很多种理解方式,最直观的一种,总GDP=人均GDP*总人数,这个公式里,人口数量不但不会增长,将来还会下降,那么想维持GPD增长,就得提高人均GDP的数字。依靠坚定的推进市场经济,打造统一市场,可以提高人均GDP的数字。

            二、中国目前并不是完全的统一市场

            张五常的县域竞争,陈经的官办经济,都指向一个现状,地方政府本身就类似于一个企业,KPI就是GDP,是自己的GDP。为了这个最核心的KPI达标,地方政府啥手段都敢上,这个过程就会扭曲市场,让市场无法完全发挥作用。比如早些年省界乃至地级市的边界设卡子,不如隔壁省市的产品进来。从地方政府看,为自己的亲儿子撑出一片天空,但是,对于中央来讲,那就是高效率企业没法扩大市场,没法淘汰低效企业,导致人均效率上不去。

            这个政策的目的,就是破除地方保护,让头部企业做大,高效率企业做大,一个行业,原来1万人,10个企业,通过市场化,淘汰掉5家,留下8000人,行业GDP不变,人均GDP提高,其余2000人去其他地方创造GDP,总量也就上来了。当然了,对于死掉的5家企业,对应的地方政府,肯定是不愿意的。

            第三、这个统一市场很难搞,有时候,比对外国还难搞

            比如,小地方要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在大城市,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在北京干10年,回老家,在北京交的社保基本就白交了。干的越久,就越不容易变换城市。这样,人才就不能得到最高效的使用。然而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社保和户籍的问题,也是老大难了。如果说允许人才走的时候,把北京企业交的社保一并转走,北京政府肯定敢跟中央拍桌子的。

            再比如要素市场的土地,上海的工业用地,上亿一亩,西边那边,一百万一亩。上海一亩地产生的GDP是西部的几十倍上百倍。同样的要素,如果想创造更多的GDP,那就把土地市场打通呗。类似重庆的地票制,西边把没人的村子推平,复垦,多出10亩地,成本100万一亩,拿到市场去卖。上海1000万一亩,买过来。然后把10亩耕地转成工业用地,拍卖出1亿一亩,大家都有的赚。但是,这里面涉及的利益太大,想推动,千难万难的。

            通宝推:踢细胞,普鲁托,
            • 家园 统一大市场,首先是要破除地域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消除地域发展的

              不平衡,统一全国的社保、医疗、最低工资标准等等。统筹安排各地的发展强项,各地发展形成完整的内部系统大网络,优势互补,提高效率避免内耗。

              而做到这些,人才方面也要大的改变,应该也需要统一开放户籍限制,可以自由落户,全国统一公平的教育方式,大中院校的录取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搞地域壁垒,所有地区的学生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不再受高知们设计的地域壁垒的限制。

              从此以后,农民工、打工子弟学校,还有什么借读生,永远成为历史名词。

              这样青年高科技人才才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出建设国家的热情。

              而且,工业工人,农业工人的地位和待遇要有大幅度的提升。这样才能够适应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

              相应的,技术培训的专科学校地位也会自然跟着提升。

              还有好多需要解决的事,一时想不到这么多了。

              要这么做,或者做到这些,那也跟重回前三十年的集体主义经济一个样了。不过是今非昔比,小米加步枪升级成J20、99式和东风40了,是有完备的轻重工业体系和超级计算机云算力支持的现代化的高度信息化的集体主义。

              也叫做,社会主义的中级发展形式。

              可想而知,要触动多少地方性利益了。想想都难。

              不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本来就是一条特别艰难漫长的发展道路,而我们的土工从来都是迎难而上的。

              任何民族的生存发展,都没有轻轻松松能做到的。

              想要现在轻松,必然要付出整个未来作为代价。

              苏共就是担不起压力。想要轻松,结果苏联倒了,从此苏共就再也起不来了。

              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从来都是可以为了子孙后代和未来,可以心甘情愿的奉献和牺牲。

              所以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全体英雄的先辈们,就是这么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牺牲了自我,在一片废墟的中华大地上,生生的为我们后人打造出了坚实的工业化发展基础,留下了一个完整的全工业体系。

              这是在正常情况下,西方世界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够发展出来的。

              忽然发现,只有我们中华民族,才是真正承担着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在前方。

              通宝推:拈花虎,拿不准,七天,
          • 家园 中国战略没有太大改变

            我觉得你的思路都很有道理对我也很有启发

            完全自力更生恒难做到。跟你提的最后一点有矛盾

            中国老百姓要想过好日子必须利用世界市场。这和汉唐盛世有本质区别

            那时候人口八千万关起门来搞资源足够

            现在十四亿人。必须和外界交流。获得资源。

            如果中国要建立新秩序必须要以中国国内为基础。如果国内的秩序都没理顺。也就谈不上辐射到国外了。所有大国都是内政决定外交。

            我觉得中美在摊牌前的行动有本质区别

            中国着重改革内部。提升效率。

            美国对内部改革没有信心。着重构建反华联盟。

            中国的策略是更有优势的。归根到底内部改革才是一切竞争的底牌。从美国没有信心进行内部整合看。美国已经输了。

            中央的政策思考肯定更复杂专业。我也就是看电视连续剧的水平。还要多看几集。才知道结果

            通宝推:strain2,
          • 家园 计划和创新

            回前辈的话。

            我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美国,对中国很多不了解。所以问题可能比较奇怪。

            计划和创新怎么最和谐地统一?在我和美国政府打交道经验中,政府官员和社会人员的思考方式、经历都不一样的。我不能想象美国政府计划出一个微软或者苹果然后执行到它们今天的成就。不知道在中国政府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能不能计划并且执行出一个翻天覆地地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微信或者支付宝… 这和原子弹不一样。政府可以在美国苏联有原子弹的情况下计划并执行一个原子弹。但能不能在一个没有微信的世界里说我们要一个微信?并且大概描述微信是什么样的?

            另外,所有创新的尝试都有失败的风险。如果由政府来计划,那么政府要用自己的威信给不可避免的一些失败买单。这是不是治国最好方式?而私人来执行那么私人破产就行了。

            通宝推:笑看风雨,
            • 家园 理想化了

              请问一个问题:美国企业较大的创新,有没有政府的资源投入?

              至于计划,有几个企业没计划的。

              有空再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