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晚期明军的嗜杀与无能 -- 天空不空

共:💬265 🌺1228 🌵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僵化是人为的

                    属于一部分祖制不可改一部分大家一起当祖制不存在。

                    • 家园 唐宋清都控制了王爷们的数量和待遇,为啥明朝不行呢?

                      贞观曾把除了武德年间两个立功的郡王之外,通通降为县公。把中央官员裁减到643人。

                      宋朝曾大幅裁减五服之外的郡王待遇。

                      清朝铁帽子王本身就很少。也多次裁减旗人待遇。

                      明朝一次制度大改革都没有!不是指内阁之类的,而是指财税体制的大改革。张居正改革是利用洪武体制的规定和推广江南现有一条鞭征税方法的一次改良而已。

                      而且一条鞭法被夸大了,真正带来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的,是考成法,以及在考成法的基础上搞土地清理。

                      考成法说的很炫,但是有个硬指标:象中央起运税收占定额的比例。达不到指标就下岗。

                      • 家园 明朝减宗禄和藩王数量还是减过好几回的。

                        有篇论文:《明代“宗禄问题”之研究》写得挺好。

                        明代的宗禄标准并不是不可更改的,而是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一直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

                        而到了弘治年间,宗禄问题即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并引起了“本折中半”之改革。明朝的宝钞基本上没啥购买力,本折中半就等于砍了一半的宗禄。

                        点看全图

                        明朝嘉靖年间进一步砍宗禄支出:比如明朝的郡王在嘉靖年间改革以后,禄米从1000石七分折钞,剩下拿到手的禄米是300石,明朝万历年间没闹灾的时候大概一两银子能买2石大米,一个郡王一年收入150两。600个郡王一年的宗禄总额一共大概9万两。

                        明朝也不是没减过宗室数量

                        从嘉靖元年(1522 年)到隆庆六年(1572 年),共有徽、辽、寿、汝、泾、伊、景七王或因无子,或因有罪而被“除国”,仅此一项就为明廷节省了 44,000 石的本色宗禄,占嘉靖年间亲王本色宗禄减少总额的 73.2%。

                        总而言之,从嘉靖到隆庆年间,明廷尽管没有改变洪武二十八年(1395 年)形成的“宗禄定制”,但仍通过除国、藩王“自请辞禄”、降低郡王及以下宗室的本色禄米比例,以及降低本色禄米的折银比等手段,大幅降低了宗禄银的实际数额。

                        经过嘉靖宗禄改革之后,宗室的禄粮银总额被控制在约 126 万两左右,不足明代总岁入的 7%,处在国家财政可以负担的范围之内。

                        而且宗禄属于地方留存,还不在考成指标里面,是地方上最不被重视的一项支出。

                        结果就是“惟是宗禄原浑入条鞭下之所以会总。而宗禄独不与考成,又上之所以示宽政。若此一宽也,于是官解民欠,悉急京边款项,而宗禄一任其归墟。”

                        宗禄被拖欠了80%-90%、一年地方上只发一两个月的宗禄司空见惯,以至于到了崇祯年,庆城王府“于崇祯六年方给万历二十六年之禄”。各种宗禄拖欠的记录一大堆。

                        不过明朝宗藩改革是有点晚,万历年间才允许郡王以下参与科举,一共就出了十几个举人和几个地方官,是不多。这点确实是靖难的锅。

              • 家园 说白了吧,陈王

                一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不肯承认,明军打不赢八旗的事实,明军就是军事上打不赢大清,你说咋整,守城成功就是大捷,聚而歼之几乎就别想了,两撅名王,主要还是清军轻敌,就这只是战死的官大,实力损失并不多,其实八旗差不多是我国封建社会军队的巅峰了,第一,几乎不投降,这里主要指的是八旗的军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掉,就死战,就自杀,第二,不内讧,有清一代,八旗之间没动过刀子,豪格征四川归来,明知道多尔衮想整他,结果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兵权交上去,济尔哈朗被打击,让他出征,就老老实实的带兵打仗,大明碰到这样的对手,有什么好办法吗?

                • 家园 八旗做到了军事民主

                  关键时候旗主可以亲自上, 因此战斗力爆棚。战后根据战功犒赏勇士,能够把有爆发力的勇士的基因流传下去,只要3代,也就是50年,就能培养出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战士。

                  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斗力为什么到了辽金蒙清一下子大增?就是因为唐朝灭亡,辽继承了不少冶金技术,又引入汉人的文官管理制度,社会统合度大增,同时保留了部落的原始民主体制,不至于沦落到文官集体无能的状态。辽亡后冶金技术流传到了金和蒙古,先进的冶金技术加上骑射这一机动兵种,打不赢就走,一下子无敌了。

                  如果你打过帝国时代,就明白骑射是最容易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又是容易在劣势兵力的情况下袭击后勤,再分而治之击败强敌的。历史上最接近教员军事思想的,就是蒙古人和满清人。

                  但是没有小冰河时期,明朝可以用人命去耗,结硬寨,打呆仗。满清的男丁耗完了,还打个屁。

                  通宝推:氵氵,
                  • 家园 不用假设,其实现实中差不多也耗光了

                    清准百年之战就不说了,即使乾隆末年,在新疆,八旗带家眷差不多有七万人。因为有钱粮,所以这个数字比较准确,大清国力日衰,新疆战乱不断,八旗首当其冲,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收拢八旗人口,大概四千左右,说打绝种了,并不为过,其实当时收复新疆,最激进的还真不是左宗棠,而是文祥,金顺这些旗人,原因也只有一个,报仇!只不过最后挂帅的是左宗棠罢了,就这,二把手还是旗人金顺,清末经略西藏,用的还是旗人赵尔丰,这种开疆拓土的功绩,放到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会彪炳史书大书特书的,从物质上讲,这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物质基础,从精神上讲,这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鲁迅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 家园 如此看来,兄台当是满族了

                      中国几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如回、维、满,内部的确是有些人在酝酿独立的。但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出于民族自尊心才有这个想法,其实独立出去是很不划算的。内蒙的人看看外蒙是什么情况,就很清楚了。

                      兄台前几天否定了自己信奉伊斯兰,那么就不是回或维,只剩满或蒙的可能。今天看你这样发言,显然是满族了。

                      北方几个民族,包括满族,历史上都是游牧加骑射,但只有定居的民族才能够有效地积累自己的文化。成天搬家的人攒不了家产的。

                      根据传说,汉文明的源头是易学,而易学是伏羲授予的。伏羲与女娲是夫妻,而女娲是创造了人类的神,那么显然伏羲也是神族。汉文明源于神授,有机会汉化,即是有机会接受来自神族文明的传承,是福气。

                    • 家园 哈哈哈 双标的屁股再没有暴露的这么清晰的了。

                      一力收复新疆的是谁,不言可知。但因为左宗棠是汉人,所以“最激进的还真不是左宗棠,而是文祥,金顺这些旗人”、“只不过最后挂帅的是左宗棠罢了”。即便说“左宗棠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功劳也是”以将军金顺为帮办军务”的。

                      驻藏大臣的旗人赵尔丰,因为是旗人,所以幸免“只不过最后担任驻藏大臣的是xxx罢了”之类的言语之难。

                      “最激进的还真不是左宗棠,而是文祥,金顺这些旗人,原因也只有一个,报仇!”可想而知新疆人民遭受了什么。。。这个时候绝对不说满族对新疆少数民族如何了,而是“这种开疆拓土的功绩”。

                      赵尔丰驻藏期间,是大仗小仗持续不断,可想而知,西藏遭受了什么。。。这个时候绝对不说满族对西藏少数民族如何了,而是“这种开疆拓土的功绩”。

                      “这种开疆拓土的功绩”对于阐述满族政权是如此重要,使得不但要西藏,连新疆的即便是“帮办军务”也要把功劳从“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的汉人手中抢到满人名下。

                      然而,同样的开疆拓土的战争,放在历史上的汉民族政权,就是残酷、血腥的对少数民族的征服和压迫;放在了满族政权,就是“这种开疆拓土的功绩,都是会彪炳史书大书特书的,从物质上讲,这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物质基础,从精神上讲,这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

                      同样的杀戮和征服,汉族就是屠夫的罪证,满族就是英雄的功绩。

                      这就是某人极力强调的搞研究的“史实、逻辑。。。”,,

                      还能要点脸不 ?

                      通宝推:钱六,白玉老虎,journal,方恨少,李根,真理,氵氵,唐家山,大胖子,Rusher,芼芼,紫梁,阴霾信仰,
            • 家园 确实,资料太多,什么都能“证明”

              有人能列出一千条大明牛逼的地方,还都是真的,但你没办法解释这么牛逼的王朝怎么就垮掉了

              有人能列出一千条大清混蛋的地方,也都是真的,但你没办法解释这么混蛋的王朝怎么还能统治200多年。

          • 家园 靖难之役是在大一统朝代刚兴起的时候展开

            当时朱元璋设置的制度运转一切正常,能以藩王挑战大一统王朝成功,说明成祖军事能力的确很高。

            正史那些说法,养鹅养鸭掩盖打造兵器,什么天子不让杀叔父,什么李景隆弱智还嫉贤妒能,简直都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商。至少这个UP主给了一些plausible的解释。

            • 家园 朱元璋和朱棣的军事水平怎么样,我不懂,我也没能力评价

              ,但我想说的是,朱元璋和朱棣的职业是皇帝,所以对这对父子的评价,首先应该从政治家的角度展开,朱元璋设计出了一个叔叔打侄子的制度,这能算成功吗?朱棣打朱允炆,朱高煦打朱瞻基,朱棣前脚刚把交织收回来,朱瞻基后脚就丢出去,作为一个政治家这能算成功吗?

              • 家园 中国历代大王朝开始都有这么叔侄相争的过程

                汉朝就是这样,刘邦分封刘姓诸王,用来制衡吕氏外戚和功臣集团。吕后死了以后,功臣和刘姓诸王害死了刘邦的嫡长孙,然后把刘邦的庶子汉文帝扶上了台。

                后面汉朝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北宋的烛影斧声、元朝诸王混战就更不用说了。

                例外的是清朝,没有分封宗室,但是分封了功臣,于是有了三藩之乱。

                综合比较起来,明朝靖难的代价高于唐朝、宋朝,低于汉朝、晋朝、元朝,和清朝差不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