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征集】新冠长期后遗症,到底有没有宣传的那么多人? -- 不远攸高

共:💬174 🌺1022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把每个ID报告的概率排名

        你会发现以往的言论,和提供数据强相关。不知道是身边的数据影响了个人观点,还是个人观点影响了报的数据。现在我知道为啥电视上各种比赛打分,要去掉两个最高分,去掉两个最低分,然后再平均了。

      • 家园 13行,数字不对

        是身边不到10人没有确诊过(PCR和自测)

        本人身边亲友,同事,邻居还有娃娃幼儿园里认识的家长们加一起感染的有上百了

        • 家园 你的原贴里就没写阳性数字

          7个后遗症,10个没阳性我都看到了

          但我只能自己猜阳性人数……

          下拨吧,如果还有😄

      • 家园 虽然调查方法有很多值得斟酌的地方 -- 有补充

        不过要表扬下做事有始有终

        目前的调查方法不可控因素太多,很难有效排除干扰

        调研的误差无法测定。。。95%置信度没法估计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我补充几个不算亲友,但是确认的例子 -- 补充帖

        在国内,身边没人感染,亲友无人感染

        但是以前美国工作的单位有个同事的爸爸感染新冠去世,原单位同学院有个退休老教授去世

        和英国合作带的一个俄罗斯博士生的奶奶新冠去世

        加州校友会有个学姐去世,但是不确认是新冠,别人说是癌症晚期,最后是算新冠还是癌症不清楚,她回国的时候一起吃过饭

        学会里有个老教授新冠去世

        这些人吧,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也不知道属于哪种情况

        今年是没听到什么新的坏消息

        合作的海外教授有3位被感染过,但是都是一周恢复工作,我也不好意思问有没有long covid

      • 见前补充 4786064
    • 家园 我们体验的奥秘克戎“后遗症”

      7月底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感染新冠,之后把家里领导和88岁丈母娘给传染了。孩子5月放暑假前被感染,在家隔离两周,当时家里人都有密切接触但没有感染。

      感染后的症状都是发烧和嗓子剧痛,可以在使用药物睡熟后让人疼醒,睡不着觉。总体上奥秘克戎就是一次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比较严重的症状是发烧,我比较容易得感冒、流感,之前多次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今年元旦前后在国内的感冒,都没有发烧过。我家领导和丈母娘更是1-20年没有发烧过。

      比上呼吸道感染轻的是奥秘克戎感染完全局限于咽喉部位,既不向上扩散到鼻腔,也不向下感染到气管、支气管、肺部。感染期症状高峰时远远不如年初在国内感冒时痛苦。对普通人发生重症的可能性极低,基本可以像对待普通感冒一样处理。

      全家新冠转阴后就比较好玩儿了。

      先是发现领导的情绪有问题。虽然转阴后体力逐步恢复,但常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争执。和老娘吵架后(多年来几乎没有过吵架),又和我、和孩子吵。我有点急了,说:“一家都是病人,你可是和每一个病人都吵过了,合适吗?有病在身不能好好休息吗?”

      说完我忽然意识到,领导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新冠感染后心理问题,于是直接问现在还有什么让她烦躁的。回答是老要咳嗽,遇到周围凉一点就咳嗽、说几句话就咳嗽。平时话比较多的领导,忽然不能随便说话,那是真够郁闷的。。。

      这让我豁然顿悟所谓的新冠奥秘克戎“后遗症”,其实就是普通上呼吸道感染轻后恢复期出现的气道高反应性,俗称“气喘”。我们家的两位都是多年不生病,应该是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情况。对我这种老病号,有时一年可以多次感冒,常常感冒气喘持续很长时间,最多一次几乎有半年。

      上呼吸道感染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被激活,对抗入侵的病毒、细菌。发病结束病原体被清除后,被激活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不会立即下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复到正常状态,这时人体处于一种过敏或高敏状态。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特别粘稠和(支)气管的激惹状态。长期没有发生上呼吸道感的人,是很难有效地通过咳痰清除过多的粘液。而粘液的聚积又进一步刺激了(支)气管的激惹状态。

      (支)气管的激惹状态对呼吸进入气管的气体温度极为敏感。如果这时鼻腔不通只能用嘴呼吸,空气来不急加热,非常容易激发长时间剧烈的咳嗽。另外长时间气喘,常常导致不知不觉地过度呼吸,也会没有来由地突然剧烈咳嗽。

      由于气喘的影响,很自然同时会体验到体力不足。我们转阴后在跑步机上锻炼,与感染前同样设置的锻炼强度、时间,发现很难坚持下来,大概3周左右才完全恢复到感染前的状态。

      我们这次发现,强制带口罩可以有效地加热经嘴吸入的空气,并且降低吸入的含氧对抗过度呼吸导致的问题。

      另外,有很多药物可以有效地平喘,减少所谓的新冠(感冒)后遗症。我今年初的普通感冒后,气喘了1个多月,后来有个医生朋友给我开了一个平喘药,吃了2周后结束。这次新冠,在家没有药物,又不愿意找家庭医生开药,只能去中国店买川贝枇杷露,折腾了近1个月才完全控制住气喘。

      这种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是因人而异的。我是过敏体质,所以容易感冒并且常常出现长时间的气喘。而奥秘克戎的传播性极高,导致大量人群被感染,感染后出现大量长期气喘症状是很自然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奥秘克戎变异株和新冠最初爆发时的病毒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病毒。我们现在体验的奥秘克戎“后遗症”,是和普通感冒后类似的气道高反应。新冠最初爆发时的“后遗症”,有非常大的不同,对重症ARDS恢复后的病人,由肺纤维化造成的肺功能下降可能是永久的损伤。

      通宝推:方平,曲道自然,pyrefir,拿不准,happyyuppie,方恨少,脊梁硬,假日归客,qq97,桥上,唐家山,不远攸高,
      • 家园 我感冒后也有类似的症状

        我感冒总伴随着嗓子疼,感冒好了,嗓子也不疼了,就是觉得嗓子发痒,时不时地就要干咳几声。这样可能持续好几个礼拜,我一度怀疑是肺部或支气管有毛病。医生说没毛病,就是病毒在呼吸道留下了一些疤痕,干咳是受那些疤痕刺激的。

        • 家园 干咳可能是气道分泌物太粘稠了,尤其早上睡醒

          起床后能咳的非常厉害,可以吃些化痰药。国外非处方药是mucinex。

      • 家园 奥米克戎的下一站会是什么?

        外行宝推+求问:

        从最初的新冠到德尔塔到奥米克戎,变异有没有什么规律?

        这个规律是否符合一般病毒变异的规律?

        奥米克戎的下一个站会是什么?会自动消失吗?

        奥米克戎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对已经共存的人群,和对一直清零的人群,影响会有什么不同?

        • 家园 上贴喷了些东西属于跑题;这贴做文抄公尝试回答

          1、为什么有病毒毒力减弱/自动消失的理论

          因为理论本应如此

          抄:

          一种病毒在宿主细胞进行连续传代或者在不同宿主间进行传播时,病毒各准种组成的整个病毒群体由于“瓶颈效应”(bottleneck)的作用,导致整体适应力的降低,这个过程也被称为Muller’s Ratchet效应。产生这一效应的原因是因为在病毒连续传代或者传播过程中,仅有部分的准种被选择,从而导致没被选者的准种的丢失以及其适应力的丢失。极端的瓶颈效应来自于病毒的空斑纯化(每次仅选择1到数个克隆)。通过连续传代导致的病毒适应力的降低最终可能导致病毒致病力的削弱,这也是生产减毒疫苗的一种策略。

          (科学网复旦易志刚博客,随手搜的,有兴趣可以看看,这里只抄了很少部分)

          瓶颈效应其实就是病毒复制就经常会出错,如果每次只传播很少数量,种群基因多样性的单一化+复制错误的迭代,那么对宿主适应力就可能丢失,同时毒力也随之失去;基因单一化,也正好是免疫系统的靶子。而空气传播每次只传播很少的病毒,基本等于自带瓶颈效应。

          2021年2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赵金存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在国际期刊Genome Medicine和Frontiers in Medicine上分别发表了题为《新冠病毒在个体内的变异和进化动态分析》(“Intra-host variation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SARS-CoV-2 populations in COVID-19 patients”)和《新冠病毒在个体间传播的群体瓶颈效应和体内变异》(“Population bottlenecks and intra-host evolution during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在多次采样的患者中,只有少数体内变异在同一患者的所有样品中被检测到,揭示了同一个体组织间的病毒群体差异。研究人员发现患者的病毒群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下消化道 (肛粪样)和上呼吸道(鼻、咽、痰样)之间,并且下消化道的病毒有着明显较高的群体多样性。这可能是病毒群体在体内移行时的瓶颈效应导致新病毒群体与原群体出现较大差别。

          新冠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上呼吸道);同时R0很高,意味着很少量病毒就能造成感染;呼吸道样本多样性又本来就低,那么,新冠病毒的瓶颈效应理论上应该会很明显。同时,瓶颈效应也意味着病毒应当相对稳定,不应该出现大量变异(因为瓶颈效应本身就限制了基因多样性,见定义)

          这再一次有了“理论依据”支持。新冠就是一个理应自灭的病毒。

          然而现实完全不同,新冠病毒各种奇形怪状的变异层出不穷,而且都活得很好,互相竞争还很激烈。

          现实大于理论。你必须承认现实。

          2、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中新冠病毒的变异完全超出了理论的范畴。然而理论应该是对的,不然这世界也不大可能存在减活疫苗这种东西。那么肯定忽视了什么。

          ——比如免疫缺损病人。

          确实有一些病人,或服用抑制免疫药物,或hiv感染,体内有一大堆新冠变种,却反应轻微——

          但即便如此也一样无法解释某些问题:

          比如,如果免疫缺损病人可以令病毒解除瓶颈效应的限制,那么为什么流感病毒这个那个病毒都没有在HIV大流行的今天高速变异呢?

          抄(来自拍老师)——

          Gupta(Ravi Gupta ,剑桥大学医学临床微生物学系教授, 2020 年 TIME100 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曰:

          variants that we are seeing with a lot of mutations would not be predicted if we treated COVID like its related cold viruses.A wider range of cells that can be infected in COVID-19 + long term infection are the key drivers of the variants we are seeing, and are unique propertie

          新冠+长期感染可以感染种类更为广泛的细胞。这正是为何新冠如此特别。

          总之,细胞种类广泛,许多器官都可以是新冠病毒的乐园,免疫缺损人群又人数众多,这大概是一种并行计算的关系。也许这才是为什么各种变异如此之多的答案。

          这里就不继续抄下去了,那么——

          3、现实的毒力发展

          毒力真在减弱吗?

          可以看到,武汉发现的病毒,经阿尔法等迭代到了德尔塔,在印度出现了大烧尸。这是毒力在减弱吗?法国曾经发现过高死亡率毒株,所幸没有传开。

          O在很多人嘴里是毒力减弱的象征。但很遗憾,这更可能是一种新血清型还未完全适应人体而显示出来的低毒力。对人可能还要等各位大师的论文,但BA.5起码在仓鼠攻毒试验中展现出更强的毒力。

          所以,这可能是一个伪命题。也许下一波,BA.2.75的徒子徒孙们能在10月证明一下自己。

          (新闻:美国计划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在秋冬季需求可能增加之前,通过向当地制造商额外购买1亿多套新冠快速检测试剂盒,提高其新冠检测能力。

          当然,阴谋论的话就是医药联合体又要捞钱了)

          最后,毒力也是相对的,有疫苗,有免疫反应,终究会对冲部分。而能对冲多少呢?恐怕没人知道。毕竟人类目前连灭活疫苗低抗体滴度为啥能和BNT高抗体滴度打得有来有回都不知道。

          4、未来?

          谁知道呢?

          未来取决于病毒本身变异潜力和人类防控措施,取决于人体,总而言之,取决于现实世界多种影响,而不是人类的一厢情愿。

          最好的结果,就是瓶颈效应导致新冠自灭

          最差的结果,就是这里某位提到过的“马立克氏人”,不同血清型不同组织嗜性病毒共流行共感染轮流洗,洗出空白空间,要么洗到国国封控清零。

          当然,也许还有一种可能……

          各种低毒毒株让人兴奋,各种高毒毒株让人悲伤。一喜一悲间,和IBV一样流行100年,辉瑞成为超国家联合体(笑)。

          我不知道这种结果到底算好还是算差。

          新冠的话题大体上就这样了。其它的,都属于细节。走什么通路,变异什么位点,有什么增强,感染什么器官,有没有后遗症,怎样治疗,衡量危害……最终都反应在现实上。

          最终,对于新冠,你的反应取决于你相信怎样的事实。

          喝了消毒水的人如此,防疫的人如此,躺平的人如此,飞叶子离开现实的人亦如此。

          通宝推:qq97,唐家山,
        • 家园 还是正儿八经看看论文和正经专家比较好

          因为专家也有躺平党,有各种各样的屁股。

          比如管轶,名头很大,之前阴惨惨喷灭活抗体滴度低,又怎样呢?抗体滴度又不等于保护力,后期随机分组测试BNT和灭活保护力就是差不多。

          不谈这个拉。

          来先看看21年管轶的采访,话太多了,剪掉没用的部分——我是不会干那种藏头露尾换语境的事情,不信你也可以自己去搜,都是原话:

          1、新冠作为一个常见病原体长期流行是个大概率事件。冠的病死率目前来看,大概是季节性流感(甲流或者乙流)的十到五十倍。如果每年按这个速度去收割人类,人类的平均寿命都会缩短。

          事实:美国人均寿命跌了2.8岁。

          2、根据新冠病毒S蛋白的组成,我预判在10年或者20年后疫苗或抗体会完全失效。

          事实:需要10年吗?O和原株系交叉免疫低的吓人,早有人建议划分新血清型了。

          3、流感病毒它的糖基化位点只有10个左右,我们人类每年系统地打流感疫苗,病毒大概用了3、4个位点变异,就已经变成人类对付不了的病毒。艾滋病大概是20到22个位点,新冠病毒的位点大概是65到70个位点,是流感的7倍。

          事实:不用说了吧?目前英国一年能洗3轮。

          与很多人莫名其妙的乐观不同,病毒并不存在所谓毒性会变得越来越低。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天花。天花的历史有3-4000年之久。然而时至今日,天花依然可以做生化武器。另外,天花是怎样出现的呢?现在一般认为,天花初始是一种基本无害的痘病毒。正痘病毒的杀伤力是减法,时常是基因变少,杀伤力变强,而大致上愈接近现在的天花,少掉愈多基因。顺便一提,目前的猴痘……据说正在丢失基因。

          有人会说致死率太高不利传播。也许真到了天花这样30%是有可能的,然而如果只是0.2%变成0.4%,恐怕并不会有很大影响。

          另外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新冠并不只是“肺炎”。美国对于新冠感染者很早就做了相当高级的解剖,发现了身体器官广泛的感染,而这正好可以对应花样百出的所谓新冠后遗症。

          其实冠状病毒本来就不是只感染呼吸道的病毒。比如猫传腹,可以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然而表现出来的最终致命症状却是腹膜炎。(所以最早才有人去捧瑞德西韦是神药,只可惜体内和体外是不同的,正如之前所说的单纯抗体滴度高低并不能代表保护力)

          冠状病毒也不只在宠物身上造成危害。作为一个参考,IBV病毒因为直接关系到养殖业成本,研究很多。IBV病毒也是冠状病毒,养殖业称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此病毒虽然被称为支气管炎——正如新冠被称为肺炎——然而却有广泛的组织嗜性,而不同血清型——此病毒早就分化出30多种血清型——血清型不同,组织嗜性都有区别。比如,

          引起肾变病型的毒株主要是澳大利亚T株、霍尔泰型、格兰型及马萨诸塞型;

          也有引起腺胃肿胀的;还有引起肌肉病变的;它也攻击生殖道,甚至使蛋鸡变成假母鸡——即长成但无产蛋能力。

          ——而O株最近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新的血清型,而已。请注意,IBV于1930年发现于美国,30多种血清型。变异速度是不是很相似呢?

          另外,IBV确实不缺乏所谓mild株,但同时也并不缺乏高致死株系,更不要提各种稀奇古怪的器官病变。

          那么,有疫苗也有持续研发投入,IBV传染了快100年,然而结果并不是变得越来越无害。此病依然是严重危害集约化养鸡场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猫传腹有任何变得温和的迹象吗?

          抛开这些可怖的联想回到现实。

          现实是被很多人称为mild的O株依然在屠杀,然而数据却可以造假。

          美国2022年被归类到新冠死亡的人并不算多——然而正如我之前的回帖,美国整体死亡人数并没有出现脱离疫情后理所应当的死亡数大幅下降形成大额负数的超额死亡。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了一大堆所谓基础病死亡者填补了官方新冠死亡之外的缺额。而同样的故事发生在英国,有河友也给出了数据。

          而更讽刺的是,上海今年疫情给出的大多死亡理由,也是基础病。

          最后,我还是不得不联想。

          鸡场有病毒,可以扑杀。30多种血清型是确实存在的,然而它们不能随意传播。

          那么人遇到众多血清型分化随意传播又会如何呢?

          请看血清型相关论文: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也是全球新现再现疾病中发展最迅猛的传染病之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受其威胁,每年有多达5亿人口感染登革热.登革热可以分为四个血清型,各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多血清型同时流行会增加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的发生,给登革热防控带来更大挑战.在过去的20年中,登革热发病率增加了四倍,这一趋势似乎还在继续.同一地区中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血清型登革病毒流行变得更加普遍.因此,预计这些地区的并发感染频率会增加.本文综述了2种或2内容种以上不同血清型共同感染的情况,并讨论了可能的疾病控制策略.

          通宝推:审度,桥上,方恨少,海外俗人,菜根谭,journal,唐家山,happyyuppie,心有戚戚,加东,
          • 家园 论文在哪里?

            文题不符,点看来看论文,发现不要说正反两方的论文,单方论文都没有。

            只看到管轶不是“正经专家”,也没看到“正经专家”是谁。

          • 家园 另外补充一个,是所谓O株不入肺

            台湾人宣传所谓打完疫苗,再得病,就有了无敌星星——不怕病毒可以随便浪了。

            这里就不多提台湾新党某位随便就感染了2次,没见啥无敌,只说不入肺吧。

            O株刚出现时曾经被不少人认为是mild象征,毒力下降理论的确认,甚至有子陵在OO这种人称之为天然疫苗。

            然而O株很快就被更适应人体环境的BA2等取代了。所谓不入肺的特点更是不存在了——如果曾经有的话。

            空口无凭,东西说事:

            今年南开大学沈中阳及北京大学曹云龙等合作,曾经发表了年初天津BA.1即O株感染的研究,当然,没有上海张教授厉害,人家只抓到400多人。

            平均年龄36岁,近90%完全接种疫苗,近60%接种增强针。

            研究结果:

            其它不说了,普通型占比50.2%。

            普通型是什么?

            第九版:

            普通型:具有上述临床表现,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所以真的不入肺吗?

            至于上海那60万,你真觉得上海有那么多资源人人给你过一个ct检测?

            抛开这个不谈,毕竟O早就过气了。

            看看新的如何?不看国内又如何?

            点看全图

            喏,这是如今共存的台湾。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新冠病毒变异的趋势和流感类似,在最初进入人群后

          可以出现短暂的毒力增强变异株(alpha和delta),然后逐步被传播速度更快、毒性弱的变异株取代(omicron)。

          现在主要流行的是奥米克戎变异株,特点是传播能力极强,但同时毒力大大低于之前的新冠变异株,今年很少见到有病毒直接引起肺炎的报道。由于占绝对优势,同时大量人群疫苗接种和已经感染过新冠,今后新冠病毒的变异株都应该是在奥米克戎基础上再发生新的突变。总体变异方向是毒力进一步减弱。而毒力增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是非常难以竞争过并取代奥米克戎的。

          虽然奥米克戎和流感类似大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但不同于流感那样有季节性,和极高的传播能力,奥米克戎人群防控的难度远高于流感防控。更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发现容易产生重症人群,进行精准防控。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慎重一些是合理的防控策略。

          另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方向是,今年进入冬季后,是否会出现新冠、流感双重流行的情况。

          通宝推:qq97,
          • 家园 感觉你前后论述冲突啊

            虽然奥米克戎和流感类似大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但不同于流感那样有季节性,和极高的传播能力,奥米克戎人群防控的难度远高于流感防控。更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发现容易产生重症人群,进行精准防控。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慎重一些是合理的防控策略。

            你前面论述了O记之后应该会更弱,而且防控比流感更难,我觉得你应该得出躺平的结论(中国对流感也是基本不管的),但你后面又说要更慎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