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大学新生日常记录:到底何为民主集中制? -- 给我打钱87405

共:💬903 🌺2628 🌵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毛主席人性光辉因为文化大革命而伟大 -- 补充帖

      这一点需要补充。前人古人,即使后来人也没有勇气模仿与尝试,又一次为中国人民指明未来方向,不计身后名。这是从社会哲学层面的理解与认知。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兄台谈的这个层面比较高,我无力参与,我是从务实的角度来

        学习的。说得简单一点,我就把中国共产党当成了一个人,中国共产党中各式各样的党员的基本立场以及所持有各种见解、主张,我就当成一个人脑子里装的各式各样的念头。所以,我学习民主集中制,就是想或多或少的学到一个本事:一个人,他到底是如何从婴儿开始,不断成长,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

    • 家园 遵义会议之为啥只纠正了军事路线的错误?

      伍修权回忆说:

      在会议上,曾经有人提出批判和纠正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政治错误,毛泽东同志机智地制止了这种做法。正是这样,才团结了更多的同志,全力以赴地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会后,曾有同志问毛泽东同志,你早就看到王明那一套是错误的,也早在反对他,为什么当时不竖起旗帜同他们干,反而让王明的左倾错误统治了四年之久呢?毛泽东同志说,那时王明的危害尚未充分暴露,又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使人一时不易识破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过早也发动斗争,就会造成党和军队的分裂,反而不利于对敌斗争。只有等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时,才能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伍修权,《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

      张闻天(洛甫)在1943年某月某日的笔记中也说:

      遵义会议没有提出过去中央政治上的路线错误,而且反而确定了它的正确,使我当时对于我自己过去的一套错误,还很少反省,这在毛泽东同志当时只能如此做,不然我们的联合会成为不可能,因而遵义会议不能取得胜利。为了党与革命的利益,而这个利益是高于一切的,毛泽东同志当时做了原则上的让步,承认一个不正确的路线为正确,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完全正确的,这个例子,可以作为党内斗争一个示范来看。

      (张闻天,《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

      • 家园 以此推论

        去年的建党100周年决议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失误(错误)的反思不够,是否也是这样的原因?

        全党范围内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共识。

        • 家园 哈哈,我要是政治局委员,一不小心接了你这句话,恐怕政治生涯

          就此结束。

          去年的建党100周年决议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失误(错误)的反思不够

          你这句话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定了性,然而,是错误还是失误?这两个字不敢混用。

          全党范围内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共识。

          这句话无比正确,永远正确。别说是党中央了,在任何一个集体当中,都不可能形成绝对共识,而这,恰好就是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实际上,还有另一种演变方向,那就是不断失败)。不过,我个人不喜欢矛盾这个词,不是我回避矛盾存在这样一种现实,而是我认为矛盾往往意味着被动,主动起来就是另一种态度:形成更大的共识。其实,作为一个个体也是如此,如果某个个体他自己形成了全面共识,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全懂了”,“全懂了”就一定是固步自封的,相当于已经死了。

      • 家园 这里有一个语言陷阱

        遵义会议没有提出过去中央政治上的路线错误,而且反而确定了它的正确,使我当时对于我自己过去的一套错误,还很少反省

        暂时不说,不是确定正确。这是张自己的认为,也是一批人的认为,实质上书不想交权,湘江失败,路线错误很明确了。

      • 家园 问得很好

        会后,曾有同志问毛泽东同志,你早就看到王明那一套是错误的,也早在反对他,为什么当时不竖起旗帜同他们干,反而让王明的左倾错误统治了四年之久呢?

        • 家园 不光是问得好

          还说明并非只有毛主席一人反对王明路线。当然,对王明路线之错误的认识,有深有浅,即便是支持王明路线的人,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也不见得就是“铁板一块”, 是王明的死忠粉。

          我以为毛主席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没有因此而昏了头。我们很多人经常犯一种错误,那就是总觉得自己孤立无援,一旦有人表示认同那就相当的亢奋,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结果反而坏了事。

          另外,我个人推测,毛主席是不认同马主义的,但是,他并不这么来表述,他说有的同志是假马克思主义者,相当机智。

          • 家园 我个人判断毛主席是认可马克思主义的,否则他不会文革

            如果不是马克思主义,他会搞权术的。

      • 家园 我的小作文2

        当我读到“毛泽东同志当时做了原则上的让步,承认一个不正确的路线为正确”这句话后,大感震惊。尽管我们很多人都明白要标本兼治,且治本要比治标来得慢得多,但是,“做了原则上的让步”,还是让我感到十分意外。在我看来,原则性问题是不能让步的,一步也不能让。显然,我搞错了。

        后来我又进一步想到,坐而论道之所以很容易发展撕逼,从讨论变成了争论,原因只有一个:“空”谈。“空”谈之所以 要打上引号,并不是说无聊闲扯,而是说没有一个现实目标进行约束。这样一来,参与讨论的人,个个都是“原则性问题绝不让步”,又因为自我修养水平很高的人永远都是少数,那么就必然会产生私人矛盾,到最后就会愈演愈烈,发展成相互仇视。

        不过,我更兴趣的是,在原则性问题上也是可以让步的,这一认知对我的冲击很大,我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

        第三,我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某甲原则性很强,但他在某个阶段做了原则性的让步,是不是看起来就会跟某个原则性不强的乙,一样呢?

        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有没有去跟“提出批判和纠正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政治错误”的同志做进一步的沟通呢?具体是如何沟通的呢?

        现在,我至少学到了一个,日后若有人说原则性问题是绝不让步的,我就把这段历史讲给他听。这个他,包括我自己。

    • 家园 严正声明:本人盖本楼是因为本人是大学新生

      啥意思?本人是来学习的,本人并不知道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等这些革命前辈到底是如何“玩转”民主集中制的。须知,中国共产党从来就不是想象中的“铁板一块”,从来就不是某些人心中的“所有人全都一个样之理想社会”。这么多人马,有这么多见解和主张,怎么将大伙团结在一起,在我看来,这是天大的学问。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不欢迎很懂的人到本楼评头论足,我这可不是嘲讽——既然已经懂了,还有必要来此楼吗?此楼热诚欢迎一切不懂的朋友前来学习研讨。

    • 家园 遵义会议之《遵义会议纪实》若干史实辨正

      《遵义会议纪实》若干史实辨正

      黄允升

      石永言写的《遵义会议纪实》一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文汇报》、《光明日报》上连载、选载,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影响。这本书,我认真地看了一遍,觉的大部分是以遵义会议前后史实为基础,用文学笔调描写领袖们在伟大转折关头的心态和活动,叙述生动,文字流畅,可读性较强,总的说是不错的。但是,其中一些内容有的严重失实,有的内容虚构,有的描写与事实相反,这是违背纪实文学写作原则的。本文不想全面来评论该书,只就某些部分中的若干史实予以辨正。

      一、描写毛泽东发言与事实相左。

      纪实文学可以形象地描写人物心态和事件全过程,但必须忠实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遵义会议没有留下记录,写领袖发言用引号是不可取的,所写事情与事实相左更是不可取的。《遵义会议纪实》对毛泽东在会上发言的描写,有些失实,有的甚至与事实相反。书中写道,毛泽东在会上反驳凯丰时说:“《孙子兵法》我确实认真研究过,这有什么害处哩!战争规律,古今中外皆然。”为使这个说法站得住脚,作者还编了洛甫“知道毛泽东深研过孙子兵法一类的兵书”的话,又编毛泽东与洛甫长谈孙子兵法的情节,并且以毛泽东的口吻引用《孙子兵法》原文的描述:“孙子说过:`兵者,诡道也⋯⋯亲而离之。’孙子还说过.`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乍一看起来,既有佐证,又有旁引,好象毛泽东当时真研究过《孙子兵法》似的。其实不然。毛泽东在会上对凯丰讲,《孙子兵法》当时并没有看过。关于这件事,毛泽东在60年代仍曾经讲过多遍,比起《纪实》中的描写要清楚得多生动得多。他是这样讲的:当时党内有同志说我打仗的方法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打仗的事怎能照书本去打?那时,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那个同志硬说我看过。我问他《孙子兵法》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他答不上来。其实他也没有看过。从那以后,倒是逼使我翻了翻《孙子兵法》。由此可见,《纪实》中描写毛泽东当时已经“认真研究过《孙子兵法》”,

      以及毛泽东与洛甫长谈《孙子兵法》的描写,都与事实相左。

      二、虚构周、毛两次发生争论的会议。

      纪实文学写周围环境、细小情节等,是可以虚构的,但对于主要人物、重要事实、重要情节则是不应当编造的。可是,在《遵义会议纪实》中,却虚构了两次周恩来与毛泽东发生争论的会议。

      《纪实》第128页写道:周恩来“惜守组织纪律,坚决执行国际的指示,王明的策略”,“以致

      可以说在有的时候是不折不扣地在去贯彻”,并列举他在贯彻国际、中央指示中引起与毛泽东

      争论的两次会议。如此写法,我不敢苟同。这里只着重研究分析这两次争论会议是否存在。

      (1)《纪实》第128页中说:苏区中央局在讨论1932年6月21日《中央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与我们的任务的决议》时,“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周恩来依据中央指示对第四次反“围剿”“主张采取阵地战”,“而毛泽东依照前三次反`围剿’的经验,主张游击战,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坚决反对阵地战”。还说:稍后讨论红军采取什么战略方针时,“

      周恩来与毛泽东常常采不同的观点,争论不休”。事实果真如此吗?从会议的时间、内容和当时周、毛合作情况看,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第一,中央决议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苏区中央局收到并讨论决议要在7月至9月之间;这期间只有8月初在兴国开过一次苏区中央局会议,再没有开过第二次;而兴国会议讨论红军行动计划,决定红军北上攻打乐安、宜黄等,但从当时文献看,此会并没有讨论中央6月21日决议。第二,说周恩来主张阵地战与毛泽东主张游击战并为此发生争论是十分离奇的,因为中央苏区强调阵地战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李德到来之后,而毛泽东强调游击战又是在1930年红一军团成立之前,两者相差整整3年,周、毛怎么会在这时发生此类争论呢?再说前三次反“围剿”胜利是靠运动战和诱敌深入,并不是作者所说的游击战。第三,7月21日周恩来赴前线和毛泽东汇合,赞同前线从实际出发的作战方针,讨论军事行动有时也有争论,但同时也有决定,不知作者依据什么可靠的材料将他们写成“争论不休”。正因为在前线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观点基本一致,在他们直接领导下,红一方面军才连克乐安、宜黄,取得了消灭敌军约三个旅的大胜利。

      (2)《纪实》紧接上面说:“一次,在瑞金由周恩来主持的中央政府工作会议上,当周恩来报告完土地革命政策”时,毛泽东当即起来反对,他又“不得不抬出国际的指示”来镇毛泽东。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第一,从7月下旬至9月底,周恩来、毛泽东都在前线指挥红军行动,后方苏区中央局工作由任弼时负责,中央政府工作由副主席项英主持,周恩来怎么会回瑞金去主持中央政府工作会议呢?第二,在前线,周恩来有时也回过瑞金,可毛泽东一直在前线,并没有周、毛一起回到瑞金的事实,怎么可能在瑞金开的中央政府工作会议上产生周、毛的土地政策之争呢?

      以上事实说明,这两次周、毛争论会议是不存在的。

      三、写宁都会议严重失实。

      纪实文学以史实为基础,可以描写人物心态、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决不能违背重大历史事实。

      《纪实》第129一133页,描写宁都会议,多处出现错误,严重失实。作者是以周恩来出席第一天遵义会议回顾的口吻写宁都会议的,《文汇报》连载这段内容的标题干脆写成“回忆宁都会议”。本来,《遵义会议纪实》可以不写宁都会议,既然要写,就应当真实地记述。宁都会议是一次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在前方的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从后方来前方的任弼时、顾作霖、邓发、项英,一共8人。书中还把彭德怀、刘伯承、陈毅列入了出席会议者的名单。其实他们都不是苏区中央局委员,不应列入会议参加者名单。彭德怀、刘伯承是否列席了会议还有待证明;陈毅则根本没有列席,他只参加过1933年6月的第二次宁都会议。

      宁都会议的内容是贯彻执行中共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和红军行动指示电。后方同志指责前方同志(包括周恩来)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着重批毛泽东“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可《纪实》把它写成周恩来从后方到前方主持会议,代表中央作指示,以他为主批评毛泽东,他听了毛泽东有理有据的陈述后又“无言以对”等等。这样,把宁都会议就描写成周恩来同毛泽东的对立了。这不是事实,也不够严肃。因为:第一,会前周恩来、毛泽东都在前方,观点基本一致,从实际出发不打南城,要求坚持打南城的后方同志到前方来开会,看看实际情况,以便统一思想,于9月25、26、30日三次致电后方中央局,建议在前方召开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后方中央局同志开始主张在后方开会,当接到足以压倒前方意见的“尚方宝剑”—中央关于红军行动指示电后,才同意在前方开中央局会体会议。第二,会议主持人周恩来既想维持前方从实际出发的作战方针,又不得不贯彻执行中央的“进攻路线”和红军行动指示,既接受后方同志对前方同志“以准备为中心”的批评,又指正后方个别同志对毛泽东的过分批评;在这次“中央局从未有过的反倾向的斗争”中他也温和地批评过毛泽东,但引起后方同志不满,并上书中央,说周“替他解释掩护”,搞“调和”。第三,当后方同志提出“由恩来同志负战争领导总责,泽东同志回后方负中央政府工作责任”时,周恩来坚持毛泽东留在前方,为此提出两种方案:“一种由我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仍留前方助理;另一种是泽东负指挥战争全责,我负监督行动方针的执行”。在这个问题上,还应当讲王稼祥、朱德也不同意调毛泽东回后方(并不是如《纪实》所说“仅有王稼祥一人不同意”)。以上三个方面事实可以说明,宁都会议主要不是周恩来与毛泽东的对立,而是中央的“积极进攻路线”与毛泽东为代表的“积极防御路线”的对立,错误地批判了毛泽东。但也没有如《纪实》第39页所说的毛泽东“受到党内处分”。会后,

      毛泽东离开红军领导岗位,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一职由周恩来兼任。

      《纪实》第132页还写道:“周恩来清楚地记得:毛泽东在离开红军领导岗位,带着妻子贺子珍及特务员去瑞金城外二十里的东华山古庙养病⋯⋯”这是指宁都会议后毛泽东的去向。这又完全错了。毛泽东离开宁都根本没带妻子,此刻,贺子珍正在福建长汀福音医院生小孩做月子;毛泽东这次也不是去东华山古庙养病,而是去长汀福音医院治病,同时照顾贺子珍的生活。

      综上所述,作者对宁都会议的描写,从会议地点、参加成员、“周、毛对立”、毛“受党内处分”到毛泽东会后去向等,都有错误或严重失实。显然,作者对这个党史上的重大问题采取如此不严肃态度,是不应该的。

      另外,还有其他个别的错误,如说:周恩来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中央军事部长,毛泽东在井冈山“当了两年零四个月的`山大王”,华夫(李德)扶持王明上台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诚然,对于相隔半个世纪之久的历史事件的回顾,会有不同观点和说法,但作为纪实文学的作者,理应收集和研究各种材料和观点,并对它们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事物的本质。应当说,这些年来,不少党史工作者对党史上的重大问题已经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比如宁都会议等)。这对纪实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以上三个方面,本书作者在这方面是有欠缺的。当然,我还是说,该书的大部分内容还是好的。我希望作者在再版此书时作些订正,以便更好地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纪实文学作品问世。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通宝推:桥上,桥上,
      • 家园 只能说主席党性强,没有撂挑子。

        南昌起义失败后,带一拨人以井冈山为根据地搞农运,创立红军并进行思想改造。本来弄的好好的,连续粉碎了光头的多次围剿。但是留洋派把持的中央在上海搞苏联那一套,搞不下去了,被赶到苏区。这些人一到苏区就剥夺了主席的权力,让主席靠边站,其中总理是主力,虽然后来把屎盆子都扣在王明头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王明那会在苏联,总理大多数时间都把控着军事指挥权,不能说后面的失败与他没有关系。其实遵义会议结束,主席只是获得军事参与权,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总理手里。

        • 家园 上海损失百分百,中央苏区损失九成,这是个事实啊

          不是因为南昌起义如何,毛主席选择秋收,而是毛主席自主选择秋收。

          这点在当时就透着厉害。

          工农革命军,农军为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