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有基础疾病老人是否接种新冠疫苗其实是个风险评估的挑战 -- 夕曦

共:💬63 🌺284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模型简单有力

        需要补充一个前提:人群100%的感染率。

        之前国家是清零政策,很多人没有感染的风险。只要求高风险人群,像医护、海关、抗疫等相关人员必打疫苗。这些人一般都是公职人员,当小白鼠趟路,幸好疫苗安全率高。

        现在国家要改变抗疫政策,老百姓在大势不可改的情况下要重做选择题,老兄的模型是很有说服力的。

        ====

        涉及到个人具体的风险,国家和医生都不会代为承担,一定是签字“自愿”。

        我的父辈(有高血压,可控)去了三次,都因为血压高,医生建议暂缓。最后一次,我陪着去,大概是心理上“疲”,血压没飚上来,打完OK。

        • 家园 可见各地官僚执行力度不同

          上次有个北京同学也说到与你家类似实例。偏我们大连某区某街道的小官吏其势汹汹。

        • 家园 普大夫呀,漏了个重要的参数呢。 -- 有补充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感染率或感染概率得算进去 -- 补充帖
        • 见前补充 4825749
            • 家园 是的,层主的计算前提是感染率100%

              把感染率设置在0-1之间,为A。那么死亡率就是0.5%A对标0.1%A+0.0001

              按美国“躺平”后1/3的感染率算,也是打疫苗更强一些。

              现在中国如要“躺平”,你得把自己的感染概率控制在0.025%之下,不打疫苗才划算。

              • 家园 然后这个时候又不说中国死人少了?

                之前吹躺平时就猛说中国死人少。然后我认为考虑年龄段的年死亡率。老年人,一个天气波动,突冷或突热甚至突然的刮大风下大雨,都会有各种状况出现的情况下,打那个我身边相当多人有状况的预防针,我家的情况来看,实属主动找死,特别叨个普遍反应反应强烈的nRNA。

                模型嘛,造的,各人自己选的模型。我不拿家人的命去赌,特别是疫苗已经证实不能防感染的情况下,我对防重症和减少死亡姑且信之,因为初提这个说法的人不可信,并有借机推动进口疫苗的缘故。

                目前能做的,只能是加强预防,真的感染上了,就积极治疗。

                同时,普大夫,你不觉得矛盾吗?躺平派一边鼓吹奥毒就一大号流感,少重症,不死人。一边鼓吹强制老人打疫苗。依我国的情况,疫苗减少重症减少死亡率的原因强推老人打疫苗,是否站得住?

          • 家园 老司机呀,你要说掉了个零件我信

            漏个重要参数?

      • 家园 老年人还是该打疫苗

        按风险比较,老年人还是该打。但老年人真不打,也不好强迫。这是心理上的非理性导致的。其实从癌症的角度就很好理解,年龄越大,癌症几率越高。得了癌症的人,无论是手术,还是放化疗,风险比疫苗大多了。治疗后,预期寿命也不长。但大多数人还是会接受这些高风险的治疗手段。还不是因为癌症死亡率高。

      • 家园 结论是对的,我的主贴有问题,太过关注疫苗安全的风险

        不应使用低估不接种疫苗风险的方式进行比较。

        实际上目前有相当可靠的数据评估两个风险。

        对疫苗安全的风险,科兴疫苗在全球临床试验的安全报告,可以提供可靠评估。4400万接种20例与疫苗无关的基础疾病死亡,疫苗安全风险约为两百万分之一。

        对不接种疫苗的感染新冠死亡风险,香港的疫情数据可以提供可靠评估,风险在两百分之一左右。

        两个风险比较,不接种疫苗的感染新冠死亡风险比疫苗接种死亡风险高近一万倍,达到5个数量级。而且两百分之一的不接种疫苗的感染新冠死亡风险也高的吓人。

        结论是:国内疫情管控放开已经进入快车道,老人需要尽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 家园 送花支持

      普通人决策基本上是一个贝叶斯决策过程。如果周围有一两个因Covid感染而去世的没打疫苗的老人,对老年人自身和家人的决策影响就不是一般地大。一般人对概率数字都不太敏感。

      在英国第一波过程中,很多养老院的老人大量去世,我觉得对后来英国老年人对打疫苗的接受程度有很大的作用。并且,这种较高的接受率还是在英国本土产的牛津疫苗的副作用广为人知以后一直没有太大影响。

      还有一个在决策理论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决策人通常对失去的机会更敏感,所以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说法下,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说,采取某个行动会有50%的机会得到200块钱,但同时有50%的机会损失100块钱,不采取行动的话没有得到也没有损失。这时多数人都会选第三项。实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特别是有关公共政策决策的,对公众的宣传方式实际上很重要。尤其是当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相关的概率都特别小的时候,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通常就会集中在这个负面的效果,比如,对疫苗来说,就是它的副作用。

      上面两个相结合,就可以解释在西方为什么老弱群体对疫苗接受程度很高(因为他们都看到了身边的例子),而年轻人意愿相当低。在英国,政府也是没办法,使用温情攻势,一段时间天天放广告,告诉年轻人打疫苗就是在保护你的父母和爷爷奶奶。

      • 家园 因为失去是必然的,得到是不确定的

        比如你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然后你咖啡洒了,弄坏了同事笔记本,去理赔,就会发现困难重重。这个例子里你的失去(保费)是必然的,你的得到(理赔)是不确定的。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贝叶斯模型就练出了参数。

        基本上人生经验越多,越聪明,“对失去的机会更敏感”现象越严重。比如从托儿所回家,我表弟脚被我舅自行车后轮绞了,哇哇哭,我舅怕同事笑话,说不哭回家有糖吃。结果回家没糖吃,关起门来再敢扎刺,铸工的铁拳不是盖的。所以他从小就很警觉,人贩子免疫。而那种从小被“充分满足”的,不存在“对失去的机会更敏感”的女大学生,不少就被骗进山里当媳妇了。

      • 家园 确实是这样的。以前我们研究雾霾,不论数据上

        说明会死多少人,完全没有人听。国内对口的环保和环境健康人员,关注的都是水资源的污染。

        后来我想换一种方式,收集了10个名人的死亡,来说明发病与之前几天雾霾暴露的关系,也没有人理会。给我几个中央电视台哥们儿看过做出的图表,把他们吓坏了,不让说。

        到了2013年1月北京雾霾,引起大面积呼吸道症状,大量病人挤满各大医院,于是大家都重视雾霾的危害。反而没有人关注水污染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