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读萨老大《赤城和八九战车》有感 -- cima

共:💬53 🌺3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数据我看还是有夸大的成分,你也许没注意萨兄的断层提示

            萨兄的断层提示恰好说明了当时日本两可的选择

            我先来简单描述下1931年前日本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关的

            首先1928年日本工业产值才超过了农业,这个信息可以真实反映日本的经济结构与综合国力的一面.信息来自<东亚经济发展史>

            第二自经济大萧条爆发蔓延全球,日本1929-1931期间出口下降了76.5%,进口下降了71.7%,主要工业开工率只有50%,生产大幅度下降,工业总产值下降了32.9%,煤炭下降了36.7%,生铁下降了30.5%,钢下降了47.2%,船舶下降了88.2%.到1931年,日本失业与半失业工人达到了400万,而1931年日本罢工达到了破历史记录的2415次.同样农业产值也下降了40%,虽然1930年日本粮食大丰收但是米价却下降了一半.到1931年底,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出于对日本金融危机的考虑大量抛售日圆,导致日本国家黄金储备只剩下4.7亿美圆,日本被迫脱离金本位.(以上资料来自<世界危机400年>)

            第三日本的危机对策从1931年开始,日本政府开始了以<重要产业统治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治法令,强行在各个部门中组织托拉斯和卡特尔,并有日本政府向财阀企业发出巨额定单,并对接受定单的企业提供巨额补助补贴与优惠价格,同时政府还扶植了一批以军事工业为母体的新财阀,日产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这样,到1937年日本重工产业上才升到了工业产值的57.8%,而同期日本纤维工业只增长了25%,食品工业只增长了4%.

          • 家园 轻松占领东北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是一个正反馈

            就好像甲午战争对日本的促进作用一样。如果日本不能很顺利地把东北作为殖民地和军事、工业基地,后面国力和信心未必能达到敢和美国叫板的高度。从某种意义来说,这头狼是用我们的血肉养大的。

    • 家园 说一段来自日本的资料,可以一窥日本方面实际情况

      9.18事件发生当晚,日本本部直接的命令,是军营大门敞开,枪全部上架,呵呵你们看看这个说明了什么

    • 家园 同意对三段论的投降派的批判,但不认为&quot;东北军怎么样也打不赢得&quot;

      因为放弃东三省,实在是割股饲狼,养肥了小鬼子让他日后更凶残的咬中国人呀.

      而对于如何打和能不能打的问题,厚厚,要是东北军都换成土八路就好了(其实部分东北军,甚至土匪打的都不错).

      厚厚,最后也学老萨和一把稀泥,求同存异啊

      • 家园 啊噢~~~原来被转过来了~~~ ^-^

        我认为东北军和共产党军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不能以“朝鲜战争里志愿军能顶住敌人的优势火力”,就推论出“中国军队只要有士气就能顶住敌人的优势火力”——这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1、正确的战略战术(包括发动民众)

        2、必胜的信心和军事传统

        3、经验丰富、素质优秀的士兵、中下级军官

        这几点是东北军乃至整个国军都不具备的,而在30年代的共产党军队,在经验上也是完全不成熟的。

        比较一下,蒋介石的75万军队在沪淞都挡不住25万日军,20万东北军即使能挡一下4万关东军加朝鲜军,日军增兵到10万20万后又怎么办?何况沪淞还是完全的主场,而东北只能算半个主场。

        • 家园 兄台说的有道理,但还是不服呀

          1.正确的战略战术(包括发动民众).

          战略战术上,如果单单以阻止日军快速站领东北全境为目的,进行层层抵抗还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地形有利的地区.

          发动群众的问题,对于东北军而言,应该也不是问题,都是自己的父老,又是抗击侵略,何难之有呢?

          2.必胜的信心和军事传统

          首先,战略的最低目标是拖延敌人的占领而不是打过鸭绿江解放全朝鲜,信心就是能拖住鬼子争取时间(不是调停,而是真正的战略物资和人员转移,尤其是为以后的关内抗战争取准备时间).其次,作为军队,总不能说东北军连仗都不会打吧?

          3.经验丰富、素质优秀的士兵、中下级军官

          作为军阀部队,连年的混战,东北军不缺乏老大所指的问题,尤其是中下级军官.在以后的抗战中,这些青壮派军官也一直是积极鼓动小张抗战的.

          对比上海,东北一是鬼子的兵力没强到25万,敌我比是1:7而不是1:3,二是有黑省兄弟的呼应(这可是上海没有的).

          所以,足可一战.及时是如上海一样的败了,结局又能惨到哪儿去呢? 即使是平了,难道不也要比历史上的结局好吗?

      • 家园 就是, 首先就不敢打, 可能打得赢才奇怪了
      • 家园 其实八路也是打出来的,31年八路的前身还没那么牛呢

        所说的大大狡猾的八路是抗战打出来的,红军时代没那么牛,多是上面怎么说,下面怎么打,没人敢用脑子打仗,敢用脑子和能用脑子的都被咔嚓了。八路时代小股部队活动,装备差,条件差,所以造就了一代臭皮匠。而且这种作风一直延续到两山轮战。

        • 家园 兄台此言差矣!

          老共就牛的是什么? 一个是发动群众,一个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红军是有教条的时候,但最后不还是被不教条的老毛给翻身了吗. 而根据这两点,要让老共掌握了东北军,哈哈哈哈,历史就真的会不一样了.

          当年只要敢给老共机会,哈哈,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滴

          • 家园 其实东北不用打赢

            顶住就行,甚至顶不住给日本方面造成困难就行。

            日本的“下克上”如果碰到困难不见得必然导致整体的疯狂动作,首先这是日本人的民族性决定的,九一八的时候,日本军国主义还没有给日本国民看到特别丰厚的好处,所以日本对于这头怪兽的看法还在“高抬脚,轻落足”的时候。日本人投入一种事情在开始阶段总是犹豫踌躇,他们需要尝到甜头。看看日本公司今天在中国的投资方式就知道了。九一八,恰好是一个转折点,让日本国民充分体会到了军国主义的好处 -- 哇,原来对方这样懦弱和腐朽阿,原来军国主义有这样的好处阿。

            从此以后,日本人就执迷的上了这辆没有闸的快车。日本人的性格是一旦投入了某件事情,那就执迷不悟了,开始把他们的极端性和疯狂性发挥出来,直到神风自杀战这种没有理性的事情也能做出来。

            只有挨原子弹才能让他们醒来,这大概也是日本民族性格的悲剧情结。

            千万千万千万不要让日本人疯起来。

            其次,日本当时并未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淞沪事变就是一个例子,日军在上海迭次增兵,但是十九路军的抵抗并未造成中日全面开战,就是因为日本的战争准备还没有完成。

            淞沪事变,十九路军的抵抗最后也是被归于失败的,因为战术上十九路军撤出了上海。然而,如果看当时的中日实力对比,战略上中国是胜利的。第一,战事局限在上海地区,第二,结果虽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最不利的只是上海中国不驻军,可是还能驻扎保安队,日军并没有控制上海,依然局限于日租界。六年以后中国军队一夜之间就占据了上海各个要害。

            淞沪事变和九一八简直就是一个对比,如果九一八能打成淞沪事变呢?套用一下那结果可能就是中国军队撤出沈阳,沈阳只驻保安队。

            那东北还主要控制在中国的手里阿!这和轻取东三省给日本带来的好处无法相比。

            不可能么?东北军再怎样也比十九路军兵多炮多后备好吧?日本人在东北经营多年,难道老张家是吃素的?关东军再怎么也没有淞沪事变日军的数量多吧?

            如果不承认这种可能,我想需要很强硬的证据才行。

            最后,日军的“下克上”是否无药可救,一定引发全军按照疯子的路数走?

            历史证明并非如此,比如,第三次长沙会战,阿南就是下克上,违背预先安排的作战方案,强行抢占长沙,结果遭到薛岳的痛击,损失惨重。日本大本营并没有因此在湖南投入全军孤注一掷;潼关战役,日军下层违背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主旨,西窥长安,也是欲以既成事实拖全军下水。因为胡宗南部坚决抵抗,日军进展艰难,日军上层随即迫使前线日军转向停止西进。

            假如胡宗南也表演一个锦州撤退,那日军闹不好真就占了西安。

            • 家园 一点浅见

              "原来对方这样懦弱和腐朽阿,原来军国主义有这样的好处阿。"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东北三省不战而落入敌手,关键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是那样的“懦弱和腐朽”。就像一块糟豆腐,你轻轻一碰,它就碎了。你再嚷嚷什么其实我只是轻轻的碰了它一下啊,或者要求豆腐顶一下就好都是没有意义的。

              历史不能假设的意义也就在与此,当时的张学良就是一块豆腐,被人一碰就碎了,历史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在我看来,抗战最大的意义之一就在于砸碎了豆腐露出了筋。那些维系一个民族发展的筋在斗争中露了出来并愈发强壮了。所以我对那些说共产党抗日是为了发展自己的说法从来不以为然,在我看来,那是好事,那是在发展民族的筋。抗战胜利,决不止是军事胜利,它更标志着中华民族近代上第一次强壮起来。强壮,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能战,还包括心理上的敢战。

            • 家园 这几个例子和“下克上”可不一样哦~~

              “最后,日军的“下克上”是否无药可救,一定引发全军按照疯子的路数走?

              历史证明并非如此,比如,第三次长沙会战,阿南就是下克上,违背预先安排的作战方案,强行抢占长沙,结果遭到薛岳的痛击,损失惨重。日本大本营并没有因此在湖南投入全军孤注一掷;潼关战役,日军下层违背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主旨,西窥长安,也是欲以既成事实拖全军下水。因为胡宗南部坚决抵抗,日军进展艰难,日军上层随即迫使前线日军转向停止西进。

              假如胡宗南也表演一个锦州撤退,那日军闹不好真就占了西安。”

              “下克上”更多的指战略层次面上的,更接近于“军人干政”的含义,九一八事变中的关东军独断,就是军队“下层”干涉到本应是由政府决断的领域。

              感觉上和这有点像的情况,是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老是越过美国政府发表些轰炸中国、扩大战争的言论。(说不定麦克阿瑟在日本呆太久了,被传染了^-^)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例子,则是在战役层次的,类似于战区指挥官和军团指挥官之间的矛盾而已,并不涉及到战略方面。

              最后,要是胡宗南也表演一个锦州撤退,那日军肯定要去占西安的,鬼子们是有便宜就要占的,吃下去是否消化的了,他们是从来都不会去想的~~

              • 家园 那么,关东军的下克上是战略层面的呢?还是战役层面的呢?

                包括淞沪抗战后,日军向南京的进军,又是战略层面的呢?还是战役层面的呢?第三次长沙会战,阿南的任务是什么?他去打长沙的目的何在?又是战略层面的呢?还是战役层面的呢?

                战略和战役有的时候只是一层窗户纸。

                关东军自己对于下克上有没有担心?九一八之夜本庄繁在干什么?“喝醉了酒”的又是谁?干吗不明明白白的站到台前来?

                如果德国进军莱茵的时候,英法强硬派得手,解除德军武装,世界历史又会怎样?

                历史不能假设。

                历史给我们的是一些经验,一些教训罢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