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河里对于生物战的讨论实在是水平太低了 -- 狙个梨子

共:💬21 🌺80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河里对于生物战的讨论实在是水平太低了

    虽然现在的知乎在美国上市以后已经沦为了粪坑,基本上成了美宣部中文分部,还不如quora态度端正,有点本事的人几乎全跑了。

    但是当年还是有不少大神的。

    由此可见美国人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美国上市等于自杀的公司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我再次转一篇2017年的文章,讨论一下生物战。

    老规矩,先全文转载,排版混乱的话请自行去知乎查看原帖

    /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663688/answer/2576666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基因武器嘛,好多年了张将军都说过好几次了,一直说大家要提防这件事人家可是在职期间就在公开节目上说过了(人家公开节目上能说什么不说什么在职期间都是要生茶的)还有,这里一切说在美国搜集就完事儿了的人,说真的……说真的……你们是脑袋里有包么在美国的俄罗斯人能有几个,样本数量够不够,能到美国的俄罗斯人是不是有一定额外条件的筛选,或者说其门槛是不是会有一定的偏差以至于到了其研究所用于的目的可能无法达到的程度。另外其实说搜集基因,实际上可以说是搜集生物样本(不仅仅是基因),就生物武器而言,别说什么还没见真章的基因武器了,在生物样本的搜集过程中,皮肤较薄或者厚等当地特有的情况对于现有的生物武器乃至化学武器都很重要(也就是说,对于非活性的生物制剂来说,当地环境造成的人的变化也很重要,所以基因要有是因为生物样本可以搜集了,但搜集生物样本或者血液样本可不完全为了基因)。只是现在基因技术先进了,加入了这一项。换句话来说,这种调查无论是对研究,还是现在准备使用都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要隐蔽使用的话就必须这么做,否则可能一开始就被卫生机关掐死或隔离,要么就是病原体及媒介根本就没在当地环境中的人里存活下来。而这一切经常是变动中,所以对于一个广泛地域进行这样的研究和慢慢搜集资料根本不同,因为慢慢搜集资料是研究目的,就算再坏也不可能当下使用,这个大家都在做,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短期内大范围就是极为危险的了,因为这使得对方使用生物武器(尤其是活性的)门槛在一定时期内大幅度的下降,是使用细菌武器的最好时机。所以必须引起极为高度的重视。(有个答主说到了美国来提取中国人偏远地区的生物样本,其实也是这么一回事,重要的不是他们来提取,而是他们在短期内一次性提取了非常多且范围极大的样本,这使得他们在这一段时期内对这一地区适宜用什么生物武器的了解情况达到了实战等级,也就是说如果合适且要用,马上就可以用,鉴于生物武器效应极为丰富的特性,这是十分危险的。例如说如果在今后一年中,环境还没发生太大变化,美国在这些地区传播对中国人特别易感但发病缓慢的疾病怎么办?不用太复杂,乙肝病毒的亚型即可,其致病效果完全可以在美国境内的华人身上检验且不会面临较大的流行风险。光是一种乙肝病毒的武器化亚型,也就是相对病程更长对肝脏破坏性更强需要更多传统抑制药物的疾病,其对于中国经济乃至社会的破坏,不亚于让台湾给中国捣的乱,甚至还更大。你采集生物样本的范围越大,时间越短促,就越有可能筛选到适宜使用的地点和条件,而且刚采集完的一段时间风险是最大的,如果对方使用也只需要最小的武器投放量,最为隐蔽,潜在破坏最大的时候。因此这样的行为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战略上的挑衅,只不过因为其瞬时破坏能力较轻,所以没有像核弹部署前沿推进一样会更加激烈的反应,但这的确是一种战略威胁等级的提高,而且这就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是高程度的。)而且部分技术的确会实用化或者进行小规模实战测试(甚至针对本国国民),虽然现在披露的都是冷战时期的。对内也有疑似细菌武器的减毒小范围的对不知情民众的使用情况,而根据官方半披露的消息,对别国也曾经使用过例如在60年代曾在东亚某地有一定规模的测试过对作物的细菌武器(现已披露的有水稻,但测试作物内容不止这些但未完全披露),官方解密来源。制造生物武器是很正常的事情,生物武器库本来就是大量更新的,最近官方披露的美军对作物的生物武器种类就有40种(仅为披露的部分种类,涵盖全球主要口粮,大豆蚕豆土豆水稻小麦大麦甘薯这样的当然都有)。至于对人就比较敏感了,但是这样的生物采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而且双方应该是互相都相对明白的进行的,只是大家平时不说出来而已——只要不短期内提高威胁等级。现在美俄关系紧张,所以俄国捅一个大的而已,但美国人这么做的确是战略挑衅。我真觉得有些人说什么杞人忧天有毛病,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常态,人类组织之间互相杀戮不是一种好玩,是一种最基本的平衡和安全工具。有是正常的,大力且日常准备才是正常的,从生物样本作物样本的采集到核武器库的日常维护和准备,常规军的预案和日常训练都是如此。现代又不是农业封建社会了,征兵和军事准备都在打仗前没多久,20世纪开始至今,所有强国都是一刻不停的在做军事斗争准备的。以前是士兵从临时招募变成了常备军,但是军事研究机构还要是战争可能升级或者战争中才高度开启。而现代则是安全的时候基础研究全速开启,升温的时候工程实用化速度马力全开,但是无论任何时候都是马力全开的(除了特殊时期,例如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特定时期,而且很短暂)。军事基础研究也根本不是想象中的平时毫无用处的东西,你们最喜欢的伟哥的基础实际上就是美国军方的基础,后来才转交给大学的。所以美国军方的研究,即便是对俄罗斯人的也未必完全没有价值,可能会开发出新药或者某些流行病的新的课题等等,美军有再次赚了一波国会的支持和经费。战争永远是最好的恐惧,而恐惧永远是最佳的敛财法宝。美军这么会营造恐惧的军队,人家要不说一个如果我们不研究此类武器就会落于人后,精神有毛病才会认为没有这种事儿。所以要么是某些答主傻,要么就是美参全是逗比。还有顺带说一下,生物武器的作用比药物复杂许多,因为药物你很容易控量和监控,但是生物武器的摄入量差异很大,而且各种意外情况不容易被注意到(例如说你参考的消毒剂可能和当地原生的不太一样,卫生习惯和生物圈种类分布不太一样,气温的影响不一样,这还仅仅是最基本的)所以活性生物武器最麻烦的一点不在于它有没有在一个人身上的杀伤力,而是它在实际作战环境下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是不是需要的杀伤力。正因为如此,活性杀伤武器和生物制剂,大多数情况下大家会选择更稳定的生物制剂(更类似于化学武器,只是生物制剂是生物的副产品)。而活性生物武器当然肯定也在研究中,但是研究难点就和上面说的一样,这一点在冷战前都没有清晰认识,结果就是作用效果非常不稳定。欧洲人根本就觉得要吐血(因为虫媒在欧洲多变的且一般寒冷的气候下效果不好,老鼠么当时不知道怎么投放)日本细菌武器部队也有同样的问题,实验室里鼠疫好好的,但是一旦用了,虫媒砸死的砸死冷死的冷死,还有的被当地太多的天敌给吃掉了,而有些地方却一直好不了把自己的部队也给搞残了,甚至有些地区鼠疫蔓延了几十年。该用的地方没用上,不该起效果的的老起效果。所以冷战时期的活性生物武器研究大大改进了(本子的731部队一大批人被美国接收了,俄国也接收了一些日本方面的人,吸取了经验教训),从只重视研究病原体和媒介本身变成了作战地域研究并重。也就是说,冷战时期(当然肯定也包括至今),生物武器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高度针对性的武器了(无论他是不是基因武器),你一个流感扔到撒哈拉沙漠肯定没用,扔到内蒙古用处也不大,但是如果你扔在莫斯科或者东三省的破坏力就会很大。你夏天扔没什么用,你大冬天用处也不大,冬季到春季交替时用处很大。胃肠道病毒在雨季效果更好,但是要考虑对方的排水系统和人口分布情况(核心区和周边差异明显是不利的,混居就会很有利)。所以说别说对人种了,就算是冷战时期,一种生物武器都极有针对性。而对于这种太多变量的研究最好的方法还是实地试验,次之也要进行尽可能贴近实地的模拟。因为机理太过于复杂,冷战时期美苏都有疑似减毒后的武器级病毒投放的案例,但双方都不承认。但这就是先天限制,必须这么做,不这么做,大多数病原体根本就不清楚它在真实环境里究竟会起到什么效果。所以我们只能做两个假设。1:世界上根本就已经没人研究活性生物武器了,因为研究也是白研究,没办法实验根本不能确定效果,战时也没功夫实验。所以没活性生物武器了,同时生物制剂武器和战场残留时间长的化学武器应该也基本没有了(因为这两者也需要)。2:世界上依然继续有人研究活性生物武器,但由于其测试相对于生物制剂来说有更大的不确定危险,且无法完全在实验室推测而需要进行一定的模拟,或者用相似的流行病学研究来更好的推测相似武器病毒的最可能的传播路径,而对于差异过于巨大自然界难以出现的疾病,例如传染性极强但致死率极高或生物体本身在自然环境中的竞争力不强的疾病,就很难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了,减毒相对来说反而会更好一些,传播途径毕竟是第一位的,只要传播能力和生存能力足够强,那么即便敌人不发生混乱也有足够的杀伤力,这就可以对武器的杀伤效果进行保底——甚至可以说,已经用了,但是并没有明显症状,但是通过前后血样的比对就可以粗略的得出基本的传播效果,至少可以确定最重要的在这种环境下病原体是否存活并传播到人身上了。当保底效果足够好的时候,这种武器就是可靠的,战时只会发生更大的破坏(但却不会超过一定限制,比如一种疾病最好不要蔓延几十年,最好几周或者几个月,一般来说要求病原体毒性一定要快速削弱甚至超过自然减毒的速度)很显然,这种具有巨大诱惑力而且相对来说隐蔽很多的武器,没人研究才奇怪,那得全世界强国全体圣母心发作。如果大家真的那么有圣母心,那么什么最后的存活天花根本就不会被倡议消灭了。因为从生物样本来说,天花泄露的可能性已经低的无以复加了,而其作为很宝贵的科研样本的价值却很高,而且我们的确有现成手段能对抗它,所以即便泄露我们也能很好的控制疫情。而且,如果真的这么害怕实验室里那么一点儿天花病原体的话,那么为什么天花病人出现后甚至只有一个医院紧张?(前几年欧洲出现过一个天花病例,感染原因未知,患者死亡,医院进行了自行隔离,疾控的就派了几个人调查了一下就走了)换句话来说,政府根本并不是害怕那么一点天花病毒泄露,要说风险,那个天花病毒患者包括其行动过的路线才是最危险的,政府做了什么没有?基本没做什么,和一般流行病没啥区别,甚至反应还要弱很多。总之,不怕摆在眼前的天花再次自然出现流行的风险,却害怕实验室里一小管子冻干的病原体。你说这是在怕什么呢?怕实验室泄露事故?不可能怕的,比这个危险的多了去了。大家说到销毁天花,各自的理由总是说怕泄露,然后再加上生物武器,说白了,就是看中天花的致病所需的载量很低的可怕之处(天花只需要极少数病原体就能感染人,而人类历史上其它的病毒包括流感在内,其致病所需的载量都没那么低的,天花是唯一一个仅需要数个乃至数十个病原体进入就有相当高概率致病的病原体,而其余病原体基本都是要按万来计算的,同时天花的结构也相对简单。)所以天花唯一可怕的,就是武器化,因为它简单,高效,可控性极强,传播能力强,杀伤力极大,遗传相对较为稳定不易出现极强的抗药和突变(流感就不行)且容易有准备的研制出自身的对抗手段(关键),(而没有准备的对方从分离到测试疫苗就至少好几个月过去了,武器已经产生了最佳的破坏效果)天花是最强的生物武器样本,简直就是大自然的一项奇迹。天花唯一可能造成大规模伤害的,就是武器,或者其规模实验中(这个必然会做)减毒的失败或者偶然的突变,导致初始就是大范围染病的情况。至少就现阶段的技术来说,活性生物武器的研究,还是要依赖于尽可能拟真(环境和媒介和病原体本身)的大规模试验的,而且这些实验必须越贴近其使用目的越好。如果想尽可能避开这样的实验,那就只有两个办法。1:深挖天花,因为天花的其他方面非常稳定,只需要让其特定环境耐受提高一些,以及让现有疫苗失效即可,这些对于现在的生物技术来说不难做到。2:更新武器种类,使其在拥有另外疾病性状的时候,让一部分人群易感。但首先要知道对方的情况。这在当今也很有可能可以做到了,尤其是对于某些人群的某些疾病易感性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的内容比伊波拉什么的可多得多了。当然,最优策略,当然是在第二项没有完全可靠以前,继续保留第一项。顺带说一下,我国研究生物武器时代可能是偏晚的,这又需要很多的积累和很多的经费,我们在这一块的能力肯定是比美俄这样积淀深厚的国家要弱得多的。还有顺带说一下,对人的基因武器不清楚(估计烈性程度不好把握,但是针对人群的易感性肯定可以达到),对植物的基因武器早就普及了(应该说对作物的现代生物武器都是基因武器)所以说别再说什么没有基因武器,只是直接对人的实用化基因兵器是否实装还不清楚,但基因武器已经存在并实用化30多年了。也就是说已经有基因武器了。

    • 家园 都什么年代了,人家懂生物的为什么要跟你掺乎

      三年疫情之后,生物已经是大杀器了,分分钟政治化,杀人灭口的候选人,专家们谁还敢掺乎,吃多了么。

      都是老黄历了,都2023年了谁还扯生物战的事,你看有人问北溪油管么,一回事。还讨论病毒的事,就不是信息监房问题了,是智商问题😁

      今天的热点是chatgpt,你看有真正的AI专家发言么,一回事,因为AI今天已经是大杀器了,没人想当斯诺顿 😁

    • 家园 阴谋论的好处就是,我虽然无法证实,你也无法否认

      中国1999年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无它,中国56个民族拥有大量的样本资源和病种资源,不让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就只能叫“部分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国为什么要贡献自己的资源,不贡献美国人就进不来、偷不到吗?

      因为这个计划你得说明样本来源才有权威性。这是其一。

      其二,可以获得技术交流,其三,也可能对等获得美国的样本资源,至于怎么获得就看个人本事了。

      最后,中国承担了1%的任务。

      结论:拿偷采样本说事制造生物武器的,就是屁话。

      • 家园 更好玩的是这个计划的成果是公开的
      • 家园 9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

        在那个时期任何政策都是比美国人更爱美国的,可能会捎带爱一点中国。

        95年前脚刚谈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后脚就打开所有井盖给美国卫星核查。连核威慑能力都丢失的情况下,生化武器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了。

        /

        所谓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如今再执行一遍的话,恐怕除了G7没有任何国家会加入。实际上2010年代国家就回过味来了,几乎是一反常态的改变了对于整件事的态度,现在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评价是:

        20世纪90年代,随着基因研究的突破,美国军方的基因研究项目越来越向实战的目标迈进。为了确保美国未来的霸主地位,美国军方制定了以基因武器为秘密武器打击敌方的计划。当人类遗传资源的概念还没有为世界人民所清楚时,美国就开始了对亚洲、非洲和欧洲人类DNA的大规模全球收集和研究。它被称为划时代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

        就连现在早已商业化的投放定向绝育灭蚊之前都还要抽检当地蚊子,偷采样品是投放生物武器的第一步,否则就会出现俄罗斯的昆虫带有刚果的病毒这种笑话然后被抓现行。

        /

        不要以为仅仅只是人,生物和基因武器最常见的用途是商业竞争,针对农作物的生物战一天都没停过,大概这也是一种军转民了。

        /

        Worked collaboratively to improve Ukraine’s biological safety, security, and disease surveillance for both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providing support to 46 peaceful Ukrainian laboratories, health facilities, and disease diagnostic site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collaborative programs have focused on improving public health and agricultural safety measures at the nexus of nonproliferation.

        /

        没有各地的NGO,没有当地政府配合,不进来还真就偷不到,尤其是时效性要求很高的情况下。生物样品的存储一直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看看台湾高端,就连疫苗这种玩意都大批量变质。

        没有散布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围绕着中国好几圈的生物实验室,怎么采集足够的样本?官面上的P4实验室全球就四五十个,但是单单美军军方P4实验室都是80-90这个数量级别的。

        /

        内鬼足够多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中国傻子太多了。

        美国人就差把自己干什么拍脸上了都拒绝承认

        国家生物和农业防御设施

        这名字简直就差把我在干啥直说了。

        /

        韩国人不止一次的在机场截获发给蔚山美军基地的炭疽杆菌和鼠疫杆菌

        /

        最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联合国投票是182:1,猜猜那个1是谁?

        /

        最后的最后,某些人不相信任何中文资料,或者看不懂中文,那没办法,只能给出官方态度的英文版本: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三发表的声明

        http://www.chinadaily.com.cn/a/202305/11/WS645bd328a310b6054fad2389.html

        通宝推:青青的蓝,真离,
        • 家园 这两句话串在一起,就是笑话

          生物样品的存储一直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看看台湾高端,就连疫苗这种玩意都大批量变质。

          没有散布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围绕着中国好几圈的生物实验室,怎么采集足够的样本?

          大多数DNA采样都是常温保存,DNA采样不需要保持生物活性。死老鼠与活老鼠的基因图谱是一样的。

          拿疫苗的变质来比喻,就是外行话。

          ===

          打开井盖那个,更是笑话。中国就没有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公约。

          • 家园 生物战只看DNA么?

            生物制品的保存和DNA的保存是等效的吗?

            何况哪怕是DNA样品,遭遇莫名其妙的酶水解是每个生物学生学术经历不可缺少的一环。

            退一万步来说,活老鼠和死老鼠能一样么。

            /

            美国也没有批准,但是也不妨碍同时期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质核裁军。

            /

            友情提醒一下,90年代美国人【第一次】来中国核设施上课教的就是核军控/核裁军,最后形成了【军控司】这种神奇单位,乃至于在今天甚至形成了类似于人民大学吴日强教授这种建议自家先公开底裤的学阀。

            至于效果么...FAS(fas.org)说“九十年代中期,美国情报机构似乎获得了新信息,导致其对中国核武库规模的估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后你就可以看到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年DOD报告都锁死了井弹只有20枚。要知道94年的时候美国国防情报总署还认为中国有818枚核武器,到了96年就只剩140-157了

            90年代,汉奸是可以堂而皇之登堂入室被迎为座上宾的。

            P.S. 吴日强是有微博的,你可以去微博上观看一下此人神论,什么叫做美俄的军控司天天军控别人,我国的军控先控自己,裸奔先脱自己。

            • 家园 你上帖的焦点不是偷采中国人DNA样本么?

              美国人要获得中国人DNA标本很容易,一个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公开的获取。

              另一个就是真偷,NGO帮不了多少忙,或者在中国周围设实验室也没必要,甚至不需要进来。

              NGO撺掇一些中国人,许诺给予美金、绿卡、到美国免费旅游,这事就成了。

              中国不乏汉奸,但你的论证不扎实,容易起到反作用。

              ====

              美国核裁不是因为签下了公约,而是与当时的苏联或俄罗斯签的对裁协议。美国不傻,不会傻逼似的剁自己的手。

              同样,签的全面停止核试验公约,对中国一点约束力都没。中国只是承诺暂停核试验,想要重启不会有半点心理或道义上的障碍。

        • 家园 基因不好说,朝鲜核试验大家都看见了,单方面可以检查朝鲜,不让

          国际检查韩国的美军基地也是有意思。

          敢情美国爹的检查才是检查啊!!!

          朝鲜半岛无核化就是朝鲜不准拥核啊!!!

        • 家园 打开井盖核查?

          哪个地摊小报的故事。

          中国根本就没有参加核裁军,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义务。

          美苏的核裁军这方面有要求,而且是对等要求。哪家因此丧失核威慑了?美国连给MX导弹制定的多基地游动发射方案,发射阵地的建筑顶部都要采用透明材料,确保苏联侦察卫星能拍到建筑内部。最后MX还是放在民兵3的发射井里,位置都是固定的。

          • 家园 见识少不是你的错

            我对于年轻人没怎么看过报纸表示理解

            核裁军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都能划到一起来,可见知识的匮乏。

            当年谈判好不容易才把强制核查的投票降到了2/3多数通过,付出的极大代价之一就是接受核查,否则你要是凑不到3/4反对票,那就是被美国按着随时随地看。不知道你怎么看待美国这种“霸气“条款。

            至于开井盖,这是签了条约后每一个核国家都执行的,学名叫做”De-alerting nuclear forces“,各国立法机构回去不签字那是另外一码事。

            至于中国一个90年代末期空基海基核力量基本是零的国家主动开井盖,我只能说真是没办法。很长一段时间,或者说至少在2011年之前,中国可以被视为不存在核威慑能力。

            What role prestige may play in Chinese calculations today is unclear, but thirty years later analysts still hold that deterrence remains basic to Chinese strategy, although others propagate hard-line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policy. Experts in the intelligence establishment and nonpartisan think-tanks hold that Beijing's nuclear policy is still based on no-first-use and a "limited deterrence" or "second strike capability." Moreover, in contrast to Russian and U.S. practice, the Chinese keep their nuclear forces at "de-alerted" levels, thus avoiding the risks of accidental launch. Citing thes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president Jeremy Stone has strongly argued that "No major nuclear power has been more responsible, in its nuclear doctrine and force posture, than China.

            回忆录里遍地都是,自己搜索能力差看不到那没办法。

            至于自己装瞎子接受年年大豆发瘟而且出现独一无二的孢子年年越冬从南向北超长回流几千公里越过低温高空大气的神经病解释也不肯接受别人在韩国基地每年例行空投气球投放点啥,也是难得了。

            要不是22年太近了,新闻拍脸上,恐怕你连深圳DHL主动投毒都装瞎子。

            https://www.sohu.com/a/524801291_123753

            至于中国官方的证据与声明,外交部说了一遍又一遍,驻法大使直接明确说了病毒起源与人造,你们非得不信,那除了坚定的默念”美国是不会害人的,邪恶的中国才会害人“的神经病言论,我是想不出第二种可能了。

            FBI还年年帮苹果带货说苹果手机安全第一坚不可摧,解开6位数锁屏密码要3年,可惜还是傻子多,人人都信,就是不晓得在海关门口被警察一秒硬破密码的人是什么感觉。

            /

            非得美国自己主动站出来说,啊,我就在超中国投放病毒你才信是吧。

            那你得等了,等美国解体了资料管理混乱了,一堆黑历史解密的时候才能有直接证据拍脸上。

            否则就只有这种间接性的新闻能说明点中国周围的美军生物实验室在干什么了:

            韩民众要求关闭美军细菌实验室 调查美在韩病毒研究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1-09-30/doc-iktzqtyt8987338.shtml

            美军在韩留下“有毒”军事基地 污染超标引发抗议

            http://news.china.com.cn/2022-05/27/content_78239364.htm

            • 家园 扯淡去把

              中国上空大气环流的方向先搞清楚,还韩国基地每年例行空投气球投放——投放到日本还是美国?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正文和附件哪条规定了要打开发射井盖核查的?你家的核试验是在发射井里做的?骗人骗得自己都信了是不是?

              • 家园 恐怕你连什么是季风气候都没法理解

                友情提醒一下,韩国年年用气球向朝鲜大规模投放的新闻还挂着呢。

                中国同时期的De-alerting则是几乎众所周知的情况,那么你猜猜美国军事机构是怎么确认中国的核政策的?

                • 家园 对了,关于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内容怎么不说了?

                  是啊,条约文本和附件都是公开可查证的,一查就知道你的那些东西纯属向壁虚构的扯淡。

                  倒是说说条约哪里规定要打开发射井盖进行查证啊?说啊,不是知道很多吗?

                  • 家园 笑死,你是在劳动合同里找工资数额么?

                    你也知道要看公开新闻啊,韩国22年向朝鲜投毒这么快的例子就忘了?

                    当年上课不好好学地理不好可以理解, 自己去搜一下夏季风向图,真当年年台风是假的不成?

                    点看全图

                    某胖子上台以后舆论管制政治敏感秒删捡气球新闻罢了,中国互联网没有记忆。不过文宣材料总有点剩下的,比如国民党气球战打了几十年这就忘了?照你这说法台湾的气球按理来说根本过不来。https://www.sohu.com/a/320210727_99982959

                    怕你被全文太长盖住了抓不住重点:

                    一开始台湾空飘到大陆的气球较小。由于靠顺风作动力,空飘的距离也不远。从1966年起,台湾方面开始施放【高空】气球,距离【近至福建沿海,远到东北、内蒙古、新疆和云贵】等地,而且将施放气球变成政治仪式。外国“使节”到达金门后,金门方面就安排他们亲手施放气球。 像美国高官杜勒斯到金门活动时,还得意洋洋地拿着空飘气球留影。 由于承载物的体积和重量越来越大,巨型气球也就应运而生。这些有一层楼高的巨型气球升空以后,可以飘到很远的地方,有的甚至被外国人认为是“不明飞行物”。

                    不过搜不到相关信息可以理解,现在中国和气球两个关键词在互联网上已经搜不到什么有效信息了,全被美国打气球给盖住了。

                    /

                    这年头哪个企业傻逼到把工资数额写进劳动合同的?华为都不干。

                    是是是,我虚构我厉害,我让美国国防情报总署改参数,我太能了。我寻思DOD报告又不是搜不到。卫星核查,开井盖是常规核查方式,针对的就是中国这种没技术的国家,你自己都说了美国人打算做个透明井盖,中国没水平做不出透明井盖,那除了开井盖还有啥方式?还是说你觉得我说让美国人自己过来一个个亲手数发射井显得更好看?然后东风5伪装井全是浪费钱?

                    而且你签合同请人大保健招待别人参观厂房库存还写进合同里是吧。

                    我就直说了,美国核武情报头子直接来人把中国看了个底掉,还是主动邀请的,还来了好几次,差不多一年一次,底裤都交代的干干净净。

                    这人以【私人身份】把中国的核设施和核专家看了个遍。都TMD上学术界顶刊了https://pubs.aip.org/physicstoday/article/61/9/47/413439/The-Chinese-nuclear-tests-1964-1996A-combination

                    /

                    墙真tmd恶心,想传一点拍的ppt上来直接给我code 522了,我还是不乱发东西了,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

                    墙内不可能删的这么干净,总是有漏网之鱼

                    https://www.cctv.com/news/world/20010620/522.html

                    /

                    又找到一个墙内相关报道,南华早报跑得快啊,还说的比我清楚。

                    那篇physicstoday的文章讲的是第一第二次的访问,后面还去了7次,里面有什么内容那就只能看谁能弄到他没出版的那本书了。特殊年代,中国核技术保密躺平程度高到美国人都害怕,都主动替中国保密了

                    /

                    香港《南华早报》11月20日文章,原题:美国在保守中国的核“秘密” 五角大楼和美国政界的高官经常毫无证据地声称中国武器开发过于保密。媒体随后会适时地把他们的不满作为事实来报道。不过,眼下尚不清楚中国军方是不是要比美国国防部更加保密。可以保险地认为,一个国家的核武库和武器研制项目属于保守最严密的军事机密。但在这方面,中国对美国政府是出奇地开放。

                    笔者注意到,9月份一期的《今日物理》杂志刊登了一篇讲中国核武器计划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前空军部长里德。他之所以了解这些,是因为他的同事斯蒂尔曼博士1990年获准两次将中国关键的热核武器研发和试验基地看了个遍。斯蒂尔曼还于1991年到1999年期间先后参观7次。斯蒂尔曼博士当时是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技术情报部主任。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就是该实验室研制的。中国人清楚地知道斯蒂尔曼博士是谁以及他想要什么。他提出参观,很快就获准了。他参观了作为中国核武器综合体的主要部分以及几个偏远的试验场。他还看到了武器设计、试验设备以及当时为止中国核试验的记录。

                    为什么中国人要这样做?里德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或许中国人是想威慑。倘若美国了解中国的核能力,它在台湾周边和太平洋应该会保持更谨慎的军事姿态。”北京把国家利益定位为建设,其国内事务要求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军队在政策和设计上都是防御性的。相比之下,美国将国家利益定位为全球,这经常要求出动军队保卫。从军事上来说,美国是所有国家中最具进攻性的。

                    但为什么里德先生现在发表这篇文章呢?笔者怀疑,这是因为他的朋友斯蒂尔曼博士在出版《中国核武器计划揭秘》一书时遇到了麻烦。该书是斯蒂尔曼博士根据本人在华经历写成的。美国政府在2000年禁止该书出版,认为它包含了机密材料。几年来他徒劳地为此打了几场官司。

                    可以说,中情局和五角大楼成功地阻止了公众从美国最前沿科学家那里获取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信息。美国正在为中国人保守后者十分乐意泄露的军事机密。(作者亚历克斯·卢,汪析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