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黄家驹30年 -- 达菲

共:💬179 🌺1759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简单地说

                                  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你的疑问,就是:“有的技能你可以不用,但不能不会。

                                  我之前在一个帖子里谈到李安曾说过,这是把锋利的手术刀。就像前面说的,他能把那些日常生活中琐碎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分析清楚并表达出来,这就是能力。

                                  注意,这里并没有说这些东西都是好的,我也说了,有精华有糟粕。但前提是你能把这些东西分析清楚。

                                  对比起来,比如张艺谋我认为在绝对的导演能力上并不逊李安,但他的分析或解构能力是逊一筹的。他有很好的艺术直觉,但他的本子基本都不是自己写的,都是知名原著或者知名编剧完成的。

                                  而李安的父亲三部曲基本是自己编剧,这还只是出道水平。更重要的是他并不局限于中国文化,像奇幻的《少年派》,甚至捅美国红脖子心窝的《比利林恩中场战事》也能拍出来,这就是能力。

                                  也许正因为剖析的太多了,李安自己也有点审美疲劳,直接去搞4K、120帧这些纯技术的东西试图改变行业,可以说单从导演这个行当来说,李安已经做到极限了。

                                  所以,这种分析和剖析能力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作品和好的文化,但是必要条件。相应的,如果你连剖析自己文化和精神世界的能力都没有,怎么相信你能够传承好自己文化,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更进一步的,如何去影响他人?

                                  比如很多人喜欢看美剧,韩剧,并不都是崇洋媚外,更多的是人家的技术含量信息含量就是比你高。同样讲行业,人家的行业剧可以让干了很多年本职工作的大拿看得服气,我们的行业剧只会堆砌高楼大厦西装革履帅哥美女。中国现在的剧集只有历史剧有刘和平等几个人撑门面,其他的真的一言难尽,像《漫长的季节》在我看来也就是正常水平吧,都能封神了。

                                  另一方面,就是文化同化力了。通俗地讲,即便按流行的帝国想象来说,我们的文化向心力和同化力是不够的。

                                  就算是帝国,按我的理解,帝国的文化特征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因此,不但要有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解析力、建构力和传播力,对于其他文化文明,也一样要有这样的解析能力和同化力。如果没有同化力,那就是重蹈元朝的覆辙,最终还是被人赶出去。

                                  本尼迪克特一个老太太,一辈子从没去过日本,甚至没跟日本人打过交道,仅仅根据日本的文学、影视等等,以及跟一些日本战俘谈话,就能写出《菊与刀》这样深刻破解日本国民性的著作,我觉得这才是美国之所以为美国的根本。当然,如果认为帝国的统治方式就是架起加特林把其他族群全都突突突了,那我建议直接去玩网游。

                                  然后,儒家的问题。儒家并不只是四书五经三纲五常这些东西,儒家在49年以后的中国也并没有消失。简单说,一个田间地头种田的老农民,可能大字都不识一个,但却是一个真正的儒家。我以前用过一个词叫做底层操作系统,就是这个意思。

                                  我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分析和论证,已经有点离题了。我直接把结论说出来:只要中国还有“官僚制”和“阶层跃升”这两样东西,就不可能真正脱离儒家。

                                  而台湾在这方面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参照系。台湾经济发展得早,衰退的也早,所以很多问题他们是走在前面的。

                                  我年轻时候听到郑智化的《补习街》,非常震惊:

                                  在文凭统治的世界

                                  出轨的你就像被遗弃的小孩

                                  一个人在荒唐中长大

                                  在这条拥挤的补习街

                                  在补习街外的世界

                                  课本里教的和现实里所学的

                                  成了一种彼此矛盾的对立

                                  矛盾的对立

                                  读书是为了 父母面子的问题

                                  成绩能证明 老师猜题的能力

                                  你在压力和期许

                                  苟延残喘的样子

                                  仿佛这样的你

                                  永远没有抗议的权利

                                  谁能够挤进那道窄门

                                  谁在门外痴痴地等

                                  谁在操纵这场竞争的游戏

                                  学历是不是教育最终的目的

                                  这不就是说我们么?从此知道原来并不是大陆小孩才有十年寒窗这事情。

                                  2016年的时候台团草东没有派对推出首张专辑《丑奴儿》,里面的主打歌《大风吹》这样唱道:

                                  哭啊 喊啊

                                  叫你妈妈带你去买玩具啊

                                  快 快拿到学校炫耀吧

                                  孩子 交点朋友吧

                                  哎呀呀

                                  你看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啊

                                  那东西我们早就不屑啦

                                  哈哈哈

                                  彼时大陆正是新民族主义思潮方兴未艾的时候,“厉害国”正当红。实话讲,草东算是一个对大陆比较友好的乐团,在台湾有“台北石家庄乐队”的称号。

                                  不过这首歌可以说正是嘲讽那时候大陆的情绪潮流。简单说,台湾发展得早,七八十年代四小龙腾飞,十大建设,精密电子行业大出风头,台湾人是很骄傲的。

                                  不过很快也被“教做人”了,到两千年后,小清新,小确幸,鲁蛇世代这些东西鳞次栉比的出现。台湾年轻人发现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你的生活越来越好,社会的发展跟阶层跃升是两回事。你可能会说这是美国的作用,好吧,反正万事不决皆美国。

                                  至于你举得那几个例子,听上去很有说服力,但细一琢磨,却全然都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朝鲜战争问题,第一个朝鲜战争某种程度上并非我们愿意介入,而是苏联逼迫利诱的结果,是斯大林的示意造成了金日成的盲动。如果不是这样,也许台海今天都不是问题。

                                  毛主席和彭老总当时的理由都是,早打早好,打烂了再建设。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毕竟那时候一穷二白,没有什么可以害怕失去的。

                                  而70年后的今天,早已不是当初了。我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生活水平提升了,坛坛罐罐多了,那想法跟当初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再加上大多数的财富都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而且大多沉淀在房产里,那就更是另外一回事。河里有人用长篇的文字分析到底会不会发生台海战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早就有人说了,判断方法很简单,你看看达官权贵什么时候卷起钱跑路,那就是要打仗了。

                                  然后,八平方的问题,这里你可不要胡说,我国官方澄清了那么多年,当年广场清场的时候没有死一个人。你这里说什么坦克碾上去了,会给人造成什么印象?坦克碾的是空帐篷,而当年的学运分子造谣说碾死了人,当年的四君子之一侯德健却是亲口确认过在广场上没有这种事。

                                  另外,封城的问题,也需辩证的看。简单说,抗疫前半年集全国之力救助武汉,当然是可歌可泣,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一页。

                                  但封城本身,是不得已而为之。群众配合,更多也是一种对“政府不会不管我们”的信念。

                                  而这种信念,固然寄托在党和政府过去若干年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上。但这种东西,也不是可以无限透支的。在后期,这种公信力实际上被玩坏了。

                                  从武汉的危急解除后,网络舆论就逐渐进入一种自满和自大心态中,看着国外“烽火连城”,一个接一个落入疫情的漩涡,颇有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我这里要说一句,我并不反对这种看热闹。但由此引起的各种盲目乐观信号却是危险的。比如认为美国等西方诸国会被疫情折腾崩溃,甚至民众起来造反,中国不战而胜等。这些过头的言论在当时的河里甚嚣尘上,我虽然没有附和,但也没有出声阻止,因为我知道在一个大家都上头的情况下说这些是无用的。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去年年底防疫放开后所引起的巨大舆论风暴以及思想混乱。这里面我得首先说一句,并不只是仓促放开让大多数人措手不及会造成情绪波动和思想混乱,本身三年的封控也造成社会压力和矛盾丛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动不动被封在家里的感觉,只是这些声音被支持强力封控的人压抑住了而已。

                                  所以,所谓“家家户户就老实在家里不出来”我并不认为是什么值得称颂的品质。我反而认为,那些当初嗅到封城信号就当机立断开车逃离疫区的,那个翻山越岭甩脱围追堵截突破几道封锁线回家的陕西汉子,才是不讲道理,才是中华民族勃勃生机的象征。

                                  记得当初韩国世越号事件的时候,媒体报道对一点非常惊诧,就是那些学生们一直规规矩矩的坐在凳子上,连船翻的时候也动都不动。因为广播里直到翻船时还在教育大家“不要动”。韩国是讲究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绝对服从的,结果就是这样,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而之后,显然这种刻板教条的“传统文化”被韩国人自己质疑了,梨泰院等事件里,韩国人的表现跟其他国家、文化的人也没什么两样。

                                  今天看到帽子姐的一段话,觉得讲得很好:

                                  欧洲启蒙运动之后,对民众必须积极参与和关心公共事务的要求一直是各路启蒙思想流派的共识,不要说“莫谈国事”,就连参与政治事务不够积极都是值得耻笑的,直到今天,西方国家也把积极参与投票,了解公共议程作为优质公民的典型特征,与有恒产和有工作并列。

                                  鲁迅为什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就是因为民众对那些折腾自己的行为逆来顺受吗?不关心,不了解,不参与,等到大祸临头了又哭天抢地的,怨得了谁呢?

                                  不是说你知道了这一切就能改变这一切,而是就算你无力改变现状,但了解和认知依然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当你对公权力的运作方式,内部结构,行为逻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当公权力实行的政治行为对你个人不利时,你至少可以设法提升公权力的行为成本,规避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绕开一些制度障碍,最大限度保护自己。

                                  所以,中国人虽然皮实,但也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凝聚力,忍耐力,这些都是优秀的品质,但也不能无限透支。另外,别当列强都是没见识的菜鸟,德国人的凝聚力、忍耐力难道差了?结果如何?列强现在千方百计想让中国拿德国剧本。

                                  而我们在干什么呢?造梦,疫情的时候指望病毒把西方搞死,现在又指望俄罗斯把西方搞死。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个外部力量上,耍小聪明,赌博,这种心态无论如何不是做好了准备的样子。我毫不怀疑在最危急的时刻中华民族仍然能凝聚起所有力量来众志成城,但问题在于之前要付出多少代价?你说要做好跟列强打仗的准备,冬烘先生开出的药方是: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内剥削力度。如此深谋远虑,我总想问问:咋不直接上天呢?

                                  通宝推:有锡,epimetheus,燕人,
                                  • 家园 张艺谋和李安就是文革的区别

                                    张艺谋和李安就是文革的区别,或者可以理解成: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男的就是大气生猛,把握大方向,什么细节之类的就不在意了;女人就是始终抓不到大方向,但是细节绝对到位。就类似郭靖和黄蓉。黄蓉的思维重不重要?重要,啥都可以给你剖析的头头是道,但是没有必要去学黄蓉,因为她把握不到大方向

                                    你知道我是欣赏阴谋论的,我是觉得美帝用李安和韩国的奥斯卡的《寄生虫》,其实都是在团结它觉得可以团结的朋友,能出名的导演,屁股后面都是有人捧的。怀才不遇的导演大把,为什么不红?没人捧自然就不会红,而有人捧,是要看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时势造英雄。

                                    再说儒家百年前就已经被资本主义打败了,儒家已经是完全跪地求饶的意识形态了,那现在跑去学李安有啥意思呢?或者这样说,女的可以去学李安,男的去学李安就掉价了。虽然我很是看不起流浪地球,但是流浪地球和李安比较,我还是会选择小破球

                                    未来,就是强行喂屎的时代了,每个人脑子后面插个管子,搞成Matrix。这种情况下,什么“文化向心力和同化力”,什么“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已经不重要了。你脑子后面都有管子了,我就是要强行喂你屎,你也得高高兴兴的吃下去。今天我喂你鸡饲料,你得吃,明天我喂你猪饲料,你还是得高高兴兴的吃下去。虽然大部分人认识不到,也不会同意,但这。。。就是大趋势

                                    至于打仗那个,疫情就是打仗吧。瞬间放开之前,又有多少人知情,又有多少人预判到位,跑去囤药留床位了。达官贵人的父母,这次也死了很大一把。所以你说打仗可以先看沿海达官贵人什么时候先撤,我是不同意的。就类似普京跑去锤乌克兰,事前能够预测判断知晓的人,是极少数,这些都是绝密的东西。要骗敌人,先就需要骗自己。。。然后什么疫情武汉最初跑路的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更不同意。跑路这批人是利己的,就是邓培养出来的,留下的才是利他的,是毛泽东培养出来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没有我为人人的思维,强制封城是不可能做到的,你花再大的力量去强推,也做不到。能做到就是因为:人民配合了

                                    欧美对我们就是划线,标定我们能达到的范围,然后抑制。他们抑制不了的,就是我们这种不讲道理的做法,这种超越它们预判的做法。

                                    通宝推:崂山一道士,潜望镜,知其何休,闻弦歌,
                                    • 家园 用思想、宗教来统一文化问题多,本来宗教自己就问题多。但可

                                      但可以创造个流行文化:影视、歌曲全世界流行来洗脑。就会有数典忘祖。

                                      还好上下五千年很能打。

                                    • 家园 概念要清楚

                                      张艺谋和李安的区别,并不是什么男人和女人的区别。虽然我并不认为所谓细腻跟男人女人有什么关系,但这里姑且先按照刻板印象,男人普遍比女人粗糙,女人普遍比男人细腻好了。

                                      张艺谋除了出道作《红高粱》普遍被认为有男子气概外,他的其他作品并不是以男子气概闻名的。比如《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被人说只关注那些后院、闺房里的东西,也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阴暗面,这里面阴气更重还是阳气更重自不待言。

                                      张艺谋的特长是风格多变,且造型能力超强,这使他能驾驭的题材多样,且能跟上几乎每个时代的脉搏,这让他作为一个导演几乎很难过时,活跃了四十多年创作力依然不减。所以当年一群球粉指着张艺谋鼻子嘲你为什么拍不出流浪地球的时候,转头就在今年被教做人了,这就叫说什么来什么。

                                      所以,张艺谋当然能拍男性气概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只能拍这些,更不能说他以此见长。张艺谋最出名的标签恐怕是“谋女郎”,你觉得一个以谋女郎闻名于世的导演只会大气生猛吗?想想也不可能吧。

                                      而对李安来说,我并没说过要去学他,而是说我们的机制里面,为什么没有诞生这样分析能力如此精准细腻的导演?李安并不是没有缺陷,他的缺陷是建构力不足,这也是岛民的普遍问题。但没有细腻的分析能力,事实上也就没有能力构建宏大,因为很简单,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是由细节组成的,好莱坞影片最后的人员名单都是密密麻麻,这里面都是细节。

                                      而很多大气的人,其实都很细腻,比如毛主席虽然说话做事豪气干云,其实他非常细腻,不细腻也打不了胜仗,也不可能让那么多精英人杰俯首听他指挥。细腻和大气,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并不矛盾,且都是必要的。比如麦克阿瑟战后在日本是超越天皇的存在,简单说那时候全日本要说只有一个男人就是麦克阿瑟,他就是皇帝。但麦克阿瑟能如此驾驭日本,靠的就是本尼迪克特这个老太太细腻的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破解,否则美国不可能如此轻松拿下日本。

                                      至于流浪地球,我早说过,这是个苏式体制思维指导下拍出的片子,很有意思的是现在文艺界有股很大的力量试图给苏式体制背书,也不管苏式体制曾经搞死了超级大国苏联快三十年了,我觉得你可以在这里发挥一下阴谋论。

                                      至于寄生虫和李安的问题,好莱坞本来就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韩国人能在这些年得到重视,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好莱坞自己创新能力不足,漫威一家独大不仅让其他国家吃不消,连好莱坞自己的大导演都出来说漫威模式不可持续,为了自己的产业求存也要吸引其他国家的优秀创作人员。

                                      所以亚裔在疫情之后四年中连中三元,有没有笼络的成分?当然有,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好莱坞自己的创新已经死了。甚至赵婷的《无依之地》是个直接批判资本主义体制的片子,也能拿奖,因为艺术过关。当然,我批评赵婷的政治立场,但影片本身是没毛病的。

                                      然后,儒家的问题,儒家并没有被资本主义打败,你没听说过一个词叫“儒家资本主义”吗?四小龙基本都是儒家资本主义,儒家并没有死,还借尸还魂了。

                                      至于大陆,49年后儒家也没有死。文革文革,如果没有儒家,文革去革什么呢?破四旧,批林批孔是说着玩的吗?儒家并不是阑尾,说割就割了,它是血脉里的东西,要革除它起码三四代的努力。可惜,文革只有十年,连半代都不到。

                                      至于未来的文化传播,我觉得你太悲观了,比如所谓大数据喂屎的问题,从15年提出IP+大数据战略的口号,到20年疫情后文娱转向大数据模式崩溃,满打满算这个idea也就流行了五年的时间。五年里是出了不少屎,但也被骂了五年,不仅从业者骂观众也骂。到了疫情开始后资金链断裂,加上爱奇艺迷雾剧场等出现《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这样的佳作,文娱领域已经全面向品质方向回归,到今年又出现《漫长的季节》《狂飙》这样的全民追剧浪潮,春节档、暑期档电影也都创了或者正在创新高,哪里那么悲观。

                                      至于疫情跟打仗,疫情比起打仗还差得远,首先疫情不会担心你的房子被炸掉,就算跑了回来房子也是好好的,也没有人打砸抢,打仗你确保会这样?至于防疫放开没有牵扯到公平性和信息透明的问题,这是我认为这次放开过程中做的最正确的事,虽然引起巨大牺牲但是没办法,因为这个公平性问题会摧毁公信力的。

                                      但打仗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了过去那些年达官显贵卷了多少财产出去了,人就算不知道是不是真打什么时候要打,也没耽误他们转移财富是不是?

                                      至于封城之际自己离开武汉的,这里你事后诸葛亮了,你印象里的防疫律令犹如天条不可触犯不能越雷池一步那是后来的事情。封城是个非常艰难的决策,人类史上绝无仅有,政府也没有把握一定行。

                                      那时候是22号已经陆续有人离开,23号上午十点正式关闭飞机铁路,而23号直到下午高速公路才完全关闭,在那之前出去的人,只要没有发热咳嗽症状的,都无可厚非,都是合理合法的。据统计那两天出去的有30万人,也没有人事后追究他们责任。

                                      而留下来的,无非是相信政府能处理好,或者没办法走,或者自己本就不想走。至于离开的,实际就是放弃了政府的保障,完全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未知的风险自己承受,这算是自己用行动践行了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个理念。

                                      从结果来说,从封城起到半年,可以说服从是正确的,那段时间无论政府到人民的表现都可歌可泣。但后来这个事情已经往天平的另一侧倾倒,到后来完全被玩坏了。世界上任何责任都是有边界的,政府并没有无限的能力为人民兜底,人民也没有无限的义务服从,而防疫后期这种平衡完全被破坏了,变成了一种教条。

                                      所以天平失衡是迟早的事,所以早期选择听从政府安排的人没错,自己出去搏生路的人也没错。而到了后期,在系统明显已经维持不住出现失控迹象的情况下,还在将防疫视为天条不可触犯的,就已经是不理智了。

                                      而这里的心态,正如我所总结的,除了一部分确实是单纯质朴之外,无非是这样几种原因:一个是心存幻想,比如靠病毒搞死西方,我们坐收渔利,在家里蹲几年然后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崩溃了,我们出来收割世界;另一个也是心存幻想且不愿面对现实,即认为疫情之前已经开始的经济下滑是因为贸易战跟疫情,等疫情过去,我们还能回到2019。而这背后的思维其实还是“阶层跃升”的念想未断。

                                      所以,想靠不断延长防疫以拖待变的机会主义心态,才是真正的邓思维。毕竟当年承诺“共同富裕”不就是阶层跃升的另一种说法嘛,政府承诺了的,所以延长防疫就是保留这个念想实现的可能性,没毛病。可惜,政府虽然说了这话,但没人能“保“你阶层跃升,就像没人能保你防疫到天长地久一样。

                                      至于说欧美预判不了我们,也是想多了,欧美是old money,对于人有钱了会有哪些小心思比我们清楚多了。如果真预判不了,那佩洛西为什么会窜台呢?

                                      认为他们预判不了,是你不了解欧美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欧美了解你的方式,一个是本尼迪克特那样的分析,一个就是不断来刺激你一下,这就是实证,就好像物理学里的碰撞试验一样。

                                      不然你觉得他今天发个嘴炮,明天过一下台海是为了什么?佩洛西敢窜台,本身既是试探的结果也是一种更高级的试探,结果依然证明了,对方料的没错。

                                      至于说防疫,欧美没料到我们齐心协力战胜了武汉疫情并且能忍受这么长事件的封控没错,但我们也没料到欧美疫情那么惨烈死了那么多人却还没崩溃是不是?所以还是扯平了。加上我们从上到下高度的服从防疫第一长达三年的时间,却最终也并没有扭转病毒的自然规律,这算出乎了谁的意料呢?

                                      所以我是不会把这种服从性当成制胜法宝的,服从当然是重要的,但僵化的服从性就是自戕。抗美援朝的时候,霉菌俘虏我志愿军战士,审问出来的信息让他们大吃一惊,即一个普通基层战士也能了解高层的战略战术,这对美军来说不可思议。可人民军队就是这样干的,一个普通士兵也能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实际上体现了更高级的战斗力,《功勋之李延年》里也同样体现了这种高度的民主和灵活性。

                                      而一种片面强调服从的僵化体制,一定是讨厌这种民主和灵活性的。具体的,看看明末,清末,都能看到这种僵化。当一个体系只能以这种僵化的“服从性”为傲的时候,可能说明它真的没有多少底气可依仗了。我要声明的是,事实并不一定如此,但这种观念肯定是错的。

                                      通宝推:有锡,Swell,燕人,
                        • 家园 阴谋论不能够服人

                          你对台湾的艺术创作偏见太深,而这个偏见的基础是你的阴谋论。

                          可惜。

              • 家园 中文歌没死,死的是创作土壤

                打个比方,春晚不好看,就意味着没有文艺人才了吗?显然不是。

                • 家园 我认为是文理分科导致的问题

                  文理科都是需要智商天赋的,甚至文科比理科更需要智商天赋。可是你看看在人文社科的都是什么玩意,有天赋的寥寥无几,绝大部分还智商低,智商低也就罢了,还大多出身于有钱有权的家庭,再加上扭曲的特色政治,不是屁股歪就是精神错乱,反正就是不接地气。看看这些年的电影就知道了,票房前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基本都是非科班出身。

                • 家园 唐诗宋词皆有死,贝多芬莫扎特也是,流行歌曲也是

                  曾经流行的东西,达到了高峰,穷尽了变化,死亡也就不可避免。

                  这跟创作环境没啥关系。司马迁那个环境还能写出《史记》呢。西方现在挺自由吧?怎么出不了能与贝多芬莫扎特相提并论的音乐家了?

                  流行音乐红火的年代,年轻人虽然不至于卖肾,但是攒钱买随身听还是件大事,为此偷盗犯罪的新闻也不是没有。现在么,走在路上的年轻人追剧打王者农药的更普遍。流行音乐再好听,只怕还是比不过农药的。

          • 家园 我推荐几个吧,海来阿木

            应该是这几年最有名的作曲者了,他的歌精品不少,《不过人间》《别知己》《烟雨人间》等,凉山彝族人玩流行音乐的歌手乐队很有几个,似乎成为彝人成名之路了,他们的歌从彝族民族唱法里汲取了不少养份,很🈶特色,《带我到山顶》是太阳部落的歌,吉克隽逸唱红的。

            《公子向北走》原来是女声,男版改成《小姐向北走》,我喜欢东北一个酒鬼网红棉袄姥爷的MV版本,拎个酒瓶跌跌撞撞的边走边唱,很合歌意。

            https://m.toutiao.com/is/iAG5LKc/?= 少抽一支烟都唱不出这沧桑…#公子向北走 #棉袄姥爷 - 今日头条[URL=https://m.toutiao.com/is/iAG5LKc/?= 少抽一支烟都唱不出这沧桑…#公子向北走 #棉袄姥爷 - 今日头条]小姐向北走[/URL]

            《把酒倒满》四个酒鬼半夜在马路上唱的视频版本不错,酒助豪气,《滴答》尤其好,是叫侃侃的女孩唱的,旋律很美,词曲俱佳,这几首我在下面帖子里说过。

            还有像《大风吹》《杀猪刀》《忘川的河》《桥边姑娘》《踏山河》《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笑纳》等都流行过,可以听听,就是按以前话说烂大街的歌了。

            前两年有首无厘头的粤语歌《六婶,三太公》走红,好多抖音女孩用这首歌拍搞鬼脸(emoji)视频,查了下是许冠杰唱的香港老电影《打雀英雄战》里的插曲。

            还有大话西游里的《一生所爱》这两年也挺红,意外地觉得特别好听,以前看片子竟然没印象。是上年纪的缘故?。

            近几年的流行歌曲我听的不多,既不知歌名,也不知歌手,听到觉得好听和还行的大概就上面说的那些。

            海外也能上“抖音”“西瓜”吧,或者上“B站”,用上面我说的歌手名,歌名搜搜就能搜到视频版本。

            关键词(Tags): #棉袄姥爷通宝推:铁手,一刻馆皆様,
            • 家园 一生所爱红了快三十年了吧

              您老后知后觉

              我在车里面放这歌,我儿子第一次听完之后问我,爸爸这个歌是唱孙悟空的吗?我简直被镇住了。他是完全不懂粤语的,中文都不咋滴,那时候才七八岁,居然第一次听就知道这个是唱孙悟空的。

              • 家园 我听歌的口味蛮挑剔的

                我的意思是说《一生所爱》应该进入我可以一直回味的宝藏歌单,而当时印象不深,像黑豹,郑钧,港四大天王都不是我的宝藏歌手。

                • 家园 影视作品啊,那你听过陈光荣的Silent Night 吗? -- 有补充

                  电影《伤城》,不记得故事了,只记得空镜中的歌。

                  主演电影《伤城》原声大碟

                  Chan Kwong Wing (陈光荣) - Confession of Pain (伤城) (2006) [FLAC]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香港当年有很多作曲家 写过很多红极一时的名曲 -- 补充帖

                  他们也经常给影视剧配曲编曲,象顾嘉辉、黄霑、胡伟立、黎小田、陈辉阳、陈光荣、卢东尼、卢冠廷、雷颂德,伦永亮。

                  陈光荣拿过很多奖,象头文字D、无间道、风云。

                  郑伊健陈小春唱他写的歌大红。

                  通宝推:铁手,
                • 见前补充 4914064
          • 家园 影视里都是才子佳人神仙魔怪帝王将相,配曲自然情意绵绵

            说唱有两首新歌很有气势,凤凰传奇版的《山河图》《海底》。

            还有老歌新唱编曲不错的两首,孙楠郑云龙版的《风往北吹》韩磊版的《悟空》。

            那天晚会上看到徐小凤(女中音)想起来朱逢博高音的亮丽,然后听到她先生施鸿鄂唱的一首《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雷锋之歌》,歌声热情豪迈自豪。

            若说乐曲,不知道有没有喜欢进行曲的,象阅兵时军乐队演奏的礼仪庆典曲目我基本会唱,跑步健身时哼《人民军队忠于党》《人民海军向前进》节奏正好。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展开来说下

            铁手的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将我难住,因为我平时不太用Spotify,为这个问题我还专门上去看了一下,那些Chinese top hits好像确实是偏软偏流行,芭乐居多,什么乌梅子酱之类的赫然在目。

            首先我想明确一下的是,铁手想给自己孩子推荐的是什么样的音乐?如果说想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味道,那么有两种理解:

            1. 是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有中国氛围的。

            2. 是当下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年轻人喜欢的、在听、在唱的音乐。

            这两种严格说是有区别的,如果是第一种,那么似乎应该是民族音乐、中国风或者一些经典老歌。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问题就复杂一些,涵盖的范围就更广,也更难回答。

            从你的描述,似乎小孩更喜欢一些有节奏、有力量的歌,对于抒情性太强的不是很感兴趣。那么我确认一下,是不是这类歌曲比较符合口味:

            法老和Knowknow合作顶级Hit song,巅峰对决曲目曝光

            如果是这类音乐的话,其实选择并不少,但出现在大热榜单的机会可能未必很高。因为大部分中国听众还是比较喜欢抒情类、旋律流畅的。上面这类歌曲年轻人喜欢的多,但现在听音乐是个分众化的事情,这类音乐的数据未必能比过乌梅子酱这类大热歌。另外,上面这类歌曲其实跟当代西方流行音乐其实也没有太大区别(没有说不好的意思)。

            这就要说到我下面想说的一个话题,就是当代世界文化,处在一个全球化和地域化双重崩解的时代。曾经我们以为全球化会加强全人类的共同认知和喜好,全球的人们大多数都会最终喜欢一类东西。

            于是,当下流行的就是我们要去追求的,这就造成了大家一窝蜂地去卷一类东西。最典型的就是本世纪初以周王陶林为代表的一众歌手都去卷R&B这条赛道。

            不能说这类歌坛“大跃进”没有积极意义,但最终的结果,虽然周王陶林确实打出了一片天,但最终却被网络歌手、选秀歌手等一起“逆袭了”,一个刀郎杀得整个歌坛鬼哭狼嚎,甚至激得那英要靠大字报式的批判来抵抗这种“逆潮流而动”,全然不顾当初她们这批流行歌手就是借着时代的东风才挣脱了体制束缚的。

            所以,蔓延在这些年流行歌坛的正如我上面所说,是个群魔乱舞的时代。但当下的形势与过去又有不同,曾经无比堂皇的全球化正在崩解,对未来世界的共同化想象正在消失。相应的,一种全球化的审美需求和塑造也在退潮。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民族或地域音乐的崛起,原因正像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这里我想指出的一个迷思是:民族化或者民族国家运动并不是全球化的对立面,而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有了民族国家之后才有了全球化,而不是反之。

            这本是常识,正如赵鼎新总结的,民族国家和民族运动不是一个发展地域、本土文化的过程,而恰恰是一个消灭、兼并地域、本土文化的过程。正如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正是消灭地域文化、树立中央集权的过程一样,《英雄》中始皇说:“一个剑字竟有九种写法,等我得了天下一定要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统统去掉,只留一种,岂不痛快!”

            所以,大一统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必然只能树立一种或几种文化样式作为代表,这既是统一认知的需要,也是权威的体现。相应的,其他的文化样式必然要遭到压抑。正如前些年有一些舆论说春晚怎么老是东北人、北方文化,根本找不到南方文化元素,南方人根本不爱看。

            这种地方文化部分强势化、部分弱势的局面,是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也是难点。正如以南方文化为背景的《狂飙》,既有早餐吃肠粉、喝茶的桥段,也有大年夜吃饺子的桥段,可以算是一种刻意为之的“和稀泥”。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要鼓吹文化多元化和多样化,正如美国鼓吹文化多元,到现在几乎完全将流行文化话语权让给了黑人一样。现在在美国流行音乐市场嘻哈音乐占到了半壁江山还多,而嘻哈是纯黑人的东西。

            而中国当下的趋势,是与世界流行文化深刻相关的,我的判断就是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双重崩解,简单说就是,所谓世界主流的潮流,在中国也必然能找到映射,比如近些年在中国说唱音乐也一样很火,上面的法老就是中国说唱的OG之一。

            但同时,那种线性进化论的意义没有了,即所谓“主流”也只是满天星斗中的一颗,而不是一棵粗粗的树干。另一方面,当全球化的经济基础退潮,其同样造成在全球化方案下的大一统文化样式和话语体系褪色,相应的,原本被压抑的地域文化和边缘文化将趁势崛起。

            这其中的标志,就是原本在过去二三十年中一直在地下苦苦挣扎求存的独立音乐、地方音乐和实验音乐走向主流和公开化,而过去那些以传统唱片体系和综艺造星为基础的唱演体系,慢慢只能变得橱窗化、庙堂化,几乎只在综艺里生存。而原本被边缘化的音乐节、livehouse和现场体系,正在走向主流化。

            而这种情况下,将造成的情况就是“中国”、“世界”这两个形象将越来越变的模糊和暧昧,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让我们越来越迷糊,到底什么是民族的,什么是世界的?你用个中国鼓,五声调式,穿个青衣做个揖就算民族么?

            同时,“世界”也变得模糊,你说唱、R&B、灵魂,就是世界、主流了么?也未必。音乐的分众化不可避免。

            那么,到底是“中国音乐”,这个问题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如果从传统的角度来讲,甚至可以说传统的中国音乐就是不讲究强节奏、力量的,这与年轻人的听觉爱好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但从一个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这个问题就不那么难以回答了。简单说就是当下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听、在唱的音乐,就是我们需要的音乐。

            那么现在回答铁手的问题:

            1. 过去几十年的中国流行音乐,经过这些年综艺节目的不断洗礼和翻炒,已经差不多潜力穷尽了,你爱听,不爱听,都是那些歌,没有什么新意了。

            2. 当下和未来的中国音乐,大致的格局是摇滚/独立音乐与说唱音乐二分天下,与美国类似。

            3. 说唱音乐,推荐GAI的,无论是当年中国有嘻哈上一鸣惊人的《假行僧》《空城计》《一百零八》《虎山行》等等,还是后来综艺节目上的《沧海一声笑》《兰花草》等,还是他与别人合作的如《江湖流》等,还是最近专辑的《威远故事》《杜康》等,都是佳作。且都符合铁手的要求,有节奏,有力量,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更难得的是有其他充斥着房子、女子、票子的嘻哈音乐中少有的江湖、草根味道。

            4. 独立、摇滚音乐,因为歌手、乐队、类型太多,难免挂一漏万。

            独立音乐当然首推万能青年旅店,两张专辑《万能青年旅店》和《冀西南林路行》都是神专,网上到处都有,我就不贴链接了。

            如果说想要比较全面的浏览一下,那么当然是综艺节目最为便捷,如《乐队的夏天》两季,去年的《我们民谣2022》等。

            如果看节目太累,也可以看一下网友的集锦。这是“表情银行”乐队和两位德国朋友一起做的2021、2022两年的中国独立音乐的集锦。两位德国朋友本来是对中国音乐一无所知的,最初是受了表情银行两位中国乐手的影响,看了《乐夏》第二季,随后不可遏制地爱上了中国的独立音乐,于是做了这些集锦。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歌曲风格非常混杂,并且相对比较小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取:

            德国乐迷心中最佳中国2021新歌(上)|2021 Best songs|德最

            德国乐迷心中最佳中国2021新歌(下)|2021 Best songs|德最

            德国乐迷心中最佳中国2022新歌初选歌单|Best songs of 2022

            2022年度国产独立音乐盘点|德国乐迷最爱的年度国产新歌

            5. 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年轻人的口味,那么推荐一部综艺:B站2021年的《我的音乐你听吗》:《我的音乐你听吗》

            这是一部B站发掘年轻音乐唱作人的综艺,所有的歌曲都是年轻人自己写的,虽然很多很稚嫩,但能非常直接的反应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尤其很多是有异国教育背景的,可以看到他们在多重文化背景下如何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找到自己的爱好、方向和志趣。

            PS:也说个题外话,铁手这贴为什么在主贴分页展开的时候是看不到的,只有在我点开邮箱链接可以看到,是不是bug?

            通宝推:铁手,假设,绿色蔬菜我的爱,天狼星,zwx650,翼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