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已修得(Issued!) -- 年少亦菲的粉丝

共:💬100 🌺1085 🌵4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我也不想多说

            大家也算是朋友一场,咱们别害人家。

            从小就经济自由,确实容易玩物丧志,但是也有好处,不被小利所诱惑,志向远大。另外有家人铺路,起点就是罗马,更有机会走到梵蒂冈。

            我只是不去吹捧这种制度,谈不上反对甚至反感。当然更不仇视这些具体的人。

            像您这种帖子体现出来的胸怀才是我认为这个网站应该有的平均素质。很多追着人家骂的我多少有点吃惊。所以我说世道变了,我们当年还好装一下的现在都不装了

          • 家园 高兴就好

            想润的就润,绝交不出恶言。

            不想润或润不了的留在国内的,过好自己的日子,为保证自己的生活经营好身边的环境。

    • 家园 年轻真好

      和你一段顺口溜:

      老二中年软如肠,夜半叹息躲茅房;

      忍气翻看西西河,偶遇一夜九次郎。

      年少不知青春好,辞别亦菲奔他乡;

      能去美国算个鸟,屌硬才是真霸王。

      真可惜了你这精壮的身子,去了美国怕是要白瞎了。

      通宝推:住在乡下,渔人出海,七天,偶卖糕的,年少亦菲的粉丝,
      • 家园 第一次见拿个签证乐成这样的

        就像马海豹当初见了刘亦菲似的

      • 家园 兜里有钱,在哪都年轻

        海华都说中餐好,是不舍得吃贵的外国饭。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去北京,一天三顿天津包子、大碗茶,回来说北京人吃得不好,那不是笑话吗。北京饭店你都不舍得进去,咋能说北京餐饮不行呢。北京餐饮比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好多了。

        女人、餐饮一回事。美国,或者大城市,可能贵点,但是只要钱到位,质量不会差。

        你们中年人,多挣点钱,软如肠的老二,也能被对方搞硬了。所谓油腻就是没钱的意思,有钱就是霸总大叔了。男人的性功能,主要就是 【你拥有的钱vs对方对钱的需求】。你们这代人,应该都不少看过当年的小黄书《废都》:

        妇人说:我真还没有这么舒服过的,你玩女人玩得真好!

        庄之蝶好不自豪,却认真他说:除过牛月清,你可是我第一个接触的女人,今天简直有些奇怪了,我从没有这么能行过。真的,我和牛月清在一块总是早泄。我只说我完了,不是男人家了呢。

        唐宛儿说:男人家没有不行的,要不行,那都是女人家的事。

        通宝推:潜望镜,箪食瓢饮到中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对于多数母语汉语的富人,花钱还是国内舒服

          假设你财富自由,只求消费,往往同样的钱,在国内花得更爽。因为单位时间劳动,中国更便宜,所以反过来,就是同等钱买的东西更多。前面加的定语,是因为外国人语言障碍,有些消费享受不到或者更困难。

          反而是要挣钱的打工人,去美国更划算。

          • 家园 国内外的消费,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首先国外有个地产税,这是国内没有的刚性支出(租房也要为房东出)。

            另外国外农贸市场(Farm Market)的价格往往比超市还贵。所以国内早市和地摊上能找到的价格,在国外是找不到的。

            故而国外的基础消费就高,像国内农村或小县城那样一个月1000块人民币搞定,比较难。

            --------------------

            一旦跨越了上面这个层次,国外超市的商品价格,与国内超市同等质量的商品是有可比性的。不过国外的农产品价格比国内要高不少(质量也比国内的农产品好),基本生活费用还是比国内同层次的人群要高。

            --

            如果跨过了在吃喝上省钱的层次,可以做到想吃啥就买啥(自己做、不含下馆子),则国外就有优势了。因为国外的商品、包括农产品质量更有保证(买到假货的可能性小得多)。但是一旦涉及到人工,差距就大了。普通收入的中产,轻易是不敢请人到家里做些修修补补的事情的,家里的很多事情都要学着自己做、或者坏了也只能将就着。

            ----------------------------------------

            如果生活再上一个档次:对生活品质、品牌有要求。国外就有优势了。有些在国内搞得挺高大上的品牌,在国外是平常、甚至低端品牌(比如H&M),比国内便宜得多。

            而国外的多数大牌(除一线奢侈品品牌外),不仅标价就比国内低,而且过节、换季的时候会有很深的折扣。只要有经验,3折很平常,找到2折甚至更低的折扣都是有可能的。而这些品牌在国内,为了保持身价,往往是不打折的。

            另外,国外品牌(包括酒店、餐馆)的质量稳定性更好、下限更高。

            所以说,到了这个层次,同样的钱在国外更容易保证生活质量。

            ------------------------

            如果有钱到可以随便消费奢侈品,国外就更有优势了,因为国外的奢饰品价格比国内低得多。

            如果只有钱、而没啥权的话,国外用钱能买到的东西更多。比如说,你可以买枪、甚至买炮。

            再举个例子,我有次去一个伊朗朋友在墨西哥湾海边上的家里玩,照了几张照片发给国内的堂哥(小县城中学副校长退休),堂哥立即惊呼:这种景区也能盖房子吗?前阵子国内因为秦岭该别墅的事情刚刚处理了省委书记。

            相对来说,如果钱足够多的话,国外能够限制你、约束你的东西要少得多。

            通宝推:Swell,蛋卷俱乐部,
            • 家园 想补充一下---消费的自由度,是手头活钱和物价的关系

              西方普通人名义上收入不错,但是税和保险等固定开支一扣,就剩不下几个活钱了。有时候显得不如中国同阶层的人手头宽裕。

              但是----对比中西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中国现阶段,手里有宽裕的活钱应该是一个空前绝后的特殊情况。

              比如说我父母,02年退休的,当时退休金每人六七百,现在涨到四千不到。但是但是但是,他们有一套福利分房,花了几万元之后买断。房子地段奇好,离全市最好的医院,最好的百货商店,最好的中学,走路都用不着十分钟。几年前,他们腿脚不太方便,就置换到偏远一点但是环境很好的小区---就是说,我父母的生活质量,不仅仅靠那点退休金,等于还有一笔2百万的额外津贴。

              再比如说我一个亲戚,哪一年记不清了,肯定在北京奥运会前,在北京南四环买了一套房子。我去玩的时候,那个环境就是农村,荒凉得很。我问他,你怎么买到这么一个地方?他白了我一眼,我倒是想买在王府井,你赞助吗?但是但是但是,几年后,地铁站建在他家三分钟处,商场等配套措施如雨后春笋-------就是说,我这个亲戚的生活质量,不仅仅靠他的收入,等于还有一笔七八百万的红利。

              还有一个现阶段的优势不可不提,不拿死工资的人,个人收入所得税国家监管很松

              ----不过,随着高速发展期的结束,加上税务不可避免的强化,中国人手头会感觉更紧(当年每个月挣两千,还一千房贷,很快,一方面收入增加,房贷越还越轻松,一方面房子价值在涨,心里美滋滋。现在每个月挣两万,还一万房贷,工资不涨,房价也不涨)😭

            • 家园 什么是贸易项下自由兑换与资本项下自由兑换?

              1944年建立的全球美元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没有崩溃,而是升级了2.0版本,只是去掉了黄金,删除一条规则而已,其余的99条规则继续有效。现在我们其实处于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中。

              什么是贸易项下自由兑换与资本项下自由兑换?

              赌场就是游戏,游戏就是赌场,200个国家都在赌场里面玩。

              贸易项下自由兑换就是你消费了薯条可乐自助餐开了房间叫了服务,你出示二维码,赌场嘀的一声收款成功,能这么操作基于你同意了赌场与银行签订的就你的单次消费扣款的协议。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就是你签署了同意赌场按需随意查询划扣你的银行卡的协议,你一查银行卡余额为零,你问怎么回事,叠码仔推来一手推车筹码,告诉你你的钱都在这里。你点点头,觉得无所谓,反正筹码也是随时可以换成钱的。

              说回货币战争,人民币与美元的局面大致就是上面这样,人民币的对手不仅仅是赌场老板,还要加上他所控制的所有客户的银行卡余额。在中美争霸的大局中,其他国家就这样“被代表”、“被站队”了。

              ————

              接宝地码字。回两句相关内容,据说日本达到高潮的时候,扫大街女工都背着LV,按照哪位河友的名言,人人都上教培相当于人人都没上教培,套用过来,人人都用LV相当于人人都没用LV啊,况且奢侈品穿戴是为了给人看的,美国几个人认识你?20岁的背LV显老,30岁的时候没钱有虚荣心,40岁的时候没虚荣心有钱。。。也是蛋疼😣

              • 家园 和平年代,百姓平常过日子的话题都要上升到政治高度,是一种病。

                名牌,其最首要的特征是质量好(当然质量和价格不是线性的)。比如说:有些款式的女鞋,大牌既美观又轻便、而且穿起来非常舒适,普通品牌则既不好看又笨重、而且磨脚。再比如,一个LV包,可能用10年基本不变样、而且不过时。

                所以很多人买名牌,首先追求的是质量。举个反例:有个大牌(好像是Fendi),有个时期过于追求品牌推广而在质量方面落后于竞争者,被消费者抛弃。新的总监从质量下手重新塑造品牌,才让它活了过来。

                但是,前面提到:大牌的质量和价格不是线性的。消费者为了名牌的质量要付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到底值不值?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话题:个体消费的sweet point。

                打个比方:泰国香米的平均价格大约0.5美元/磅,加州国宝米的价格大约1.1美元/磅,后者比前者的口感好很多。如果你年薪3万,选前者是理智的行为;如果你年薪15万,则后者才是你消费的sweet point。因为每磅米省下的6毛钱,相对于你的总体收入和消费可以忽略不计。

                同样的道理。一双女士靴子,中档品牌100美元,名牌800美元。要不要多花700美元买个舒服?首先取决于这700美元相对于其他支出,是不是一个大数目。

                打个比方,假如一个1995年的日本女工,月薪税后1500美元,房租水电700美元,交通费100美元,吃饭200美元,化妆品100美元,其他消耗品100美元。那么如果她想买一个600美元的LV包,需要砍掉一切其他开支,勒紧腰带攒2个月。

                再打个比方,假如2005年的一个上海小白领,月薪税后5000,房租水电2000,交通费300,吃饭800,化妆品500,其他消耗品500。那么如果她想花9000买一个LV包(按10年价格翻番算),需要砍掉一切其他开支,勒紧腰带攒至少10个月。

                所以说,奢饰品的消费,对于高收入高消费的人群,更加容易一些。顶峰时期的日本,收入高(95年平均410万日元)消费也高,一个LV包当时的价格,对于普通女工来说,并不一定吓人。

                同样的道理,对于多数第一代海华来说,一个LV包的价格(现在按3500美元算),并不吓人。毕竟一套差不多的房子每年的地税,就不止这个数,而且要年年交。由于大陆移民重视教育、自身素质又高,所以第二代普遍比第一代强(我身边刚刚有两个小藤毕业的孩子,本科毕业就直接拿到40万美元以上的offer),就更不是问题了。

                所以海华在海外买名牌,多数情况不是给别人看,而是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尽量追求舒适

                更何况,我在上一贴也说了:除了一线奢侈品品牌(古驰以上),其他名牌在美国经常能找到很深的折扣(2折、甚至2折以下)。买名牌、享受名牌的质量,并不一定多花钱。

                通宝推:蛋卷俱乐部,
                • 家园 薛定谔的有钱态

                  在内地商场买手表,可以体验到王石的老婆所向往的贵族范

                  田朴珺还提及一个细节,她在英国的一位朋友家,需要WIFI密码,于是管家用手托出一个小银盘,上面放着一张纸,纸上就是WIFI密码。整个过程都是无声的。

                  当年据说香港便宜很多,于是我们就去香港买,模糊记得是一个两三平米的小门脸吧,堆在一起凌乱杂乱,消费体验极差,恨不得是买了个假货,也没有便宜多少。

                  如果有钱到可以随便消费奢侈品

                  如果是品牌折扣店奥特莱斯那也不算奢侈品了,买个巴宝莉的体恤当睡衣穿,或许还不如三枪牌纯棉穿的舒服。

                  • 家园 你们这些大领导,离正常人生活太远。知道奥特莱斯卖的是什么吗?

                    Outlets卖的,主要有两种商品:一是正品的过季货集中起来甩卖----不过这种商品很少,需要沙里淘金的功夫;二是品牌专门为Outlets生产的、质量降级的、标上高价然后打折卖的货----这才是Outlets销售的主力商品。

                    考虑到你的理解能力,我举个例子:

                    某大牌的王牌产品A型女靴,是该款女靴的标杆,市场价950美元。

                    该大牌同时又为Outlets专门生产和A型女靴外型相似的B型女靴。质量明显降档、原价标850美元,由于是Outlets店,直接先打一4折(搞活动的时候进一步打到3折、甚至2折)。

                    关于B型女靴,这里需要说明:

                    1、B型女靴在该大牌的官网上找不到(属于黑户,但是外型和A型女靴差不多);

                    2、B型女靴虽然号称原价850美元,实际上它在市场上卖到的最高价是340(还可以进一步打折);

                    3、某中档品牌和该B型女靴质量差不多的同款女靴,原价260美元(清仓的时候最低卖到40美元)。

                    你脚的,有钱到可以随便消费奢侈品品牌的人,会去Outlets买奢侈品吗??

                    我认识的海华,即便去Outlets,也很少买那些专门为Outlets生产的产品。如果买,一般是应国内亲友的要求,为国内的亲友买。

                    你们这些大领导吖,过惯了门口有警卫、吃厨师做的饭、穿定制服装的日子,对正常的老百姓怎么过日子不了解,太不接地气了。

                    ========

                    至于:

                    王石的老婆所向往的贵族范

                    跟寻常百姓就更没有关系了。我这里有两个美华(或加华)在欧洲买奢侈品的场景,大家可以品一下:

                    场景1:某一家四口,从苏黎世风尘仆仆一路赶到巴黎奥斯曼大道上的老佛爷,太太下车直奔Chanel专柜、丈夫载着孩子去找车位。太太到了专柜后,被告知,她想要的那款包,当日的配额已卖光,请明日再来。太太正感到失望,旁边一海华说:“我刚刚打电话给Le Bon Marché,我要的款那儿还有,要不要同去?”

                    太太马上给老公打电话让他来接,结果老公说:”孩子们都饿了,我餐馆都定好了,明儿再来吧。。。”

                    场景2:美华小两口,在旺多姆广场的LV店逛,意外发现一款喜欢的包包。赶紧掏出手机,在官网上查这款包在美国卖多少钱。然后算在美国买要交多少税、在法国买可以退多少税,小两口回美的免税额度是多少。。。

                    对于老百姓来说,王石的老婆是大人物,连王石的老婆都向往的“贵族饭”,跟小老百姓就更没有关系了。

                    ----谈老百姓的事情,非要把大人物拿出来做标杆,也是一种病。得治。

                    • 家园 相隔十年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按照@AleaJactaEst 介绍的父母的年龄,应该是相隔十几年吧,相隔十年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我们这一代人,可能阶段性地成为过银行高净值客户,但是最后还是被“改善型住房需求”给坑了,现在都是正常净值了,你就别气恼了。真正的有钱人家,哪里半路上有啥子改善型需求,一步到位不好吗。

          • 家园 理论上这样,但实际上是有前提的

            国内一个倒查20年,这个问题就没那么直观了。 相反,钱就是钱,到哪里花都会获得相应价值,也不需要担心肠胃习惯这些,因为华人消费规模上去的海外,基本上这些都不会比国内差,甚至更爽,比如欧洲卖LV包的地方,海外的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行使有年头了,这些玩腐败的花样比国内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放心好了,论起金钱万能,其实海外往往更彻底,这是没有争议的。 海外真正令富人烦恼的是人权与福利这些,不过多数都是表面文章,权钱交易到哪里都可以畅通无阻。

            通宝推:蛋卷俱乐部,
          • 家园 你这是井底望天了

            以前我老子不开车,说我的生活不需要车。我有钱,房子就在单位旁边,出远门有飞机高铁,何苦开车费事。但是他真的开了车,就发现,你有了车,生活会变。

            你在国内生活,自然觉得自己熟悉的生活搬到美国,成本高了。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你可以过上在中国根本过不上的生活。比如有机食品,可以有附近的农场主隔天就把新鲜摘的蔬菜瓜果,新杀的牛羊给你送到家。比如和金发碧眼的,无辜又可爱的农村小洋马谈一场蓝天白云下的恋爱。比如端着自动步枪咔咔咔扫射,甚至把枪买回家。这些都不是价格问题,是在国内根本没有的问题(超级权贵除外)。只有我奶奶那辈人才会问我,到了美国大米、白面多少钱一斤。

            通宝推:蛋卷俱乐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