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勃列日涅夫主义的有限主权论 -- 燕人

共:💬32 🌺105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20240308 印度政府查获为俄罗斯提供兵源的黑中介 -- 补充帖

                新德里3月8日消息。印度表示已破获一个“主要的人口贩运网络”,该网络以提供工作的承诺引诱年轻人到俄罗斯,只是为了迫使他们参加乌克兰战争。

                印度中央调查局(CBI)周四晚些时候表示,到目前为止,大约有35人被派往俄罗斯,比印度外交部早些时候提到的20人有所增加。

                “被贩运的印度国民接受了战斗训练,并违背他们的意愿部署在俄乌战区的前线基地,”CBI补充说,一些受害者也在战区“受了重伤”。

                • 家园 精彩的知乎文字

                  为什么欧美就没有做出像苏联在卡廷森林里做出的那种事情? - 者也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712537/answer/3196856186

                  DreamingH

                  印度是体量太大所以数据夸张,其实大英已经一半把印度当自己人办了,大英治下爱尔兰,南非,马来西亚,埃及都没好多少。虽然闹饥荒,但真的没有杀牲口一样做事

                  DreamingH

                  lxy1997

                  并不是,日本人是真把印尼当本土开发,一大堆种田将军。很多日本战犯都是印尼保下来的。印尼人至今怀念日本人,荷兰人和英国人在印尼可不当人。

                  2023-12-10 · IP 属地北京

                  ​回复

                  ​8

                  DreamingH

                  lxy1997

                  印尼现在有四分之一的田是鬼子当年改造的

                  张三

                  严格说不算吧。刚果是利奥波德二世自己的领地,不归比利时管。然而利奥波德二世利用比利时的人力物力在刚果搞殖民,实际上比利时也是受害者。举个例子,马某是A公司董事长(持股20%),自己还有一家B公司(持股100%)。他让A公司出钱出人帮B公司搞项目。这种事放现在,是违法行为,因为损害了A公司其他股东利益。所以比利时也是受害者

                • 家园 确实很多自媒体夸大事实

                  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言论也一样😄。国内自媒体为博流量越来越胆大妄为,一般情况下,重大情况还是等官媒的消息。

                  • 家园 俄乌开战后我看了很长一段时间四套的今日关注

                    欢乐不亚于自媒体,说起来还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有几个还有军衔。

                  • 家园 美国西方没收俄罗斯富豪的财产,我发现西西河没啥感触啊?

                    也许是亲美的决心导致的么?哈哈啊哈,这事非常有意思,没收一些华人资产也没有引起西西河在西方华人的恐惧感。

                    看来是某些感觉根深蒂固吧,也许是觉得轮不到自己吗?呵呵呵。

                    俄罗斯富豪和被处理的绝对不是这些数字3000亿?可能还更多,当然了,这些数字也不算成熟,完善,起码富豪大概不可能不贷款的吧!!!

                    不管怎么说,俄罗斯富豪确实是害怕了,那么效果如何呢,就是远东也有了一些富豪的投资。这个投资或者不得不有的支持,因为恐惧嘛!

                    所以俄乌战争和制裁导致了俄罗斯军火库开动之后,其他工业规模也有回升,赚的钱也不敢转到国外了!!!

                    那么中国人会不会面对这个问题呢?看吧,看来某些人还是对美国极度相信啊,起码西西河整体还是很信任美国,呵呵呵。

                    所以对这个事看起来不在乎。

                    俄罗斯经济增长是20%多,不是低于乌克兰的5%!!!

                    如果只论2023年的GDP增长,乌克兰达到了4.9%,比大鹅的3.6%要高。

                    今年乌开始打击大鹅工业基础设施,有消息来源称乌对大鹅部分炼油设施的攻击造成大鹅今年一月成品油出口下降了1/3,最近更是开始限制成品油出口。

                    呵呵呵。

                    • 家园 你混淆了好几个概念

                      西方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的资产,包括存款,投资等。里面的主力是欧洲的投资。 为什么冻结呢?直接拿走不好吗? 因为俄罗斯在外边有资产,西方,特别是欧洲在俄罗斯也有相当的资产。多少不知道,但是据俄方说,是相当的。 这也可以理解,这些年基本上就是用来做生意,大家相互平衡的。 所以你要拿走,俄罗斯的反制措施就是所有外方在俄的投资也直接归零。 一来一去我也不赔。

                      本来也没有善人,你没有抓手,人家跟你客气?

                      但是俄罗斯富豪的财富,据说冻结的是极少极少数。 都隐藏在各种隐秘的基金里了。很多都是匿名根本查不到的。其实为了逃税,本来就得想方设法藏好。你这种粗糙的冻结,肯定是伤不到他们的。

                      据说普金通过私人的关系,还可以要求这些富豪把藏匿的钱偷偷转回来支援国内。据说还卓有成效。 这也是西方开始诟病制裁不彻底的原因。

                      当然俄罗斯,包括乌克兰的经济增长就算了吧。上万块钱一个的炮弹就听个响。一天听上万响。 能吃饱饭就算经济发达。

                      • 家园 你觉得俄罗斯富豪会欢迎这种麻烦么?你还是想说,呵呵呵

                        西方是正确的,这么干,对!!!??

                        作为一个正常人,不应该想想吗?想了之后,对西方的金融产生不信任,很合理吧?

                        这种行为影不影响正常的商业操作呢?

                        你说的这些需要不需要俄罗斯富豪自救呢?需要不需要想办法解决,需不需要付出代价?

                        你的这种解释,你真不觉得自己苍白吗?

                        或者,你的资金无论多少,面对这种问题,你会开心吗?当然,我根据你的言行,基本判断你还是会对美国有信心,不会影响你在美国的选择,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不是你说的,这些资金因为是资本主义本身就不那么实在,普京是通过对内资金的处理给了他们选择和机会。

                        同时,普京他们呢也同样搞(制裁)了西方在俄罗斯的各种投资和资金,所以整体不太影响俄罗斯经济,呵呵呵。

                        由于国内投资增加,军工产品畅销,所以俄罗斯再次吃了军民结合的红利,和美国军火巨头的做法没太大区别。

                        这是俄罗斯强劲增长的动力,尤其是打下来马里乌波尔,对外出口强劲,虽然不能卖西方,但是可以卖他国,也不太影响啥。

                        俄罗斯大大的了对内循环,正在走向完善。

                        你说的不影响啥,那岂不是更支持了我的观点(经济增长)了?呵呵,当然了,我不会认为毫无影响。

                        你说制裁无影响,包括朝鲜和古巴伊朗吗?

                        • 家园 我只是告诉你这些钱是怎么回事

                          没有谁对谁错。双方都敌对了,还用管什么对错?

                          西方是觉得制裁的还不够彻底,帐查的不清楚,让俄罗斯钻了空子。要是能把藏着的钱都找到,都没收才是最好的。

                          俄罗斯是有准备,你冻结我,我也冻结你。你走一步我也走一步,不怕。

                          经济就像我说的,打仗呢。 挣钱都是一分一分挣,花钱一把一把花。扯什么GDP啊。 乌克兰GDP怎么成长,“兄弟们,又到了要饭时间了”。要多了就涨呗。

                          俄罗斯怎么成长, 内循环了,咱们自己跟自己玩了。 你说涨就涨呗。反正吃不起鸡蛋是你自己说的

                    • 家园 俺引用的大鹅3.6%增幅来源于新华网

                      有京子做背书,你说的20%多增长出处在哪里?

                      点看全图

    • 家园 乌克兰这个问题上京子早超越了有限主权论

      他想当的是21世纪的彼得,然而当下已经不是彼得的时代了。

      俄乌开战后联合国大会搞了几次投票,每次都是140多比几票压倒性的结果,这就是国际社会的民意,就像大伙儿都反对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一样,前一阵河里流行嘲讽“保大保小”,其实一样的,一边痛斥美帝以色列入侵加沙,一边讴歌毛子蹂躏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难道不是精分吗?

      美国因为支持以色列所以在舆论战场上一头的包,明里暗里支持大鹅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中美竞争的大前提下,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原本都是制衡美帝的重要力量,现在有了大鹅这个共同敌人人家都团结一致了,全球供应链重组更会加速,这个困局怕是很难靠单方面免签这种善意来破解。

      毛主席和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国家主权这个问题上一向是旗帜鲜明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就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绝不会搞出“历史经纬”这种托词来自欺欺人,他老人家如果在世,估计会狠批这种机会主义倾向。

      通宝推:epimetheus,翼德,
      • 家园 大道理谁都会说

        太祖在,他能给俄罗斯什么实质帮助?总不会送一堆红宝书过去吧

        貌似毛子国内对286那套比较看重,太祖那个,因为历史的缘故吧,很少有人提。我记得以前那个美女检察长还对太祖曾经出言不逊。

      • 家园 新沙皇普京的往事

        2018年BBC参与制作并播出了纪录片《普京:新沙皇》。影片采取访谈方式,被访谈者包括国际象棋大师,曾经的神童加里·卡斯帕罗夫;寡头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普京权力网络中的谢尔盖·普加乔夫;俄罗斯上流社会成员克塞尼亚·索布恰克(莫斯科权要女儿,曾是普京的近人,因俄乌战争去国);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心理学家伊恩罗伯逊;以及英国政治家杰克·斯特劳(布莱尔时期的重要工党人物)。罗伯逊表示,普京担任高级政治职务的经历“深刻改变”了他的大脑。

        这里有一篇评论:

        【那是 2006 年,弗拉基米尔·普京刚刚通过一项新法律,允许克格勃杀死俄罗斯境外的叛徒,不久之后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访问伦敦一家寿司店后中毒。时任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记得曾与普京和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一起参加宴会。萨卡什维利正计划前往伦敦访问,卢卡申科在拿这件事开玩笑。他建议萨卡什维利在这里吃得好,不要在伦敦吃任何东西,尤其是寿司。卢卡申科并没有就此罢手。他说最安全的食物是普京的,并将普京的盘子递给萨卡什维利。这时,普京勃然大怒,放下叉子,表示他与利特维年科的谋杀案无关。

        如果萨卡什维利今天去英国,卢卡申科可能会建议他不要去索尔兹伯里地区的任何意大利餐馆。这部影片的拍摄时间正好赶上即将到来的俄罗斯大选,突然间显得更加辛酸。从一个在圣彼得堡公寓里长大的贫困男孩,到一个没有政治野心的低级克格勃官员,再到后来偶然获得的权力和财富,这是对一个肯定会在选举中获胜的人的绝佳描绘。他以指数级的速度积累权力和财富,同时也伴随着自我和自恋。这部电影带我们回顾了他与寡头的斗争,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军事行动,一直到叙利亚,以及干涉外国选举和公投。这本书充满了来自顶级权威人士的见解和轶事:敌人、政治家、前大使和盟友。

        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在试图组织一场全国范围的竞选活动反对普京时,结果不仅被机场大门撞到,而且整个机场都被关闭,这很有趣。不管怎么说,民主和公民自由受到侵蚀是多么有趣。普京的别墅邻居、前知己谢尔盖·普加乔夫对他昔日好友的评价也很有价值。“首先,他是一个软弱的人,”他开始说。“第二,他是一个嫉妒和贪婪的人。第三,他是一个总是撒谎的人。”

        但最好的台词是普京自己的。比如:“有时候需要孤独才能证明你是对的。”并且:“我是最富有的人,不仅是欧洲最富有的人,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我收集情感。”这些话听着很有趣,如果不是那么可怕。】

    • 家园 这是改开的舆论基础,前提是抛开了美国,美国成了世界典范榜样

      不是苏联,在冷战结束前期,美国谈论的还是自由而不是民主。

      毛主席对于入侵捷克是反对的,但是实质上也不是太感觉如何,他不同意的是手段,而不是不干涉。

      捷克斯洛伐克是纳粹德国的重点傀儡国、奴从国,本身社会主义性质是有问题的。由于历史因素,在捷克的纳粹力量同样也是不少的。

      所谓战后的追求和平,倒是有一些道理,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导致和平的。

      由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共力量,所以苏联进行干涉也是合适的、合理的,的确有不纯洁的因素存在,这导致了冷战后的捷克也成了东欧黑狱帮助美国处理相关脏活。

      也是极端反共和反俄罗斯的国家之一,就此而言,苏联的干涉没啥不合理的,因为,美国在做同样的事情,美国是世界的榜样。

      作为所谓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正常的国家,也需要有一些正常大国的操作。苏联采用部分美国的措施其实是合理的,而不是必然要按照小资的理解进行所谓小资理解的社会主义的国家的操作来操作。这是很显然的现实。

      比如苏联还要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其实美国也在准备,大家心知肚明。这也是抗战战后蒋介石坚持大国内战争要搞死中共的依据。

      而在准备世界大战中,苏联同时要准备和美国进行部分的妥协,为此牺牲了一些国家的利益,比如希腊。

      苏联也在和美国协调解决战后的德日殖民地问题,苏联在亚太没有要求太多,做了巨大的让步,也确实获得了一些自己的利益(比如部分的东北日占物资),但是远远不如美国。

      在这个基础上,苏联控制捷克的有限主权,并非不合理。

      勃列日涅夫是个不错的苏联的领导人,坚持了社会主义本质,他领导的苏联是苏联最强大的时期,人民生活也不错。

      他的名声的被贬低只是美国西方和国内公知的造谣罢了。明显不那么符合事实。

      霸权主义应该批判,可以批判,但是也可以理解。

      从这些东欧国家的跳反来看,显然社会主义教育还是不够的。我感觉你们出国的应该能够明显体会到这点。

      就是你们自身思想的变化,就可以理解这一点,而不只是所谓逆反心理。正如我以前所说,反苏(反俄罗斯)是有历史的,尤其罗马尼亚、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等都是追随轴心国,仅仅因为东欧思念和平,他们就能对苏联友好了?既然不友好,干涉缓冲国又有啥问题(美国不也一样)呢?警惕干涉才是正理吧?换你,你就信任了吗?

      点看全图

      • 家园 ZT那些年我们倒背如流的课文:《惊人相似的一幕》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捷克斯洛伐克不到半个世纪的历史中,这句话应验得多么准确,多么惊人的准确啊!

        九年前(1968年)的这个季节,一个夜间,数十万武装到牙齿的俄国佬,采用“闪电式的入侵”越过国境,于一夜之间占领了布拉格。从此,苏修武装统治的漫漫长夜,降临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这个中欧小国的大地上。

        捷克斯洛伐克人清楚地记得,自己祖国和民族经历的这种悲惨遭遇,在三十年前也发生过。一九三九年春,二十四个师的希特勒军队,运用“闪电战术”,从四面八方侵入捷克斯洛伐克,并于二十四小时之内完成了军事占领。从此,法西斯铁蹄踏遍了伏尔塔瓦河畔的肥田沃土。

        从1939年到1968年,在总共不到三十年的历史一瞬间,这个位于欧洲十字路口的国家,两次遭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异族武装入侵和军事占领。动用的兵力差不多:希特勒是二十四个师,苏修是二十五万人。选择的入侵时刻差不多:都是从深夜到凌晨这段万籁俱寂的月黑风高夜。使用的战术差不多: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完成军事占领的时间差不多:不到二十四个小时。

        但是,“惊人的相似之处”还在于,为了完成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和主权“寿终正寝”仪式的最后一幕,希特勒和新沙皇都上演了一出最厚颜无耻的戏:用明晃晃的刺刀逼迫布拉格的两任官方首领在自己国家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画押。这是丑恶得连顽石也要长叹的表演。

        1939年3月15日凌晨一点十五分,希特勒在柏林的总理府接见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和外交部长契瓦尔科夫斯基。这位大独裁者尖声咆哮:德军进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命令已经下达,现在离出兵不过只有几个小时了,“到六点钟,德国军队就要开进去了”,为了“避免捷克斯洛伐克的毁灭”,你们最好在投降文件上签字。说完,就把这两个捷克斯洛伐克头面人物赶到隔壁房间,由戈林和里宾特洛甫这两个法西斯德国的部长“一次又一次地把放在桌上要他们投降的文件扔到他们面前,把笔塞到他们手里,不断地重复说,要是他们继续拒绝的话,两小时之内,布拉格就有一半会被炸成废墟……成百架轰炸机正在等待起飞的命令……”。

        当时,那位龙钟老迈、心脏衰弱的总统“哈查昏过去了”。但是最后,他还是在他自己国家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时间是清晨三点十五分。在逼降书签字后两个多小时,即清晨六点钟,希特勒的军队长驱直入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存在了。可是,谁曾料到,1968年8月,克里姆林宫的头目们又重演了这“惊人的相似”的一幕。

        九年前的8月21日,在苏军占领布拉格的次日,当代的大独裁者勃列日涅夫公然把捷克斯洛伐克当时的领导人,包括党的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总理切尔尼克,国民议会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等,一古脑儿绑架到莫斯科。

        点看全图

        据报道,当时的经过是:“三辆苏联装甲车开到布拉格党中央大厦外面”,苏联侵略军“叫那几个遭难者(指杜布切克等)挨着墙壁站了很久,然后推进装甲车,直送(布拉格)鲁津飞机场”,接着就被赶上一架巨型的安东诺夫式运输机,飞往莫斯科。这个杜布切克,同当年的哈查相仿,也“昏了过去”,把头撞破了。

        在押到克里姆林宫后,勃列日涅夫学着当年希特勒的腔调,咆哮说:在捷克斯洛伐克,除了苏军司令部和苏联军队以外,已经不存在任何合法的权威。说完,勒令杜布切克等在事先拟就的同意苏军“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所谓会谈公报上签字。斯姆尔科夫斯基事后追述说:“当我们拿到苏联最初的草案并要每个人来读它的俄文本时,我们一个个都气昏了。”最后,刺刀下的签字仪式还是完成了,时间是1968年8月26日午夜,地点在克里姆林宫。但还应该指出,三十年前后的这两次刺刀下的丑剧,在细节上是各有特色的。

        1939年,当哈查坐火车到柏林车站时,希特勒还给了当时的这位总统以国家元首应享的礼遇:仪仗队和一束鲜花。而1968年,克里姆林宫新沙皇给予布拉格当时的合法领导人的俄式礼遇是:绑架、搜身和囚笼。这也许可以算作“惊人的相似”中的一点惊人的不相似吧!

        希特勒之流,今天已经灰飞烟灭。但在三十八年前,当他逼使哈查就范之后,发狂似地高叫:“这是我平生最伟大的一天!我将以最伟大的德国人而名垂青史!”历史学家写道:“他没有想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末日可能就是德国的末日的开始。”希特勒高兴得太早了。他的下场是众所周知的。

        勃列日涅夫之流在侵捷得手之后,也把它吹成是“光辉的范例”,显然也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记录。但是,德国的暴君和克里姆林宫的新霸王,都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任何人的祷告都不能使他们解脱,这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原文载于1977年8月19日《人民日报》。不知谁是作者。1977年是勃列日涅夫夺取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地位,成为毫无争议的苏联党政一把手。这可能是本文对9年前历史事件的再度批判的写作契机。

        通宝推:我还有机会吗,onlookor,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