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沙漠温室种水稻 -- onlookor

共:💬15 🌺8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沙漠温室种水稻

    今天的新闻:沙漠温室种水稻!中国科学家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节选一下:

    这些温室大棚里种在三层栽培架上的水稻,栽种面积仅占用了温室大棚中的一亩地,从定植到收获仅两个月。

    采用的是快速繁育的一个技术方法,其中育秧时间花了15天,我们在二月份的时候,将那个水稻秧苗定植到这个无土栽培的槽子里面,到现在为止,整个生产周期是60天。

    我们在植物工厂的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控制它(水稻)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和根际营养,就是完全可以控制它的环境。但是在植物工厂的环境下,它的能源成本、运行成本和建设成本都是比较高的。所以说我们想利用沙漠的温室条件,因为沙漠温室这个地方,光热资源也很好。

    在和田,不少温室大棚都是建在推平的沙漠上,建设成本比内地用地便宜很多,而且和田特殊的地理条件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品质提高。科研团队在和田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替代土壤,进行无土栽培,再通过人工光源和环境调控技术对水稻开展光控和温控干预。

    目前,杨其长科研团队又在和田的沙漠温室里相继探索了大豆、玉米、小麦等主粮作物,以及油菜、棉花和苜蓿等作物的快速繁育关键技术。

    和田温室快速繁育的水稻,采用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在人工光源智能LED补光照射下,为作物提供良好的光、温、水、气、肥等多种生产条件。

    未来这种温室可以跟新能源结合,以及跟机械化、装备化和智能化技术结合以后,它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会大幅度降低。

    怎么想起来发这个呢?因为大半年前曾经在某个帖子里提到过这个:

    新疆地广人稀,能源丰富,水资源缺乏,最适合发展植物工厂

    植物工厂省水98%,可优化光照,提供高二氧化碳浓度,产出效率更高。

    在戈壁滩挖几十米深,下建植物工厂,上建风、光、热电厂。电厂为植物工厂提供光照、温度、淡化水和二氧化碳,一亩地立体化就是几十亩地的产出。

    小得意一下😄

    我很欣慰😁

    植物工厂自2009年从美国发端,到如今边疆的战士已经吃上了工厂里培育的蔬菜,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人的种地天赋还要继续遥遥领先一个世纪!

    通宝推:青青的蓝,桥上,普鲁托,empire2007,十八里店飞毛腿,
    • 家园 看了原文

      在新疆搞大棚的优越条件在于自然的光热。文章最后一段,首席科学家杨先生却讲他们这个大棚在国际上也有竞争力,不知是什么意思。这套植物工厂方案离开新疆的自然条件恐怕就未必达到同样效果。

      • 家园 杨先生说的是未来

        前提条件是“未来这种温室可以跟新能源结合,以及跟机械化、装备化和智能化技术结合以后,它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会大幅度降低”。基本上和我半年前那个帖子的思路并行不悖。

    • 家园 歌里是这么唱的……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

      戈壁沙漠变良田,煤铁金银遍地藏

    • 家园 不具备商业可行性

      这个大棚用来种植高价值的蔬菜和水果,比如樱桃、巴旦木等才有意义,种水稻完全是个噱头。新疆最缺什么,最缺的是水。有淡水再开1亿亩耕地毫无压力,这个报道里只说了大棚建设成本,能耗成本,但没有说用水量。如果用水量比滴灌的普通地种玉米、高粱用水量还少,那就具备大规模商用价值了。如果只是比普通水稻田用水量少个百分之二十、三十的,那没有任何意义。

      • 家园 大棚耗水本来就少

        水想跑都没地方跑。。。

      • 家园 这个种了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就可以为水稻一类的粮食腾出地来

        这并不矛盾。何况60天的周期,三倍(三层)的土地利用率,用植物工厂以外的任何方式都无法达到,工业化才是商业化的正确模式。

        并且新疆并不缺水。新疆大面积种植水稻、棉花等等作物,耗水量都很大。我原先在另一个帖子里说过,新疆地下水很丰富,虽然很多是咸水,但是可以用地面配套的风光电厂提供的能源从咸水提取淡化水,这就是我说“电厂为植物工厂提供光照、温度、淡化水和二氧化碳”这句话隐含的前提。

        我那个帖子贴出来后,当时那个帖子的帖主就说,新疆不缺水。这位帖主常住新疆,发表过很多对新疆事务的真知灼见,新疆的基本情况还是了解的。

        所以一方面新疆现在的水资源就足以种水稻,另一方面植物工厂省水98%,这比滴灌的用水量低了一个数量级。所以用缺水来说事哪方面都不成立。

        通宝推:翼德,
        • 家园 现在不那么缺粮食

          当年很多农业的科研都是针对人类人口达到100亿。中国人口20亿准备的。要是这样,你说的这个粮食工厂估计早就上马了。

          现在中国20亿是不可能了,不知道人类100亿可能不可能

          • 家园 这是外星殖民的前置技术之一,还是很有必要加以研究的。

            国外的植物工厂起初是由屋顶的温室发展起来的,就像电影《绿卡》里的那种。后来有多种尝试,例如大楼里种花卉蔬菜,Google甚至曾经在玩集装箱机房的时候顺手试水玩过集装箱种菜。总的来说趋势是封闭化、集约化,和太空种植的要求很接近。

            真正为商业化道路指明方向的,在国外是大麻工厂,在国内是各种新能源。两相结合,前途不可限量。

            • 家园 我有点想法

              这个玩意按理来说,技术成熟后,就是基建投资要点钱,道理上来说单从种植本身的投资年收益,应该比一般土地种殖便宜。无论种水稻小麦水果蔬菜,对于中东非洲那些沙漠多的地方,应该很有需求。不用去到星际那么远。

              饱汉子有时还得想想饥汉子,人类命运共同体么。那谁说的,基辛格?掌握粮食,就掌握了所有的人。中东人民也可以有一颗民主自由的心的吧。

              • 家园 国内有公司在非洲做过集装箱农场

                是一家叫作爱勒康的公司,他们曾经在非洲做过项目。可惜那个非洲项目的链接现在失效了,没法转载过来,不过我19年曾经引用过那个链接里的数据:“比传统农场少用了100倍的土地以及20倍的水和化肥”,“30平米的方寸之地每星期就能产出多达50公斤的作物”。

                我这个帖子后来做过一次补充,不知为何丢失了没能显现。就是说,中美俄三家里面,粮食、能源均不能自给的只有中国。当今世界日益动荡,现如今的繁盛也许只是过眼云烟,但愿中国人今后再不必面对祖辈们不得不经受的饥饿。

                • 家园 南部非洲怎么解决水旱问题呢?

                  你说的那个项目是在非洲北部或西部靠沙漠地方搞的不?那些地方和中东地区,搞这个挺有前途,结合新能源,就挺得更厉害了。

                  南部非洲更重要的是要处理水旱两季的差异吧?不知中国围垸的方法能不能用?不同的是南部非洲是大挖人工湖,挖出来的土推围堰,雨季蓄水障灾,旱委抽水灌溉。这要很强的工程能力,正好中国有。这段似乎跑偏了?

                  中俄美三大国,工业水平没代差的话,综合实力还只能是中国强,天然地理条件中优于俄美。如果三者同样人口,资源自给能力俄美还能优于中国么?我没数据,但存疑。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努力走出去,西西河里众多海外河友,就是走出去的例子。只要不把孔老二请回来治国,中国走出去的能力只会越来强,其实不用担心后面中国资源不够。倒是担心一下“掏光养晦”,担心一下被金融资本寄生,这些情况出现了,有多少资源都不归平民百姓用,又来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家园 具体在非洲哪个位置不记得了

                    不过我用“爱勒康”做关键字,查到一篇2020年的知乎文“垂直农业市场规模在5年内或超百亿美元,技术和成本是最大挑战”,里面提到:

                    他们与新加坡、阿联酋和沙特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南非、尼日利亚和加纳签署了协议进军当地市场

                    您说得对,南部非洲更重要的是要处理水旱两季的差异,与新疆的问题有类似之处。一如“故乡在喀什”河友所说:“新疆不缺水,但是缺水利,缺投资,缺科技。但归根结底是缺好的政策与好的领导”。新疆所缺的这些条件,在中东与非洲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都是中国的强项,未来前景广阔。

                    人多不是我们粮食和能源不能自给的根本原因,生产效率才是。不论粮食还是能源,最终比拼的都是能量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人也是一种资源,像文中所提到的这些科学家,持续地提高我们能量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才能在与美俄的比拼中不落下风。

                    我相信孟子的至理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是我们最可宝贵的资源。当每个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都极大地得到发挥,不论是粮食还是能源,或者世上一切人力可争取的事物,我相信中国都不会落在任何人的后面。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这个还是需要自然光的

      LED只是补光,引文中就很明确

      所以往下挖似乎不对

      担心地基不稳打几个深桩是不是可以?

      毕竟往上建比往下挖可省钱省事得多

      沙漠里水资源可没那么丰富,无土栽培水的来源不知道咋弄

      • 家园 这个是大棚,有自然光当然就用不着人工光源

        没有自然光就用人工光源,还可以控制波长、强度和时长,效率很高。这个在西方很成熟了,不过人家是用来种大麻😅

        向下挖倒不是担心结构强度,而是结合地面新能源和自动化等方面的考虑,控温也更方便。而且这个也可以参考西方先进经验,那些种大麻的很多都是建在地下,有成熟方案,当然他们是为了避人耳目😅

        新疆沙漠并不一定缺水,只是地面蒸发量大。植物工厂因为是全封闭的,并且能够精确调节,所以能做到省水98%,远超想象,只要做好地下水的循环利用,供应植物消耗绰绰有余。甚至哪怕是咸水也不怕,地面的新能源电站提供的动力足以将其淡化。

        通宝推: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